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新;谢荣华
目的建立一种能模拟颈动脉血流的物理模型,测定颈动脉滤器置入后血流量的变化,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建立物理模型观察颈动脉滤器对血流的影响.物理模型用蠕动泵,玻璃管,细塑料管,甘油溶液,PVA颗粒模拟颈动脉循环系统.结果①滤器置入后颈动脉血流减小受颈动脉初始压力,初始流量及病灶脱落栓子数的影响(P<0.001);②此颈动脉滤器栓子捕获率大于93%.结论滤器置入对颈动脉血流会产生影响;此颈动脉滤器是一种有效的脑保护装置.
作者:杨敏;邹英华;佟晓强;封云;谢利德;蒋学祥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PA/IVS)心血管造影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6例PA/IVS的心血管造影表现,结合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电子束CT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6例行心血管造影均明确诊断;行X线胸片16例初步定性诊断;超声心动图检查16例,明确诊断15例,误诊1例;电子束CT检查2例,清楚显示肺动脉发育.结论 PA/IVS诊断主要依靠心血管造影.造影中应重点注意右室、肺动脉发育情况,体肺侧支及是否伴有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支爱华;蒋世良;凌坚;黄连军;赵世华;张岩;张戈军;王云;戴汝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评价血管封堵器对血管性介入术后股动脉穿刺点止血的优势.方法全组116例病人,分为血管封堵器组(55例)和人工压迫组(61例),观察分析两组的止血成功率、止血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血管性并发症.结果在血管性介入术后血管封堵器组,止血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显著缩短;股动脉穿刺点彩色多普勒超声随访无血管病变发生.结论血管封堵器对股动脉穿刺点能快速、有效地止血,缩短卧床时间,且不增加血管并发症.
作者:孙国平;张彦舫;窦永充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小肾癌(直径<3 cm)的MR表现.方法 19例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肾癌患者,肿瘤直径均<3 cm,术前1个月内行MR检查,将手术病理结果与MR表现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19例患者均被MR检出,14例边界清楚,5例部分边界不清.MR假包膜显示率为85.71%(12/14).平扫信号无特征性.6例MR增强扫描中,2例不均匀强化,其增强程度低于肾实质;2例未见明显强化;2例为囊性,增强后囊壁及分隔有强化.MR分期诊断准确率为78.94%(15/19).结论 MR可显示小肾癌的边界和信号特点,有助于小肾癌的检出和分期诊断.
作者:王霄英;范诒忠;梁妍;崔爱国;蒋学祥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成像在评价髌上囊滑膜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对25例患者的36个髌上囊滑膜病变进行三维图像重建.结果髌上囊滑膜病变的三维图像大致可分为网络型、乳头型、条索型和充满型.条索型多见于出血性滑膜炎,充满型多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结论三维超声能提供直观、整体的髌上囊滑膜病变的形态学信息.
作者:杜国庆;王学梅;董宪普;欧国成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初步探讨MSCT灌注成像方法在骨肿瘤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例骨肿瘤患者进行MSCT灌注成像,图像重建后送至AW 4.0工作站,利用Perfusion 2 软件计算并分析灌注图像和灌注参数值,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结果所有肿瘤部位的BF、BV、PS值明显高于正常组织,而MTT值明显小于正常组织,两者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MSCT灌注成像是一种准确且相对简捷的定量评估骨肿瘤性病变血流灌注状态的功能成像方法.
作者:张景峰;王仁法;李勇刚;张菁;宋金梅;王敏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初步测试一种叫做星形算法的全自动超声边界探测方法的实用价值.方法星形算法采用了从左心室腔内向四周作放射形探测的心内膜探测方法,并且运用了以平均相邻距离和局部平均边界灰度为构件的代价函数来勾画边界.结果本文用八组带有各种质量问题的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心尖四腔切面图像对星形算法进行测试,与手工勾画的心内膜相比,星形算法勾画边界的平均半径误差率为12.90%,所围平均面积误差率为10.93%.结论星形算法能够在临床条件下实现心内膜的全自动勾画.
