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
目的:调查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控制院内感染的感染率,防止发生爆发性感染。方法于2013年4月15号8点至20点期间对我院所有518名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以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我院感染率为2.75%。其中消化科2名,呼吸科6名,ICU3名,妇产科1名,骨科2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3.1%。结论对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能够发现医院目前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控制医院感染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张庆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免煎中药颗粒在临床中的应用,总结经验,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分析免煎中药颗粒存在的优势、缺陷以及展望前景。结论:免煎中药具有溶解性好,容易吸收,携带和保存方便,药量易于控制,质量标准控制严格等优势,随着制剂技术的发展,未来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杨开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 PBL 教学方式在手术室护生护理安全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于我院手术室实习的护生96名作为教学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PBL 教学组)及对照组(常规教学组),每组均为48名。观察组采取 PBL 教学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观察两组不同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应用 PBL 教学法教学后护理安全考试总分为(88.35±4.67),对照组常规教学教学后护理安全考试总分为(72.98±3.85),两组成绩差异明显(P <0.05);两组护生的满意程度差异明显(P <0.05)。结论 PBL 教学法在手术室护生护理安全教学中具有良好的作用,可以提高护理安全教学的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林晓燕;邓秋枫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早产儿,尤其是胎龄小于34周,体重低于2000g 的早产低体重儿,由于胃肠功能发育不成熟,在喂养中容易产生喂养不耐受,因营养滞后,其生长发育常落后于正常新生儿,同时由于先天不足,与正常新生儿相比,其生长发育需要一个追赶过程。如何通过干预加快其生长发育,降低低出生体重的危害是一个重要的优生优育问题[1]。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是指出生体重<1500g 的活产婴儿。由于 VLBWI 胃肠功能不成熟。吞咽、排空,消化、吸收能力差,容易引起并发症,造成喂养困难。因此合理的喂养成为治疗 VLBWI 的重要部分。随着 NICU 的建立,VLBWI 的救治水平不断提高,解决喂养问题是提高存活率及生存质量的关键。近年来,早期微量喂养、非营养性吸吮(NNS)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喂养方法的选择医护人员做了大量的研究。笔者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梁桂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药辅助治疗用于反流性食管炎的实际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9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采用中药辅助治疗进行治疗,以及对照组49例,采用常规西医方案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对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应用中药辅助治疗的观察组临床改善明显优于使用常规西医方案进行治疗的对照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辅助治疗用于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具有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好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经皮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科大出血,止血迅速、安全有效、创伤小,避免了以往需剖宫取胎终止妊娠及子宫切除才能治愈的各种复杂出血疾病,显著的减少了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率。放射介人治疗在妇产科中的应用价值已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认可。血管介入疗法一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成为治疗产后出血越来越行之有效的方法,不仅能快速达到止血效果,抢救生命,而且可以保留子宫,避免因子宫切除造成产妇身心创伤[1]。
作者:姜燕;唐素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总结重症监护室呼吸机通气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有效护理手段,观察护理效果。方法:从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收治于我院 ICU 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中选取70例病例,随机分成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5例)及在常规护理中使用并定期更换人工鼻,同时配合集束化护理的观察组(35例),比较两组 VAP 发生率、ICU住院时间、呼吸机通气时间,以此观察不同护理方式的预防 VAP 效果,从而找到切实有效的护理手段。结果:采用集束化综合护理的观察组,经护理干预后其 VAP 发病率为14.29%,远低于对照组的37.14%,此外观察组 ICU 住院时间及通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上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在常规护理中通过人工鼻的应用及与集束化护理干预的配合,可显著缩短患者呼吸机通气及 ICU 住院时间,并减少 VAP 发生率,是一种有效的预防 VAP 护理手段,值得推广。
作者:戴永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验证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近期效果较好,且毒副作用偏小。方法将76例经病理检验确诊为恶性肿瘤,且TNM分期为Ⅲ-Ⅳ期,影像学有可测量病灶的患者按入院前后顺序分为联合组及化疗组,均38例。化疗组单纯应用化疗治疗,根据肿瘤发生的位置及其病理制定相应方案,联合组在化疗的第一天即开始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经治疗,在近期疗效方面联合组有效率52.6%,显著高于化疗组31.6%,经统计学软件分析P<0.05,有意义;两组治疗后毒副作用发生均以白细胞减少及胃肠道反应为著,经统计学分析P<0.05,有差异;余不良反应发生在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降低及肝功能、肾功能损害,组间比较均P>0.05,无明显差异。结论针对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案中,选择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疗效明显,症状改善明显,毒副反应偏小,具有明显优势,易于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顾文欣;王琳;孙焕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责任制助产护理对产科产妇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取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30例,并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产妇分娩的过程中,采用的是传统的服务方式,观察组的产妇生产过程中应用的是责任护理的助产方式,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果表明,观察组的产妇的剖腹产率及胎吸助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产妇的产程持续时间、新生儿窒息率、胎儿窘迫率、生产之后的出血量明显的少于对照组。结论:产科产妇分娩的过程中,责任制助产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剖腹产数量,对于改善母婴结局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李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又称颈椎综合征,它严重地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逐渐发生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或颈椎正常生理曲线改变后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颈部交感神经而引起的一组综合症状。为达到较佳的治疗效果,宜早期治疗,大部分患者通过非手术治疗症状得以控制或治愈,对于脊髓型颈推病,或保守治疗无效者需行手术治疗。
