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振环
CT对胰腺疾病的诊断是有较高的价值,但由于胰腺的形态欠规则,常规胰腺扫描技术对胰腺的全貌显示欠佳,给疾病的显示和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介绍胰腺扫描中,对124例病员采用了倾斜扫描与不倾斜扫描进行分组扫描,通过对所得图像进行了对比分析,胰腺CT倾斜扫描的对胰腺疾病的显示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吴华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基层医院(卫生院)对锁骨中外1/3粉碎骨折内固定物的选择对比其治疗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4年1月采取两种方法治疗锁骨中外1/3粉碎骨折21例,克氏针固定13例,锁骨解剖钢板固定8例,根据骨折复位程度,骨骼愈合时间、外观、肩关节功能,并发症评定疗效。结果:克氏针组优良10例,可3例。锁骨解剖钢板组优良7例,差1例。结论:两种内固定物均为治疗锁骨中外1/3粉碎骨折的有效方法,且克氏针组较解剖钢板组费用低1倍左右,优先选用克氏针。
作者:温学理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胆囊切除术术后是否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的安全性评价与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行胆囊切除术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均放置腹腔引流管,实验组患者术后均不放置腹腔引流管,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所用时长、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对照组患者有30例患者术后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术后体温在38.3℃以下患者有11例患者,占36.67%,术后三日后体温恢复正常患者有23例,占76.67%;手术后腹腔引流管拔管时间为2~6天,有15例患者2天内拔除腹腔引流管,有14例患者3天内拔除腹腔引流管,1例患者6天内拔除腹腔引流管;手术所用时间少75min,手术所用时间长195min,平均手术所用时间119min;术后住院时间为7~19天,平均11.5天,10天内出院患者有10例。实验组患者有30例患者术后不放置腹腔引流管,术后体温在38.5℃以下患者有19例患者,占63.33%,术后三日后体温恢复正常患者有26例,占86.67%;手术所用时间少65min,手术所用时间长135min,平均手术所用时间80min;术后住院时间为7~18天,平均6.7天,10天内出院患者有23例,两组患者均术后随访半年,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行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如无必要,不建议放置腹腔引流管,同时应依据胆囊管结扎是否牢靠与止血是否彻底、胆汁污染程度与手术创伤等来评估是否需要放置腹腔引流管。
作者:曹晓恩;潘若望;梅文杰;曾兴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CT检查与普放检查对于诊断肺部孤立性球性病变的诊断差异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患者73例,分别采用普放检查和胸部CT检查以确定其病症。结果:采用普放检查有3例恶性肿瘤漏诊,占总例数的4.11%,误诊率为9.59%;采用胸部CT检查有1例良性肿瘤漏诊,占总例数的1.37%,误诊率为1.37%,两种检查方法所得结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的诊断与鉴别中采用胸部CT扫描能够有效提高确诊率,对于病症的诊断具有极小的误差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张国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择本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57例,分为对照组(25例)与研究组(32例),对照组只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分析两组不同治疗方案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功能独立性评分(FIM)、脊髓损伤水平(ASI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但联合康复治疗的研究组患者Barthel与FIM指数要优于对照组,且常见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早期康复疗法应用于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中,对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有积极的影响,且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董泽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佳急诊处理措施,帮助患者及时康复。方法:本次调查分析主要选取了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名梗阻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病因和急诊处理措施的回顾性分析。主要是急诊措施为皮肾穿刺造痿术、输尿管插管术、输尿管切开术以及肾造痿术等等。结果:在100名患者中,经过急诊处理,经过7天之后,100名患者中,82例梗阻病症消除,引流通畅,15名患者肾功能有所缓解,血尿素氮及血肌酐指标明显降低。3名患者死亡。结论:梗阻性肾功能衰竭常见的病发原因为泌尿系统结石,其次为恶性肿瘤、结核以及前列腺增生。在急诊处理的过程中,首先可以通过输尿管插管引流术,解决患者的梗阻问题,一旦插管失败,可以选择经皮穿刺造瘘术等先进的微创手术方法进行急诊处理。
作者:李洋;顾晓蕾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脑梗塞是脑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以中老年人为主。以口角歪斜、语言障碍、肢体瘫痪为主要临床表现,极易造成病人的心理障碍,机体调节功能减弱、抵抗力低下,因此,做好脑脑梗塞病人的护理及康复训练尤为重要。现结合临床谈谈自己的护理体会。
作者:杨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膀胱癌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健康指数,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研究显示:膀胱癌发病的非饮食触因包涵职业、吸烟、使用染发剂和年龄与性别等是泌尿系统膀胱癌的重要诱因。本文对其发生的非饮食危险因素,诸如年龄、性别、吸烟、职业因素、染发剂的接触等进行了分析和探究,对控制膀胱癌发生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钟家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与研究急诊护理操作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与防治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160例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选取我院急诊科室30例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160例患者与30例护理人员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80例患者与15例护理人员。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操作、文书书写、护理人员三基考试以及无菌物品灭菌合格率。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护理操作、文书书写、护理人员三基考试以及无菌物品灭菌合格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护理操作风险管理,采取合理的防治方法,有利于医疗安全性的提升与医疗事故发生率的降低,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袁晓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对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作研讨。方法对2013年3月~2014年3月80例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并对患者生命体征和意识状况进行了检测、观察和评估。结果由于治疗和护理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患者呼吸衰竭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绝大部分患者病情均有明显好转。结论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只要发现得早,在短时间内,保持呼吸衰竭患者呼吸通畅,设法控制感染,加强心肺功能,严格控制病情再度发展,才能提高治愈率,以及减少死亡率。