作者:姚炜;田建明;赵宝珍;陈宁宁;钱国正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卵巢肿瘤扭转的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卵巢肿瘤扭转的CT资料.结果 16个扭转肿瘤平均大径10.7 cm.14个为囊性或囊实性、2个为实性.囊壁向心性增厚7例、偏心性增厚3例.输卵管增粗7例.5例输卵管、8例囊性肿瘤囊壁和2例实性肿瘤平扫CT值大于50 Hu,增强扫描后没有强化,手术证实有出血性梗死.6例有少量腹水及肿瘤周围脂肪密度增高.子宫偏向扭转侧9例.结论卵巢肿瘤扭转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CT在诊断卵巢肿瘤扭转上有价值.
作者:李雪丹;沈文静;关丽明;谭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多排螺旋CT体积扫描图像三维重建技术在肩关节损伤中的应用.方法 21例肩关节骨折病人接受MSCT检查,对CT二维图像资料经工作站处理,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和三维表面遮盖法(SSD)重建,后进行图像比较分析.结果 MPR可更全面地显示骨折的断面信息, 3D-SSD能立体地显示骨折的范围和方向,对关节脱位的解剖关系显示清楚.结论螺旋CT的2D-MPR和3D-SSD重建作为CT轴位图像的重要补充依据,能更直观和立体地显示肩关节损伤的骨折和脱位情况.
作者:李威;王玉林;吴国庚;王焱焱;周诚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肱动脉流量介导的舒张功能(FMD)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受试者98人,分为冠心病组(52人)和有冠心病倾向的对照组(46人).用高分辨率超声心动图仪检测所有受检者的肱动脉FMD.结果冠心病组患者FMD 0.05±0.01,对照组为0.09±0.04,二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FMD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不相关(P>0.05).当把FMD临界点定为10%时,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8%,特异性为71%.结论超声检测FMD是监测冠心病的一项重要指标.
作者:张铁梅;胡大一;边红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患者男,5岁,腹泻5天,腹痛2天,入院.入院前外院确诊为急性细菌性痢疾.入院后第3天腹痛加重,查体:剑突下压痛明显,腹平软.
作者:刘露阳;吴长君;范春艳;张春梅;邱前义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图像融合影响因素及融合成像对诊断脑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9例脑肿瘤患者201Tl-SPECT和增强MR图像进行融合成像处理.结果融合成像精度影响因素包括:体位、解剖位置融合时基准的选择是否正确、MRI矢状面视野的大小以及SPECT彩色窗的调节.融合成像可以同定201Tl集聚部位、明确201Tl在肿瘤内集聚位置、鉴别集聚灶性质以及确认小病灶,对28.2%(11/39)病例诊断有帮助.结论 201Tl-SPECT和MRI融合成像可提高脑肿瘤的诊断精度,有助于确定活检部位.
作者:王晓明;郭启勇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甲亢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16例甲亢患者行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个月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甲状腺体积、腺体回声、血供及各血流参数变化情况.结果术前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血供丰富.术后1~3个月腺体体积缩小,血供明显减少.血流参数各项监测值栓塞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甲亢的疗效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侯敏;闫合理;张晓莉;张倩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应用MRI定量研究尿道前列腺部长度(UL)、前列腺总体积(PV)、中央带体积(CV)和中央带体积指数(CVI),探讨前列腺形态学参数与男性下尿路梗阻程度间的相关性.方法 62例除外神经、内分泌系统病史和尿路外伤史的男性下尿路梗阻患者行前列腺MRI和尿流动力学检查.根据大尿流率(MFR)进行分组,即正常组(Ⅰ)、可疑梗阻组(Ⅱ)、梗阻组(Ⅲ)三组.盲法观察、测量和计算前列腺形态学参数,对患者的年龄、前列腺形态学参数及尿流动力学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研究对象的UL、PV、CV、CVI与年龄无明显相关,MFR和年龄呈中等程度负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0.409, P=0.001;三组患者的年龄、PV无显著性差异;UL、CV、CVI在Ⅰ组和Ⅲ组间存在显著差异,而在Ⅰ组和Ⅱ组、Ⅱ组和Ⅲ组间则无显著性差异; UL、CVI与梗阻程度相关,偏相关系数B分别为0.178和1.025,t值分别为2.325和2.131,P值均<0.05.结论 UL和CVI在正常组和梗阻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两者可作为预测下尿路梗阻程度的相关形态学参数.
