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平;谢银凤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透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的护理方案。方法我院自2011年2月~2013年12月共对40例老年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结论老年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预后,50%取决于透析效果,50%则取决于护理干预,健康指导,饮食起居与患者的自我监控。
作者:蔡盈妮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提高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护理效果。方法对8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护理体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如果对慢性阻塞性肺病进行有效的心理、治疗、排痰及并发症的护理,能减少COPD患者住院次数及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查睿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剖胸术后患者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原因,并探讨有效地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剖胸术后发生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原因,并予以有效护理。结果:60例剖胸术后发生呼吸衰竭患者中,12例因麻醉药物所致,29例因手术创伤所致,9例患者因切口疼痛所致,10例患者因肺水肿所致。60例患者经过机械通气、氧疗等治疗后,其中57例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出院,3例患者因家属放弃治疗未愈而出院。结论:剖胸手术患者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有麻醉药物、手术创伤、切口疼痛及肺水肿等,有效地护理措施可很好地改善患者肺功能,促使患者病情好转。
作者:丁志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根据老年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特点,探讨老年肝炎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老年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的观察护理。结果45例患者中治愈20例、好转12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2例。结论老年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有肝功能损伤重、临床症状、并发症隐匿等特点。在护理中,做好病情观察,加强对症及心理护理,可尽早发现病情变化、及时诊治,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吴宇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克雷伯菌性肺炎的疾病特点,感染率和耐药特点等,为治疗该疾病选择抗菌药物方面提供较好的指导和理论依据。方法将本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细菌性感染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的痰标本中筛选分离出105株克雷伯菌进行检测,对其药敏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肺炎克雷伯均对各种药物的敏感率不同。亚胺培南敏感率高,舒巴坦和哌拉西林的敏感率其次。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约为三分之一。多次使用抗菌药物产ESBLs检出率比初次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检出率高很多,其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克雷伯菌性肺炎的治疗药物选择哌拉西林、舒巴坦和他唑巴坦等抗菌药物疗效较佳,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对于治疗克雷伯菌性肺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疗效佳。
作者:唐岳军;张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加味承气汤治疗术后肠粘连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手术后确诊为肠粘连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加味大承气汤口服治疗,每日1剂。对照组采用莫沙比利5 mg/次,每日3次口服,治疗均以2周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大承气汤治疗术后肠粘连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光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研究引流管护理单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普外科需要引流的86例患者分为实验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均采取常规护理基础上,实验组运用引流管护理单进行引流护理,对比2组差异性。结果:使用引流管护理单的实验组均得到了有效引流,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流管护理单在普通外科病房的使用中能够提高护理水平上,可以效避免由于疏忽造成的失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金红;许菊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本文通过分析复元活血汤的处方和药理,探讨活血化瘀法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并以实验证明猜想的正确性,并对中医药治疗骨折方法推广提出展望。
作者:周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儿童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为了与本世纪初曾流行于欧洲的昏睡性脑炎(又称甲型脑炎)相区别,解放后我国卫生部定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起病急,症状轻重不一,从隐性感染、轻症脑膜炎到病情严重的重症脑炎,出现高热、惊厥、昏迷、直至痉挛性瘫痪,甚至死亡。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目前乙脑每年发病约50000例,其中约1/3的病例死亡,且乙脑后遗症严重,存活者20%~40%留有神经麻痹和心理改变等严重后遗症,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现将其流行病学资料作一综述。
