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泪囊炎的病原菌群和药物敏感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蔡银吉

关键词:慢性泪囊炎, 病原菌, 药物敏感性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泪囊炎的病原菌群对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的98例泪囊炎患者的泪囊分泌物作为研究样本,均行病原菌群培养鉴定与药物敏感性试验,探究不同患者的性别、年龄、犯病时间、泪囊分泌物的性状与既往用药史等对病原菌群、药物敏感性的干预。结果:98份泪囊炎分泌物中共有54份为阳性,病原菌种类检测出17种,金黄色葡萄菌、草绿色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别为8株、11株、6株、16株。试验结果显示检出的病原菌对氯霉素的影响较低,而球菌对万古霉素的影响是巨大的,可达100%。以上病原菌对头孢唑啉、氧氟沙星与庆大霉素等均影响较大。患者于机体不同部位进行长期用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与草绿色链球菌具有显著差异,P<0.05;尚未使用抗生素或已使用一种抗生素者,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所占的比例较高,而已使用两种抗生素或以上者,其以草绿色链球菌所占的比例高。病程长短在利福平与头孢唑啉敏感性上具有显著差异,P<0.05,病程长者对药物敏感性较低,反之则显著。结论:慢性泪囊炎的病原菌群因患者性别、年龄、犯病时间、泪囊分泌物的性状与既往用药史不同而表现出差异,进一步研究这一课题可为临床对症下药提供依据,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暴力行为的护理干预对策研究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暴力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从2011年7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精神科病人护理方式,观察组对患者进行暴力分级评测,针对性的实施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暴力行为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有明显的降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暴力行为的发生,并明显的减少患者住院治疗的时间。

    作者:陈敏;孙倩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关于非注射充填微创祛皱方法的临床探讨

    面部祛皱是面部年轻化的主要内容,也是整形美容的重要内容之一。微创祛皱是发展方向,尤其是非注射充填微创祛皱,较之注射充填祛皱更为重要。自2004年以来,本人对非注射充填微创祛皱方法结合临床实践进行了专门研究,并对165例受术者进行了相应的手术,总的来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于相关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处理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另外,也有一些失败的教训,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燕;杨承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关于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与管理的分析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医疗器械的现代化水平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高科技的医疗设备在给医疗工作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维修与管理方面的问题。医疗器械能否正常运转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甚至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安危。因此,如何对医疗器械的质量进行有效维护与管理,越来越成为当下医疗工作的一个重点。

    作者:赵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食道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食道癌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护理。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30例食道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为其提供综合性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高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呼吸道护理和疼痛护理等,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30例食管癌患者的手术均获得成功,并且无并发症的发生,提早康复出院。结论:综合性的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有助于保障医疗效果,有效避免和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作者:袁林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腹腔镜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

    目的:针对经腹腔镜子宫肌瘤患者在围术期实施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模式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进行腹腔镜手术的68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及腹胀情况要高于参照组,同时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也低于参照组患者,两者比较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经腹腔镜手术子宫肌瘤的患者围术期间实施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模式效果显著,值得被临床推广。

    作者:王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健康管理模式在社区的运用效果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模式[1]在社区居民建立健康行为的作用。方法将84名生活能自理的居民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2人,干预组接受专业医务人员以健康管理模式为基础的疾病知识指导(包括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戒烟、饮食、运动等预防保健非药物管理指导),每一到二周回访并督导各种健康生活行为模式的落实情况;对照组则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指导。对比2组居民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居民的健康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住院人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对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有促进作用,健康管理符合时代需求,拥有广阔前景,值得推广。

    作者:唐銮玲;刘艳;盛振华;周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硫酸镁注射液联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重症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硫酸镁注射液联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效果,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80例重症哮喘患者进行本次研究,所有对象均为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患者,选取时间为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按照入院先后划分为治疗组(硫酸镁注射液联合大剂量甲基强治疗)和对照组(硫酸镁治疗),两组各4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咳喘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一周后,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且治疗组在各方面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硫酸镁注射液联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重症哮喘,可较单用硫酸镁取得更佳的临床效果,利于临床症状和各项指标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彦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Alpha-2-macroglobulin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背景及目的: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增高。Alpha-2-macroglobulin(A-2-M)是人类血浆中一种分子量为718kDa的四聚体糖蛋白,本研究旨在探讨A-2-M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于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确诊并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7例及正常体检者20例的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测定选取血清标本中A-2-M的表达情况,并对相应病例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期及III、IV期患者组别均较正常人组别血清A-2-M浓度高;I期患者组别较III、IV期患者组别血清A-2-M浓度低。Kaplan-Meier分析显示A-2-M高表达患者较中、低表达患者预后更差;Cox回归分析显示,A-2-M浓度为独立预后因素(。结论:A-2-M可能在正常人、早期和晚期乳腺癌患者之间存在差异表达,提示可能被用于乳腺癌早期诊断。A-2-M可能是乳腺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

    作者:吴正清;童文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患者芬太尼与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芬太尼与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麻醉用药选择瑞芬太尼,对照组麻醉药物选择芬太尼,均为静脉给药麻醉方式。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麻醉诱导后两组MAP、HR均较诱导前有所下降,P<0.05,两组间无明显差异。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观察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瑞芬太尼在老年手术麻醉中,效果好,性能稳定,值得推广。

    作者:刘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1例药疹患者的护理

    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口服、外用和注射等途径进入人体而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的反应,是过敏反应的常见类型。

    作者:唐世珍;李瑞华;赵玲霞;白倩;朱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人工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的人工膝关节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74例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人工膝关节置换术,通过记录围手术期相关护理,对围手术期相关注意事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74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45 min。结论通过中西医结合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成功是一个关键所在。

