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超
目的: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疗效观察。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5月到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68例翼状胬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本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4例,对照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治愈率为79.4%,观察组治愈率为97.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徐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报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对其进行溶栓前、溶栓中及溶栓后护理。结果:87例患者中再通63例,临床再通率72.4%,其中19例发病2h内进行溶栓治疗,17例再通,再通率为89.5%,26例为发病4h内进行治疗,21例再通,再通率为80.7%,34例发病6h内进行治疗,22例再通,再通率为64.7%,余者8例在发病超过6h后进行溶栓治疗,4例再通,再通率仅为50%;69例患者中,17例并发轻度出血,比例为19.5%;57例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比例为93.4%;余者2例室颤合并心力衰竭死亡,病死率2.29%。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时进行溶栓治疗且在溶栓前、溶栓中及溶栓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溶栓治疗的再通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
作者:高加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颌面部骨折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总结38例颌面骨折患者术前,术后护理、出院指导、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认真做好术前疏导,用心观察病情,精心术后护理,预防感染的发生,对骨折的愈合效果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晓洁;肖敏;陈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在解剖一具儿童标本时发现左肾外侧缘有一大囊泡,笔者使用定位针,定位在囊泡上下极与肾实质交界处为长泾,囊泡前后极与肾实质交界处为横径。用游标卡尺(精度0.02+)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肾长轴长82.80mm,大宽50.76mm,大厚度34.98mm;囊泡长泾45.44mm,横径34.56mm。得此测量值为临床影响做参考。
作者:陈鑫;罗威明;汤志祥;王麟尧;冯楚炎;汪明翰;孙建永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痛经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本文拟探讨中医辨证论治对于痛经的疗效。方法:根据不同患者的发病原因,找出治疗方法,并进行个案分析。结果:患者痛经症状消失。结论:中医辨证论治对痛经病治疗非常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郭慧如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析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不同护理方式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150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患者主要以心理护理为主,B组患者则以环境护理为主,C组患者主要以机械通气为主。比较三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A组患者有30例患者痊愈,14例患者好转,6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88.00%;B组患者有28例患者痊愈,13例患者好转,9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82.00%;C组患者有33例患者痊愈,14例患者好转,3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94.0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应该以机械通气作为重点,同时结合心理护理、环境护理等措施来强化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环境,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帮助患者摆脱不良情绪,减轻痛苦,降低死亡率,确保诊疗效果。
作者:穆亚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开窗减压术治疗口腔颌面部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治疗口腔颌面部囊肿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放性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开窗减压术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成功率、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讨论开窗减压术治疗口腔颌面部囊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邓铁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护理人员是为患者服务的主要群体,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各种注射、输液、输血等是基本、常见的护理操作。在这些操作中会遇到各种创伤,而常见、重要的便是锐器伤,其不仅会给护理人员带来疼痛,还存在各种血液传染病的危险。所以,做好锐器伤的职业防护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张青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治疗效果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收治的已确诊为牙髓坏死及急、慢性根尖周炎患牙128颗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6例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作为观察组,62例给予传统根管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疼痛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根管治疗术后两组患牙疼痛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月、12月、24月两组患牙治疗有效率相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根管治疗技术相比,患牙的术后疼痛感与治疗有效率均无显著差异,但能降低复诊次数,具有一定的临床可行性。
作者:王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64层螺旋CT在胃肠间质瘤患者良恶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2014年2月间经病理证实确诊为胃肠间质瘤的40例患者的CT特点以及细胞有丝分裂数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肿瘤的原发部位、大小、坏死情况、强化特点、边缘、远处脏器以及淋巴结转移等与细胞有丝分裂数相比较,对其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肿瘤的原发部位、大小、组织浸润、边缘以及远处转移在患者良恶性肿块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胃肠间质瘤在病理过程中能够合并钙化、淋巴结转移、乏血供以及合并淋巴管瘤等少见征象。结论采用64层螺旋CT能够初步判断胃肠间质瘤患者的良恶性,诊断同时应该注意患者胃肠间质瘤少见征象,避免出现误诊。
作者:郑海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尿潴留患者护理效果。方法选用了我院在2012年2月-2013年2月接收的86例剖宫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手术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传统手术护理的基础上,又给予了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导尿和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手术患者实施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尿潴留的发生概率,因此只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玄翠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术后疼痛是一种主观体验,有个体差异,由于各种状态和条件既复杂又相关,客观地判断疼痛的程度较难,重要的是具有早期发现疼痛,收集信息的能力,只有对其作出客观定量评价,才能保证患者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术后疼痛是临床中普遍、重要的征症状,患者往往伴随着消极、低沉的情绪;疼痛还是诊断疾病的重要特征及评定疗效的一个标准,它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常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1]。因此,术后对疼痛病人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良好的心理护理是缓解疼痛的重要环节和有效措施。