作者:卫金凤;梁程;杨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对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方法对210例患儿进行严密隔离,做好消毒、卫生宣教,做好发热护理、皮肤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和用药护理,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210例患儿均不同程度缩短了住院天数,痊愈或好转出院。结论通过提高患儿的免疫力及对症治疗,精心的护理和落实健康教育,对提高本病的治愈率、预防疫情蔓延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王军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针灸和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如何应用疗效更佳。方法:选择我院近1年内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5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组给予针灸加牵引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针灸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9%,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意义。结论:针灸联合颈椎牵引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新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随着镍钛旋转器械的发展,根管的成形能力和根管预备速度大大提高,特别是在弯曲根管中。镍钛器械的广泛使用,使其更容易获得统一的根管锥度。但旋转镍钛系统也有它的局限性,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更换器械,操作较为繁琐耗时,也容易造成器械的折断。为了克服这些缺点,使根管预备更加方便和安全,单根锉根管预备系统应运而生。本文就waveone这种新型的镍钛器械作一综述。
作者:赵旭;王亚斐;闫胜男;郗红;王贺;孙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文章对导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原因进行简单分析,并根据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出现此症状者实施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以作探讨。
作者:张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以供参考。方法我院自2013年1月起对血透室加强护理流程管理,对比加强护理流程管理前后1年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患满意率的变化。结果与加强护理流程管理前对比,加强护理流程管理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护患满意率明显提高,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在血透室临床护理工作中加强护理流程管理有助于规避护理风险事件,提升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孙文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肝囊肿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2012年12月,49例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的临床资料。结果:49例手术均获得成功,其中1例怀疑囊肿与胆管相通中转开腹,所有病例均放置腹腔引流管外引流,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全组均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技术在肝囊肿的手术治疗中,具有创伤小、痛苦轻、费用少、恢复快等优点,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近年来,随着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冠状动脉介入检查(造影)及治疗(PCI)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必不可少、行之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手段(1)。由于拔管时间离局麻时间较长,拔管时局麻药已失去作用,拔管时方法不当,动作过猛,压迫用力过大,加压包扎过紧均可加重疼痛。疼痛刺激可作用于皮层中枢或下丘脑,使胆碱能植物神经张力突然增强,导致内脏及肌肉内大量小血管强烈反射性扩张,引起血压下降,心率迅速缓慢。剧烈疼痛还可引起神经源性休克[2]。拔管前加强局部麻醉,可在鞘管周围注射1%利多卡因,拔鞘管时动作要轻柔,不宜过猛过快,以左手食指和中指压迫股动脉,按压力度以能摸到足背动脉搏动为宜,避免过度用力或压迫面积过大。同时给于心理上的支持,并嘱患者深呼吸,放松心情。
作者:卞修蕊;刘桂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儿童消化系统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方法对我院收治较为有代表性的35例儿科消化系统疾病患儿进行病因调查,并对患儿的临床治疗进行调查和整理。结果在这35例儿童中消化系统疾病发生在口腔的患者为7例,占35例消化系统病例的20%,消化系统疾病发生发生在食道部的患儿例数为0,占35例消化系统病例的0%,消化系统疾病发生发生在胃部的患儿例数为12例,占35例消化系统病例的34.29%,消化系统疾病发生发生在肠部的患儿例数为20例,占35例消化系统病例的57.14%,消化系统疾病发生发生在肝脏部的患儿例数为1例,占35例消化系统病例的2.9%,消化系统疾病发生发生在胰腺部的患儿例数为2例,占35例消化系统病例的5.71%,普儿患者内科消化系统疾病主要发生在胃肠部位,胃、肠内科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率大。讨论胃部及肠部是儿童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的发生部位,其原因除了与儿童自身的免疫力有关,很大成程度上是和家长的喂食方式密切相关。因此,对于幼儿的饮食应该要严格的控制。
作者:王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良性肿瘤,在30~60岁的妇女中,患病率为70%~85%。其恶变率较低,肌瘤的发生、生长可能与长期和过度雌激素刺激有关,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手段。经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切除术与传统经腹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相比,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节省了医疗费用。我院妇产科在经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基础上,运用护理程序,结合患者心理、生理变化特点,对其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帮助患者维持佳身心状态,提高手术耐受性,预防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杨中先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患者SMBG行为的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SMBG行为的改变及血糖控制水平的变化。方法:对56例我院收治的使用血糖仪进行SMBG的DM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现场指导教育及电话回访教育,将教育前后的血糖水平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血糖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00)。结论:对糖尿病患者SMBG行为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护理干预在家庭自我血糖监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吴小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地临床治疗体会。方法:采取“单纯穿孔修补术”或“彻底性溃疡手术”,术后配合以溃疡的内科药物治疗后,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对不典型症状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地及时治疗,多有赖于及时准确的进行腹腔穿剌,积极的手术,保证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勇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