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军
目的:探讨并总结重症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3月-2014年2月所收治的31例重症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护理方式。结果:通过有效且合理的护理,全部患者呼吸窘迫综合征症状均得到了有效地改善,治疗1-10周后2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有3例患者因抢救无效而死亡。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由于重症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病情变化较快,且病程也比较凶险,对此,要想降低其致死率,其关键就在于早期诊治和精心护理。
作者:陈瞡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给我们广大计生工作者提出了新的难题,特别是对“特殊人群”避孕药具发放难的问题更为突出。为应对新时期人口计划生育避孕药具工作,本文对这些新的问题进行简单的讨论,并结合我县当前育龄群众的实际情况给出相关建议。目的:通过对流动人口、聋哑、弱智、盲人精神病、避孕药具不良反应人员等特殊人群避孕药发放的探索和研究,可以让每位药具工作者在面对不同育龄群众时采取合适的药具发放与服务方式,从而提高了我县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措施落实率,育龄群众使用药具避孕的满意度也不断提高,促进了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特殊人群。
作者:徐秀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指所有原发或继发性慢性肾脏疾患所致的进行性肾功能损害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或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1]。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式有肾移植、血液净化及腹膜透析技术,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了生活质量,但透析费用较高,大多数患者无力承担。另外,也不适宜早中期慢性肾衰竭(CRF)患者和无条件血液透析的患者。结肠透析作为一种简便、无创、经济的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手段,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和患者选择结肠透析。
作者:程云霞;叶金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康复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本院诊治的180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9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优质护理干预,记录并分析两组相关情况。结果:研究组肢体无肿胀数量比对照组多,Ⅱ度肿胀数量比对照组少,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Ⅰ度疼痛例数多于对照组,Ⅲ度疼痛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心理、躯体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康复具有良好影响,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黄兰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后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50例患者均对本次护理工作满意,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有40例满意,满意度为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自我监测、规范饮食、合理用药、社会功能、生理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有助于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曾华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异位妊娠方”联合米非司酮或甲氨蝶呤治疗未破损型的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口服“异位妊娠方”与米非司酮联合或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米非司酮或甲氨蝶呤。均以l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后未破损型异位妊娠的结局。结果2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治愈好转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甲氨蝶呤组患者肝功能损害率高于米非司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中药方汤剂“异位妊娠方”联合米非司酮或氨甲喋呤治疗未破损型异位妊娠,疗效确切,能有效提高未破损型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成功率。
作者:韩玉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临床上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应用导致部分系统性疾病中口腔念珠菌病的发生率日渐增加。本文对此提示性进行了浅述。
作者:王东;陈惠芳;吕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achycardia-induced cardiomyopathy,TIC)指因持续的室上性或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导致心室率过快,进而引起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在恢复窦性心律或控制心室率后,可完全或部分逆转心功能。Fenelon等提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可分为两类:第1类为单纯型,是指心动过速是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的唯一病因,患者发病前无基础器质性心脏病;第2类为不纯型,是指已有器质性心脏病和心功能不全患者发生慢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后,二者对心肌损害起双重作用。在2008年欧洲心脏病学学会发表的“心肌病分类共识”中将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归属于非家族性心肌病。
作者:胡菁;王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中医护理路径在肛肠手术中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013年来我院进接受肛肠手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式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6.6%,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由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明显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肛肠手术中应用中医护理路径可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患者焦躁、烦闷的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护理路径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张选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手术室医院感染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是衡量手术室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手术室护理管理的核心。避免手术室感染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也是促进医院健康和谐发展的保障。
作者:董玉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药物治疗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为其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0例老年2型糖尿病用药治疗后发生低血糖的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分析糖尿病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后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并针对原因给予相应护理方法。结果经抢救无效死亡1例,其余患者经处理后,2小时内症状得到缓解,住院期间血糖相对稳定,出院后无不良后果。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平时应加强健康教育,积极遵照医嘱,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能力,能够有效预防低血糖的发生,采取积极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缓解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董永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本文通过对传统包皮环切术、包皮环扎术、一次性包皮切除缝合器手术的方法进行简要介绍及对各自优缺点进行比较,向广大医务工作者直观地展现每一种手术方法的特点,以此为医生和患者选择手术方式提供参考。
作者:孙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探讨激光光凝治疗高危阈值前和阈值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4例诊断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79只眼符合试验要求;将本组中38只高危阈值病变眼设为观察组,41只阈值病变眼设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状态下使用波长为810nm的激光机经双眼实施激光光凝治疗。治疗后进行随访,对患者病变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结果本组79只眼中有72只眼病变完全消失,所占比例为91.14%,观察组38只眼中有36例病变完全消失,对照组41只眼中有35只眼病变完全消失,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治疗后并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采取激光光凝治疗高危阈值前和阈值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钟晓丹;罗永锋;陈影宇;张永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计划免疫是预防和控制相应传染病有效、经济的手段,能有效控制了相应传染病的传播,极大地保障了儿童身体健康。其根本目的是通过提高易感人群的有效接种以控制和终消灭相应的传染病。而有效接种率的高低,取决于基层计划免疫工作人员辛勤扎实的工作;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日益增加,流动人口中的儿童无固定住所、难以管理。流动儿童又不能及时的免疫接种而影响计划免疫工作的正常开展,现对流动儿童的现状与对策探讨。
作者:刘亚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症状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22例外伤性脾破裂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治疗。结果:2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治愈率100%,在术后2~6个月进行随访,随访患者复查均无异常。讨论:在确保患者生命的前提下大限度的保留患者的脾脏,应根据患者脾脏收损伤的程度和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和手术方式。
作者:黄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新生儿黄疸的护理,并为护理新生儿黄疸提供理论与实施依据。方法从病情观察、促进胎粪排泄、病室环境、用药护理、光疗护理、心理护理等多个方面进行护理。结果,整个护理程序完成后,新生儿黄疸消退,无并发症。结论对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正确有效。
作者:李丁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综述近几年人工气道湿化液和湿化方式的研究寻找佳的气道湿化方法,以促进呼吸道湿润,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患者缺氧改善通气功能,先进行分析结果。
作者:王玉良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吻合口溃疡出血的原因、胃镜下特点以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我院选取2011年3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26例26例吻合口溃疡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作为实验组,并随机选取同期诊治的26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内镜下Forrest分级及内科治疗的效果。结果实验组26例患者治愈7例,好转14例,未愈5例;对照组治愈5例,好转12例,未愈9例;实验组的治愈率和好转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输血量和住院天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讨论采用内镜下注射结合抑酸剂的方式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治疗吻合口溃疡出血。
作者:陈运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危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0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52例,均实施机械通气治疗,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6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26例)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15%vs76.92%),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85%vs19.23%),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复发率,值得推广。
作者:蔡华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呈急性发病,来势凶猛,常常危及生命,加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系统单元的护理和康复锻炼,在减少死亡率、并发症、致残率的护理工作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陈文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