作者:邹立学;刘军;鲁厚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是对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一次大检阅,对被评院校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高校的教学工作主要由教师来实施,因此教师在迎评促建工作中应位于主体地位,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有序的实施。
作者:秦泗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为了更好的保证临床用药的合理结构,进一步规范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机制,及时了解各类药品的使用情况,特对我院药库药品的购进、药品的库存保管、药品的出库和药品使用后的信息管理进行综合性管理。管理人员的水平、高效的信息系统和完善的制度有助于做好医院药库的管理工作,值得在管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桂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从新入院即给予心理护理、肢体功能锻炼、语言训练等早期康复护理措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p <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肖宏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7本文结合新医改相关政策,分析新医改对医院药剂管理模式转变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医院药剂管理在新医改背景下的发展方向。并结合目前医院药剂管理模式现状,对医改影响医院药剂管理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医改后医院药剂管理模式如何进行转变。医改是利国利民的措施,改变了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使患者能够自主选择药物,同时降低了患者的看病的经济负担。改变了过去以药养医的政策,鼓励医务人员自主创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以技养医。医院应慢慢适应新的经营模式,面对医改后紧张的经济状况,医院可以自主研发药剂,增加收入,同时政府需要增加对公立医院的经济补贴,以保障其正常运作,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的需求。
作者:侯书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腹部手术近期的常见并发症及发生原因,探讨术后护理对策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增强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老年腹部手术患者54例,对其术后并发症的种类、原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的患者19例(35.18%),其中因并发症严重2例不治死亡(3.7%),其余患者恢复良好,均康复出院,住院平均20d。结论:老年患者进行腹部手术后并发症较为常见,致死率高,应该给予严格的护理操作及精心照顾。
作者:贾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恶性肿瘤化疗与联合放化疗动态心电图的改变情况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4月至2014年1月收治恶性肿瘤患者128例,根据患者治疗方法分为两组,以60例行单纯放疗的患者为对照组,以68例行联合放化疗的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测情况。结果:观察组高心率、低心率及24h 平均心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心电图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及房性心动过速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与单纯化疗相比,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联合放化疗时心率明显加快,患者容易出现 ST 段改变、传导异常及心律不齐现象,对患者的心脏毒性作用明显加重。
作者:李予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肝素合并阿司匹林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 induced hy pertension syndrome,PIH)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于2013年1月~2013年12月将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采用硫酸镁、心痛定、倍他乐克治疗,研究组则采用硫酸镁、心痛定、倍他乐克加用小剂量肝素和阿司匹林,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研究。结果:治疗前两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无明显差异(t =0.32、0.64,P >0.05)。在治疗8周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t =3.99、3.31、4.01、3.05,P <0.05);但是研究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t =2.88、3.11,P <0.05)。研究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22.50%)明显低于对照组(70.0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8.15,P <0.05)。结论:在解痉降压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肝素和阿司匹林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较传统方法疗效更佳,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运用纤维蛋白胶(FG)结合神经生长因子(NGF)包裹 SD 大鼠坐骨神经断端,通过纤维蛋白胶控释 NGF 以促进神经纤维再生并减少神经吻合口瘢痕形成。方法:SD 大鼠24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只。A 组: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神经外膜直接缝合,然后吻合口包裹 FG/NGF 凝胶,B 组:神经外膜直接缝合,吻合口未包裹凝胶。分别于术后第1、3、5、7周行术侧足迹实验检测,术后2月行术侧三头肌湿重恢复率测量、电生理测定、甲苯胺蓝染色、透射电镜分析等。结果:同一时间段两组间比较,各指标 A 组明显好于 B 组。结论:NGF 缓释凝胶可以促进大鼠坐骨神经离断损伤的修复并防止吻合口与周围组织粘连。
作者:王利兵;敖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接诊的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同时符合手术指征。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皆采取手术治疗,总结分析手术方法与效果。结果:80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治愈率为85.00%(68/80),生命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1例突发急性心梗、1例多脏器功能衰竭;术后并发症10例,发生率为12.50%,主要包括肺部感染、切口感染、肾功能不全等,皆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好转。结论:针对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患者临床症状进行分析,然后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与治疗时机,可取的比较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借鉴。
作者:李术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使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对于急性肠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在本院医治急性肠胃炎的10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进行常规奥美拉唑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3.5%,研究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在症状治愈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适宜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对于急性肠胃炎的病情缓解会更有效果。
作者:乌云塔娜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