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探讨

唐小琴

关键词:尼莫地平, 脑出血后缺血性损伤,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通过实例,研究探讨尼莫地平在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方面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依达拉奉治疗的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25例和接受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的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25例,将其分别分组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治疗情况和临床治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情况。结果:根据统计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6%,而且在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有92%-100%的下降;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仅有76%,在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只有43%-74%的下降。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研究组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尼莫地平在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治疗上具有显著的疗效,实用价值强。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胃肠道不常见病变的 CT 诊断及鉴别

    胃肠道疾病的 CT 检查,既有明显的优势,又有明显的不足。其显示病变全貌,周围器官改变,指导手术治疗观察疗效作用,逐步成为临床不可缺的手段,但其病变异病同影现象较多,不易鉴别。现就我们近来临床 CT 诊断工作中遇到的少见胃肠道病变,及有鉴别意义的相关病变,作一介绍。

    作者:徐卫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药物与喹诺酮类药物配伍时的注意事项

    分析喹诺酮类药物与其他药物的配伍禁忌,使用药物更加安全。

    作者:孙玉杰;李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脊椎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及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方式研究

    目的:探究脊椎血管瘤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及探究针对该病的介入治疗方式。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31例脊椎血管瘤患者的影像学 X 线、CT和核磁共振表现,分别探究出了各种方法下的成像特点。该31例患者全部采用经皮椎体成形的介入治疗方式,分析治疗效果。结果:X 线表现为栅栏状改变或蜂窝状改变;CT 成像表现为网眼状改变并混有低密度脂肪变;核磁 T1WI 表现为混合高低信号,T2WI 表现为高信号。所有经介入治疗的患者疼痛感均在当天消失。结论:脊椎血管瘤的影像学检查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高度的准确性,采用介入治疗的方式进行椎体血管瘤的治疗在临床中得到满意的效果,值得普及推广。

    作者:吉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PET -CT 的优势及适用人群

    简介PET 全称为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是反映病变的基因、分子、代谢及功能状态的显像设备。它是利用正电子核素标记葡萄糖等人体代谢物作为显像剂,通过病灶对显像剂的摄取来反映其代谢变化,从而为临床提供疾病的生物代谢信息。是当今生命科学、医学影像技术发展的新里程碑。

    作者:姬建强;孙瑞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高龄冠心病伴房颤患者 hs -CRP、Hcy 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检测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探讨高龄冠心病伴房颤患者超敏反应蛋白(hs -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检测对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98例高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依据发病持续时间将房颤患者依次分为阵发性房颤(<7d)、持续性房颤(7d ~1year)以及永久性房颤(>1year)。选取同时期的冠心病非房颤患者98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上述患者血清 hs -CRP、Hcy 水平,采用 IMT 以及斑块 Crouse 积分评估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结果:高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 hs -CRP、Hcy、IMT 以及斑块 Crouse 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且 hs -CRP、Hcy 水平、IMT 以及斑块 Crouse 积分在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永久性房颤患者中呈递增趋势(P <0.05),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炎症和氧化应激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存在于高龄冠心病伴房颤患者,随着房颤的持续而加重。

    作者:郑爱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心理暗示在癔症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癔症在临床中是常见的一种精神病症,通常我们称之为歇斯底里。这种疾病大多是由于精神因素而导致的急性病,主要表现精神与躯体不受控制,轻则门诊治疗就能治愈,重则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与生活,必须留院治疗。

    作者:刘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除药物治疗及饮食控制外,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观察血糖控制情况。结果:患者血糖控制良好,延缓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识,配合运动与饮食等综合治疗,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胡淑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谈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手术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到医院治疗乳腺癌的120女性患者,将其按照不同方法平均分成两组:一组是对照组,另一组是观察组,每组各60例患者。应用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治疗方法对观察组进行治疗,应用传统的乳腺癌手术治疗方法对对照组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结果证明观察组的治疗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有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中应用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治疗乳腺癌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炳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病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提高对其临床特征及预后的认识。方法:对收治的105例 TIA 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进而寻找短暂性脑缺血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相关因素分析表明,高血压病、糖尿病以及年龄因素,为短暂性脑缺血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在了解相关危险因素的前提下,需要加强对短暂性脑缺血发病的患者的护理及治疗,以防其发展至脑梗死

