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彦;陈晖
牙科陶瓷材料具有优良的美学修复效果和生物相容性,能为患者制作出具有更高美学效果的修复体.在全瓷修复中,良好的粘接技术极为重要.所以,临床上常采用不同的表面处理技术和选择树脂粘接剂来增加全瓷修复体和基牙的粘接强度,从而增加全瓷修复体的抗折强度.喷砂处理作为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技术,其在增加粘接强度的同时也会对全瓷修复体的抗折强度和适合性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就喷砂技术在全瓷修复中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李婷;章浙锋;周谧;王航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随着直接粘接技术的发展,临床医生将带有金属网面背板的颊面管直接粘接在支抗牙颊面,解决了粘接带环前需分牙和去除带环后支抗牙近远中留有间隙等缺点,这种直接粘接型颊面管的应用减少了医生的椅旁操作时间,避免了支抗牙的牙周损害,同时也满足了患者对美观和舒适感的要求.本文将对直接粘接型颊面管与带环的对比、临床使用现状、发展前景及其对直接粘接技术发展的要求作一综述.
作者:尹艳春;侯景秋;彭惠;李德超;杜晓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正颌手术通过打破原有的颌骨系统,重建咬合平衡来达到改善面型和咀嚼功能的目的.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进步,正颌外科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其疗效和安全性也得到了学术界的肯定,但是也有少部分术后恢复不佳甚至治疗失败的病例存在.颌面部解剖结构复杂,影响预后的因素较多,尤其正颌术后颌面部软组织的变化难以动态观察,至今其变化过程及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就近年来正颌术后咀嚼肌改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曹俊;唐恩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天然牙表面纹理的不同会引起光线反射和折射的改变,从而导致牙齿的色彩发生变化.本文旨在通过简述天然牙表面微纹理的特征和颜色的基本理论,总结现阶段各学科中物体不同表面粗糙度对光反射和散射系数产生的影响,导致物体表面亮度等颜色视觉的差异以及相关表面粗糙度和颜色关系的研究成果,并归纳口腔医学领域中烤瓷修复体表面粗糙度对不同种类和色号的义齿在明度、色相和彩度等颜色参数以及颜色稳定性等方面的影响,探讨烤瓷抛光磨光器材对义齿表面微纹理的制备可能提供的技术支持,同时对研究义齿表面微纹理和颜色关系的可行性和重要性进行综述.
作者:刘小莉;罗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拔除磨牙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拔除磨牙的适应证,以期为临床选择方法提供指导.方法 选择12例患者,根据情况分别拔除上颌第二或第一磨牙以及下颌第三磨牙,均采用MBT技术矫治.比较治疗前后头影测量结果的差异.结果 在10项测量指标中,有4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种差异集中反映了2种治疗方法在牙性变化和骨性变化中的不同.结论 拔除磨牙可以成功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患者.
作者:张子扬;李玉如;黄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生物活性玻璃是一种能与活体骨组织、软组织或牙体硬组织形成直接结合的特殊玻璃,是良好的生物活性材料.玻璃离子黏固剂是临床常用的牙科充填和固定修复黏固材料,因其具有许多其他材料不可比拟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利用生物活性玻璃改性玻璃离子黏固剂,能够提高材料的生物活性,促进牙本质矿化,保护牙髓组织.本文就生物活性玻璃在玻璃离子黏固剂改性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杜习金;黄翠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一旦发生根折则预后非常差.根折与牙齿的解剖形态、(牙合)因素、生物力学、医源性等因素密切相关.国内外学者对根折原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对根折病因及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张燕;秦晓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动脉硬化和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源于一套复杂的遗传和环境因素.口腔感染是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妊娠并发症(自发性早产)和糖尿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潜在危险因素.临床研究显示,牙周炎患者有高标志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物,如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结合珠蛋白和纤维蛋白原,这些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的牙周炎患者中要较单纯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高很多.下面就口腔感染引发心血管疾病的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屠彦;陈晖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显微硬度测量法能间接反映牙体硬组织的矿物含量变化,是目前评价牙齿漂白产品对牙体硬组织影响常用的方法之一.样本种类、漂白剂、测量部位、储存环境等都可能会造成牙体矿物含量的变化,从而导致牙体显微硬度值的差异.本文就牙齿外漂白中显微硬度测量法的应用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撒悦;王浙君;王贻宁;蒋滔 刊期: 2010年第02期
Nel样1型分子(Nell-1)是一种新的重要的生长因子,其基因主要在成骨细胞的分化和程序性死亡阶段发挥重要的作用.下面着重就nell-1基因与转化生长因子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nell-1基因在介导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和相关分子信号途径,Nell-1蛋白对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胞外基质蛋白的调控作用等作一综述.
作者:周海华;李祖兵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微焦点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作为小型样品的三维成像工具,能够获取物体的内部与外部断面信息,并通过三维重建对其内部结构进行测量与分析.相对以往的研究手段,Micro-CT应用于龋病研究领域具有无需破环牙齿完整性、可监测体外人工龋病进程的动态变化等优点.本文就Micro-CT在龋病研究中的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张舫;吴红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传统正畸治疗过于关注是否达到中性咬合关系这个目标,而对于是否能获得协调美观的软组织侧貌则很难预测.Andrews提出了口颌面协调六要素,通过使用面部外标志进行诊断,可以大化协调口腔与颌面部关系,获得美学上的佳治疗结果,并有利于保持口腔长期健康稳定.Andrews口颌面协调六要素的提出基于公认的口颌面协调的牙齿、颌骨的位置及关系,适用于各种种族、年龄、性别的患者.
