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综合干预改善血吸虫病患者并发症的效果

李磊

关键词:血吸虫病, 护理干预, 改善, 并发症发生率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血吸虫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为血吸虫病护理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按常规程序进行治疗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出院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后对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通过护理干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对照组为2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的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疾病康复。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护理文化建设与传承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民生的一部分,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优秀的护理理念和护理服务意识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医院加强护理文化建设,使之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基本护理信念,严格建立行为准则以及建立与之相应的制度。

    作者:孙玉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李伟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经验浅析

    2李伟林主任中医师从事肝病研究数十年,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勤求古训,善于总结,在病毒性肝病的诊治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临床经验。现将其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中医学并无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名,根据本病不同临床表现,与中医学“胁痛”、“黄疸”、“郁证”、“积聚”、“臌胀”等疾病的记载颇相类似,散见于历代中医学著作中。李主任认为,慢性乙型肝炎因外感湿热邪毒发病,当属于外感病范畴,有其发病的规律性。

    作者:陈永青;李伟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嘉峪关市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戊肝感染状况检测与分析

    目的:了解嘉峪关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经修改检验项目后实施健康检查,对戊型病毒性肝炎感染情况进行检测与分析,为疾病预防控制及卫生监督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受检者空腹静脉血6~10mL分离血清,采用改良赖氏法检测谷丙转氨酶(ALT);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戊肝IgM抗体。结果2011~2013年对嘉峪关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体检共33481人次,其中检出谷丙转氨酶大于25KU的1751人次,谷丙转氨酶异常率5.23%。检出戊肝IgM阳性1人次,阳性率0.030‰。结论嘉峪关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中检出戊肝IgM抗体阳性个体,证明健康体检中戊肝检测的必要性,因此应重视并坚持对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定期健康体检,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管理,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和监督监测,防止病毒性肝炎的流行。

    作者:钱红芬;陈永昌;杨朝霞;周彩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B 超诊断技术发展状况分析

    自从B超诊断技术诞生以来,由于B超诊断技术的非侵人性特征,以及 B超诊断技术对患者的病情的诊断的成功率非常高的原因,B超诊断技术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截至目前为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改革,随着B超诊断技术的相关仪器的不断改进和价格的逐步降低,B超诊断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即经济又实用的诊断技术,并且在各个医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在医院的多年工作经验,谈一谈目前我国的B超诊断技术的发展状况。

    作者:张鲁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利妥昔单抗治疗儿童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利妥昔单抗治疗儿童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近期疗效。方法利妥昔单抗375mg/m2,静脉滴注,1次/周,连用4周。结果治疗起效时间1-6周,总有效率70%(21/30)。显效11例、良效10例、进步2例、无效4例。结论利妥昔单抗治疗儿童难治性ITP起效快、总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小,可作为儿童难治性ITP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赵晓飞;张红梅;刘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针灸对动物组织液体积变化的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对动物组织液体积的变化。方法:采用毛细管法对动物组织液定量测定。结果针灸后动物的组织液明显增多。结论针灸作用机制可能与组织液有密切关系。

    作者:王敬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腹股沟嵌顿性疝36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腹股沟嵌顿性疝治疗方法以及疗效,以便对其临床治疗技巧有更全面的掌握。方法:记录从2010年7月到2011年9月间到我院进行治疗的36例腹股沟嵌顿性疝病人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资料,对他们使用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这种方法进行治疗,并开展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腹股沟嵌顿性疝病人通过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后,没有手术死亡的事件发生,有1名患者产生并发呼吸道感染,占总人数的2.8%,产生尿潴溜的有3例,占总人数的8.3%,有1例出现了阴囊血肿,占总人数的2.8%。有19名病人伤口硬结,占总人数的52.8%,有10例有异物感,占总人数的27.8%,有1名患者伤口感染,占总人数2.8%。对患者进行6个月到2年的随访,没有发生复发的现象。结论: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对于治疗腹股沟嵌顿性疝有着较好的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及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谭竞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离休老干病人的心理护理

    离休干部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曾经多年从事领导工作,扮演支配者的角色,他们一旦病,便会悲观失望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所以做为一名护土要掌握患者的心理,帮助他们战胜疾病,争取早日康复。

    作者:杨正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一种医用经皮胸膜穿刺活检用双通道活检针在结核内科的应用

    当胸腔穿刺抽出胸液细胞学检查并不能明确诊断时,则进行胸膜针刺活检,胸膜针刺活检通常用于怀疑结核病。结核病患者胸膜活检比胸腔穿刺和单独胸液培养更敏感,80%患者首次活检可确诊,10%以上的患者需要二次活检确认,因此胸膜针刺活检是一种诊断结核病的重要手段。目前,经皮胸膜针刺活检使用的活检针包括Abrams,Cope和Tru-Cut针,进行针刺活检时,将活检针沿肋骨上缘刺入胸膜腔,活检针刺入胸膜腔后,胸液沿活检针内腔流动,后从活检针末端的针栓插入口流出,胸液收集完毕后再将针栓插入并进行胸膜切割,手术过程复杂,手术过程中病人痛苦时间较长,手术效率较低。

