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青敏
目的:研究家庭护理对于改善躁狂症患者症状和社会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躁狂症发作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五十例。均接受系统的常规精神科药物治疗和一般整体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在进行家庭护理干预,共计6个月。同时记录家庭护理钱以及家庭护理后应用躁狂表表(BRMS)和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定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进行家庭护理之后的应用躁狂量表(BRMS)和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与进行家庭护理之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前提下,进行家庭护理有利于躁狂症患者病情的改善和提高他们的社会功能。
作者:李桂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合理用药始终与合理治疗伴行,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课题,也是药学工作者永恒的话题。药学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用药,其核心是保障临床治疗中的安全用药。目前公认的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及适当的使用药物。结合文献,浅谈一下临床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问题。
作者:吴新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方法:回顾性地总结了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42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结果:本组42例患者34例生命体征平稳转普通病房,3例发生肺部感染,4例家属放弃治疗出院,4例由于合并多器官损伤死亡。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合并呼吸功能障碍早期进行气管切开,并施以科学有效的护理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有效控制肺部感染,提前拨管时间,促进原发病的治疗,提高救治率的关键。
作者:任佳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多发性骨折45例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到2014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45例多发性骨折患者,将患者按照编号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20例和25例,对照组只给与简单的治疗,观察组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专业的急诊护理。结果:观察组中的25例病患,并发症发生的概率要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病残率也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对于多发性骨折患者及时采用急诊护理方式能够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值得推广。
作者:李秋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B超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择2007年3月-2013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50例为观察对象,所有观察对象均接受B超检查,回顾分析患者的B超检查结果,以及各类腹部闭合性损伤疾病的B超临床检出情况。结果:所有5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中,肾脏破裂6例,胰腺破裂损伤4例,腹膜后血肿6例,肝破裂13例,脾破裂22例,空腔脏器破裂8例,其中,5例患者同时存在两种以上损伤症状。结论:经B超检查对腹部闭合性损伤进行诊断的准确性较高,且可以对脏器的破裂程度进行准确判断,定位效果相对较差,有待进一步研究,值得关注。
作者:蒋佩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医护人员连续性操作手消毒依从性的作用。方法2013年12月到2014年5月开展以提高医护人员连续性操作手消毒依从性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在现状调查,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目标,确定并落实质量改进措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我科医护人员连续性操作手消毒依从性从50.76%上升到90.9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医护人员连续性操作手消毒依从性,增强了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许晨;魏继鸿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在骨科护理中,优质护理可以带来很好的临床实践效果,这种护理除了注重对疾病的护理外,更加注重从患者本身进行考虑,在实施基础护理服务的基础上更好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将从骨科优质护理的发展需求、开展骨科优质护理的措施两方面进行讨论。
作者:韦日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1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3月--2013年5月我科收治心衰患者89例,年龄均64岁以上,男45例,女34例。研究示本组患者心衰的发病诱因主要包括:呼吸道感染44例(占49.43%),心律失常20例(占22.47%),血压控制不良15例(占16.85),治疗不当6例(占6.74%),情绪激动和劳累2例(2.24%),其他原因2例(占2.24%)。通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去除诱因,87例好转出院,2例死亡,死亡率2.24%。
作者:单锦堂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8例(61眼)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及55例(61眼)非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对术后视力及并发症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糖尿病患者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术后视力无显著差异(P>0.05),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并发症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术前控制稳定好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人术还是能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高业明;査汝勤;张晓茜;邰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深入探讨整体护理对重型肝炎患者的影响和意义。方法将本院从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间收治的100例住院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掌握疾病相关知识以及满意率。结果接受整体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的达94%,对护理满意率达96%对照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为50%,满意率为64%,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对重型肝炎患者进行整体护理,能够更大程度满足患者需求,患者对重型肝炎相关知识有更多的了解,对缓解病人痛苦,以及加快患者病情好转有很好的效果。