作者:张珂;白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加快正畸牙移动速度,缩短正畸疗程是正畸学者所追求的方向之一.随着牵引成骨技术广泛应用于颅面部骨骼,上下颌骨的延长和牙槽骨垂直距离的增高等各个领域,并取得了较大进展,牵引成骨技术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就牵引成骨技术在正畸牙移动中的应用形式和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尹林玲;房兵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恶性黑色素瘤属于易复发和高转移率的恶性肿瘤.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具有统一独立的肿瘤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不同,头颈部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分期一直沿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TNM分期.但头颈部黏膜在组织学结构上与皮肤有着显著的差异,所以头颈黏膜恶性黑色素瘤应该具有一套独立的分期体系,以利于临床上进行诊治和判断预后.下面就口腔、鼻腔和副鼻窦黏膜恶性黑色素瘤分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杨溪;郭伟;张陈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不同桥体加强结构设计对烤瓷固定桥瓷层强度的影响,为临床使用合适的金属桥架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对C5、C6缺失采用C4-C7金属烤瓷双端固定桥模型,在烤瓷固定桥金属基底的舌侧设计点状和带状加强结构,以无加强结构设计作为对照,在桥体中央垂直于咬合面进行加载(速度0.5 mm·min-1 ),记录饰面瓷破坏时的载荷以及破坏的形式.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瓷层失败时的大载荷值组间差异(α=0.05),并探讨不同设计组间瓷层破坏形式的差异.结果 3种不同设计组发生瓷裂时的平均大载荷分别为(0.87±0.06)kN(无加强结构)、(1.03±0.15)kN(点状加强结构)和(0.93±0.10)kN(带状加强结构).无加强结构组与点状加强带组的大载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瓷层破坏形式上,各组间没有明显的差异,瓷层破坏的位置几乎都是在加载点周围和近远中固位体的连接体部位.结论 金属桥架舌侧连接体区的点状加强结构对烤瓷桥强度可以起到明显的增强效果.
作者:陈铭晟;孟玉坤;徐江;李中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间质细胞与细胞外基质构成的肿瘤-宿主界面微环境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浸润和转移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癌相关成纤维细胞是重要的宿主细胞,对口腔癌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其为靶标所进行的肿瘤间质治疗开拓了肿瘤防治新途径.下面就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及其来源、与口腔癌的关系和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郑晓斌;陈作良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多种伤害性刺激均可引起细胞内腺苷三磷酸(ATP)的释放,ATP可激活P 2 X和P 2 Y受体,引起相应的生物学效应.P 2 X和P 2 Y受体均属于P 2 受体家族,其中P 2 X受体为配体门控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受体,允许钠、钙、钾等阳离子通过.P 2 Y受体属于G-蛋白耦联受体.三叉神经节中含有大量与外周痛觉传导有关的中小型神经细胞,P 2 X受体在三叉神经节的痛觉传导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就三叉神经痛以及P 2 X受体的结构、分布、生物学特性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安东;雷洁;王元银;周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减阻助萌法、外科手术暴露联合正畸牵引法和拔除法等.减阻助萌法仅适用于正位埋伏且尚具有萌出潜力的牙齿,其预后一般较好.外科手术暴露联合正畸牵引法是目前临床上常采用治疗埋伏牙的方法,外科手术暴露方法主要有开放式导萌法和封闭式导萌法.其中,封闭式导萌法的效果更好.正畸牵引中支抗的设计、牵引的位置和方向以及牵引的力值大小为重要.拔除法和其他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较少采用,主要是用来治疗弯根埋伏牙.
作者:王镶珊;胡荣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TiUnite是一种在种植体表面进行阳极氧化的处理技术.因其独特的微观结构和组成,TiUnite表面种植体具有良好的骨结合能力.大量的临床追踪报道表明,TiUnite表面种植体在即刻/早期功能负重时可以取得很好的长期疗效,而且TiUnite表面种植体在软质骨和后牙区应用时较机加工的表面种植体具有更高的成功率.此外,TiUnite表面种植体在骨量不足和骨重建的患者中也可以取得很高的成功率.本文就其新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吴奕添;王家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构建4级纳米钛膜实验模型并研究其表面化学特征和亲水性.方法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通过温度控制制备不同粒度的纳米颗粒钛膜,并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常温组,100、250和380℃组以及对照组样品的表面化学元素及其质量分数,静态水接触角测试其表面的亲水性能.结果 所有样本表面均存在着钛、氧和碳元素,且含量基本相同,仅对照组和380℃组的氧和碳元素百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水接触角测试显示,对照组接触角小,与其他各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常温组的接触角较100℃组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其他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各组间纳米钛膜表面化学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基本相同.纳米钛膜表面的亲水性差异主要由其形貌差异引起,因为钛基底形貌的特殊性导致镀膜组纳米钛膜表面的亲水性小于未镀膜组.
作者:杨振宇;游梦;王虎;刘媛媛;李明霞;巴凯;林颖洁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