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急性阑尾炎临床治疗分析

吴国武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 临床治疗
摘要:目的:了解老年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与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80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0例患者中32例行保守治疗,治愈28例,4例患者基于保守治疗无效后行阑尾切除手术;另48例行阑尾切除手术,其中10例行阑尾切除+腹腔引流术阑尾周围脓肿引流术,治愈47例,其中1例因并发肺心病诱发中毒性休克性,术后出现心力衰竭而死亡。结论针对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而言,必须要强化临床早期诊断,合理择取治疗模式,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自拟癌热清汤剂治疗癌性发热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自拟癌热清汤剂治疗癌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住院的癌性发热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分别标记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予以萘普生缓释片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自拟癌热清汤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2.5%,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停药7天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5%,停药14天患者复发率为12.5%,停药7天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17.5%,停药14天患者复发率为37.5%,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拟癌热清汤剂对癌性发热治疗效果确切,复发少,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素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大学生校园环保教育中的问题探析

    大学生是校园环保的生力军。环境保护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目标对环境保护教育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和要求,校园环保教育也应是环保教育的一部分。文章着重分析了大学生校园环保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使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大学生环保的现状,增强大学生对校园环保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作者:肖亮亮;刘汉群;郭晨微;康亚斌;钟韵;郝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独活寄生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椎病是临床骨科的常见疾病,而神经根型颈椎病又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多见于中年以上年龄。椐中医研究院骨科研究所统计:神经根型颈椎病占颈椎病的60%,其中47~70岁年龄段占66%,男女比例为1.27:1。[1]以肩、臂部疼痛,麻木,颈部活动不利为主要症状。疼痛向一侧或双侧上肢放射,多为酸痛,钝痛或刺痛,严重者患肢酸痛无力,握力减弱,肌肉萎缩为其临床表现,属于中医痹症范畴,因此气血运行障碍经络阻滞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心环节,现将近年来应用独活寄生汤治疗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报告于后。

    作者:魏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探讨运动处方对 AMI 患者康复护理的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入院后早期使用运动处方进行康复护理的意义。方法2014年至今40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运动处方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方案。结果两组在并发症方面统计学无差异性(P >0.05),在术后心理、生理上的恢复和舒适方面康复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运动处方对 AMI 术后患者的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灿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实习护生带教体会

    实习带教是毕业生从学校迈向社会工作的桥梁,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重要环节。护生要在实习的过程中,逐步培养独立工作能力,以便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因此做好护生带教工作已经是临床护理教学的重要课题。毕业生的理论知识、心理素质及学习能力不尽相同,所以我们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培养更多优秀的护理人才。本文对如何做好实习生的带教浅谈几点体会。

    作者:陈温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微创关节镜下结合内固定技术治疗膝关节内骨折的康复护理

    膝关节内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膝关节损伤之一,由于损伤涉及关节面,常对膝关节功能造成严重损害,导致术后膝关节运动功能障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受限。近年来,微创膝关节镜下监测治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膝关节内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能早期锻炼,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等优点。我院在膝关节镜下监测治疗膝关节关节内骨折60例,制定并实施了手术前康复训练计划,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君霞;田文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析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的意义

    在医疗环境变化的今天,临床技能竞赛对各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它反映出临床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提高了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推进临床医学教育不断改革创新。

    作者:袁乐;薛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急诊输液护理护患沟通技巧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急诊输液护理过程中护患的沟通技巧分析。方法:抽取医院急诊输液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60例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60例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护患沟通技巧护理。结果:实验组有效率和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诊输液护理护患的沟通技巧应用于临床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护患关系,取得良好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谭华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五官科护理安全管理体会

    护理安全应受到每个护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五官科专科性较强,治疗多而复杂,存在的安全隐患多,要求护理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娴熟的操作技术、扎实的专业技能、良好的沟通能力及具备处理各种风险预案的能力,才能为患者提供安全满意的服务。

    作者:李彩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伴多脏器衰竭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发作并伴多脏器衰竭的护理。方法: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吸氧,改善肺功能,治疗及预防感染等。结果:15例患者中急性感染控制、心肺功能明显改善者13例,占86.7%;死亡2例,占13.3%。结论:通过正确有效排痰、合理给氧、行机械通气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控制感染等可以有效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潘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慢性胃炎采用胃康汤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分析探讨慢性胃炎采用胃康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患者行胃康汤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病症改善情况,总结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愈率为45.0%,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20.0%,治疗总有效率为65.0%,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胃康汤治疗慢性胃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推广应用。

