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4层螺旋 CT 增强扫描在急诊胸部创伤中应用价值

韩兴冰;刘冬冬

关键词:64 层螺旋 CT, 胸部外伤, 诊断, 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 CT 扫描在胸部创伤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于2013年5月~2014年5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胸部外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64层螺旋 CT 对患者进行诊断。结果:所有患者中双侧肺野损伤共有25例,胸膜损伤占10例,纵隔血肿和气肿共有10例,壁血肿有5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骨折。结论:64层螺旋 CT 能对患者进行明确的诊断,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医疗水平,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补阳还五汤联合西医对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对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肢体运动功能(FMA)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I 指数及FMA 评分都明显改善,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I 指数及 FMA 评分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能有效的改善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神经功能缺损。

    作者:宋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健康教育

    应用护理程序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的方法对89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及收到满意效果的报道,体现护理程序以病人为中心、个体及整体护理要领的重要性。不仅进一步密切护患关系,增加病人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而且满足了病人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提高了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 TIA 复发率和完全性脑卒中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唇腭裂患者心理治疗个案护理

    唇腭裂是常见的口腔颌面部先天性发育畸形之一,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受到遗传、营养、内分泌、感染、理化损伤、药物、烟酒等多种致病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胚突的正常发育及融合受阻产生的畸形。它能够影响人们的面容、表情、进食、语言功能等。现在,随着唇腭裂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唇腭裂患者的心理行为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者:张怡;施利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神经外科实习浅谈

    目的:掌握神经外科实习的方法,提高神经外科实习的效果。神经外科属于临床外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还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理论性很难、实践性很难掌握的一门学科,其内容涉及到局部解剖、中枢神经解剖、病理、生理、病理生理、影像学等诸多内容。且颅脑疾病相对复杂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要与其他疾病症状相鉴别。因此我们在见实习神经外科很短的时间里应当掌握更多的神经外科知识,提高见实习的效果!

    作者:曾胜;杨转移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品管圈在降低患者输注药物外渗发生率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输注药物时外渗发生率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降低患者输注药物时的外渗发生率”为活动主题,用自行研制的调查表,随即对活动前2014年3月1日至2014年3月21日输液外渗76例进行分析并查找原因,于活动后2014年4月1日至2014年5月26日所有住院输注药液治疗的患者,采取输液前预防,外渗后及时处理及有关知识健康宣教,比较干预前后的药液外渗的发生率。结果品管圈活动使输注药物时的外渗发生率从9.8%[次/(人.百)]降到3.3%[次/(人.百)]。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输注药物时外渗发生率的应用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韦霞;李银妹;兰恬恬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20例胃癌患者大部切除后的外科护理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在胃大部切除术后行外科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于我院行胃大部切除术患者共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例和对照组(1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优良率分别为90%和6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 <0.05)。结论:对于临床中行胃大部切除术患者在术后实施外科护理,并发症少,患者恢复良好,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人文护理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人文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通过在我院手术室剖宫产术中实施有效的护理沟通,优化住院环境,采取以护理程序为基础,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服务。结果在剖宫产手术中护理全程体现出了人文化,提高了护理工作者的整体形象与素质,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结论通过开展人文护理,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的满意度,使医院收获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也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吴燕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疗剖宫产产后出血后应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5例剖宫产术后大出血的住院患者作为实验组,在采用常规止血没有明显效果时,对患者进行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同时随机选择在病情、年龄等普通情况在统计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的20例相同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传统方法止血治疗。结果:实验组25例产妇中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20例中有4例出现不良反应。两组对比,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其手术时间56.16士12.78分、75.35士17.22分、产后出血量756.86士245.18ml、1129.00士434.32ml,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病痛,.减少并发症,并能保留生育功能,是治疗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叶倩雯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除药物治疗及饮食控制外,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观察血糖控制情况。结果:患者血糖控制良好,延缓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识,配合运动与饮食等综合治疗,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胡淑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饮食、健康教育等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余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当前的手术室护理提倡舒适护理,故应加强对相关护理技巧的重视,提升护理的水准。文章将针对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进行论述,详细的阐述了护理方式以及后期的术后回访,旨在增强护理工作的效益,更好的为患者提供贴心服务,使得患者的治疗效果可以达到增强。

