学术投稿

可吸收线在门急诊清创术中的应用

刘军

关键词:清创术, 使用效果, 缝合线, 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在门诊急诊清创术中应用可吸收线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回顾选取100例我院门诊手术室2013年5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诊清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50例。其中应用可吸收线的患者标记为观察组;应用国产缝合线的患者标记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伤口愈合情况存在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不同缝合线下经过清创手术治疗后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在应用可吸收缝合线创面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愈合效果提高且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患者在国产缝合线使用后手术部位愈合效果总有效率为70%,两组护理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可吸收缝合线在急诊清创术中能有效提高患者创面愈合,减少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及应用。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期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的评价及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妊娠期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以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案例分析法。对本院2012年5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600例孕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00例为子痫前期孕妇,200例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200例为健康孕妇且将其设为对照组。记录三组孕妇年龄、血压、怀孕周数、孕前提质量、提质量指数等,且检测三组孕妇胰岛素、空腹血糖、高密度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以及游离脂肪含量等,对其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和比较分析。结果子痫前期组以及妊娠期糖尿病组怀孕周数、孕前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血压等,与健康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妊娠期糖尿病组与子痫前期组,孕妇各项指标与健康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糖尿病孕妇组与子痫前期组孕妇出现妊娠期代谢综合征风险显著升高(p <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及子痫前期出现的重要危险因素是总胆固醇和孕前体质量,故临床治疗及诊断中应加强早期妊娠期代谢综合征的判定识别,孕前应适当控制体质量且合理饮食,及时排除危险因素。及时给与孕妇有效治疗,及早发现且排除相关危险因素,可显著改善其围生结果,有效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周冰;刘顶成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从《黄帝内经》看咳嗽

    《黄帝内经·素问》全篇,论述了咳嗽的病因、病机、病证、传变规律、针治大法等,内容丰富,义理精微。在阅读的过程中,笔者一边学习宝贵的理论与经验,一边提出疑问并尝试解答,这让人受益匪浅。以下,笔者将对《黄帝内经》中论述咳嗽的内容做一归纳,并就其中的两个观点"五藏六府皆令人咳"、"聚于胃,关于肺"[1]展开思考与讨论。1.《黄帝内经》对"咳嗽"的论述1·1内经对咳嗽病因病机的论述咳嗽主要是由风寒之邪从皮毛而入,或者内伤生冷饮食,脏腑传变,内外合邪引发的[2]。肺因外感或内伤,失其宣降,气逆而咳。经言"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此言内伤饮食所致之咳。"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此言脏腑内伤所致之咳、总而言之,无论外感、内伤或内外并发,《咳论》中主要论述的是风寒客肺,肺失宣降导致咳嗽的病因病机。

    作者:孔瞡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观察护理干预对慢支急性发作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究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是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将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对比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3%,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为(10.5±1.7)天,远远多于观察组的住院时间(10.5±1.7)。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为83.3%,远远低于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98.5%。观察组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陈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试论如何有效减少检验误差的对策

    目前我国医学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仍不理想,实际检验结果中常出现一些本该避免的误差,给临床诊断和患者的康复制造了困难。本文从检验误差产生的原因出发,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在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有效减少检验误差的对策,以期提高实验室检测的质量及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郭占富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盆底康复治疗仪对盆底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治疗仪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利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进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结果:治疗的96例病人中,有效率达到96%以上,各种症状消失或得到缓解的达85%以上。结论: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功能障碍病人效果显著。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曾翠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研究进展

    孕前检查是国家取消强制性婚检后保障优生优育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人口素质、阻断出生缺陷的首道屏障,但目前甲状腺功能检查并未列入常规孕前检查项目中。本文就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一些研究等进行综述,

    作者:张永轻;常保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胎儿宫内安全的监护

    目的:探讨对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进行胎儿宫内安全的监护。方法:对60例 ICP 孕妇进行无负荷试验(NST),对其中15例进行宫缩应力试验(CST)或催产素激惹试验(OCT),45例进行超声脐动脉血流分析。结果:OCT 和超声脐血流分析结果异常者的围产儿预后不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者。NST 正常者和异常者的围产儿预后不良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OCT 和超声脐动脉血流分析对了解 ICP 孕妇胎盘功能和预测围产儿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NST 具有操作简便、价格低廉、对母婴无任何创伤、重复性强等优点,可作为了解 ICP 孕妇胎儿宫内安危的首选监护项目。

    作者:柏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在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和研究对骨折患者在围术期采用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情况和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0月以来,在我院骨科进行治疗的骨折患者94例。按照抽签法将他们平均的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47例。分别在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并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统计、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72.34%),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骨折患者围术期中采用心理护理,其临床效果显著,是一种科学、有效、理想、安全的围术期临床护理方法。

