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议宜昌社区护理管理规范的现状及对策

许芸

关键词:社区护理, 管理规范, 问题, 应对策略
摘要:分析了湖北省社区护理管理现状,介绍了社区护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现状,重点对宜昌市社区工作的问题就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有效对策方法。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产后皮肤瘙痒20例护理休会

    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产后随防中发现20例皮肤瘙痒患者,使产妇的生活及产后的恢复造成了一定的困扰,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0例,均系我院产后病人,其中剖宫产18例,平产2例;初产妇19例,经产妇1例;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8岁。临床表现痒疹首先出现在腹部皮肤上,尤其是妊娠纹附近,起先为一些散在的红色小丘疹,慢慢融合成片状。随后遍及全身,搔抓后红疹会变得更明显,瘙痒也会更厉害。其中2例是在怀孕的后3个月发生延续到产后,18例在产后出现。检查总胆汁酸正常,排除胆汁瘀积综合症。通常在产后1-3个月可以恢复。

    作者:黄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早期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择本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57例,分为对照组(25例)与研究组(32例),对照组只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分析两组不同治疗方案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功能独立性评分(FIM)、脊髓损伤水平(ASI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但联合康复治疗的研究组患者Barthel与FIM指数要优于对照组,且常见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早期康复疗法应用于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中,对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有积极的影响,且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董泽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谈乡村医院输液室的护理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

    目的:门诊输液室在护理服务过程中存在的各种护理风险及制订防范措施。方法对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环境、药物、病人存在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防范措施,改善服务流程,护患共同参与实施。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争强护士的法制意识,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同时提高她们应对风险的能力,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结论护理风险意识本身是存在的,通过对其管理及对措施的有效落实,强化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的优质护理服务。同时加强此项工作,能提高护理内在质量,改善护患关系,使患者的满意度上升。

    作者:王雪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活血通痹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活血通痹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甲氨蝶呤片治疗,10mg/次,1次/周。治疗组加用活血通痹胶囊,3次/日,6粒/次.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恢复类风湿因子、血沉等异常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通痹胶囊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类风湿因子、血沉等均有明显改善。

    作者:冯欣煜;姚志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独活寄生汤合并骨钻孔减压术治疗膝骨关节炎

    目的:评定中药独活寄生汤合并骨钻孔减压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76例109膝,利用中药成方独活寄生汤煎汤内服并骨钻孔减压术治疗,总结其疗效。结果:采用卫生部中药治疗痹病的指导原则所制定的疗效标准作为评定标准,优27例,良31例,可10例,差8例;优良率76.3(,有效率为89.4(。结论:利用中药(独活寄生汤)和钻孔减压术联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方便简洁,疗效满意。

    作者:李健飞;陈家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凝血酶加奥美拉唑治疗残胃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凝血酶加奥美拉唑在临床上治疗残胃出血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择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1年11月期间的因残胃出血而住院治疗的患者50例,并将此5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疗法加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凝血酶进行至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场疗效进行分析对比,判断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采用了辅以凝血酶进行治疗后,其治疗的有效率要明显优于采用常规疗法加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的对照组,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酶加奥美拉唑在临床上治疗残胃出血,具有不良反应少,并有较为显著的灵床治疗效果,操作安全简便,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王媛媛;张福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补脾益肠丸治疗糖尿病腹泻4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补脾益肠丸治疗糖尿病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糖尿病腹泻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治疗组用补脾益肠丸治疗;对照组用整肠生治疗;疗程均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2%,对照总有效率7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脾益肠丸治疗糖尿病腹泻疗效明显优于整肠生,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毅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儿童手足口病600例疫情状况分析及预防控制探究

    目的:分析并探讨儿童手足口病的病情状况与预防措施,科学的减少此类病例的发生。方法对600名患有儿童手足口病的儿童,采取居家、门诊留观及住院隔离治疗,同时落实检测、报告、指导、消毒等综合防控措施。结果儿童手足口病患者,在年龄段上,主要分布在4岁以内为418例,占比69.7%,二其他年龄段为182例,占比30.3%,两个年龄段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季节方面,儿童手足口病患者大多在5月-7月发病,占比65.49%,而其他月份合计占比34.51%,其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手足口病在婴幼儿时期发病率较高,尤其在4岁以内,而且发病具有季节周期性,常发生于5月-7月-春季,在春季时应该加强对儿童手足口病的预防,增加医疗人员,加强儿童手足口病的预防宣传工作。

    作者:李子乾;卢银娥;何焕燕;梁平缎;胡泽群;林胜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冠心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探究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后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50例患者均对本次护理工作满意,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有40例满意,满意度为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自我监测、规范饮食、合理用药、社会功能、生理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有助于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曾华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苗药复方嘎老梭浸提剂抗菌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苗药复方嘎老梭浸提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研究的技术要求》,以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附录的规定为标准进行实验。结果:苗药复方嘎老梭浸提制剂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菌群、溶血性链球菌、真菌作用2min,平均抑菌率达100.00%。结论:苗药复方嘎老梭浸提制剂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有抗菌作用。

