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祥梅
大纲: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的危重患者腹泻的发生率比较高。腹泻的发生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病情、增加了并发症的发生、延长了住院时间,还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发现腹泻常见原因:与不适当肠内营养有关、与抗生素使用有关、与肠道感染有关、与胃肠动力药应用有关,与机械通气有关。通过临床观察,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的危重患者腹泻的发生率比较高。腹泻的发生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病情、增加了并发症的发生、延长了住院时间,还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为减少腹泻的发生,我们对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治疗病房发生腹泻的94例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周卓慧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片(格华止)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60例经1种或1种以上、不同类型口服降糖药足量治疗至少3个月而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地特胰岛素组(睡前皮下注射地特胰岛素联合口服二甲双胍)和门冬胰岛素30组(早、晚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治疗12周,观察12周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变化。结果地特胰岛素组和门冬胰岛素30组治疗后 FPG,2hPG ,HbAl c 与治疗前比较均有降低,两组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地特胰岛素组的低血糖事件少于门冬胰岛素30组(P <0.05),且平均体重增加低于门冬胰岛素30组。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能较好地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还可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对体重影响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戴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针刀松解治疗扳机拇指的疗效。方法:弄清楚弹响拇指的腱鞘、肌腱籽骨等的精细解剖和动态解剖基础上,使用定点画线、听声法、针刀松解腱鞘等治疗86例扳机拇指。结果:86例病人,均为一次完成松解,未发生副损伤,无一例复发。结论:在安全线上进针刀,做到眼、手、耳密切配合,一次针刀松解,便可成功,此法可值得推广。
作者:刘薇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眼内炎是一种严重的眼内感染,通常指细菌或真菌引起的玻璃体感染性炎症。眼内炎一般分为感染性眼内炎和非感染性眼内炎,感染性眼内炎又分为外源性眼内炎和内源性眼内炎。临床医师应重视眼内炎的病原学检查,对眼内炎的诊断及治疗均具有重大意义。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眼内炎的理想方法,强调尽早手术,能不同程度挽救患者的视功能,但总体预后仍欠佳,常有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导致眼球丧失。
作者:陈荆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讨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与护理。方法:对39例脑卒中合并肩手综合征患者进行正确的体位摆放、被动运动、上肢自主运动、躯干活动、心理干预等综合训练。结果:39例患者通过早期的心理干预、及时、及早正确训练肢体摆放等康复护理取得了明显效果
作者:余凤莲;刘凤霞;高学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神经外科危重病人常因意识障碍,咳嗽反射减弱或丧失,呼吸道分泌物不能自主排出,呕吐物、分泌物、血块等可能滞留于气管而引起呼吸道堵塞,危及患者生命。气管切开术系切开颈段气管,放入气管套管,以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常见手术。如护理不当,不仅增加并发症的发生,还会引起病人的原发病加重,给病人带来更大的痛苦和经济上的损失。现将神经外科危重病人气管切开的护理措施综述如下。
作者:党燕燕;王洪干;朱甜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外伤综合症患者治疗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3年2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外伤综合征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药物治疗+常规护理+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25例患者经过上述综合方式精心护理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痊愈的有13例、有效的10例、无效的有2例,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25例患者中痊愈的有10例、有效的8例、无效的有7例,总有效率为72.00%,观察组护理效果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上述两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脑外伤综合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康复速率。
作者:国伟;王翠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胫骨平台骨折可合并半月板、交叉韧带、侧副韧带等损伤,早期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下肢的功能。我院2006年1月~2013年6月年共收治42例胫骨平台骨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42例,男31例,女11例,年龄为21~65岁。,闭合性骨折38例,开放性骨折4例,均为新鲜骨折。按照 Schatzker 的分型:Ⅰ型11例,Ⅱ型7例,Ⅲ型11例,Ⅳ型5例,Ⅴ型4例,Ⅵ型4例。合并伤:前交叉韧带损伤3例,后交叉韧带损伤2例,内侧副韧带损伤3例,外侧副韧带损伤1例,外侧半月板损伤3例,内侧半月板损伤2例。所有病历均摄标准膝关节正侧位 X 线片检查,必要时做 CT 平扫及三维重建、MRI,以确定骨折粉碎程度、骨折块移位情况、关节软骨、侧副韧带、半月板、交叉韧带损伤情况。
作者:邢卫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理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安全护理因素,积极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避免不安全事件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发生。方法:分析精神科护理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安全护理因素,寻找解决办法。结果:精神科安全隐患包括:病人自身、护理人员、病人家属、医院设施和管理体制等因素。结论:精神科在做好治疗的基础上,护理安全非常重要。
作者:刘海萍;陈玉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提高护生健康教育能力。方法通过对护生制定健康教育的实习教学计划、采用情景模拟对护生进行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将健康教育技能纳入实习和出科考评内容等方法。结果显著增强护生的自我认识能力、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结论通过对护生的培养和实践,增强护生对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指导护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效果良好。
