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社区外科应用小针刀闭合性手术治疗狭窄性腱鞘炎

史学斌

关键词:社区, 外科应用, 小针刀, 闭合性, 手术治疗, 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 纤维鞘管, 手指, 摩擦, 拇短伸肌腱, 拇长展肌腱, 掌指关节, 韧带, 桡骨茎突, 拇指, 近节指骨, 解剖因素, 活动, 管腔狭窄, 管壁
摘要: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病变部位在掌指关节掌侧的骨与韧带形成的环状鞘管,在掌骨头前侧的纤维鞘管的起始部,上述部位的鞘管相对狭窄是引起本病的解剖因素。手指长期频繁活动,肌腱在腱鞘内相互摩擦,腱鞘充血、水肿、逐渐肥厚纤维化,腱鞘增厚,使管腔狭窄挤压肌腱,肌腱因受压而变细,两端膨大成葫芦状。屈指时,肌腱膨大的部分通过狭窄的纤维管,使手指出现弹跳,严重时可出现交锁,即手指不能屈曲。桡骨茎突部有一窄而浅的骨沟,底面凹凸不平,沟面覆以腕背横韧带,形成一个骨纤维性鞘管,构成腕背第一腱鞘间隔。拇长展肌腱和拇短伸肌腱通过此鞘管后,折成一定的角度,分别止于第一掌骨和拇指近节指骨,肌腱滑动时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当拇指和腕部活动时,此折角加大,从而更增加了肌腱与鞘管壁的摩擦,久之可发生腱鞘炎,致使鞘管壁变厚,肌腱局部增粗,逐渐产生狭窄症状。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骨科患者发生压疮的病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讨论如何有效预防压疮,防止压疮对机体的危害。方法针对骨科压疮高发人群进行全面分析评估,挖掘诱因,科学准确地预测压疮发生的危险程度,除采取科学管理,有效预防护理措施外,还注意增强护患双方对压疮的防范意识,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强调患者及家属的主动参与行为,增强和了解压疮的相关知识。结果在收治981例患者中,除1例因大便器的使用不当和1例衣着不当致使臀部皮肤完整性受损外(经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已治愈),其余患者受压皮肤均保持完好,顺利康复出院。结论针对压疮诱发的原因,采取可行性预防护理措施,能大限度减少或杜绝压疮的发生,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和疾病的康复。

    作者:何德英;黄福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和传统切除术护理配合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用于切除甲状腺的护理方式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8例患者为对象,腹腔镜切除术30例(腹腔镜组),传统切除手术28例(传统组),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总结护理经验。结果:腹腔镜组30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0.00%,传统组为14.29%,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5。腹腔镜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颈部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与传统组相比,均明显比传统组低,P<0.05。结论:腹腔镜切除术用于治疗甲状腺疾病,配合全程护理配合,可以有效地提升手术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姜艳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ICU院内压疮发生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ICU院内压疮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找出导致ICU 院内压疮高发生率的原因,针对找出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通过圈员参与该活动,提高了对院内压疮的认识,同时加强了对危重病人的皮肤护理,明显的降低了ICU院内压疮的发生。结论:品管圈活动对降低ICU院内压疮发生率有显著的效果。

    作者:杜小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TC T用于妇女病普查宫颈癌前病变的价值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在妇女病普查宫颈癌前病变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了2007年5月到2012年5月我院前来我院接受普查的已婚妇女共1208人,其中接受TCT检查患者554例,将其设为观察组;另外接受宫颈巴氏涂片检查妇女654例作为对照组。细胞刷检标本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进行检查,检查结果联合活检病理进行诊断分析。结果:经过两种检查方法检查共查出阳性病例35例,其中应用TCT检测的观察组共检出21例(不典型鳞状上皮和腺细胞(ASCUS)11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 8例、鳞腺癌患者2例),阳性率为3.79%;对照组查出17例,其中ASCUS 8例,HSIL 6例,鳞癌3例,阳性率为2.59%。对比两组检出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中,采用TCT检查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提高妇女病普查中宫颈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宫颈涂片检查存在的不足,值得在临床检查中有效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沈雪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慢性泪囊炎的病原菌群和药物敏感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泪囊炎的病原菌群对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的98例泪囊炎患者的泪囊分泌物作为研究样本,均行病原菌群培养鉴定与药物敏感性试验,探究不同患者的性别、年龄、犯病时间、泪囊分泌物的性状与既往用药史等对病原菌群、药物敏感性的干预。结果:98份泪囊炎分泌物中共有54份为阳性,病原菌种类检测出17种,金黄色葡萄菌、草绿色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别为8株、11株、6株、16株。试验结果显示检出的病原菌对氯霉素的影响较低,而球菌对万古霉素的影响是巨大的,可达100%。以上病原菌对头孢唑啉、氧氟沙星与庆大霉素等均影响较大。患者于机体不同部位进行长期用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与草绿色链球菌具有显著差异,P<0.05;尚未使用抗生素或已使用一种抗生素者,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所占的比例较高,而已使用两种抗生素或以上者,其以草绿色链球菌所占的比例高。病程长短在利福平与头孢唑啉敏感性上具有显著差异,P<0.05,病程长者对药物敏感性较低,反之则显著。结论:慢性泪囊炎的病原菌群因患者性别、年龄、犯病时间、泪囊分泌物的性状与既往用药史不同而表现出差异,进一步研究这一课题可为临床对症下药提供依据,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蔡银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发展对策和措施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加强自身建设,强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注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的培训和培养,促进疾病预防与控制队伍建设,全面完成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任务,树立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良好社会形象。

