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香
目的:比较乳腺癌放疗患者采用真空袋固定体位两种不同标记法在放疗时的摆位精度和误差。方法将40例乳腺癌放疗患者采用真空袋固定体位随机分为 A、B 两组,每组20例,A 组是将两侧标志点标记在真空袋上,B 组是将两侧标志点标记在患者皮肤上。通过配准验证片和数字化重建图像(DRR)的骨性解剖结构,计算 X、Y、Z 轴方向的平均摆位误差。结果 A 组在 X(左右方向)及 Z(腹背方向)方向的摆位误差均大于 B 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两组在 Y(头脚方向)方向的摆位误差比较,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乳腺癌患者采用真空袋固定体位,将两侧的标志点标记在患者皮肤上,可提高摆位精度,减少摆位误差。
作者:胡静;许梅;张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我院院前急救现状与对策;方法:根据我院院前目前急救状况分析提出对策,其中强调急救知识的普及在院前急救中重要性;结果:在事发第一现场能采取有效的初步急救,争取抢救黄金时间,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伤残率。同时根据现状提出对策以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作者:罗文学;张秀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究老年高血压患者疾病自我管理体验,为建立良好的自我管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对1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访谈,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方法进行分析资料。结果共提炼出4个主题:自我管理的认知;自我管理的困难;自我管理的心理压力;自我管理的动力与希望。结论医护人员应加强疾病知识的宣教及健康指导,帮助患者提高疾病自我监测及自我行为管理能力。
作者:郭芬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为急性胆囊炎病人实施常规胆囊切术手术的有效性。方法:任意抽选本院肝胆科2013年12月-2014年6月接收的急性胆囊炎病人78例,通过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方案为78例确诊患有急性胆囊炎的病人进行救治。结果:实施手术治疗后,78例病人的身体状况明显好转,疾病痊愈情况良好。其中有66例病人完全康复,12例病人手术显效,完全痊愈率为84.6%。结论:基层医院应该普及常规胆囊切除方案为胆囊炎病人进行治疗,使病人尽早恢复健康。
作者:王彬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通过临床资料分析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内科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住院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对照组,同时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住院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人性化护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比两组的护理知识知晓率、健康知识知晓率、不良习惯修正率以及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知识知晓率、健康知识知晓率、不良习惯修正率以及患者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内科护理工作中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增加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及医患纠纷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程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健康教育作为临床护理中的重要环节,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开展必要的健康教育,对于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培养良好的健康习惯,促进患者身体恢复等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本文就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的分析,以期促进我国健康教育工作的进步。
作者:肖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占高血压的95%以上,目前已成为大的导致死亡的单一因素,它是脑卒中、冠心病、肾脏疾病及心衰的潜在危险因素,它可引起多器官损害。本人学习了近年来西医、中医及非药物治疗高血压的研究文献,以供临床诊治参考。1原发性高血压的定义及血压水平分类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在绝大多数患者中(95%以上),高血压的病因不明,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高血压联盟(WHO /ISH)1999年高血压诊断分级标准为:18岁以上成年人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SBP)≥140 mmHg 或舒张压(DBP)≥90 mmHg,根据血压水平,高血压再分1、2、3级。理想血压:收缩压<120 mmHg 和舒张压<80 mmHg。
作者:彭长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左室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来我院进行诊治的高血压及左室功能损害患者共50例作为观察组,另外再选取50例单纯患有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全部患者均在次日进行晨尿微量白蛋白测量与心脏彩超检查,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结果高血压及左室功能受损患者与单纯高血压患者对比,尿微量白蛋白明显升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 >0.05),进一步分析显示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指数高低与左室功能损害之间存在联系。结论高血压患者存在左室功能损害原因与尿微量白蛋白因素有关,这一结果可以为更好地治疗高血压患者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吕艳华;靖冬来;赵静;魏淑岩;赵宏艳;崔国旺;王雪芝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6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时间、心电图状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85%(17/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12/1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电图改变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 >0.05)。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加用替罗非班治疗具有明显的临床价值,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同时降低出血和引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哮喘、气管炎、慢阻肺等疾病是一组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病、疑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哮喘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和经济负担超过了结核病和艾滋病的总和。”因生态环境污染程度不断加重,哮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增高趋势。支气管哮喘诱发因素多种多样,有些机制尚不清楚,因此种种药物的治疗作用要害有所差异,现论述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现状,以使更多患者获得康复治疗。
