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阳
目的:研究实时定量 PCR 与痰涂片检查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20份痰液标本,通过实时定量 PCR 与痰涂片同步检测,比较两组方法的阳性率、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本组80份确诊标本中涂片法阳性率为31.25%(25/80),FQ -PCR 法阳性率为68.75%(55/80)。涂片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31.25%和95%,FQ -PCR法为68.75%和90%。结论:FQ -PCR 法和涂片法在结核病的诊断中具有各自的优势,是结核病实验诊断的重要手段,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作者:严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为了建立起难治性周围型面瘫患者的治疗信心,寻找一种短期内见效的治疗方法。方法运用火针疗法,观察患者10天内的疗效。结果48例患者,显效8例(16.7%),有效30例(62.5%),无效10例(20.8%),总有效率79.2%。结论火针疗法对难治性周围型面瘫短期内有明显疗效。
作者:张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前列清瘀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112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前列腺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前列清瘀汤治疗,持续治疗6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中有48例患者治疗治愈,6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中有40例患者治疗治愈,5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80.4%。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 NIH -CPSI 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采用前列清瘀汤对前列腺炎患者进行治疗,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控制疾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姜立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新生儿高血糖症的护理对策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回顾性的分析80例新生儿高血糖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在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之后,患儿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6.25%。结论针对新生儿高血糖症患儿进行及早的治疗以及精心的护理,能够有效的促进新生儿脑损伤的减少以及病死率的降低。
作者:张洁;师改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60例,男41例,女19例,年龄大67岁,小12岁,平均38岁。平均住院25天。2术前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协助做好 CT 等各项检查。准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注意有无中间清醒期出现,如伤后头痛加重,意识障碍逐渐加深。一侧瞳孔逐渐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对侧肢体瘫痪,应考虑有血肿形成。应立即通知医生。凡需手术者,要立即做好术前准备,如禁食,剃头,配血等。保持室内的清洁安静,温湿度适宜。将患者置于空调房内。防止患者发热。以降低患者脑细胞的耗氧量。
作者:朱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测定注射用加替沙星中加替沙星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 C18,ψ(乙腈∶甲醇∶醋酸-三乙胺缓冲液∶十二烷基磺酸钠)=30∶40∶30∶0.25 g 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 /min,检测波长为290 nm。结果加替沙星在8.05~161.0μg/mL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9%,RSD 为0.4%。结论本法准确、灵敏、可靠,能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李锴权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发作并伴多脏器衰竭的护理。方法: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吸氧,改善肺功能,治疗及预防感染等。结果:15例患者中急性感染控制、心肺功能明显改善者13例,占86.7%;死亡2例,占13.3%。结论:通过正确有效排痰、合理给氧、行机械通气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控制感染等可以有效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潘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气囊导尿管因在组织相容性、引流效果、固定方法方面优于传统导尿管,早在临床各科应用,如导尿操作护理不当,由此而引起医源性尿道损伤或并发症,导致医患纠纷,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注。现提出留置气囊导尿管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及护理对策。
作者:姜崇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健康健康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治疗)和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以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10%)、复发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33.3%)、(2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健康教育,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减少复发,是提高临床治疗疗效的重要手段,值得推广。
