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华;张文玲
目的:分析探讨慢性胃炎采用胃康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患者行胃康汤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病症改善情况,总结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愈率为45.0%,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20.0%,治疗总有效率为65.0%,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胃康汤治疗慢性胃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推广应用。
作者:刘昆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在心力衰竭患者中 NT -proBNP 的水平变化,探讨 NT -proBNP 用于评价心功能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不同心脏疾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197例,其中冠心病67例,高血压心脏病42例,心肌病37例,瓣膜性心脏病51例,以及健康对照20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 NT -proBNP 浓度,同时采用心脏彩超测定左室舒末内径、左房内径及左室的射血分数,以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 法)比较 NT -proBNP 在不同心脏疾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不同 NYHA 分级间的差异。结果:在所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 NT -proBNP 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且 NT -proBNP 浓度随 NYHA 分级的升高而显著地升高(P <0.05);在冠心病,高心病,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NT -proBNP 浓度与左室射血分数(EF)呈负相关,即 NT -proBNP 浓度随 EF 值下降而上升(P <0.05),在瓣膜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发现 NT -proBNP 与射分数等指标间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不同心脏疾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 NT -proBNP 均显著升高,其水平值的高低可以反应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封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癌症疼痛护理的具体措施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癌症病人6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与分析,研究癌症疼痛护理的具体对策。结果:经一系列针对性疼痛护理措施的有效实施,所有病人的疼痛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且在面对自身疾病时的心态较好,能够乐观、积极的配合医师治疗。结论:给予癌症病人针对性的疼痛护理对策,能有效降低病人身体与心理方面的压力,对于改善其生存现状与生活质量都具有显著的意义,值得各大医疗机构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白美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医分型辩治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入院的40例患有小儿手足口病的患儿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结果:40例患儿均被治愈,其中12例患儿在5天以内被治愈,占30%;35例患儿在7天内被治愈,占87.5%;患儿的皮疹消退时间在5.10±2.49天;病患中有发热症状的儿童有25例,占62.5%,治疗后热消退时间为1.89±0.80天。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具有的明显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白冬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实施一系列的精心护理和观察。结果本组40例患者,34例抢救成功恢复良好转脑外继续治疗,6例因颅脑损伤严重死亡。结论一系列的精心护理和观察,可大大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抢救成功率,使病人顺利度过危险期,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艳;刘俊英;刘莉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社区高血压患者行择时护理路径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社区124例高血压患者,给予患者择时护理,分析实施前后患者的血压情况及心理状态。结果:实施后血压值和体重指数均明显改善(P <0.05),焦虑抑郁情绪与是实施前对比,明显好转(P <0.05)。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护理中采用择时护理路径,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改善负面情绪,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戴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由于护理工作范围很广,要求护士密切接触病人和病人家属,对病人健康负有重要责任,护士既是病人的治疗执行者,又是日常医疗活动的管理者,事无大小,均需操劳,容易产生压力,而护理工作的平凡、琐碎、重复、繁重,长期紧张的脑力劳动,再加上经常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且生活无规律,使护士经常精力透支,日积月累对护士的健康产生伤害。由于护士每天面对的患者病情的不断变化,护士必须及时观察病人的病情并迅速做出反应,不容疏忽,否则直接威胁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护士必须为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杜绝差错、事故地发生。因此,护理工作者是一项风险大、责任重的工作。
作者:曹文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宫颈疾病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高频电波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71.88%),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疾病疗效颇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玉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新生儿高血糖症的护理对策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回顾性的分析80例新生儿高血糖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在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之后,患儿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6.25%。结论针对新生儿高血糖症患儿进行及早的治疗以及精心的护理,能够有效的促进新生儿脑损伤的减少以及病死率的降低。
作者:张洁;师改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高龄人群(年龄≥65岁)患膝关节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发病率日趋增加。有资料显示[1],6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达50%,其中超过1/3有严重的症状,75岁以上的患病率为80%,且基本上均有疼痛等症状。对于这类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选择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进行治疗为终极治疗手段,而只有正确、系统、科学的围手术期康复锻炼才能进一步巩固和扩大 TKA 的远期疗效[2]。为此,我们借鉴既往经验,提出了多模式康复锻炼的综合康复方案,包括术前康复教育、术后康复锻练以及出院后的锻炼措施,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凌艳燕;刘艳;韦燕萍;赵婷婷;黎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脐带扭转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2年6月我院发生脐带扭转85例的病人资料。结果:85例脐带扭转产妇,分娩过程中出现胎儿窘迫共30例,出现羊水粪染(II /III 度)13例,新生儿轻度窒息1例,胎死宫内5例,行剖宫产40例,因胎儿窘迫剖宫产17例,产钳助娩11例,因胎儿窘迫行产钳术6例胎儿宫内发育迟缓2例。结论:脐带扭转对围产期有一定影响,对围生儿的预后有一定影响,宜提高对脐带扭转的认识,积极发现影响围产儿预后的不良因素,进一步降低围产儿不良预后。
