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4层螺旋 CT 冠脉成像受检者辐射剂量与影像质量分析

臧文远;王炬玮;白玉雪;古瓅;丁慧鑫

关键词:断层摄影,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 受检者辐照剂量, 影像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64排螺旋 CT 冠状动脉成像时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降低受检者的成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可行性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13年5月~2013年12月间120例临床拟诊断或怀疑冠心病患者分为 A、B 两组,选用螺旋 CT 进行冠脉造影。结果 A 组与 B 组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B 组的 CTDIvol 和 DLP 要明显低于 A组,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采用适当的扫描技术及参数从而降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时,影像质量能够满足诊断要求。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案例导入式教学法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案例导入式教学法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社区营养》、《食源性疾病》两章内容作为案例导入式教学的实验教学课程,其余内容均以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对两种教学法的考试结果及问卷调查作统计分析。结果:涉及案例导入式教学法的优良率和合格率分别为46.9%和96.9%,显著高于传统教学法(P <0.05),大多数学生认为案例导入式教学法在提高学习积极性、帮助掌握重点、理解难点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法。结论:案例导入式教学法值得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之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谈试管婴儿孕妇心理特征分析及其护理措施

    1978年,Sleptoe 和 Edward 采用自然周期取卵,进行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在美国诞生了第一例试管婴儿。我国从80年代开始引进此项技术,随着近年来试管婴儿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许多患不孕或不育症的夫妇带来了福音。然而,同时这些孕产妇也出现了许多心理问题,需要医护人员指导。为此,我们通过对围生期试管婴儿孕妇心理进行相关分析,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通过一定的护理干预,协助试管婴儿孕妇安全渡过围生期,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洪雪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阴式彩超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阴式彩超在诊断卵巢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探讨。方法选取我院63例卵巢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阴式彩超诊断。结果:63例卵巢肿瘤患者采用阴式彩超诊断为,38例卵巢囊性肿瘤;6例实性肿瘤;15例混合性肿瘤,经术后病理对照,符合率为94%,误诊率为6%,运用阴式彩超诊断卵巢肿瘤的符合率较高。结论:在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诊断中,运用阴式彩超检查不仅方便、安全,而且费用低,时间快,符合率较高,

    作者:潘明娟;史国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人工流产前米索前列醇预处理100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人工流产手术前米索前列醇预处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无痛人工流产患者200例,随机分为2组,用药组100例,对照组100例。用药组术前3小时后穹窿置米索前列醇0.4mg,对照组术前不用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结果用药组手术时间短(p <0.005)、出血量少(p <0.01).结论人工流产术前米索前列醇预处理,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进而缩短麻醉时间,减少麻醉风险。

    作者:郭淑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川楝子的不良反应与临床合理用药研究

    川楝子为楝科植物川楝 Melia toosendan 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实。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川楝子苦,寒;有小毒。归肝、小肠、膀胱经。具有疏肝行气止痛.驱虫的功效。主治肝郁化火,胁肋胀痛之证。还可治疗虫积腹埔。本品焙黄研末,制为软膏涂敷,可用治头癣。一般用法用量为4.5~9g。就其在临床上的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研究如下。

    作者:熊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CT 增强扫描中高危患者的 ADR 与预防性用药

    目的:探讨在日常临床实践中根据预防性用药情况。方法:将590例 CT 增强扫描的患者分为预防组204例和对照组330例,观察记录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30~60分钟内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 ADR 进行分析显示,相比使用预防性用药的患者,未使用预防性用药的患者报告为(5.9% vs12.0%),在注射部位皮温高、味觉异常和感觉发热方面尤其明显[1]。结论:预防性用药使副反应的严重程度明显减轻。

    作者:王敏鸿;高煜;吴文娟;李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骨缺损的修复

    骨缺损修复已广泛地应用于因创伤、骨肿瘤、感染、先天性骨病等所致的骨缺损,其修复愈合过程主要依靠骨传导实现成骨,同时骨诱导亦发挥积极作用,本文主要就骨缺损修复方法进行综述。

    作者:陈强;李文然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成人先天性肠旋转不良1例

    1.病历摘要患者,丁梦玖,男,31岁,汉族,已婚,因“腹痛12小时余”急诊收住入院。患者腹痛为持续性腹痛阵发性加剧,伴有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急诊拟“急性绞窄性肠梗阻、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收住入院,入院查体:T 36℃;P 133次/分;R 24次/分;BP 90/60 mmHg;患者神志清楚,烦躁不安,痛苦貌,无贫血貌,心肺(-),腹膨隆、未见明显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肝脾肋下未及,全腹肌卫,可及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肝区无叩痛。肠鸣音亢进,约12次/分。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31.88×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8.1%;血生化:血糖13.62mmol /L、阴离子间隙23.60mmol /L、肌酐218.0mmol /L。床边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诊断性腹穿抽出大量暗黑色血性液体。入院后立即予以开通补液通道,积极抗休克治疗,待患者休克好转后急诊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十二指肠长度变短,外观呈螺旋状,位于中线右侧,回盲部位于剑突下,游离度较大,大段小肠扭转坏死,扭转小肠肠管呈黑色伴恶臭,根据以上情况考虑患者为成人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引起的肠扭转伴肠坏死。用纱布条结扎坏死肠段肠管系膜后分次离断坏死肠管,全长约4米,大量温盐水彻底冲洗腹腔至澄清,将剩余小肠行端端吻合。将肠管按正常解剖位置复位,盲肠、升结肠固定于右侧后腹膜。术后予以补液、抗炎、静脉营养等对症处理,术后7天拆线后痊愈出院。

