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如何做好妇产科产妇的心理护理

陈盛君

关键词:产妇, 心理护理
摘要:现代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护理中护患间的沟通是治疗的前提与保障。产妇做为一个特殊的人群在家庭和社会在尤其引以重视。所以妇产科产妇的心理护理对家庭和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使产妇安全愉快的度过整个住院过程,满意回家。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内科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内科胸腔镜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的胸腔镜检查资料。结果22例患者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13例为恶性肿瘤胸膜转移;恶性胸膜间皮瘤1例;慢性炎症4例。结论内科胸腔镜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的常规检查方法。

    作者:邢彬;栾坤;张高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外固定支架结合骨折治疗仪治疗开放性骨折70例效果分析

    目的:对开放性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骨折治疗仪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将来院住院治疗的70例开放性骨折患者,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清创和复位以及外固定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固定术后2周对患者采用骨折治疗仪治疗。结果:观察组平均愈合时间为(8.0±1.0)周明显短于对照组(12.0±1.5)周;此外,观察组的平均牢固愈合时间为(17.0±1.0)周明显短于对照(21.5±1.5)周;并且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1.4%(32/35)明显高于对照组74.3%(26/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开放性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骨折治疗仪治疗,其能够有效地缩短患者临床骨折愈合时间以及牢固愈合时间。

    作者:田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HBV -DNA 乙肝患者的检测结果观察与分析

    目的:观察并分析乙肝患者的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的检测结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门诊及住院部在2012年2月-2013年4月收治的1000例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荧光定量-核酸扩增(PCR)检测法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所有患者血清标本的HBV-DNA含量。结果:所有乙肝病毒血清两对半检测组合(HBVm)模式中所占比例高的是小三阳模式449例(44.9%)和大三阳模式358例(35.8%),两种检测组合模式中HBV-DNA阳性检出率对比具有明显差异,其中大三阳模式的HBV-DNA阳性检出率(62.3%)明显高于小三阳模式(33.4%),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乙肝患者的 HBV-DNA含量检测结果分析,提示HBeAg阳性的病毒复制旺盛,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结论:HBV-DNA的定量检测可直接反映乙肝病毒的复制及传染性,是诊断乙肝以及临床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

    作者:董天珍;董天雄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药剂科差错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总结医院药门诊房药剂科处方调剂差错产生的原因,并避免发生差错。方法医院门诊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产生的原因及可以采取的防范对策加以探讨。结论处方调剂差错将使广大患者对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工作失去信任,所以药剂科工作人员需要重视处方管理,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增强自身的药学知识水平,避免发生处方调剂差错。

    作者:王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10例脑系感染患儿引起医疗纠纷原因分析

    医疗纠纷是目前各医院非常头疼的问题,发生医疗纠纷后,给医务工作者造成巨大的心里压力,给医院造成经济及名誉损害。对如何防范医疗纠纷的论述较多,但对那种疾病容易引发纠纷报道甚少。总结本地区2000年1月-2012年9月12年来,发生在我市儿科的14起比较大的医疗纠纷中,发现脑系感染患儿在儿科是容易引起医疗纠纷的病种。

    作者:安晓武;窦钧年;彭文刚;李玉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子宫肌瘤诊治的热点问题

    子宫肌瘤是妇产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仍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其发生率、患病率继续上升,子宫肌瘤的诊治中还有许多未明、未清楚、未统一、未完善的基础研究、理论和实际问题,如病因学至今未明,随着学科发展、交叉学科渗入、临床诊治中的实际问题不断出现,教科书和某些专著中也均未涉及,所以仍需有关学科人员不断深入研讨,更应对子宫肌瘤的一些衍生和转化医学的问题引起重视。