    作者:关玉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5月-2012年1月收治的膀胱癌患者80例,对该80例患者行膀胱癌术后给予膀胱灌注治疗,在此过程中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包括灌注前护理、灌注中护理及灌注后护理。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及复发的例数。结果80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现明显的焦虑、紧张等情绪,6例患者出现轻微不良情绪,其余患者均保持了较好的心情状态;出现血尿2例,排尿苦难3例,膀胱有坠落感1例,总不良发应发生率为7.5%。结论对膀胱癌术后患者灌注治疗中给予优质的综合护理能有效的缓解患者不良情绪,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

    作者:傅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骨科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的分析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观察并探讨其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我院于2012年8月到2013年10月收集患者资料,将120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实验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且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郑梦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

    宫颈癌是我国妇女常见的生殖器官肿瘤,也是威胁我国妇女健康的重要疾病。近年来,宫颈癌发病率呈上升和年轻化趋势,早期手术治疗是临床主要的治疗手段。由于手术的创伤和患者的心理恐惧,常使术后的恢复受到影响。因此加强术前术后护理是手术顺利实施和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吕宁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循证医学理论在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循症医学是传统教育的补充,其医学方法将有利于开发学生严谨性、对医疗诊断的灵活性以及在学习过程中提升兴趣。本文将循症医学在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综述循证医学在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的运用和效果,为更灵活地应对将来复杂多变的临床诊断与治疗采取相应措施。

    作者:祝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两种保存方法对生化质控血清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保存方法对生化质控血清结果的影响。方法将溶解后的进口质控血清用两种不同方法进行保存,用东芝-120全自动生化仪对两种血清分别进行平行测定20项生化指标。结果分装后冰冻保存的血清稳定性明显好于不分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干粉质控品存在一系列复溶、分装等操作误差,部分组分的稳定性差,血清中各项检测结果稳定性好。

    作者:颜昌波;汤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粒细胞肉瘤的影像学表现

    粒细胞肉瘤(granuloeytic Sarcoma,GS)是一种少见的由原始粒细胞或不成熟粒细胞组成的髓细胞在髓外增生和浸润所形成的实质性恶性肿瘤。该肿瘤可累及身体任何部位,临床表现及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误诊率较高。本文就近年来其临床、病理及影像表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包家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APACHEⅢ评分在感染性疾病病情评估的临床应用

    感染性疾病患者病情严重且变化迅速,病死亡率较高,因此如果能掌握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对疾病的预后有初步预测,可以为临床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护理方案,预防某些并发症的发生提供有益帮助。APACHEHⅢ评分是目前在国内外临床上应用广泛的危重病人病情评价系统,在评估重症疾病的病情及预后方面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但目前将APACHEHⅢ评分运用于感染性疾病的病情、预后的评估工作中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APACHEⅢ评分系统评估感染性疾病患者,了解APACHEⅢ评分与感染性疾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

    作者:范娟;张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计划生育手术患者焦虑程度分析及护理评价

    目的:分析计划生育手术患者焦虑程度,并探讨相应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站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计划生育手术患者70例纳入本研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焦虑程度。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疏导,对比护理干预前后患者SAS评分的变化。结果70例患者中存在焦虑情绪者62例,发生率为88.57%。经过心理疏导后,我们发现患者SAS评分明显下降,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计划生育手术患者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对手术的顺利实施不利。围手术期心理疏导可有效缓解焦虑程度,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何灵秀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六味地黄丸联合FOLFOX6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六味地黄丸联合FOLFOX6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方法:将在我院于2012年1月-2012年12月进行治疗的68例晚期胃癌的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实验组以六味地黄丸联合FOLFOX6方案治疗病例34例,对照组则为同期以单纯FOLFOX6方案治疗的患者34例,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毒副反应、生存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结果:实验组患者近期客观有效(RR)13例,临床受益33例,对照组RR10例,临床受益23例。两组的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03,P=0.525),临床受益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80,P=0.011)对照组相对于实验组发生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几率大大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FOLFOX6方案治疗晚期胃癌能够抑制肿瘤的生长,抑制消化道的反应,治疗效果明显。减少了因化学治疗产生的毒副作用,大大改善了生存质量。