    作者:孙福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氯雷他定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氯雷他定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中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所诊治的慢性湿疹患者共计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各51例。治疗组患者采取氯雷他定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用糠酸莫米松乳膏进行治疗,4周疗程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47.06%,总有效率84.31%;对照组痊愈率29.41%,总有效率为52.94%。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氯雷他定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有较好的近期临床疗效,且副作用较少。

    作者:吕佩谘;吕佩錡;邓列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应用纤维桩进行牙体修复的分析

    目的:分析应用纤维桩进行牙体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牙体损伤患者80例(80颗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金属铸造桩修复损伤牙体,观察组采用玻璃纤维桩修复损伤牙体,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修复成功率97.5%,明显优于对照组77.5%,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玻璃纤维桩进行牙体修复,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该治疗方法操作简单、方便、美观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黄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在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中的疗效,评价经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输注依达拉奉30mg,bid,口服丁苯酞0.2 qid,共14d。采用“中国脑卒中病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治疗后3d、7d、14d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3d开始起效,7d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组11.0±8.3,对照组12.9±6.7。及14d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组7.9±3.5,对照组10.1±5.2。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秩和检验显示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赵黎明;逄缎;张彦峰;孙红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预防脑卒中控制高血压是关键

    脑卒中(Stroke)是脑卒中的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叫脑血管意外,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近年来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高血压是卒中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无论是舒张压还是收缩压的升高均造成卒中危险度升高,有效的控制血压是预防脑卒中重要有效的措施。

    作者:沈卫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 ICU 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ICU护理中应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9月到2013年12月在我院ICU病房中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上述选取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给予持续性人文关怀,观察两组患者焦虑情绪的变化情况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上述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 ICU护理中应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有助于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提升患者的护理配合度,这对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促进患者病况恢复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慧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两例更年期综合症患者的心理治疗及体会

    2013年12月份,我科收治了两例更年期综合症患者,在常规应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的症状特点,采取心理治疗,均取得了较满意疗效。具体介绍如下:患者张xx,女,47岁,因近一年来心慌着急,烦躁不安,失眠纳差,周身无力为临床表现入院。患者刘 xx,女,50岁,因失眠多梦,不思饮食,极度消瘦,精神萎靡,头晕无力一年余为临床表现入院。经询问病史,均出现月经期紊乱。入院后查体:张xx,心电图提示:心率75-105次/分,下肢关节稍有活动障碍,余未见异常。刘xx,上消化道钡餐透视提示:轻度胃下垂;血常规:HGB 106g/L,余未见异常。患者入院后,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心理治疗和精神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

    作者:王新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ICU 护理风险管理

    目的:通过探索医院ICU 病房的护理管理模式,从而把ICU 护理风险降至低,提高ICU 护理质量。方法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风险意识教育,建立预警机制,加强日常的监管,更加规范化护理行为。结果因护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加强,明显减少了护理差错事故,患者的满意度也有所增加。结论加强ICU 的风险管理对于医院ICU必不可少。

    作者:邱亚娜;仇珂珂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关于人性化管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的探讨

    目的:针对人性化护理工作对于外科患者所产生的作用以及影响加以探讨。方法:利用某医院从2013年1月直到2013年2月中外科病房新入住的120例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两组,对照组在护理的过程中依然采取常规措施,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人性化护理措施加以应用。针对两组终的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从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个方面的比较结果来看,其中的差异具有着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用人性化护理措施能够极大的提升护理效果、质量,提升患者对于医院的满意度,对于缩短住院时间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临床应用上建议大范围推广。

    作者:佟立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血压患者120例的麻醉处理体会

    高血压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随着手术人群的数量越来越大,手术时伴有高血压所占人群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在麻醉手术期,麻醉医生处理高血压的事越来越常见,为了使患者平稳渡过围术期也不是易事。本文主要结合高血压患者手术时麻醉体会进行研究。

    作者:徐俊伟;于洋;刘大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职业紧张对煤矿井下工人血压的影响

    目的:探讨职业紧张对煤矿井下工人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平顶山市某煤矿54名井下工人为对象,以同一煤矿42名地面检修工为对照,应用一般状况调查问卷及职业紧张量表收集资料,测量血压及血脂,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井下工人组职业任务总体评分高于对照组,个体应变能力总体评分低于对照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职业紧张对煤矿井下工人的血压有影响,主要影响因素为工作环境。

    作者:李志恒;方国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预见性支气管扩张患者院内检查的安全管理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住院患者院内检查的安全鼓励措施。方法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进行安全分析,重视风险环节管理,制定护送风险预案,规范转运流程,加强护理人员安全管理知识培训。结果实施院内检查安全管理措施后,未发生意外事件,减少纠纷,提高量患者的满意度。结论采取有效地安全管理措施,可以提高支气扩张患者外出检查时的安全性。

    作者:陈肖玉;张丽华;徐小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