作者:李春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在 ICU 病人褥疮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将100例 ICU 病人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褥疮发生情况及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况变化情况。结果:(1)观察组褥疮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1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褥疮发生时间为(9.89±3.29)d,显著高于对照组(4.55±1.9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经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两组病人护理干预前后 SAS 及 SDS 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护理干预后上述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P <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在ICU 病人褥疮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常规护理干预更显著,且病人心理状况改善显著,应加以推广及应用。
作者:周亚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干预措施,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以回顾调查法总结5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心理特征。结果主要心理特征包括:紧张忧虑心理,知识缺乏心理,自卑依赖心理。结论对哮喘患者根据心理特征给予相应的护理,认为对精神因素及异常情绪进行心理治疗和护理是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作者:胡敏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蓝红光治疗仪联合传统药物治疗痤疮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将328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共214例。清洁面部予以蓝、红光交替照射治疗,蓝光距离4cm,红光10cm,20min /次,一周3次,一疗程9次。重度(Ⅲ、Ⅳ级)患者予以红光治疗,同时涂抹克林霉素凝胶和维胺脂维 E 乳膏,炎症重者加服阿奇霉素,皮脂分泌多者口服西咪替丁;对照组仅予药物治疗,方法同治疗组。治疗3周后对比疗效并分析。结果:治疗组疗效(72.9%)与对照组疗效(59.6%)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 <0.05)。治疗组有36例无法忍受红光刺激。结论:痤疮治疗采用传统药物联合红、蓝光效果好,但有一定副作用。
作者:王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满意度低的原因,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方法对2013年10月至12月住院病人进行问卷调查,进行满意度调查统计与总结并分析原因,进行改进应对措施。结果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原因主要是医务人员及相关因素,针对问题改进服务质量,使患者满意度从50%升至83%。结论科内领导必须要足够重视,全体医护人员积极参与,改变主动服务客观,解决问题才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崔丽;尚琴芬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本文通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并发症的分析,探讨其相关因素,从而预防或者减少血液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选取了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33例透析患者共3580次血液透析治疗记录,对出现的各类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得出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高,透析患者并发症的高发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影响了透析治疗效果,早发现及时处理是预防透析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于士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手术科室医疗纠纷的规律和特点,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统计分析某医院手术科室106例医疗纠纷的疾病转归、科室分布和引发纠纷的主要因素。结果:引发手术科室医疗纠纷的直接原因是患方对诊疗效果的不满,手术科室的纠纷集中于产科和四肢骨关节外科,侵入性操作失误、病情评估不当是导致纠纷的主要因素。结论:提高手术科室医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严格执行医疗核心制度,是防范医疗纠纷发生的重要手段。近10年来,我国医疗纠纷发生呈上升趋势。医疗纠纷严重干扰医疗机构正常秩序,造成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的巨大损失,降低公众对临床医务人员的信任度;同时也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手术科室所采取的治疗手段以手术、穿刺、介入等侵入性操作为主,侵入性操作具有风险高、影响因素多、效果不确定等特点,如果评估不当、操作失误,往往会对病人造成较为严重的伤害。手术科室历来是发生医疗纠纷的首要科室[1]。现统计分析某医院手术科室近8年来106例医疗纠纷的基本规律,以期为手术科室医疗纠纷的防控提供参考。
作者:李航;冯源;王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氨溴索注射液联合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溶液在肺炎治疗过程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呼吸科2009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50例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抗感染、化痰止咳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氨溴索注射液联合氧气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溶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情况改善和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在。结论应用氨溴索注射液联合氧气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溶液治疗肺炎效果良好,且方法简便易行,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卢安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了解福利院住院老年患者死因及相关因素,以提高对老年疾病特殊性的进一步认识,做好福利院住院老年患者医疗保健和预防疾病工作。方法:按 ICD-10编码进行统计了我院2006年10月~~2010年10月184例住院老年患者死亡病例并进行死因分析。结果在184例福利院住院老年患者死亡病例中,前三位死因分别是呼吸系统疾病119例(64.67%)、心脑血管疾病34例(18.48%)、恶性肿瘤20例(10.87%)。结论:福利院住院老年患者死因主要是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将其作为福利院住院老年患者医疗保健工作的重点。
作者:张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更新和人们就医意识的转变,当今社会对护士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由于护士工作的职业特性、医院特殊的环境、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不公平的社会评价等均给护士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这直接影响着护士的身心健康,阻碍了护理质量的提高。因此,如何排解职业压力,提高护士的心理承受能力,促进护士的身心健康,更好地推动护理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范满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面颈部血管瘤婴幼儿口服普奈洛尔的治疗、观察、护理方法。方法:对42例面颈部血管瘤婴幼儿进行口服普奈洛尔的治疗,观察服药后各项生命体征、饮食、睡眠的变化,做好皮肤、口腔、心理护理。结果:瘤体消失及破损皮肤恢复或接近正常肤色的14例;瘤体及皮肤颜色消退的25例;瘤体明显缩小的3例。结论: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方法有效,观察与护理是关键。
作者:张燕玲;张福琼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