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针准”要求对年轻护士穿刺技能的影响

张迎利;陈瑞芹;陈莹莹

关键词:年轻护士, 静脉穿刺, 技能, 护理服务理念, 登记表, 人员, 大年龄, 护理部, 成功者, 本科
摘要:为响应优质护理服务,我院护理部从2013年5月起提出“一针准”护理服务理念。要求护士如果一针静脉穿刺不成功,马上换另外一位护士穿刺,不许再进行第二针穿刺。每日做好“一针准”护理服务登记表。登记表的内容有:日期、穿刺总数、未一针穿刺成功的数量及人员、协助穿刺成功者、一针穿刺成功的数量及人员,备注,等8栏内容。我科共有护士10名,大年龄37岁,小年龄22岁,平均27岁;1名中专,4名大专,5名本科。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与关怀伦理学

    艾滋病的快速蔓延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要战胜艾滋病,当然需要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共同努力,但仅拥有高超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其具有突出的生物-心理-社会性质。尤其关键的是要有一项有效的而且合乎伦理的政策,而伦理学是政策、行动的基础。政策的制订必须考虑种种人的价值,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价值。而伦理学将决定在决策中何种价值处于优先地位、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排列顺序。这对于艾滋病的预防、治疗及控制都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仅就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中的伦理学问题做了初步探讨。

    作者:卢根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腹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辅助作用下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6月收治的60例甲状腺患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辅助以患者实施腹腔镜作用下进行手术治疗。结果在对所有患者实施了行之有效的手术治疗后,患者所引发的并发情况显著降低,治疗效果较好,所有患者手术均告成功。结论采用腹腔镜辅助作用下实施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是安全、可靠的手术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徐娟;秦菊;郑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神经刺激器定位坐骨神经阻滞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神经刺激器定位坐骨神经阻滞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了我院2009年6月到2012年12月门诊收治的根性坐骨神经痛患者80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通过硬膜外腔注射含糖皮质激素镇痛复合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通过神经刺激器引导行患侧臀部坐骨神经阻滞,并行硬膜外腔神经阻滞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显示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组间比较观察组在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优良率上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根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坐骨神经与硬膜外腔神经阻滞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汪春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雷珠单抗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疗效及护理干预

    目的:观察雷珠单抗注射液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疗效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观察使用雷珠单抗注射液玻璃体腔内注药后患者视力变化,并与使用光动力疗法治疗湿性黄斑变性患者进行视力对比。结果使用雷珠单抗注射液较光动力疗法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疗效更持久更显著。结论雷珠单抗注射液是较光动力疗法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有效新方法。

    作者:常美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Alpha-2-macroglobulin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背景及目的: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增高。Alpha-2-macroglobulin(A-2-M)是人类血浆中一种分子量为718kDa的四聚体糖蛋白,本研究旨在探讨A-2-M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于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确诊并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7例及正常体检者20例的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测定选取血清标本中A-2-M的表达情况,并对相应病例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期及III、IV期患者组别均较正常人组别血清A-2-M浓度高;I期患者组别较III、IV期患者组别血清A-2-M浓度低。Kaplan-Meier分析显示A-2-M高表达患者较中、低表达患者预后更差;Cox回归分析显示,A-2-M浓度为独立预后因素(。结论:A-2-M可能在正常人、早期和晚期乳腺癌患者之间存在差异表达,提示可能被用于乳腺癌早期诊断。A-2-M可能是乳腺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

    作者:吴正清;童文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改良式腹直肌外缘切口手术治疗阑尾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改良式腹直肌外缘切口手术治疗阑尾炎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60例阑尾炎病患,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2组,各8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改良式的腹直肌外缘切口的手术方法治疗,对照组80例患者则给予以往常规的切口手术方法进腹。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比较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差异性以(P<0.05)统计学意义进行表示。结果实验组80例病患中40例显效,35例有效,5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80例患者中33例显效,31例有效,16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0%。实验组病患的手术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改良式腹直肌外缘切口的手术方法在阑尾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明显,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广泛推广与使用。

    作者:朱文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ICU老年患者谵妄的预见性护理

    目的:了解ICU的老年患者发生谵妄的情况及临床表现,探讨相关的预防措施,有效防止和减少ICU 谵妄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甲组(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入住ICU)老年患者150例,发生ICU谵妄7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制定了一套预见性护理。乙组(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入住ICU)老年患者170例,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后,发生ICU谵妄20例。两组ICU谵妄发生率.结果:甲组发生率为46.7%,乙组为11.7%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关注老年患者谵妄的风险及临床表现,注重预防为主,药物治疗为辅,采取积极的预见性护理是预防老年患者ICU谵妄的重要措施。

    作者:金婉玲;管君花;王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新时期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措施选择与知情服务分析

    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为保证我国人口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奠定了基础,在调节我国人口进行有计划发展也有着一定作用。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国人口再生产有了更好的转变,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资源与环境问题。因此,为更好的做好计划生育,对新时期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措施选择与知情服务分析有着重大意义。

    作者:郑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护理体会

    病毒性脑炎是由各种病毒引起的一组以精神和意识障碍为突出表现的中枢神精系统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脑实质损害及颅内高压。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意识障碍,轻者出现表情淡漠,嗜睡,重者神志不清,瞻妄,昏迷。我院收治的2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通过作好基础护理,高热护理,精神异常护理,用药护理,病情观察等措施,患儿恢复较好。