    作者:孙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诊治效果观察

    目的:讨论分析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20例消化性溃疡(PU)患者.将两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雷贝拉唑钠的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的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为9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痊愈率上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Hp根治率比较中,试验组的7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钠的三联疗法在提高临床痊愈率和Hp根治率方面,较其他临床药物有更佳的效果,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穿龙薯蓣皂苷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穿龙薯蓣(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为薯蓣科薯蓣属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产地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长白山地区[1]。穿山龙是穿龙薯蓣的根茎,又称穿地龙、地龙骨等,其主要有效成分是甾体皂苷。薯蓣皂苷( Dioscin)为甾体皂苷中水不溶性皂苷,平均含量2.01%[2]。甾体皂苷类水解后产生薯蓣皂苷元,分子式为C27H42O3,分子量为414.6,白色轻质粉末,无异臭,平均含量0.93%-2.26%[3]。薯蓣皂苷元是穿山龙发挥作用的真正有效成分。

    作者:王烨;裴银辉;宋鸿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顽固性高血压的病因和治疗

    顽固性高血压是高血压病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危害较大。对于顽固性高血压进行研究和治疗对患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顽固性高血压有多种病因。顽固性高血压的成功治疗不既需要诊断和适当治疗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发疾病也需要治疗性生活方式的改变,还要使用多种有效的药物联合治疗与介入治疗的方法。本文综述了顽固性高血压的病因和治疗。

    作者:杜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谈基层医院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预防

    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认识其危险因素,并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可以控制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上医治未病、预防为主等观念自古有之,但在基层医院往往被忽视或宣传不够。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充分认识其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危害,认识其危险因素,加强自我保健与预防,尤为重要。控制危险因素可使全球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降低75%,卒中风险降低85%。预防是控制慢性疾病的佳手,危险因素是指与某一疾病发病率增高有关的因素,分为可干预性和不可干预性两类。不可干预性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等。可干预危险因素是预防主要针对的目标,包括吸烟、酗酒、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或血脂异常、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高胰岛素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体力活动减少、情绪应激等。预防分为一级预防:防发病,综合控制多重危险因素,预防或减少疾病的发生。二级预防是防事件,有病防变,预防和减少致残或致死率。下面就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概述如下。

    作者:王卫甫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在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中的疗效,评价经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输注依达拉奉30mg,bid,口服丁苯酞0.2 qid,共14d。采用“中国脑卒中病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治疗后3d、7d、14d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3d开始起效,7d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组11.0±8.3,对照组12.9±6.7。及14d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组7.9±3.5,对照组10.1±5.2。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秩和检验显示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赵黎明;逄缎;张彦峰;孙红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56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在治疗急性阑尾炎方面的临床疗效,以及与传统阑尾切除术的差异。方法汇总分析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间收治的56例急性阑尾炎病例,其中治疗组28例,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传统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并对两组病例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感染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在上述指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采取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创口较小、康复较快的优势,疗效明显优于传统阑尾切除术,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曹志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嘉峪关市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戊肝感染状况检测与分析

    目的:了解嘉峪关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经修改检验项目后实施健康检查,对戊型病毒性肝炎感染情况进行检测与分析,为疾病预防控制及卫生监督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受检者空腹静脉血6~10mL分离血清,采用改良赖氏法检测谷丙转氨酶(ALT);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戊肝IgM抗体。结果2011~2013年对嘉峪关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体检共33481人次,其中检出谷丙转氨酶大于25KU的1751人次,谷丙转氨酶异常率5.23%。检出戊肝IgM阳性1人次,阳性率0.030‰。结论嘉峪关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中检出戊肝IgM抗体阳性个体,证明健康体检中戊肝检测的必要性,因此应重视并坚持对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定期健康体检,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管理,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和监督监测,防止病毒性肝炎的流行。

    作者:钱红芬;陈永昌;杨朝霞;周彩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艾灸治疗慢性结肠炎80例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艾灸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对80例慢性结肠炎患者进行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艾灸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结果:80例患者中痊愈56例,有效1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1.2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艾灸治疗慢性结肠炎,能较快地调整并改善肠道功能紊乱,纠正肠道菌群失调,提高机体免疫力,修复损伤肠黏膜。