    作者:刘昆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律失常的院外急救与护理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律失常的院外急救与护理方法、效果。方法随机选取86例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研究组采用院外急救与综合护理,对照组采用院外急救和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急救有效率和死亡率。结果经院外急救和相应护理后,研究组急救有效率、死亡率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院外急救与综合护理,可取得显著的急救效果,能有效提高急救有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谢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妊娠合并甲亢并发的临床护理体会

    妊娠合并甲亢的发病率为0.05%~0.12%。甲亢和妊娠可相互影响,对妊娠的不利影响为早产、流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死胎等,而妊娠时可加重甲亢病人心血管负担。因此,提高对甲亢妊娠的认识,及时恰当的诊治和护理,对母亲和胎婴儿的预后,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罗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脑静脉血栓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究重度子痫前期与脑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患有重度子痫前期的孕妇36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100例同样孕期的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孕妇的神经影像学特征(磁共振、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CT、CT 静脉血管成像等)和实验室检测指标(脑脊液、颅内压、血常规),并比较差异。结果:观察组的36例患者中有11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大脑出血、出血性梗死或脑水肿;19例患者的颅内压>300mmH2O,9例患者的脑脊液蛋白异常,5例脑脊液中存在红细胞;12例患者的白细胞数显著增高,9血小板数量显著变化,出现凝血功能异常。而对照组孕妇的颅内压、脑脊液成分均正常,仅1例患者出现脑水肿,5例患者的血常规检测中白细胞偏高,1例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结论: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与脑静脉血栓的形成具有相关性,有效地预防及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对脑静脉血栓的形成和治疗有着重要的影响。

    作者:张云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伊曲康唑治疗甲真菌病50例诊治的体会

    目的:探讨伊曲康唑对甲真菌病的效果及后效应。方法:用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50例。结果:治疗结束时指甲真菌病临床有效率为50.0%,趾甲真菌病临床有效率为41.5%,用药第40周指甲真菌病有效率为90.2%,趾甲真菌病有效率为90.0%,用杨森制药厂生产的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疗法治疗,其临床诊治效果在统计学上有非常显著差异。结论:伊曲康唑治疗甲真菌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章启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药物性肝病53例病因和临床表现分析

    目的:为了了解药物性肝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对53例因药物性肝病住院和门诊病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药物性肝病的病因呈多样性,其中23例(43.3%)为抗结核药物所致,11例(20.7%)为抗肿瘤药引起,余19例为各类其它药物所致。27例(50.9%)伴有血清胆红素升高,2例死于肝功能衰竭均有乙型肝炎慢性感染病史。结论:使用损肝药物要严密监测肝功能。

    作者:李范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汪悦教授辨治复发性口腔溃疡验案五则

    复发性口腔溃疡病因复杂,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且近年来的发病率逐年增长。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可能跟免疫、感染、病毒、精神因素等有关,治疗上无特效药,常采用消炎、止痛类、腐蚀类等药物局部对症治疗,但效果不令人满意,复发率较高。汪悦教授发挥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特点,临床上灵活运用加味泻黄散、导赤散、清胃散、龙胆泻肝汤、甘草泻心汤、玉女煎等中药方剂化裁治疗本病,临床效果显著。笔者通过对其门诊病例的整理、分析,现将其治疗该病验案五则介绍如下。

    作者:何静;汪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在康复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康复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康复科收治的患者146例,根据护理方法的区别将146例患者分为两组,护理组73例与对照组7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康复护理,护理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的质量效果进行对比,护理组患者的治疗康复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舒适护理在康复护理中应用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海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从中医角度认识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且日益年轻化的趋势。西医对本病的病因认识尚不明确,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损害。

    作者:高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标准化调印模材及灌模对口腔修复的影响

    目的:四手操作,标准化调印模材及灌模可提高修复质量。方法:四手操作护士协助医生按照标准化的流程调印模材及灌模。结论:掌握标准化调印模材、灌模技术及四手操作配合,不仅提高了修复质量,而且减少了医生患者的操作治疗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马爱丽;杨向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