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的疗效和药理分析

司贞

关键词: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硫辛酸,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和药理作用。方法案例分析法。选取本院近年来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资料50例,且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基础上给予甲钴胺0.5mg、每日一次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硫辛酸注射液600mg、每日一次治疗,时长两周,观察对照组及治疗组患者疗效,对比治疗前后临床体征及神经病变症状变化情况,进行详细记录。结果治疗组患者总体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变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无明显不良反应,故应推广使用。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皮肤入路下睑袋矫正术改善鱼尾纹方法研究

    随着年龄的增长,眶隔前壁组织松弛,张力降低以及眶隔内脂肪组织过多膨出,使下睑皮肤松弛,形成下睑袋外观,称为眼袋,多发生于40岁以后的中年人,男女均可发生。鱼尾纹,又名鸡爪纹,是由眼轮匝肌眶外侧区域肌束的过多收缩产生,属动力性皱纹。目前针对鱼尾纹的解决方法中,手术矫正以及肉毒素注射是主流方式。注射肉毒素是将面神经支实施机械性离段,以达到减弱产生鱼尾纹产生的动力性因素。注射肉毒素效果立时见效,但效果维持时间短,约6-12月注射一次,另外还有可能出现表情呆板,视力模糊等并发症。是其主要缺点。

    作者:李尚亮;荆志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九痔膏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九痔膏对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作用。方法:将13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7例,术后给予九痔膏肛门每日便后换药;对照组68例,术后给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肛门每日便后换药。全部患者用药7天后将各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九痔膏可有效防治混合痔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杨硕;刘莹;孙金萍;富羽翔;栾丽艳;廖云峥;郭纯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应用在ICU护理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月我院ICU收治的2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分组方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对照组采用ICU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融入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理念。观察两组患者的舒适度、焦虑情绪,以及基础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得出,对照组患者焦虑情绪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t=4.3031,P=0.0000);对照组护理质量、舒适度、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t=2.7812,P=0.0000;χ2=34.1768,P=0.0000;χ2=23.0567,P=0.0000;)。结论对ICU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护理质量,并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借鉴。

    作者:方蘅雯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心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心理干预,采用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分别于干预前后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何美娟;王洁;黄色丹;韦丽芳;陆桂荣;牙愈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术中保留乳腺癌患者肋间臂神经的意义

    传统乳腺癌根治术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时常只强调对胸长、胸背神经的保留,很少或根本不保留肋间臂神经,因而有不少患者常于手术后感患侧上臂及腋后部皮肤有疼痛、麻木、烧灼感等不适症状。笔者认为在乳腺癌仿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有效地防止术后上臂内侧皮肤感觉障碍,能明显改善患者术中生活质量。

    作者:佘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非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急腹症中病死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可分为胆源性和非胆源性。在我国,以胆道系统疾病诱发的胰腺炎占绝大多数,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往往通过解决胆道感染、梗阻等病因后,病情可得到很大程度改善。而非胆源性病往往造成更严重的症状,病程更长,病死率甚至更高[1,2]。因此我们统计了我院2004-2012年度非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相关资料,分析其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希望对指导临床诊疗工作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王道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急性心肌梗死应用前瞻性护理对便秘预防效果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应用前瞻性护理对便秘预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收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3例,研究组患者应用前瞻性护理,对照组患者则应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排便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排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比对照组少,两组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应用前瞻性护理可以有效预防便秘,促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排便,并且可以控制并发症。

    作者:韩珍慧;周杰;蓝环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细节护理对普外科手术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对普外科手术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将其分为两组,1组进行常规护理,2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细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的质量进行评价。结果:1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者有3例,满意者为5例,满意度一般者有6例,不满意患者为1例,。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的有6例,满意者为8例,满意度一般的1例。无不满意患者,1组护理质量评价为高级者有4例,评价为中级的有9例,评价低的为2例。2组护理质量评价为高级者有8例,评价为中级者有7例,无评价低者。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节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帮助患者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高敏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急性加重期慢阻肺对患者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急性加重期慢阻肺对患者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90例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5例,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45例,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糖皮质激素做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动脉血气情况。结果:在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7.8%,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6%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比治疗前都有所改善,相比较之下,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明显(P <0.05)。结论:采用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的疗效显著,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数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同时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马美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原因与护理。方法通过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50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对原因的分析和护理,痊愈25例(占50%),恢复良好18例(占36%),死亡7例(14%)。结论 ICU重症颅脑损伤是我院ICU常见的急危重症,因发病和救治过程中诸多因素的影响,极易引起院内感染,其中以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甚。一旦发生医院感染,轻者影响恢复,重者促进死亡,严重影响着重症颅脑损伤的病程与预后。因此,开展ICU患者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了解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护理对策,达到有效预防和控制其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蒋蓉凤;李慧;刘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心血管内科优质护理心得