    作者:孟祥军;王子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间断吸氧时间登记表的设计与应用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间断吸氧时间登记表的设计及应用体会。方法:针对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临床设计及应用间断吸氧时间登记表的经验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登记表应用后与未应用前相比,护理人员工作时间、护患纠纷事件明显减少,护理满意度明显升高,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合理设计间断吸氧登记表,并在临床吸氧期间的应用,使氧疗过程的安全性、有效性得到保障,防止由于吸氧引起的护患纠纷,同时节省了护理工作时间,从而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黄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梅毒与免疫相关因子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杆菌(Treponema pal idum,TPLA,TP)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主要侵害皮肤粘膜和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梅毒的发病机制先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对于梅毒发病机制的研究目前主要是集中在白细胞免疫,认为梅毒发病与T细胞介导的天然免疫反应密切相关。如天然免疫受体TLR2(Tol 样受体2)通过识别梅毒螺旋体脂蛋白及细胞内信号传导,联系梅毒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起到桥梁作用,对调节炎症反应强度和维持免疫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基因多态性是指在一个生物群体中,同时和经常存在两种或多种不连续的变异型或基因型(Genotype)或等位基因(Al ele),其主要以三种形式存在于人类中,分别为: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DNA重复序列的多态性、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SNP)。SNP近年来倍受关注,约占人类DNA序列变异的90%,在医学和遗传学中有重要意义。借鉴其他感染性疾病遗传易感性的研究结果,本文将对对在梅毒免疫发病中重要免疫相关因子基因多态性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张鑫(综述);张信江(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不同人口学特征护士的焦虑状况调查分析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结合心理健康评定量表和护士的人口信息编制而成的基础表,对永州市五家综合性医院不同人口学特征护士的焦虑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焦虑程度和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减轻护士焦虑,提高护士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滕巍;魏文君;谢和秀;罗素琼;陶丽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剩余牙槽嵴的吸收的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口腔内包绕牙根的颌骨成为牙槽骨,剩余牙槽嵴的吸收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不可逆性的反应,它的发生受全身因素、局部因素、机械应力因素以及义齿修复等多方面的影响。牙槽骨是义齿修复的基础,牙槽骨丧失是口腔修复面临的难题。关于牙槽骨的吸收一直是国外学者研究的热点,虽然获得了一些进展,由于其病因的复杂性,至今尚无重大的突破,尤其是牙槽骨吸收病因机制尚不明确。

    作者:杨涛源;吴梓齐;王冠勋;林涛;陈路;刘士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肺炎38例社区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肺炎38例社区护理效果。方法:通过对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社区居民中38例老年肺炎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护理,确保适宜的居住环境,饮食指导,密切观察病情,吸氧,呼吸道护理,健康指导及药物不良反应指导,观察患者的疗效。结果: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后,20例患者痊愈,占总患者数的52.64%,15例患者好转,占总患者数的39.47%,3例患者病情加剧或死亡,占总患者数的7.89%。结论:老年肺炎患者采取社区护理,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能力,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翠萍;叶勇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骨科护理中康复锻炼的应用研究

    目的:针对顾客护理中的康复锻炼在临床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某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所收治的40例骨折患者,来进行实验研究,这部分患者在入院之后均要执行手术,而术后普遍需要1-9周的时间来进行康复训练,并且要针对相应的恢复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采取康复训练措施后,有38例患者都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肢体功能上的完全恢复,另2例患者仅仅是在肢体上有轻度的障碍,整体康复率为95%。结论:在实际针对骨折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务必要充分的对于动静结合的护理原则加以掌握,兼顾心理护理,大限度的避免不良因素出现,针对性的指导患者进行肌肉康复功能锻炼。

    作者:张鑫雨;胡雪岩;孙静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三维彩超应用于妇产科优于彩超的特点

    目的:对三维彩超应用于妇产科优于彩超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探讨和分析,以便为妇产科工作者更好的进行产检,查询病灶,以及产后恢复提供一定有借鉴意义与价值的材料,并提高对孕期婴儿的畸形以及其它病症的判断效果以及及时治疗。方法:根据我院妇产科在2012年1月~2012年7月对520例就诊孕妇进行分组抽查统计。在抽查统计中记录这些孕妇在产检中的具体情况,并且根据这些客观的数据分析、研究我院三维彩超应用于妇产科优于彩超的效果特点。结果:三维彩超检出异常率16.15%、符合率15.38%高于普通彩超6.54%、5.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产科的孕妇进行有效、科学的三维彩超检查,可提早的发现胎儿孕期是否存在成长问题,可以加大胎儿在生产前的病症治疗机会,降低新生儿疾病携带率。

    作者:平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胺碘酮治疗心脏术后心衰伴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对进行过心脏手术患者出现心衰伴心律失常现象用胺碘酮进行治疗时的效果。方法:对于在2011年6月到2012年6月之间在我院进行过相关治疗的64位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胺碘酮进行过治疗之后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副作用很小。结论:用胺碘酮治疗进行过心脏手术患者出现心衰伴心律失常现象有很好的效果。

    作者:徐海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如何避免骨科手术后发生感染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其相关感染因素,以便加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2013年12月骨科手术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相关资料。结果:医院感染的部位依次为术后切口感染、泌尿道感染、呼吸系统感染、血液、胃肠道感染、皮肤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年龄、手术性质、切口类型、手术及住院时间等。感染致病菌以为致病菌以G-杆菌为主,占52.78%。结论:骨科以切口感染多见,发生医院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强调加强切口感染的监测与控制、重视各环节质量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

    作者:赖培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