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勤丰;张惠荣
目的:探析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的剖宫产术中处理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48例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实施剖宫产术中临床处理方法以及母婴结局。结果剖宫产中采用子宫收缩剂、按摩子宫法、缝扎止血法、宫腔纱条填塞法、子宫动脉结扎法、子宫切除法等一种或者多种方法止血;48例产妇均痊愈出院,1例(2.08%)产妇产后出现肠梗阻,2例(4.17%)子宫切除产妇中1例术后并发肾衰竭、1例术中大量出血导致DIC;48例新生儿均全部存活,存活率为100.00%,其中早产儿16例(33.33%),体重2.4~3.3Kg;足月儿32例(66.67%)均按期出院,2例(4.17%)为低体重儿。结论剖宫产是解决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保障母婴安全的重要方法,合理选择手术时机,提高新生儿存活率,同时合理选择止血方法,减少术中出血,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以预防出血为主,做好术前准备。
作者:赵学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护理工作作为医院的两大体系之一,也面临着强烈冲击。护理人员服务态度的好坏和医疗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医院的声誉。本文就如何做好口腔科的护理工作进行了简要概述。
作者:毛庆婷;刘可莹;李军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我院近4年来临床标本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耐药情况,了解我院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变迁。方法采用梅里埃ATB细菌鉴定分析仪对分离菌株进行分析。WHONET 5.4软件及SPSS 16.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2010年~2013年总共检出病原菌5048株,其中SAU 387株,呈明显减少趋势(p<0.001),而MRSA 219株,呈明显上升趋势。SAU主要分离于脓液、痰及血液标本,在痰标本中分离率呈明显下降趋势(p<0.001)。SAU对青霉素耐药率4年均高于80%,且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对红霉素、庆大霉素、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及利福平耐药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p≤0.001);4年来没有出现对多肽类抗菌药物耐受的SAU菌株。结论本院SAU的临床分离率有下降趋势,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 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分离率逐年上升,对一些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不断升高。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裴德翠;熊传银;毕爱芬;胡汉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护理对实施了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性的选择2012年1月-2014年4月来我院进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32例进行研究,对这些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在经过治疗和相应的护理后,经量多,经期长等临床症状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子宫肌瘤的体积减小,血流减少或者消失,回声增强,总有效率达到了92%。结论:研究表明,对患者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进行相应的护理,可以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因此,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高宁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氨氯地平与依那普利联合应用对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的14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74例,降压药物使用氨氯地平,观察组74例,降压药物联合应用氨氯地平与依那普利,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前一周之内不用任何降压药物,治疗时间为一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为68.91%,副反应的发生率为18.92%,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7.3%,副反应的发生率为4.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对老年高血压的疗效明显好于单用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用氨氯地平。
作者:李鹏董;苏梅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报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对其进行溶栓前、溶栓中及溶栓后护理。结果:87例患者中再通63例,临床再通率72.4%,其中19例发病2h内进行溶栓治疗,17例再通,再通率为89.5%,26例为发病4h内进行治疗,21例再通,再通率为80.7%,34例发病6h内进行治疗,22例再通,再通率为64.7%,余者8例在发病超过6h后进行溶栓治疗,4例再通,再通率仅为50%;69例患者中,17例并发轻度出血,比例为19.5%;57例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比例为93.4%;余者2例室颤合并心力衰竭死亡,病死率2.29%。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时进行溶栓治疗且在溶栓前、溶栓中及溶栓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溶栓治疗的再通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
作者:高加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长短与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按病程≥3年及病程<3年分为两组,利用多普勒超声检查双下肢动脉硬化情况,将结果作出比较,结果病程≥3年的2型糖尿病病人较病程<3年者其下肢动脉硬化和斑块的比例亦显著升高(P<0.05)。结论:2型糖尿病病程长于三年患者双下肢血管硬化发生率明显高于病程短于三年患者。超声多普勒检查能发现多种性质的动脉病变,能对病变定位及严重程度进行判断,是目前较好的非创伤性检查手段。
作者:苏俊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硝唑治疗单纯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84例单纯性牙周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将甲硝唑用于治疗观察组,碘甘油用于治疗对照组,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经甲硝唑治疗后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经碘甘油治疗后有效率为76.92%,观察组牙龈指数、牙龈出血、牙周袋深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硝唑用于治疗单纯性牙周炎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文博;李军民;毛庆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严重烧伤后患者机体处于超高代谢状态,易引起热能及自身蛋白质的大量消耗和分解,导致机体负氮平衡,出现严重的酸中毒现象。患者在休克纠正以后,实施早期的胃肠道营养和深静脉营养,对防止患者出现营养不良,蛋白质失衡以及防止创面感染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狄凤;方颖;张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满足病人精神需要,是现代护理学发展的方向。通过适时满足病人身体舒适与安全的需求,及时提供病人心理的慰籍与支持,并对病人进行各种人性化的关怀护理,使病人时刻感受被尊重、理解、关心、支持。