作者:姜雯;樊春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分析全麻和腰硬联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和应用安全性。方法:我院从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接收了70名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将这70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名患者。对观察组患者使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方法来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使用全麻的方法来进行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身体反应、治疗效果,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后的血液动力学变化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将两组患者的清醒时间和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进行对比,会发现对照组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没有观察组那么稳定,而且苏醒时间比观察组长,采用的麻醉药物的剂量比观察组明显多,同时对照组患者手术后的心率和血压的稳定性没有对照组好,安全性比对照组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方法比较适合髋关节置换术,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比全身麻醉更能很好的控制心率和血压,患者在手术之后恢复的快,值得临床推广,广泛使用。
作者:羊维政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探讨影响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6例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后进行20d-3个月随访,按照患者疾病预后情况分成观察组(临床痊愈)和对照组(预后欠佳),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基本特征,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患者预后的高危因素。结果:经随访,预后不良患者12例,占到46.2%。经多因素分析表明,脑出血量、血肿破入脑室等可能是影响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危险因子,发病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结论: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率较高,患者发病时的意识状态,脑出血量以及血肿破入脑室等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临床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这些高危因素预防及处理,有效避免预后不良风险。
作者:陈丁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烤瓷贴面在美容修复治疗中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在本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患者中选取77例作为此次观察对象,随后将其以35与42例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全瓷式烤瓷贴面治疗,对照组则使用金属常规美容修复方式进行治疗,修复治疗后使用CDA判断标准对比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结果:使用全瓷式烤瓷贴面进行修复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在颜色、解剖外形、龈缘灰线、牙龈刺激以及磨除牙体组织少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烤瓷贴面的美容修复治疗中,全瓷式烤瓷贴面的美容修复效果优于金属式烤瓷冠的美容修复效果。
作者:邹长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剖宫产是产科临床的常用手术,是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并发症和合并症,挽救产妇和围生儿生命的有效手段。此方式适用于产妇骨盆狭窄、胎位不正、脐带脱垂、产程停滞、胎儿宫内窘迫、宫颈瘢痕和前置胎盘等。由于多种原因,近几年剖宫产率不断增加,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也随之升高,因其为瘢痕子宫,前置胎盘、胎盘粘连、植入及子宫破裂的危险性增加,故往往需行二次剖宫产。从母婴的安全出发,恰当地选择切口方式手术,提高剖宫产技术,减少术后并发症已成为产科医生值得重视的问题。为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减少术中损伤,通过对本院收治的二次剖宫产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腹壁横切口与纵切口对二次剖宫产术患者的利弊。现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毛翠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医院是医疗卫生工作的窗口,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窗口,是离群众近的“神经末梢”,担负着救死扶伤、承载着民生健康的重要任务。医务人员接触面广、交流多,且医院员工的文化层次较高,接收信息能力强、参与意识高,这些都给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群众路线体现了为民务实清廉的基本要求,体现了维护群众根本利益的价值取向,体现了民主集中的思想。医院作为我国为民服务的主要机构,在面对重大变革的形势下,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确保医院改革发展稳定是当前医院稳定发展的必要步骤。本文就医院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积极践行群众路线策略进行分析。
作者:毛凯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九痔膏对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作用。方法:将13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7例,术后给予九痔膏肛门每日便后换药;对照组68例,术后给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肛门每日便后换药。全部患者用药7天后将各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九痔膏可有效防治混合痔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杨硕;刘莹;孙金萍;富羽翔;栾丽艳;廖云峥;郭纯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病例的研究,分析和探究产后妇女出现出血的治疗对策和护理方法。方法:采取临床案例分析的方法,对我院接收的因为产后出血的病例进行分析与综合,总结产后出血的治疗与护理对策。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患者出现产后出血的病情,一般的出血量均在500ml以上,甚至有更多者,高达数倍以上。在调查的案例中,有2例因失血过多出现了休克现象。通过采取积极的出血护理,出血及休克均得到控制和纠正,且未有感染病例发生。结论:产妇在产后出现出血的现象,对他们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为此,需要医院树立产后妇女照顾意识,强化医院的护理质量,一是保护患者的生命健康,二是防止其它因出血引起的并发症的发生,优化妇女产后出血的治疗和护理。
作者:刘琼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急性胃炎的治疗方法探析和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针对我院2012年6月到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名急性胃炎病人,进行临床的病理、病因分析,针对不同胃炎类型进行对应治疗。结果:通过针对性的治疗后,120例患者中,101例治愈,占患者人数的84.2%,9例显效,占患者人数的7.5%,8例有效,占患者人数的6.7%,2例无效,占患者人数的1.7%,终达到98.3%的治疗有效率。结论:治疗急性胃炎,要通过全面的检查和分析,找到确切病因再进行对症治疗,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疗的几率,使患者早日地恢复健康。
作者:熊建文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