作者:黄嵘;王霄英;李飞宇;丁建平;周良平;肖江喜;蒋学祥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观察诊断脂肪肝的肝压缩率、灰阶强度和衰减系数定量指标.方法超声检查40只正常家兔肝压缩率、灰阶强度及衰减系数;应用高糖、高脂、及酒精喂养后形成脂肪肝后,再次超声观察并对比.结果随脂肪肝程度加重和脂肪性肝炎的发生,肝脏进行性肿大,肝压迫率进行性下降,声衰减增大.中重度脂肪肝、尤其脂肪性肝炎肝脏灰阶强度高于轻度脂肪肝组.结论肝压缩率、灰阶强度和衰减系数可反映肝脂肪变和炎性病变程度及有无纤维化.
作者:郭瑞军;南月敏;王明花;姚希贤;张文云;甄景琴;殷春霞 刊期: 2004年第08期
1资料与方法本文搜集我院使用CR与屏/片系统各200例因胸部创伤致辞肋骨骨折的患者资料,男298例,女102例,年龄4~86岁,平均39岁.本组病例中以交通事帮多见.初诊X线平片检查的时间:24h内375例,24~48h内14例,长的1例为14天,余10例是7天内.
作者:杨凯;汪洋;吴捷;岳建国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椎管内硬膜内外淋巴瘤 MRI表现.方法 7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淋巴瘤患者行MRI检查.结果硬膜外淋巴瘤多为梭形等T1,等或稍长T2信号,轴位扁平状环绕脊髓生长,较均匀轻中度强化,可累及相邻脊椎或硬膜、脊髓.髓内淋巴瘤表现为病变脊髓肿胀,长T1等长混杂T2信号,增强后可见明显强化肿块.硬膜内侵犯表现为硬膜囊内弥漫均匀等T1稍长T2信号病灶,中等强化.结论 MRI是椎管内硬膜内、外淋巴瘤佳检查方法;硬膜内、外淋巴瘤MRI表现有各自特点.
作者:陈宇;徐坚民;孙国平;夏占统;李莹;龚静山;张景忠;饶梓彬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评价DSC MR灌注成像在胶质瘤术前分级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对28例胶质瘤病人进行DSC MR灌注检查,分析不同级别胶质瘤MR灌注曲线及伪彩图像,测量肿瘤实质部分及瘤周水肿区大rCBV值及rMTT数值并将所测量数值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MR灌注曲线图像中,高级别胶质瘤实体和瘤周水肿区大灌注处表现为高灌注;低级别胶质瘤表现为等或低灌注为主.不同级别胶质瘤实质部分和瘤周水肿区大rCBV值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级别胶质瘤之间rMTT值无统计意义差异(P>0.05).结论 DSC MR灌注成像对胶质瘤术前分级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张皓;沈天真;陈星荣;缪竞陶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评价前列腺癌内分泌及调强放射治疗前后磁共振表现.方法分析26例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及调强放射治疗前后磁共振图像, 观察治疗后前列腺及肿瘤体积、信号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前列腺体积平均缩小(34.3±18.2)% (P<0.01),周围带体积缩小程度[(56.1±21.6)%]大于移行带缩小程度[(30.5±21.1)%] (P<0.05); T2加权像上前列腺周围带及移行带信号显示不同程度的弥漫性减低;前列腺体积缩小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下降之间有显著性相关 (r=0.67, P<0.05).结论前列腺癌内分泌及调强放射治疗后磁共振表现为前列腺、肿瘤、精囊体积缩小、信号减低、肿瘤浸润包膜程度减轻等变化.
作者:王文超;钟晨阳;陈敏;李飒英;蔡葵;杨正汉;赵伟峰;周诚;李果珍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超声衰减成像技术(UAI)定量评估肝纤维化的可能性.方法测量66例肝胆疾病患者肝组织超声衰减成像的校正衰减值,并与肝纤维化分级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结果校正衰减值随肝纤维化分级加大而逐渐增大,两者有良好相关性(r=0.702,P<0.001).轻、中、重度肝纤维化组间校正衰减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校正衰减值能反映肝纤维化的程度,运用UAI能定量评估肝纤维化.
作者:刘东红;吕明德;周才明;徐辉雄 刊期: 200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