作者:吕青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随着医学观念的不断转变和护理模式的不断进展,由于精神疾病愈来愈受社会的关注,人们对此认识逐步加深。传统护理工作模式已不适应精神科护理发展需求,与患者及家属期望值相矛盾,使护理纠纷发生率增加,护理质量下降。因此,我院结合精神疾病及患者心理特征,探讨影响精神科护理质量的相关因素,总结提高精神科护理工作质量的方法,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少护理纠纷,效果满意。
作者:马杰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选取4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另选择46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恢复髋关节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晓娅;严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门诊全凭七氟烷吸入全麻下行根管治疗的学龄前儿童苏醒期躁动的抑制作用。方法将110例学龄前患儿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T组)56例,对照组(C组)54例。T组采用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四手护士、麻醉助手对患儿进行术前专人有效心理干预,术中及时有效吸唾,术后严密观察与对症处理开展治疗。C组采用常规的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四手护士对患儿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PAED量表的评分,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苏醒期躁动的持续时间。结果 T组的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PAED量表评分,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苏醒期躁动的持续时间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患儿进行术前专人有效心理干预,术中及时有效吸唾,术后严密观察与对症处理,对门诊学龄前儿童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起到了抑制作用。
作者:樊林;罗洪芳;李霞;颜小翠;蒋锐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心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这类疾病的发生率也逐年增高。有研究显示,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造成高死亡率的疾病已由烈性传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转变为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位居所有疾患中的首位,其原因与患者本身的心理状态有很大关系,已经远远超过传统的遗传及生物因素。因此,充分了解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研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状况,掌握其心理特点,掌握正确的心理护理方法,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干预,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与康复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秀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间收治15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疗效评估,对失效病例进行分析总结,不断提高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结果:锁定加压钢板治疗156例患者,手术时间45-95分钟,平均55分钟,出血量80-150ml,平均100ml。术后随访6-24个月,156例病例得到随访。骨折愈合时间10-12W,平均11W。髋关节功能:优143例(91.7%),良7例(4.5%)差6例(3.8%),优良率96.2%。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效果满意,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袁光华;梅永珍;黄红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提高临床检验分析前质量管理的有效方法。方法:对临床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结果:临床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提出检验要求,患者的准备,原始标本的采集,运送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内传送,至分析检验程序启动。结论:可从4个方面加强临床检验分析前质量管理。
作者:王斌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大孔吸附树脂是一种大孔结构的高分子吸附剂,具有吸附性和分子筛性能。由于其具有吸附容量大、吸附速度快、易解吸、易再生、对有机物选择性好等优点,现以广泛应用于中药等领域。不足之处是易带入有机残留物,需进行预处理后使用,并对产品的有机残留物进行检测。
作者:何应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CT对胰腺疾病的诊断是有较高的价值,但由于胰腺的形态欠规则,常规胰腺扫描技术对胰腺的全貌显示欠佳,给疾病的显示和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介绍胰腺扫描中,对124例病员采用了倾斜扫描与不倾斜扫描进行分组扫描,通过对所得图像进行了对比分析,胰腺CT倾斜扫描的对胰腺疾病的显示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吴华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牙面涂氟防止固定正畸中牙齿脱矿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固定正畸患者进行抽样,选取5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予以牙面涂氟处理,对照组未作牙面涂氟处理,观察两组患者釉质脱矿发生状况。结果戴入固定矫治器后12个月,实验组釉质脱矿发生率(3.70%)明显低于对照组(29.63%),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戴入固定矫治器后18个月,实验组釉质脱矿发生率(7.41%)显著低于对照组(44.44%),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面涂氟有助于防止固定正畸中牙齿脱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余艾晋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颅脑外伤后的临床表现。比较不同损伤之间的差异,探讨其在临床诊断治疗中的意义。方法收集该院近几年来23例外伤后颅脑损伤的资料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存在头皮损伤的23例;有颅骨骨折的6例;原发性脑损伤7例;继发性脑损伤11例;并发症和后遗症2例;轻型颅脑损伤的11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为9例。结论在进行颅脑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时,应从多方面考虑其致伤因素及致伤后果,依据伤者的病史及辅助检查、CT等来确定诊断,制定治疗方案,以保证其准确性。
作者:黄劲超;孙志刚;颉卫东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