作者:姜素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血管瘤是先天性良性肿瘤,它起源于残余的胚胎形成的血管细胞,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50%患儿会在五、六岁前消失,发病率为1%一2%,口腔颌面部是常见发病部位,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多影响患者外观,甚至可造成功能障碍。2014年2月我们成功护理了1例舌部血管瘤的患者和1例下唇血管瘤的患者,成功治愈出院,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作者:朱远丽;吴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和护理途径,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死亡率。方法总结10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通过密切观察、急救、常规、饮食、心理等方面护理,108例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临床护理观察是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诊断治疗的重要保障。
作者:刘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微痕美容剖宫产术的可行性。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0年6月127例微痕美容剖宫产术术后第1天,42天,3个月,6个月观察其切口愈合情况。结果127例微痕美容剖宫产术产妇腹部切口均为甲级愈合,为顺着皮肤纹理的线状微痕,美观,术后5天出院。结论微痕美容剖宫产术,减张缝合,组织层次对合好,可尽量减轻损伤,减轻瘢痕形成,在解除患者疾患、恢复功能的同时给予患者良好的外显形态,产妇更易于接受,据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社会效益,值得产科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赵晓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甲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主要包括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及药物治疗等,皮下注射胰岛素,胰岛素的使用剂量为45U /d。结果治疗后患者的餐后2h 血糖水平、空腹血糖水平、FT3及 FT4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及血糖水平,以便对药物剂量进行调整,从而有效预防低血糖。
作者:李钰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术后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共收治的62例冠心病患者,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并对其进行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术后,参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试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GQOL -74)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参照组,躯体功能维度、社会功能维度等评分也远远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行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后,对其进行综合的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游发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脑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共收治的60例脑肿瘤患者,在围手术期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手术,32例治愈,25例好转,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00%。结论对脑肿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缓解其临床症状,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梁彩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的患者的脑血管自动调节能力。方法:选择在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在保山市人民医院治疗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伴低通气综合征的患者99例,根据患者相关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患者在夜间的低血氧饱和度分度对患者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选取同一时期在保山市人民医院行健康体检的打鼾人员39例,对患者的睡眠情况进行评估。同时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其脑血管血流情况,同时患者在体位变化时血压和平均动脉压的恢复快慢。结果:观察组组与对照组相比,其呼吸暂停通气指数明显较高(P <0.05),但是夜间睡眠期间的低血氧饱和度明显较低(P <0.05);观察组的脑血流状况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同时体位变化时,实验组的血压和平均动脉压恢复时间明显慢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伴低通气的综合征患者中其脑血管调节功能明显受损,主要是由于夜间的血氧浓度低、同时血中碳酸水平高,使得患者的血压受到明显影响。
作者:李开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200例骨折病人的心理问题的分析,总结出心理护理对骨折病人早期康复,提高生存质量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方法将骨折住院患者分两组,分别将给予心理疏导患者的住院效果与只给予治疗不给予心理疏导患者的住院效果比对。结果给予心理疏导后,增加患者信心,使患者在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增加了病人住院期间满意度。结论心理护理在某种程度发挥着医学技术和药物治疗无法代替的作用。我们除给予及时的药物治疗外,给予他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加强了心理,经常与他接触交谈,尽量满足他的护理上的需要。同时指导他进行功能锻炼,以减少疼痛。运用全面的心理学知识,了解不同层次。不同职业各个年龄段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获得较好的心身整体护理,心理上感到踏实。安全,情绪逐渐好转,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赵梓含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人性化护理对脑梗塞病人的影响,探讨护理重点,提升护理质量。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上半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0例脑梗塞病人,采取人性化护理作为实验组,对另外随机抽取的50例脑梗塞病人采取基础护理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在疾病的恢复上有很大的不同。结论采用人性化护理的脑梗塞病人的致残率大大降低,并发症减少,他们的生存质量有所提高。
作者:李计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2例 RA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甲氨蝶呤和硫酸羟氯喹,治疗组32例应用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艾拉莫德治疗 RA 疗效优于传统的甲氨蝶呤和羟氯喹,且不良反应少而轻微,安全性好。
作者:马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