    作者:禹俊梅;刘书华;刘少友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人性化服务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人性化服务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讨论。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54例妇科患者,将其分为两组,1组进行常规疾病护理,2组同时给予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1组治疗效果显著的为8例,治疗有效的为13例,治疗无效的为6例。2组治疗显著的为16例,治疗有效的为10例,治疗无效的2例。1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者有4例,满意的患者为10例,满意度一般的患者为12例,不满意患者为2例。2组满意度为非常满意者有14例,满意的患者为11例,满意度一般的患者为2例,无不满意患者。结论:人性化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能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模式。

    作者:吕程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石蜡油运用于长期卧床病人皮肤的护理

    长期卧床的病人,要经常翻身和按摩皮肤。尤其是年老、体弱、营养不良、消瘦、瘫痪在床的病人,如果不经常翻身,会使局部组织受压过久,会出现血液循环障碍,使局部皮肤出现溃烂。一旦出现这种溃烂,愈合非常困难,所以我们要鼓励和帮助病人经常翻身。对于瘫痪或床上活动困难的病人,要定时翻身和有具体的翻身计划,白天每2小时翻身一次,夜间不超过3小时翻身次,要保持床单位清洁、整齐、平整。整理翻身前应先拍背,嘱其咳嗽,每次翻身均应检查受压的骨突部,再把石蜡油涂在受压处皮肤上,后行翻身。应及时了解皮肤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于受压的骨突部位,作局部按摩或使用气垫等措施以预防褥疮。

    作者:方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隆鼻术中硅胶假体雕刻技巧的探讨

    目的:研究硅胶假体雕刻技巧在隆鼻术中的应用技巧,依据每个人鼻部的解剖学特点,制作假体,大限度的提升手术的成功几率。方法:我们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进行隆鼻术的76例研究者,根据其鼻部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硅胶假体雕刻方法,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本文所选的76例患者中,74例患者达到满意,满意率为97.37%;其余患者经过再次修复均达到满意的效果。结论:依据每个人的鼻部解剖学特点以及对所应用的鼻假体进行相应的雕刻是确保隆鼻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腹腔镜胃转流术后患者并发肠瘘的护理体会

    目的:护理干预对经腹腔镜胃转流术后并发肠瘘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70例在于我院近两年来采用腹腔镜胃转流手术后并发肠瘘的患者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干预组35例以及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肠瘘护理方法应用于对照组,给予干预组患者全面细致的护理,对2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其且干预组的总有效率明显要高,分别为94.2%和77.1%,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对经腹腔镜胃转流术后并发肠瘘的应用价值较高,效果较好,值得于临床推广。

    作者:宋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评估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间在我院治疗的92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仅服用美托洛尔胶囊,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稳心颗粒,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室性早搏数、房性早搏数、交界性早搏数以及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室性早搏数、房性早搏数、交界性早搏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显效率以及临床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头晕头痛、食欲不振以及总不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美托洛尔和稳心颗粒可以明显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李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人性化护理在产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研究人性化护理方式在产后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70例产妇,对其采用随机的方式进行分组,分别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例数均为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常规式的护理方式,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护理之上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方式。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较高,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后护理过程中,采用人性化的方式能够促使护理人员充分了解到产妇的实际需求,增强整体护理效果,为患者带去更为优质的服务,值得进一步的推广运用。

    作者:李科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体重指数对OSAHS患者体位改变时呼吸紊乱指数的影响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对阻塞性睡喝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患者在体位改变时对呼吸紊乱指数(AHI)的影响。方法应用美国产多导睡眠仪进行连续整晚7h的PSG检测,比较不同BMI组别的OSAHS患者在体位改变时对AHI的影响有无差别。结果正常体重组体位改变有效率80.8%,轻中度肥胖组体位改变有效率58.1%,重度肥胖组体位改变有效率27.3%,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BMI组别的OSAHS患者在体位改变时对AHI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呈负相关性。

    作者:蒋一雅;庄志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外科围手术期感染与抗生素联合应用分析报告

    围手术期感染是外科手术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目前主要的应对措施依然是使用抗生素,但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与避免抗生素滥用之间的矛盾成为又一难题[1]。

    作者:邓青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

    严重创伤是医院急诊急救中较为常见的急症类型之一,患者由于遭受到强烈打击,使其重要脏器发生破裂、大出血等情况,使血液循环量锐减,并伴随剧烈疼痛,此外由于病情进展较快,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抢救,将发展为休克甚至死亡,是一种较为常见且死亡率极高的外科伤病。而出现严重创伤后的数分钟到2h之内,是抢救的黄金时间,也是进行抢救治疗的重要开端,因此强化急救护理对于严重创伤病人来说,有着关系到其生命的重要临床意义。本文对于严重创伤患者的急症急救护理做出了详细的介绍,并且分析了创伤患者急诊急救护理在未来发展中的发展方向及发展前景。希望大家能够通过笔者的介绍掌握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方面的知识,这是我们社会新时代发展的必要过程。

    作者:李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CT对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分析和探讨CT技术对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用了我院在2012年2月-2013年2月接收的40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他们的临床特点和CT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CT表现主要是原有低密度灶内出现条索状、点状、斑片状等混杂密度影像,其中MRJ一般表现为T1 WI小片状呈现高信号灶,而T2WI可见低或高信号灶。慢性期患者的敏感性高于急性期患者的敏感性。结论 CT扫描可以准确的提供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出血量、出血形态,为该类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大量的资料。

    作者:黄显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