    优质护理服务的核心内容是保证患者生命健康、满足患者基本生活需要,并且把患者的身心与社会因素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治愈的结果或“治未病”的层次,这是为患者提供全程、严密而有机的一项系统工程。护理工作者要把不断创新的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融入护理工作的一切细节中,科学有序,扎实高效,突出基础护理、重患护理、知识宣教、出院患者随访等,使护理工作者提高素质业务和职业道德素质,使患者得到治疗、实惠和温馨,使护理服务得到良好的社会信誉。

    作者:吉睿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晚期肾结核59例分析

    目的:探讨中晚期肾结核诊断与治疗。方法对59例中晚期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尿查抗酸杆茵、尿PCR-TB-DNA检查和血清PPD-IgG的阳性率分别为46.34%、28.57%和60.00%。超声检查、静脉尿路造影(IVU)和CT检查准确率分别为20.41%、26.79%和71.43%。55例行肾切除术,4例行后腹腔镜肾切除术。结论延误诊断是导致中晚期肾结核发生的重要原因。CT诊断中晚期肾结核的价值优于超声及IVU。对于中晚期肾结核,应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行肾切除治疗,主张行肾输尿管全切,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可作为结核性无功能肾切除的手术方式之一。

    作者:罗彬;李正明;李刚;李颂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西药库药品管理体会探讨

    药品是一类关乎人们生命安全的药品,而药库是医院药品的主要供应机构,西药库药品管理是一项实践性强且质量要求高的一项工作,其药品管理的水平对于药品的安全、药品的质量、医院服务水平以及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做好西药库药品管理至关重要。为了能够提高我院西药库药品管理水平,本研究就针对当前我院西药库药品管理问题进行分析。

    作者:钟荣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CT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中的CT征象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9例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CT表现。结果9例患者中,CT表现为软组织肿块6例,肠壁增厚2例,肠腔狭窄1例,均有肠梗阻近段肠腔扩张、积气、积液表现。结论根据特异性的影像学表现,螺旋CT能较为准确地诊断结肠癌所致的急性肠梗阻。

    作者:蔡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议护理管理细节中体现人文关怀

    满足病人精神需要,是现代护理学发展的方向。通过适时满足病人身体舒适与安全的需求,及时提供病人心理的慰籍与支持,并对病人进行各种人性化的关怀护理,使病人时刻感受被尊重、理解、关心、支持。

    作者:王姣姣;毛迎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药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及辨证施护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护理要点。方法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8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类药物进行治疗;试验组除采用上述常规治疗外,加用本院自制中药进行外敷治疗。结果试验组的肿胀评分和血尿酸值均显著小于对照组;2组愈显率比较,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但两组在改善疼痛方面疗效相当。结论中药外敷配合常规西医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夏鹏辉;杨金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湿邪的自述

    《湿邪的自述》的写作意图:通过湿邪的自我介绍,阐明湿邪的性质。致病特点。及其侵犯人体的途径。危害身体各部的临床表现。告诫人们切实认清湿邪的危害性。指明防治湿邪的方法。提请人们注意居住环境。水事劳作及饮食习惯。固护脾胃。增强体质。以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

    作者:柯亨为;郭爱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医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在消化内科疾病(消化性溃疡)中的临床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于我院实施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分别实施中医与西医常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临床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7%vs79.1%),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3%vs18.6%),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溃疡的消失,降低复发率,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化启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经皮肾穿刺术后患者早期开始床上活动对术后长时间卧床所致的腰背部疼痛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术后患者早期开始床上活动对术后长时间卧床所致的腰背部疼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经皮肾脏穿刺组织活检术后的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活动方法,观察组则采用早期开始床上活动。比较两组主要的腰背疼痛特点及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0h及24h疼痛评估指数、直观模拟量表评分以及现存疼痛程度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但两组术后6h上述三个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穿刺术后早期床上活动不会增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还能够显著缓解的腰背疼痛,应在实际过程中加以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针灸配合正骨手法治疗面神经麻痹伴颈椎错位60例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针灸配合正骨手法治疗面神经麻痹伴颈椎错位60例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3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面神经麻痹伴颈椎错位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病例,观察组采用针灸与正骨手法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利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有23例患者治疗治愈,6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中有19例患者治疗治愈,5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针灸与正骨手法联合治疗,可使面神经麻痹伴颈椎错位患者症状得以改善,提升其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疾病好转。

    作者:周定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