作者:蒲佳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青年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10年7月至2012年10月期间住院的31例45岁以下青年AMI病例,与同期住院的老年AMI患者75例比较,从危险因素、发病诱因、临床症状、心电图特征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青年心肌梗死患者在性别、吸烟、腹型肥胖、冠心病家族史、典型胸痛及发病诱因等方面与老年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青年心肌梗死危险因素有大量吸烟、腹型肥胖、冠心病阳性家族史,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等高危因素。
作者:蔡俊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工具在降低护士体温单项目书写错误的作用。方法:运用品管圈质量持续改进方法,分析护士日常工作流程中的各个环节,找出护士体温单项目书写错误的原因分别为护士法律意识不足、对相关工作流程不掌握、护士工作能力欠缺、管理缺陷、患者因素干扰等。通过加强相关法律知识培训、持续书写规范、流程的培训、落实有效考核机制、提高护士工作能力和责任心、减少患者因素影响等措施的实施降低护士体温单项目书写错误。结果:护士体温单项目书写错误率,由改善前62%下降至改善后的20.5%。结论:运用品管圈管理工具可降低体温单项目书写错误,保证护理质量安全。
作者:蒋瑞芬;夏玲;刘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FXR是一种胆汁酸激活的核激素受体,目前已在人、大鼠和小鼠等多个物种成功克隆 FXR基因,FXR在人体肝脏、肠道等多组织高表达,分别激动肝脏和肠道的FXR可以分别对肝脏疾病、肠道炎症的治疗开辟新的治疗途径。因而对FXR激动剂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晓明;杨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体检人群健康价值与生活习惯的相关性,为针对性健康指导提供依据。方法:应用Wal ston健康价值量表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对618例体检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然后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体检者健康价值量表测评结果显示得分9.05±1.94分,其中高水平者占比88.11%,体检者生活方式总体及健康任务、活动、营养及压力处理等与健康价值呈正相关(P<0.001)。结论:应针对性加强健康教育措施,引导患病高危人群促自觉采纳健康的生活方式,知行合一,预防和延缓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常见疾病的发生。
作者:张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现存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方法,应用本院自行设计并制定的调查问卷,随机选择我院外科手术室46名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并分析调查结果。结果所有问卷均全部回收,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所有问卷结果均是全部满意的项目包括接诊服务态度,无菌操作观念,查对严格程度和手术室环境等。对护理工作不满意的主要为操作技术水平,手术配合能力,配合安置体位,积极按时巡视,熟练应用设备和护士长管理等6项,分布于19份问卷,占41.30%(19/46)。所有不满意条目共计33例次,占7.17%(33/460)。结论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现存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建议,对改善护理工作现状十分关键。
作者:刘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弹性髓内针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具有操作简便、损伤小、复位良好、恢复快等优点,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从分析传统的治疗方案入手,阐述了弹性髓内钉治疗骨折的优点,并提出了手术方法、术后处理、并发症和注意事项,旨在进一步探讨弹性髓内针在治疗儿童长骨骨折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谭于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探病本来是表达对病人的关怀和慰问,理应有利于病体的康复,但是临床医生告诉我们说有不少病人在受到探视之后,病情反而加重了。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相反的效果?追究其原因,主要是许多探病人者缺乏相关知识,在探病时犯了这种或那种过错,归纳起来,常见的错误有以下几种。
作者:巷本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比较脂肪肝与病毒性肝炎的B超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35例脂肪肝患者以及33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两组均接受B超检查,主要项目包括肝脏大小、管腔结构、实质回声、脾脏大小、胆囊炎等。对比两组差异性。结果两组肝大、脾大、回声弥漫增强、管腔减少以及胆囊炎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组的肝大、回声增强以及管腔减少方面明显高于病毒性肝炎组,分别高达100%、100%以及8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而病毒性肝炎组在脾大以及胆囊炎方面显著高于脂肪肝组,分别为93.94%、8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在对脂肪肝以及病毒性肝炎进行B超诊断的时候,应该将重点放在肝脏大小、脾脏大小、回声弥漫性改变等方面,从而做出可靠性的诊断。
作者:赵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再发性脑出血的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我院自2008年1月~2013年6月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288例,其中再出血25例,占8.7%。而再出血的病因未完全明确,再发后症状重、预后差,为探索其特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毕连祝 刊期: 2014年第08期
2010年1月~2012年12月笔者对3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采用经尿道前列腺腔内剥离剜除电切除术法,将增生腺体分区段切割,内腺整体切除手术方法简单、安全、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志社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