    作者:王树桂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足10例,应用湿性敷料及封闭负压引流术配合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经(4.8±1.6)d 引流后,创面缩小,可见新鲜肉芽组织生长。20例患者愈合率为89.3%;患者平均(4.5±0.8)d 天更换一次 VAC 装置,平均 VAC 治疗(14.5±5.2)d。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可以缩小创面,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快压疮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维持有效的负压吸引是成功的,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运动诱导的骨骼肌线粒体活性氧生成及其对能量转换的调节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在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线粒体活性氧生成和对能量转换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100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安静组、运动诱导45分钟、90分钟、120分钟、150分钟组,分别观察骨骼肌线粒体活性氧(ROS)生成、态4呼吸速度和 ATP 合成速度。结果:在运动诱导过程中活性氧生成先上升再下降,运动45分钟、90分钟、120分钟、150分钟时活性氧生成明显高于安静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峰为运动时120分钟,显著高于运动150分钟时(p <0.05)。线粒体态4呼吸速度变化趋势为先升高后下降,120min 时达高峰。ATP 合成速度于运动45分钟时增加,然后减少。结论:运动诱导初期,ROS 的大量产生可能通过维持适宜跨膜电位来保护线粒体膜,调节能量转换,ATP合成速度下降。随着 ROS 的不断生成,ROS 可能通过质子漏在能量转换和输出间起着精确的类似“开关”的调控作用。

    作者:李开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1年10月在信阳市中心医院精神科住院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家属的精神卫生知识掌握情况和对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健康教育明显地提高了患者家属的精神卫生知识掌握情况和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在家属中开展系统的健康教育有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唐明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对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中心门诊输液室患者109例,将其作为研究组,给予其护理风险管理;选取同期我中心门诊室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患者109例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一般资料及应用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组护理安全的综合质量、输液安全管理、病人安全管理、药品安全管理等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投诉发生率、护理的不良事件、职业暴露等明显低于对照组投诉发生率、护理的不良事件、职业暴露等,组间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门诊输液室中施行护理风险管理能保障护理的质量,提高工作的效率,值得在输液室管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许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被动体位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研究复杂性视网膜脱落离术后被动体位护理的体会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进行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采用被动体位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所以患者采用不同的被动体位,观察患者术后的效果。分析研究复杂性视网膜脱落离术后被动体位护理的体会。结果:50例患者中47例患者的视网膜恢复良好,36例患者的眼视力有了不同程度上的提高,有12例患者在手术前后视力没有发生变化,5例患者在手术结束后出现眼压身高现象,但是在降压处理后,眼压恢复正常,不影响患者的正常视力。所有患者的住院时间在2-15d,平均住院时间为7.2±1.6d。结论: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取不同的被动体位护理有助于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的恢复,效果良好。

    作者:潘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析尿道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治与护理

    尿道损伤是泌尿系统为常见的外伤性疾病,多见于男性,大多是骨盆骨折或骑跨伤所致。如对尿道损伤患者护理不当,易导致加重损伤、并发感染或继发尿道狭窄,延缓病情恢复及增加患者痛苦。及时准确的病情观察、正确的护理是保证尿道损伤患者生命安全,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的重要保障。

    作者:丁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螺旋 CT 对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意义

    1.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38例肺栓塞患者,男26例,女22例,年龄分别在34-80岁,平均56岁。2.结果:局部肺纹理稀疏16例,胸腔少量积液12例,肺动脉或左右肺动脉扩张8例,肺内和胸膜下区梗死灶32个,其中多发10例,单发8例,双肺5例。3.讨论:螺旋 CT 扫描不仅对确诊肺动脉栓塞方面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而且还可以对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重症肺炎及胸膜炎等与肺动脉栓塞有类似症状的疾病起到鉴别诊断作用。

    作者:刘春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对36例臂丛神经损伤的患者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做好各种准备工作,术后密切观察伤口渗血情况,做好基础生活护理及康复训练护理。通过对臂丛神经术后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促进患者早日恢复自理能力。

    作者:郑甜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气压治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气压治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108例,随机分成气压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气压治疗组再加用气压治疗。结果:气压治疗组较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明显减少(P <0.05)。结论:气压治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有效。

    作者:王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手法配合温针灸治疗退行性膝骨性关节炎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采用温针灸结合推拿手法综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温针灸治疗方法,对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日常生活能力分值进行评估。结果:两组疗效对比,临床控制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后患者在晨僵,关节肿胀、关节压痛、关节活动障碍及大步行距离、行不平坦路面改善程度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温针灸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肯定并且安全可靠。

    作者:黄元玲;杜春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大剂量维生素 K1冲击治疗急性溴敌隆中毒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大剂量维生素 K1冲击治疗急性溴敌隆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科2012-2014年急性溴敌隆中毒患者67例,根据维生素 K1使用剂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 A、B、C、D 四组。分别于治疗后1-7天内监测凝血功能(PT、APTT、PT -INR)并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住院天数、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1天,四组均出现下降,但下降幅度的比较表明 D 组下降幅度为明显,其次为 C、B、A 组。此趋势秩序至治疗后第三天。而在此后的时间点内(治疗后4-7天),四组患者的 PT、APTT 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且保持较稳定趋势。四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且四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对于溴敌隆中毒的患者,急性期使用大剂量维生素 K1可促进凝血功能恢复,缩短住院天数,且较安全,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陈永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94例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在小儿静脉输液中应用的效果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月-2013年3期间因病需静脉输液小儿94例,按计划分为2组,每组47例,分别给予其综合护理干预法(观察组)和传统护理法(对照组)两种不同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儿护理后穿刺配合情况、穿刺后疼痛评分和啼哭时间以及患儿家属满意率。结果:观察组较配合80.9%明显高于对照组19.1%,一针穿刺成功率85.1%明显高于对照组21.3%,Wang -Baker 量表2.19±0.3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67±0.82分,穿刺后啼哭时间<30s78.7%明显高于对照组19.1%,家属非常满意率89.4%显著高于对照组42.6%。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法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临床效果较好,小儿配合度高,家属满意率也较高,适合推广应用。

    作者:徐永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