    作者:冯晓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分析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92例高血压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实施系统性健康教育,对照组按照内科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BMI 变化情况及不良生活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血压、BMI 指标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生活改变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系统性的健康教育,不仅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指标,还能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不良生活习惯,且对完善我院专科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小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关于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的探讨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理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安全护理因素,积极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避免不安全事件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发生。方法:分析精神科护理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安全护理因素,寻找解决办法。结果:精神科安全隐患包括:病人自身、护理人员、病人家属、医院设施和管理体制等因素。结论:精神科在做好治疗的基础上,护理安全非常重要。

    作者:刘海萍;陈玉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全面质量管理在预防压疮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全面质量管理在预防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压疮高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质量管理预防压疮。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基础护理合格率和病人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全面质量管理预防压疮,有助于降低压疮发生率并提高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作者:张玉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肝癌晚期病人的家庭护理

    肝癌通常是肝炎后肝硬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癌症发病人数约200万,现患病人数在300万以上,平均每90个家庭中就有1个癌症患者[1]。癌症患者数量庞大且饱受痛苦折磨,为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其能够无痛苦,舒适的走完人生后的旅途。家庭照顾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李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系统性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

    当代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表明,脑中风已是全球死亡率第一。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快。而脑卒中急性发作治疗后所遗留的后遗症,严重干扰患者的日常生活,影响其自理能力。而有效的康复护理,可以很好的促进患者的自理能力。然而我们以往所采用的传统式康复护理效果一般,而近几年来采用系统的康复护理,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认知、运动能力,及肢体的功能恢复及家属的康复技能知识的掌握,同时促进患者回归社会。

    作者:李秀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心理暗示在癔症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癔症在临床中是常见的一种精神病症,通常我们称之为歇斯底里。这种疾病大多是由于精神因素而导致的急性病,主要表现精神与躯体不受控制,轻则门诊治疗就能治愈,重则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与生活,必须留院治疗。

    作者:刘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剖宫产手术中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剖宫产手术中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4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88例剖宫产妇女,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施行全面的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 SAS 与 SDS 评分优于对照组,满意度高,呕吐、寒颤、焦虑、抑郁发生率低,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剖宫产手术中应用心理护理有利于缓解产妇不良情绪,预防不良事件发生,保障手术顺利实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谢进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临床带教护理实习生的体会

    我院是三级甲等综合性的教学医院,并拥有一所近3000学生的卫生学校,承担学院及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的大中专、本科护生的临床带教工作。每年我科带教实习护士上千名,本人带教几十人,通过对几年来不同层次护理实习生带教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做出分析,采取有效的对策,增强了实习生对病人的服务意识,对护理工作意义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加深,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所改观,病人的满意率及临床护理质量也随之提高。现将带教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廖苏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关于糖尿病眼病患者低血糖的原因分析与护理措施的分析

    目的:探讨并分析糖尿病眼病患者低血糖的原因以及相关的护理措施。方法:总结分析我院于2012年11月-2014年3月所收治的45例糖尿病眼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低血糖的原因,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经研究和分析发现,导致糖尿病眼病患者低血糖的原因主要有饮食的不规律、私自改变药物的剂量、和其他药物同服、医护工作人员和患者在疾病危害性的认知上存在不足、眼部手术后遗症。通过合理且有效的护理,45例患者病情均得到了稳定,且均满意出院。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导致糖尿病眼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的原因为饮食不规律,在护理期间,加强健康教育,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高医护工作人员对于低血糖的认识,能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作者:鲍晓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