    作者:江良县;喻潇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小儿下呼吸道细菌感染趋势的临床分析

    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哮喘样感染等疾病,是造成小儿住院的常见原因。儿童特别是三岁以下的婴幼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更容易受到病原菌的侵袭。革兰氏阴性杆菌仍然是医院感染中的重要的致病菌。了解细菌感染的变化趋势将对医院感染的控制及降低感染率的发生起到一个积极的作用。1资料与方法1.1菌株来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儿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经无菌吸痰管采取的痰培养标本15977例,共检出7124株病原菌。

    作者:秦建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疗质量

    医院感染管理是评价医院综合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严格落实规章制度,注重医务人员感染知识的教育与培训,加强消毒灭菌管理和开展医院感染质量监控等措施,降低了感染率,提高了医院的整体医疗质量。医院感染又称医院内感染或医院内获得性感染,主要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的而在出院后发生的感染,或患者入院时已发生的直接与前次住院有关的感染。医院感染随着医院的出现而发生,其感染率随着医院现代化的发展而迅速增长。发生医院感染,既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加重了社会医疗资源及个人医疗费用负担,又严重影响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据WHO调查结果指出世界医院感染率为3%~20%,平均为9%。如美国医院感染率为5%,每年约有7~8万人因医院感染死亡,因此而额外支出的医疗费用约为40亿美元。根据我国卫生部的统计数字表明,我国医院感染率约为8.4%,据此估计我国每年发生医院感染病例约500万,医疗费用增加10亿元。因此,医院感染管理已成为当今世界每个国家各级医院面临的非常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医院感染已成为评价医院综合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笔者结合所在医院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探讨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

    作者:顾燕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与复方异丙托溴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并分析布地奈德与复方异丙托溴氨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方法将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与复方异丙溴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肺功能及疗效,结果临床治疗有效率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4%,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8.5%,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治疗后用力吸气容积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研究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联合使用布地奈德和复方异丙溴氨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疗效肯定。

    作者:王保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黄连阿胶鸡子黄汤治头部发热发痒

    少阴病是外感病过程中的后期阶段,病情多属危重。病入少阴,损及心肾,阳气衰弱,阴血不足,全身抗病机能明显下降。心属火,主血脉,又主神明。肾属水,主藏精,真阴真阳寄寓其中。在生理情况下,心火下蛰肾,肾水上奉于心,以使心火热而不亢,肾水行而不泛。在病理病因的情况下,如病邪直犯少阴,或其它经病变误治、失治而使心肾受伤,形成心肾虚衰的病变,由于致病因素和体质的差异,而有不同的表现,分为若干种证型。若心肾阳气虚衰,即表现一派虚寒症状;若肾阴不足,心阳独亢,则出现阴虚阳亢的症状。前者谓从阴化寒的少阴寒化证,后者谓从阳化热的少阴热化证。因寒邪伤阳为主,肾又主一身阳气,故两者之中,以阳虚寒化证为少阴病的主要证型。阳虚寒化证又有多种表现,故可分为阳虚阴盛证,阴盛格阳证,阴盛戴阳证,阳虚水泛证,阳虚身痛证等不同类型。至于少阴病亦当分虚实,必须注意肾阴、心火与其它脏腑之间的联系,审证求因,辨证施治,方能奏效。

    作者:陈宗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米索前列醇在绝经期妇女取器中的应用

    目的:为了较少患者的痛苦负担,提高绝经后取环的成功率,试验并且探究米索前列醇在绝经期妇女取器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1.9---2013.3期间到我院诊治的病人,一共84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实验组患者用药米索前列醇,对照组患者用药利多卡因。观察并且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进行时间,取环后的效果和宫颈软化程度。结果:通过记录,实验组平均每例时间为3.2分钟,其中38例取环顺利;对照组平均每例时间为8.9分钟,其中仅28例取环顺利。并且实验组患者宫颈软化程度也好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在本手术中的应用能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并且减少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减少疼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孙卫月;姜美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