作者:韩丹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现代化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患者对健康概念的认识在不断的变化,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患者除了要求更高地得到专业技术治疗外,更关心的是医疗全程全方面的人性化护理。人性化的护理是创造性、个性化、整体有效的一种现代护理模式。以往存在的患者与医护之间的纠纷问题有很多都是由护患关系处理不良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我科通过人性化护理服务患者,融入基层的临床工作中去,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彩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接诊的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同时符合手术指征。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皆采取手术治疗,总结分析手术方法与效果。结果:80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治愈率为85.00%(68/80),生命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1例突发急性心梗、1例多脏器功能衰竭;术后并发症10例,发生率为12.50%,主要包括肺部感染、切口感染、肾功能不全等,皆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好转。结论:针对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患者临床症状进行分析,然后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与治疗时机,可取的比较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借鉴。
作者:李术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并分析胸腔镜辅助与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治疗肺癌的对比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8.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4.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组数相当,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置管引流天数较对照组少,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肺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具有显著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
作者:靳振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癌基因Bc1-2和抑癌基因p16相关产物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Bc1-2和p16基因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1-2和p16蛋白在不同类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以胃黏膜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作对照。结果:Bc1-2蛋白在胃癌和异型增生组织中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显著高于肠上皮化生(p<0.01);p16蛋白在胃癌、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组织中的表达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在胃癌组织中Bc1-2表达显著增高,而p16表达显著减低,提示两种蛋白表达变化可能与胃癌相关,Bc1-2可能是胃癌发生的早期指标,p16基因的缺失可能与细胞异型性有密切关系。
作者:胡果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从新入院即给予心理护理、肢体功能锻炼、语言训练等早期康复护理措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p <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肖宏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小儿感冒是小儿常见病,目前大多以风热、风寒论治;但笔者认为因为小儿生理病理的特殊性,和社会的变迁,小儿感冒不能简单以风热、风寒治疗,而应根据小儿的生理特性,辩证用药,笔者以疏风、清热、健脾益气三步论治治疗小儿感冒,效果良好。
作者:张国辉;聂忠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脾虚气虚是较为常见的中医泌尿科疾病,该类疾病根源多来自脾肾和肝肾。目前,国内还没有成型的用于诊断的泌尿内科疾病脾虚气虚证量表,因此,制定标准、规范的泌尿内科脾肾气虚证量表意义重大,可使脾虚气虚疾病的诊断客观化、定量化,为中医学发展开创新天地。
作者:丁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我院呼吸科收治的10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将患者分为雾化组与对照组各50例,雾化组给予采取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通过系统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总结护理体会。结果:雾化组的显效率为68%(34/50),总有效率为96%(48/50);对照组的显效率为46%(23/50),总有效率为82%(41/50),雾化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应用超声雾化吸入,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给予正确、规范的护理,可以够提高雾化治疗的效果,保证治疗效果。
作者:秦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月到我院治疗的168例被确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并随机分为 A、B 两组,A 组为治疗组,B 为对照组。对 A 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的抗炎治疗同时采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对 B 组的患者则采用常规的抗炎治疗。结果经过我院的细心治疗,患者的咳嗽、声音的嘶哑程度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 A 组的84例患儿中,治愈24例,好转20例,无效、加重均为0例,总的有效率为52.3%。在 B 组的84例患儿中,治愈18例,好转15例,无效2例,加重1例,总的有效率为39.3%两组数据对比,A 组明显高于 B 组(P <0.05)。结论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黄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在解剖一具87cm 女童尸体时,发现左右髂总静脉高位汇合成下腔静脉,并伴有肾静脉与膈下静脉多处变异。方法:使用定位针,用游标卡尺(0.02mm)测量神经外径及长度,用米尺(cm)测量身高。结果:左、右髂总静脉汇成下腔静脉时注入处外径分别为12.68mm、8.48mm,汇入时形成52.7°分叉角度。下腔静脉汇合处距腹主动脉分支处距离为50.54mm。讨论:可见本例标本为左右髂总静脉高位汇合成下腔静脉,导致肾静脉与膈下静脉汇入异常,经查询国内相关文献未见报道,为国人解剖学积累数值和临床腹部手术提供变异参考。
作者:陈翱;张智锋;刘宁;李俊;谢东东;田凤娟;孙建永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髋关节置换术是用人造髋关节置换所有或部分髋关节以重建关节运动功能的一种修复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髋关节置换术常见的并发症。国外文献报道,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5%~57%,且发生肺栓塞的风险为10%~20%,死亡率高达2%[1]。有效医疗预防护理干预可减少 DVT 发生。现将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综述如下。
作者:苏荣锦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