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永娜;周亚旭
目的:探讨托瑞米芬治疗Luminal型年轻乳腺癌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组给予国产托瑞米芬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进口托瑞米芬药物治疗,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近期疗效分别为93.75%、100.00%;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1.25%、25.00%,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医师在对Luminal型年轻乳腺癌患者确定治疗方案时,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治疗药物,从而避免治疗过程中加重患者经济及心理负担,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作者:杨文福;宁瑞;田富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病人意外拔管的原因与预防措施。方法: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408例患者,记录发生意外拔管的次数,当时的人工气道方式和可能的原因,发生意外拔管后对患者的影响及处理方式。结果:有26例发生意外拔管,占5.8%。结论:对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应高度重视对意外拔管的预防,肢体约束、适度镇静、充分沟通、正确固定气管套管及呼吸机管道、选择合适的气管套管型号和置管深度是有效的护理对策。
作者:冯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β2受体激动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基础新治疗,包括抗炎、吸氧、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β2受体激动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4.12%)明显优于对照组(61.76%),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2受体激动剂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颇佳,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确保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梁光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索院前急救服务质量持续改进的方法与途径。方法:医德医风服务质量调查员在急救病人入院72h内通过在院访视本人或家属填写我科自制的表格来了解整个院前急救过程中的服务质量、征求对急救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每月进行统计分析,并反馈给当班出诊急救小组进行整改。结果:病人满意度不断上升,院前急救服务质量持续改进,确保了医疗安全,全年无纠纷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面对面访视对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表格填写利于信息收集汇总分析,强化院前急救管理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是院前急救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王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ic Convulive Treatment,MECT,又称改良电休克治疗)是在休克治疗前给予麻醉剂和肌肉松弛剂,通过电子计算机系统对大脑分析后,释放出与大脑电波相一致的微电波,抑制大脑的异常活动,控制痉挛症状,同时增加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加脑血氧含量以营养脑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1,2】。现将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护理综述如下。
作者:魏霏霏;周智英;张金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评价中医闭合手法复位对踝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踝部骨折患者,将其中的60例作为观察组,采取中医闭合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另50例作为对照组,采取手术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复位的优良率。结果观察组复位优良率为95.73%,对照组为76%。结论中医闭合手法复位对踝部骨折的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凌纯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3年0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糖尿病并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6%,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不仅不良反应小,而且见效快,值得推广。
作者:罗红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高血压性心脏病是指高血压的心脏并发症,主要包括:左室肥厚、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大小冠状动脉病、左房室扩大、心力衰竭等。超声心动图检出左心室肥厚的敏感性快于心电图,已经成为诊断左心室肥厚的金标准。除此之外,它还能检查心脏功能、房室腔大小、心肌质量,是一项无创伤性的检查,能够更明确指导疾病诊断与临床治疗,有利于及时监测病情。心脏彩超作为一种分辨率高、安全而且可重复操作的诊断技术得到了广泛运用。
作者:杨胜朝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前,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较为普遍的病种。由于社会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也是逐渐递增。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压,心肌梗塞,心绞痛以及心力衰竭等,长期反复发作会导致死亡。目前,提成护理工作的人性化。本文通过对心血管疾病产生的诱因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并且提出了合理完善的护理干预政策,旨在有效地辅助治疗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熊珊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心衰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接诊的82名急性心衰患者进行比较观察。对照组41人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41人采用常规治疗配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结果:实验组显效16例、有效2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1%;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27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2.9%。实验组和对照组在PaCO2、PaO2、HR、SaO2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05,而在SBP指标方面两者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技术在急性心衰治疗中表现出色,对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呼吸功能、血气等有重要意义,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东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沧县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特征,防控手足口疫情发展和蔓延。方法:收集2010-2012年疫情报告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资料和实验室核酸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2年沧县手足口病病例累计报告3412例,重症48例,无死亡病例。对191例患者的咽拭子等标本进行EV71、COXA16、肠道通用病毒核酸检测,其中EV71型91例、COXA16型47例、其它肠道通用病毒53例。结论:应针对重点人群开展监测和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培训加强县级以下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水平。
作者:杨洪桥;尹海青;李秀芝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其中对照组患者65例,采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及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等。结果: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65.3%,86.7%;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西医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能够显著缓解临床症状、体征,改善肺功能,缩短病程。
作者:林泽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降低住院患者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方法分析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发生皮肤损伤的原因主要包括医源性因素、综合因素及病人的自身因素等,其中以医源性因素为主,包括护理人员缺乏预见性、细节护理不到位、护理操作不当、护士的专业素质偏低等。针对住院患者中存在的皮肤问题,实施预见性护理、注重护理技巧及细节护理、分析皮肤损伤原因,总结护理经验,建立皮肤护理风险管理制度、成立皮肤护理质控小组、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护理人员的皮肤安全防范意识,维护患者的皮肤护理安全。结论分析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皮肤损伤原因、实施皮肤损伤护理及预防风险管理方案,有效控制和降低患者皮肤损伤的发生率。
作者:陈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减轻患者化疗后并发症。方法积极制定有效的预见性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化疗后并发症得到了减轻。结论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及对症支持治疗,减轻了患者化疗后并发症,对患者顺利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祝子范;杜文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清热燥湿法配合护理干预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法将入选病例20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采用柏硝祛毒洗剂熏洗配合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高锰酸钾稀释液(1:5000)熏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柏硝祛毒洗剂熏洗配合护理干预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痊愈速度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清热燥湿法配合护理干预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疗效肯定,有推广价值。
作者:佟会利;丛坤;施慧;韩小静;戴毓;张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给我们广大计生工作者提出了新的难题,特别是对“特殊人群”避孕药具发放难的问题更为突出。为应对新时期人口计划生育避孕药具工作,本文对这些新的问题进行简单的讨论,并结合我县当前育龄群众的实际情况给出相关建议。目的:通过对流动人口、聋哑、弱智、盲人精神病、避孕药具不良反应人员等特殊人群避孕药发放的探索和研究,可以让每位药具工作者在面对不同育龄群众时采取合适的药具发放与服务方式,从而提高了我县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措施落实率,育龄群众使用药具避孕的满意度也不断提高,促进了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特殊人群。
作者:徐秀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内镜下行胃肠息肉摘除术中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胃肠息肉摘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患者有显著性降低,而满意度较对照组患者有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行胃肠息肉摘除术患者手术前后实施舒适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手术疗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对于提高医院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12年2月~2013年2月对在本院住院待产的初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干预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及满意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干预组产妇中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h出血量及产后24h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x2/t=3.98、4.02、4.69,P<0.05)。干预组的剖宫产率(7.14%,4/56)明显低于对照组(16.07%,9/56)(x2=4.02,P<0.05)。干预组患者的产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x2=4.26,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提高产后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谭盛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随着群众健康意识的提高,护理水平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尤其是儿科,患者年龄较小,对护理质量要求更高。文章通过总结儿科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定的对策,为护理管理人员的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胡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预防腹部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方法展开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0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预防粘连性肠梗阻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为10.0%,观察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4.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腹部手术后,可有效预防粘连性肠梗阻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任凤珠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