    作者:姚尧;张应开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

    肠内营养支持在国际上已普遍应用,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使用更加广泛。目前许多学者认为,对于胃肠道功能完整或具有部分胃肠道功能的患者,只要病情许可,能源物质供给的佳途径仍是胃肠道,尤其是创伤、应激后的危重患者。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可改善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为术后尽早进行综合治疗创造条件,改善其预后。

    作者:陈素芬;张冬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平舆县人民医院儿童带状疱疹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分析

    小儿的带状疱疹(HZ)为病毒性感染引起的记性疱疹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致病的病原体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该病以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的群集性水疱和神经痛为主要特征。四季均有发病,但以多春秋两季为主。鉴于此类病毒具有嗜神经性及嗜皮肤性,故临床症状较明显[1]。中医称此病为“缠腰蛇”、“蜘蛛疮”。通过笔者进修的经验及相关文献的研究,认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可以提高本病的治疗效果。本次临床研究以此为研究课题,进行资料的归纳总结,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蒋明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粘连性不全性肠梗阻的非手术治疗

    腹部外科手术后所致的粘连性不全性肠梗阻疾病是成年人小肠梗阻常见的原因之一,尽管通过不同方法的非手术治疗能使73%一90%的术后粘连性不全性肠梗阻病例获得缓解,但临床上因过度地延长非手术治疗的时间而贻误手术时机,导致死亡的病例接近10%,本研究应用自行设计的一种非手术治疗措施,探讨其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旭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舒适护理在舌癌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应用

    舒适护理模式是萧丰富先生在1998年提出的又称“萧氏双 C 护理模式”,它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性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气管切开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应急措施,解除或预防咽喉部或气管上部阻塞所引起的呼吸困难或窒息。本文探讨舒适护理在12例舌癌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的应用,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2例舌癌患者,其中男8例,女4例。所有患者均实施了局部癌肿扩大切除术、颈部淋巴结清扫术、股前外侧肌皮瓣转移修复术、气管切开术。术后留置气管套管、负压引流管、尿管、胃管等,患者通气方式改变,不能经口进食,术后体位的限制,加上手术创伤大,范围广,伤口的肿胀疼痛等,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不能发声,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不适,使患者更加焦虑。我们将舒适护理贯穿在患者整体的护理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舒适护理。结果12例舌癌患者无1例并发症发生,均治愈拔管出院。

    作者:李文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我院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的菌种分布情况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以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收集2012年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 -B 法)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进行测定,按照 CLSI 2010年版的标准判读结果。结果我院共送检21228份标本,革兰阴性菌检出率为4.76%,居于前四位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菌。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均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低,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菌均对多粘菌素耐药率低,鲍曼不动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24.42%。结论对细菌耐药情况进行监测能使我们掌握细菌的耐药动向及耐药谱变迁,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重要意义。

    作者:岳云霄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新生儿呕吐的常见原因及护理措施

    新生儿呕吐是指胃内容物和一部分小肠内容物在消化道内逆行而上,自消化道机能障碍的一种表现。是新生儿的症状之一。足月、早产儿均可发生。轻者是吃奶后少量奶汁从口角处溢出,较重的大量奶液从口鼻涌出、甚至喷出,是新生儿家庭护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引起新生儿呕吐的原因很多,很复杂,且与其他年龄组的小儿不尽相同。大多为生理性,一般无严重后果。但如果观察不及时,护理不当可影响生长发育,或延误病情治疗,甚至可因呕吐导致窒息死亡等严重后果。因此对于新生儿呕吐应认真分析其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新生儿的健康成长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张薇;谢莎丽;臧晓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32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分析

    目的:讨论研究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用于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确诊胆结石患者共64例,随机分为微创组与切口组。微创组32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切口组32例患者行小切口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经比较微创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显著低于切口组;微创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切口组(P <0.05)。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手术用于治疗胆结石具有良好效果。腹腔镜手术相较于小切口手术来说创伤小,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感染率低。治疗后创口恢复快,操作过程中视野广阔,不对内脏造成损伤,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敖乾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PKEP)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PKEP)术中护理配合的重要性。方法:对35例 PKRP 术术前心理支持及术中的护理配合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5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平稳未见有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我院自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应用这项新新技术对35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 PKRP 术中的护理干预后配合效果良好,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作者:赵凯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

    本文通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并发症的分析,探讨其相关因素,从而预防或者减少血液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选取了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33例透析患者共3580次血液透析治疗记录,对出现的各类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得出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高,透析患者并发症的高发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影响了透析治疗效果,早发现及时处理是预防透析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于士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11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新生儿窒息、体重和早产的关系

    目的:通过对11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例分析,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体重和早产的关系。方法:对廊坊市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进行分析,并以同期住院的110例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患者与正常产妇相比,新生儿窒息率、低体重率和早产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O.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明显增加新生儿的不良结局,通过加强定期产前保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改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新生儿的生命质量。

    作者:杜晓丽;张东明;朱慧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胆总管结石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100例的护理

    总结1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的护理。治疗前做好充分准备;治疗后严密观察病情,加强鼻胆管护理,防止并发症发生,重视饮食指导及出院指导。80例患者成功取石,20例转手术治疗;治疗后并发轻症胰腺炎5例、急性胆管炎5例、消化道出血1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

    作者:金申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在脑室内出血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有创颅内压监测在脑室内出血中的应用价值及技术要点。方法:对32例应用有创颅内压监测的脑室内出血病例进行分析,分别在脱水剂应用剂量、肾功能损害发生率、预后等方面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有创颅内压监测作用显著、预后良好。结论:有创颅内压在改善脑室内出血患者的预后、减少脱水剂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等方面有较为显著的作用。

    作者:姚红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