作者:朱丽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注射微整形技术在颌面部软组织缺陷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间125例颌面部软组织缺陷求美患者回顾分析,对其按治疗注射材料不同分组为1组肉毒杆菌毒素、2组透明质酸、3组自体脂肪、4组肉毒杆菌毒素+透明质酸、5组肉毒杆菌毒素+自体脂肪,进行微注射并对其治疗效果及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1组患者的满意度为64%,2组患者的满意度分别为72%,3组患者的满意度为60%。4组满意度96%,5组满意度96%。结论:1.微注射整形能够为面部畸形患者带来美的需求,且此术创伤小修复快在目前及未来颌面部软组织缺陷修复中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价值。2.联合治疗效果及满意度明显较单一治疗方式高。
作者:崔永芳;罗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伴随着各种高端科技在检验医学中的不断运用,有力地确保了临床检验的准确性、有效性。笔者结合自身从事检验工作的实践,浅谈如何加强临床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改红;焦志强;张祖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疼痛既是主观的不适感,又是一种保护机制,还是患者向医护工作者所提供的信息。在组织损伤后的修复过程中出现的复杂心理、生理反应就是术后疼痛,是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后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术后没有得到缓解的一些疼痛会对患者的心理、生理造成严重影响,使患者的治疗效果不理想,还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伴随现代护理的观念不断更新,怎样对术后疼痛进行有效的控制、对患者进行舒适的护理,是外科医护者长期以来需要努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作者:刘亚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安全管理作为医院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一旦管理不当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是无法估计的,严重情况下还会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医院安全管理的实施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文章以此为背景,重在对预控管理在医院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
作者:胡翠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为了探讨 Orem 自理理论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笔者将自己所在医院自2013年5月到2013年12月的6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实验组合对照组,两组患者根据病情需要采取口服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进行血压控制治疗,且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而实验组同时由经过医院培训且通过考核的护理人员运用Orem 自理理论对患者的自理能力进行评估,同时采用不同的护理系统对患者进行护理及指导,统计两组患者对口服药物知识和胰岛素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作为护理效果的好坏的评价指标。结果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在口服药物知识和胰岛素知识掌握方面均呈现出显著差异,p <0.05。结论 Orem 自理理论能有效提高患者对糖尿病治疗和护理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值得临床上普遍推广。
作者:王明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口腔义齿修复的目标逐渐向舒适、美观、耐用方向发展。一副设计合理、戴用舒适且符合口腔生物学要求的修复体,不仅可以恢复缺损及缺失的口腔软、硬组织,而且能够保护剩余口腔软、硬组织的健康,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的需要;用自凝塑料用不锈钢丝固定在两边牙冠上或固定在底部的残根上,再雕塑成牙冠外形的修复方法不符合生理学的特点,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修复体对口腔组织是一种不良刺激,产生多种并发症,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
作者:李金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普外科老年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与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200例普外科老年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风险管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风险事件发生率指标上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在护理满意度、风险因素认知率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普外科老年患者中应用风险管理,有利于增强患者与护理人员对风险因素的认知程度,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率,提高患者满意程度,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董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103例慢性胃炎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52例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51例给予单纯西医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15%)、HP 根除率(94.2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55%、HP 根除率70.5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总有效率高,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根除 HP。
作者:李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针对相应骨折患者对其进行牵引时所取得临床护理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方法我院采用随机选取法将2013年2月~2013年8月选取80名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并且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则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在除了对其施用常规护理的方面在对其施用十分个性化且系统化的相关护理干预;结果这期间观察组所取得的相应临床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方的,且相关的各种并发症也十分明显的少于对照组,而且这期间在护理方面的满意度和焦虑方面的评分以及抑郁方面的评分也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所取得的相关数据,其差异十分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 <0.05)结论经过相关护理方面的干预发现,其很有助于改善相关患者的心理状态,这对临床上的治疗与护理是十分有促进作用的。
作者:张顺仙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