    作者:李小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药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实验与探究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分为熏蒸组20例,非熏蒸组20例,疗程为20 d,分析RA患者治疗前后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的变化,观察熏蒸疗法对急性炎症(RF、 ESR和CRp)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RA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TNFα及IL10的含量变化,分析熏蒸疗法对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83.3%;治疗组显效率为66.6%,对照组显效率为33.3%;治疗组治疗后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减少,晨僵时间缩短,与对照组比较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ESR、CRp、RF及TNF α、IL10均有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P<0.05或P<0.01。结论中药熏蒸治疗RA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商艳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干预法在新生儿脐带护理中的应用探究

    目的:探讨不干预法在新生儿脐带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与我院产科出生的8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脐带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不干预护理方法(不进行二次断脐和少用消毒剂等),与传统的方法比较,观察脐带断端脱落时间,对结果进行分析。并对护理过程中,新生儿体温、脐周皮肤、断端渗液、渗血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相比于传统脐带护理方法而言,不干预法应用在新生儿脐带护理中能够有效缩短脐带脱落时间,且新生儿脐带有出血或者肉芽肿等症状较少。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干预法在新生儿脐带护理中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缩短脱落时间和减少感染或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避免了临床人为过多干预而引起的新生儿脐带延迟干燥、创伤出血、感染的伤害,对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有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王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析制药工艺中冷冻技术的应用

    冷冻就是为了把东西干燥,其实就是冷冻干燥技术,简称为冻干技术。药品的冷冻干燥就是把含有水分的药品溶液冷冻到冰点以下,使水转变成冰,然后在高真空条件下把冰转变成蒸汽(称为升华)而除去的干燥方法。其优点很多如在低温下可使被干燥的药品中的热敏性保留下来,保证生物活性和不易氧化变质,保存其化学成分的完整性;冻结时被干燥的药品可保持原形,颜色不变;冻干在过滤、灌装过程中可使药物减少污染,安全率高;冻干药品的复水性好等等。这项技术对制药工艺带来了卓越成效,在药品领域或其他领域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作者:郑小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36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心包积液进行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创建静脉通路,床旁备用抢救药品及心脏电复律除颤器。协助患者采取半卧位或坐位,心尖部穿刺点根据B超探及的情况进行,按照B超定位方向,持穿刺针保持负压缓慢进针,当抽出液体和有突破感后,进针停止。将导丝送入,之后将穿刺针退出,胸壁及皮肤与皮下组织采用扩张鞘进行扩张,引流导管可沿引导丝插入,后将导丝退出,并将导管固定,敷料后进行包扎。引流量可根据患者症状进行具体操作。结果:间断引流,7d至14d为导管留置的时间。患者中,采用心尖部位置管7例,采用剑突下置管29例。在成功穿刺抽液减压后,显著改善了患者临床症状。36例患者均无恶性心律失常、心包内继发感染、损伤腹部或肝脏脏器、损伤管状血管或心肌、气胸、急性肺水肿、心室扩张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心包积液采用心包穿刺置管引流进行治疗具有费用低廉、创伤小、方法简便、疗效显著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杨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PDCA 循环系统在中风恢复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PDCA循环系统在中风恢复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对我科从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62例中风(脑卒中)恢复期病人先用Barthel指数评分后再把PDCA循环系统应用于康复护理中,30天后比较 Barthel指数的变化。结果:患者Barthel指数明显提高。结论:通过PDCA循环系统在中风恢复期病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康复效果提高了,康复护理的满意度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作者:罗荣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牙周炎与冠心病相关关系的临床探讨和系统分析

    目的:通过临床问卷调查和体检,初步探讨牙周病与心血管疾病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3年10月山西省血管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此为冠心病组,取同期该院门诊健康体检者75例,作为实验参照组。两组均进行相同的史、血液及牙周病相关检查。比较两组牙周患病率及牙周健康状况、牙周组织病变程度的差异。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的牙周病患病率为.33%,高于对照组34.67%,冠心病组牙周健康状况也均差于实验参照组,牙周病变程度较实验参照组严重。结论:牙周炎与冠心病之间概存在一些内在的相关性,预防牙周病对冠心病的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问杰;李晓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