    作者:彭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小儿腹泻的护理体会

    小儿腹泻是5岁以下儿童的常见病,其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长期以来严重危害着儿童的健康。由于小儿年龄小,不能清楚正确的向医务人员表达自己的病情,因此医护人员一定要严密监护,科学合理的做好小儿腹泻患儿的临床护理工作,从而提高临床治愈率。现对腹泻患儿的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姜学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骨科创伤患者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的研究

    目的:通过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对骨科患者进行护理,探讨骨科患者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至2013年12月进入我院治疗的骨科患者90例,随机平均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实行临床骨科基本护理,另一组为观察组,应用我院自行设计运行的预见性护理程序,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的抢救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机率以及患者的舒适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和术后并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舒适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采用预见性护理程序不仅减少了患者的抢救时间、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也使患者减少了痛苦,对骨科创伤患者的护理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作者:姚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外伤院前急救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在外伤患者院前急救工作中各项护理措施对院前急救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对108例外伤患者院前急救患者采取的各种急救护理措施以及患者的转归。结果:院前急救108例外伤患者,通过采取各种急救护理措施,成功抢救103例,死亡5例。结论:快速高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是外伤患者院前急救的重要保证,院前急救工作中各项急救护理措施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

    作者:赵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妊娠高血压疾病36例的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诊疗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有效方法。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6例妊娠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给予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和对照组(仅仅给予硫酸镁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妊娠情况。结果:两组孕产妇均未发现有死亡病例,均治愈出院,观察组早产、胎盘早剥、剖宫产、产后出血、胎儿呼吸窘迫、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死亡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妊娠高血压孕产妇的定期孕检,做好孕期保健,及早诊断,及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有改善母婴结局。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一种理想手段。

    作者:王玉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早期功能锻炼配合按摩对于髋关节及下肢手术后深静脉栓塞预防的护理观察

    深静脉血栓形成好发于下肢,多见于高龄、制动、手术、创伤、恶性肿瘤、产后、口服避孕药等人群,尤其是髋关节及下肢手术并发血栓较常见。本组探讨髋关节及下肢手术后并发深静脉栓塞的有效防护措施,重点研究早期功能锻炼的临床意义,现总结如下:深静脉血栓形成好发于下肢,多见于高龄、制动、手术、创伤、恶性肿瘤、产后、口服避孕药等人群,尤其是髋关节及下肢手术并发血栓较常见。本组探讨髋关节及下肢手术后并发深静脉栓塞的有效防护措施,重点研究早期功能锻炼的临床意义,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0年5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68例髋关节及下肢手术后并发深静脉栓塞患者设为观察组,将2005年5月-2006年5月我院收治的42例髋关节及下肢手术后并发深静脉栓塞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组包括男37例,女31例,年龄45岁-79岁,平均年龄为61.8±15.2岁;对照组包括男23例,女19例,年龄43岁-78岁,平均年龄为59.2±13.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李银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沟通技巧在护患交流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人员不再是被动地执行医嘱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而是要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病人的整体状况,注意“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现代的服务理念。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与病人交流和沟通,满足病人的身心需要,努力减轻病人的痛苦,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李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妊娠合并梅毒的护理

    妊娠梅毒和先天梅毒儿的发生,严重危害母婴健康,增加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收治妊娠合并梅毒患者46例,规范的护理措施是预防交叉感染及防止院感发生的关键,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年龄20~36岁,初产妇36例,经产妇10例,剖宫产42例,经阴道分娩4例。1.2诊断标准和方法妊娠合并梅毒诊断标准:①梅毒血清学检查阳性;②孕妇本人或配偶有婚外性行为及梅毒感染史,本人有流产、早产、死产、死胎史或分娩梅毒儿;③具有各期梅毒的临床症状和体征[1]。

    作者:曾永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药物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80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80例的临床分析。方法:选择我院近期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共80例,对纳入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同药物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不同疗效。结果:80例患者的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男性人群,其中以心力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占所有病症的55%;而选择的药物以血管紧张素抑制剂类为主,占52%,两种药物以上联合应用的约占48%。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发病多集中于老年男性患者,以慢性心力衰竭为主要表现特征,应用钙拮抗剂、B受体阻滞剂药物疗效较好,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美托洛尔可以作为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首选药物。

    作者:江建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心理治疗对输卵管结扎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在输卵管结扎术对受术者焦虑和疼痛的影响。方法:300例进行输卵管结扎术的妇女,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术前、术中分别进行心理治疗,对照组不进行心理治疗,只进行一般性治疗。结果:观察组接受心理治疗的妇女心理焦虑程度、手术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心理治疗可明显改善输卵管结扎的焦虑和疼痛。

    作者:万婷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产后尿潴留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分析产后尿潴留患者有效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将在我院足月经阴道分娩的80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在常规产科护理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采取单独的常规产科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产后尿潴留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尿潴留改善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57.5%),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产科护理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减轻患者痛苦,有利于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王淑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呼吸训练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护理疗效探讨

    目的:分析对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选取我院于2013年10月1日至2013年10月31日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40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呼吸训练并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一段时间治疗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患者的呼吸训练,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够缩短患者的治疗周期,还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华琴;周开兰;邹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