    作者:孔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在综合 ICU 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在综合 ICU 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 ICU 收治的76例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在患者住院期间,分别运用常规护理和创新型护理对其进行全程护理,比较患者非计划拔管率、早期异常情况发现率、主治医师满意度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早期发生异常病情发现率及住院期间抢救率分别为2.63%、39.47%、7.8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5.79%、18.42%、28.9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干预组医师满意度和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分别为89.47%、81.58%,明显优于对照的50.00%、47.37%,差异亦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的实施,明显降低了患者非计划拔管率,提高了异常情况的发现率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曹蓓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热敷法对静脉补钾所致疼痛的缓解

    目的:探讨热敷法对缓解静脉补钾所致疼痛的有效性。方法将80例静脉滴注氯化钾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实施热敷法的为观察组,应用传统方法的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滴注氯化钾过程中疼痛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且滴注过程中重度疼痛消失。结论观察组操作能更好减轻疼痛。

    作者:杜洪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在丘疹性荨麻疹中的应用措施分析

    目的:分析在丘疹性荨麻疹中进行临床综合护理的干预措施。方法:选取在2012年5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皮肤科收治入院的287例患者进行不同的护理措施,并在6个月后进行随访调查。结果: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效改善了患者的治疗预后情况,同时降低了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结论:针对丘疹性荨麻疹发病原因进行特殊的干预护理,能够有效缩短病程,降低患者的继发感染率和复发率,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白娜;李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宫颈癌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宫颈癌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局部或全身抗凝、祛聚及溶栓药物、手术取栓治疗。结果:经抗凝治疗34例,溶栓治疗21例,5例手术治疗,60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对于妇科宫颈癌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应该做到尽早预防、发现及治疗,手术前后积极抗凝、溶栓或手术取栓治疗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并发。

    作者:鲁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PBL 教学法在中医肿瘤学临床见习带教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方法在中医肿瘤学临床见习带教中的效果。方法:中医肿瘤学专业36名学生分别设为试验组(18名)和对照组(18名),试验组采用 PBL 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以传统带教方法,通过期末考试及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在总成绩及病例分析部分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问卷调查中实验组对教学模式的评价亦优于对照组。结论:PBL 教学法较传统教学法在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有助提高学习效果。

    作者:郑心婷;林丽珠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放射性131碘治疗甲亢的护理体会

    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核素131碘治疗甲亢具有疗效好、方法简便、副作用小、费用低等优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和患者所接受。如今国内外将131碘治疗视为治疗甲亢的首选方式。由于核素治疗的特殊性,服131碘期间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经随访、反馈,护理干预对提高13l 碘治疗甲亢的治愈率、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金红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谈 CT 增强扫描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 CT 增强扫描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需要实施 CT 增强扫描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实施系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后的 CT 增强扫描的成功率与不良反应及患者的焦虑情绪、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经过系统护理之后CT 增强扫描的成功率与不良反应及患者的焦虑情绪、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系统护理能加大 CT 增强扫描的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现象,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玲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玻璃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核在前牙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比较

    目的:比较玻璃纤维桩和铸造金属桩核2种桩核修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经我院诊治的129例上颌前牙残冠残根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自主意愿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65颗患牙采用纤维桩修复,对照组64颗患牙采用金属桩核修复,对比2种修复方法的效果。结果:经过2年的随访观察,玻璃纤维桩组成功率96.9%,铸造金属桩核组成功率89.1%。结论:相对于铸造金属桩,纤维桩在残冠残根修复中的成功率更高,生物相容性、物理机械性能与美学性能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杜鹃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初探

    目的:探讨肺心病患者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55例肺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临床给予舒适护理。结果:55例患者经舒适护理,心理和生理均达到佳状态,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结论:对肺心病患者给予舒适护理,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痛苦,减少了治疗费用及住院时间,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林艳晖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甘草通脉益气汤治疗扩张型心肌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甘草通脉益气汤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于我院内科进行扩张型心肌病治疗的患者15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治疗方案,观察组西医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甘草通脉益气汤方案,采取中西医结合法。结果:观察组疗后心功能恢复Ⅰ级和Ⅱ级的人数均高于对照组,而处于Ⅲ级和Ⅳ级的患者人数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心功能改善情况存在显著差异(P <0.05);观察组患者疗后有37例(49.3%)患者显效,高于对照组的20例(26.7%),而对照组治疗无效人数高达23例(30.7.%),观察组只有13例(17.3%)患者治疗无效,两组疗效存在显著差异(P <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甘草通脉益气汤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效果显著,快速消除临床症状,恢复患者正常心功能,临床价值高。

    作者:刘卫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军队医院编制调整后非军人护士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措施

    随着军队医院编制改革逐步深入,军人护士逐年减少,要维持临床的正常运转,保障护理工作高效、有序地开展,聘用护士、非现役文职护士成了不可或缺的力量,在新形势下如何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质量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刘彩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