作者:王姣姣;毛迎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是女性生殖道常见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在美国,子宫内膜癌每年的新发病例估计有40000例,死亡病例有7000例[1]。年轻妇女EC的年龄界定,一部分学者认为年龄≤40岁的EC患者为年轻妇女EC,另一部分学者认为年龄≤45岁者为年轻妇女EC。由于年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多有不孕、不育史。因此,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是否仍有可能保留其生育功能、生理功能,以及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后给予激素替代治疗以改善其生活质量等问题日益受到人们关注。
作者:文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由Rh血型抗体所致的新生儿溶血病,以提高新生儿Rh溶血病的诊断。方法:对1例新生儿同型交叉配血不合,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强阳性患儿,进行Rh血型分型并用谱细胞鉴定患儿血清、红细胞放散液中的Rh血型系统抗体并对产妇进行Rh血型分型及不规则抗体检测。结果:患儿、产妇Rh血型分别为CcDEe、CCDee,抗-E、抗-c均为阳性,结论:新生儿配血不合时,遇直抗强阳性患儿,应注意检测Rh血型系统血型抗体,以便及时发现新生儿Rh溶血病,及时治疗。
作者:袁茜茜;黄战;黄梅香;周先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蒙古族传统医学,简称蒙医学,一种传统医学,是蒙古民族医药学理论和治疗方法所形成的民族医学。蒙医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结合蒙古人生活在高寒地区,多户外活动,多肉食的特点,发展了自己独特的优势。基本也是用草药、针灸、推拿等方法治病,其间也受汉族中医的影响很大,以前也掺杂着萨满教的迷信,如跳大神之类,但现在已经进行研究,去其糟粕,如同中医学一样,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政部门承认的一种医学方法。
作者:青格勒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从胎盘娩出至生殖器官完全恢复正常的一段时间被称为产褥期,一般约6~8周。这段时期是产妇身体各器官复原的一重要时期,同时也是新生儿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产褥期妇女需要从妊娠期及分娩期的不适、疼痛、焦虑中恢复,而且需要接纳家庭新成员及新家庭。母亲的心理状态、休养环境、饮食以及对产褥期保健知识的了解和利用程度对母婴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在产褥期保健中将发挥主导作用。
作者:陈建;李庆玲;杨利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急性肠梗阻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5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对照组单用西医治疗,观察组使用中西医综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排气时间和医疗费用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肠梗阻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是一种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显著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张莉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胆结石发病率旱上升趋势,需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也越来越多。虽然胆囊切除术已经很成热,安全性也很高,但由于患者自身生理和心理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很多患者对手术治疗还存在很大的恐惧心理。因此,及时做好胆囊切除术前术后的护理,使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治疗,对实现术后的迅速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木文就近年来胆结石患者的护理研究进行综述,为胆结石患者的护理提供借鉴。
作者:冯雪晴;康佳佳;吴力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尿潴留患者护理效果。方法选用了我院在2012年2月-2013年2月接收的86例剖宫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手术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传统手术护理的基础上,又给予了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导尿和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手术患者实施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尿潴留的发生概率,因此只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玄翠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对卫生服务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我国落实2010年医改任务,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和提高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利用工作。
作者:周晓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小儿重型及危重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5月-2014年5月本院诊治的重型与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100例,按照病情分组,重型手足口病64例作对照组,危重型手足口病36例作研究组,分析两组临床特征、影像学、病原学和实验室相关检查、治疗转归。结果:研究组精神差、心率加快、嗜睡、血压升高或降低、呼吸急促等临床症状均比对照组多(P<0.05);且研究组影像学显示肺部的渗出病变、双肺纹理的增强、肺实变等均比对照组高(P<0.05);患儿病原学检测EV71阳性比CA16多(P<0.05);同时研究组治疗转归有效率72.22%比对照组96.88%低(P<0.05)。结论:危重型的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特征及影像学检测比重型患儿更显著,予早期诊断和干预能有效提升患儿转归有效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作者:谭红线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和讨论肺叶切除术与完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小结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呼吸科收治检测出有肺部小结节并需要手术患者84例,其中行肺叶切除术31例,其余行肺段切除术,比较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各项指标。结果:两种手术的术中出血量,术中引流量,引流时间,术后止痛药频率具有明显差异,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无差异。行肺段切除术的患者并发症和副作用明显少于肺叶切除术的患者,肺段切除术更加安全,P均<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段切除术具有方便,快捷,痛苦少,术中出血量少,术中引流量少等优点,大程度上的保存了肺组织,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作者:靳振生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