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伟;黎庶;徐克
目的探讨颅内室管膜下瘤MR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学证实的颅内室管膜下瘤MRI表现.结果室管膜下瘤特征性表现为:①肿瘤主要位于幕上侧脑室和透明隔;②肿瘤有光滑清楚的边界;③ MR T1WI示肿瘤呈等、低信号,信号强度稍高于脑脊液,其内可见小囊状更低信号区;T2WI示肿瘤呈高信号;④MR增强扫描,肿瘤多数无强化征象.结论颅内室管膜下瘤有较为特征性的MRI表现,充分认识这些MR影像特征有助于室管膜下瘤的术前诊断和术后评价.
作者:周剑;高培毅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肺动脉异常起源升主动脉的病理分型及胚胎发生机制探讨.方法 5例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作心血管造影(ACG)及磁共振(MRI)检查.结果 5例病例中3例为右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2例为左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4例属近端型,1例远端型.结论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为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病理分型有二种,一种右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占肺动脉异常起源升主动脉的绝大部分;另一种为左肺动脉异常起源升主动脉,此种类型少见,又可根据肺动脉起源离主动脉瓣及无名动脉的距离分近端型及远端型二种亚型.二种类型的胚胎发生学的解释不尽相同.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以前称为半永存动脉干,从胚胎角度讲与永存动脉干不同,故目前不提倡用半永存动脉干这个术语.
作者:钟玉敏;朱铭;孙爱敏;李玉华;王谦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MRI及DTI对持续性植物状态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符合持续性植物状态诊断标准患者的MRI及DTI的影像学特点.结果 12例PVS常规MRI均显示两侧半球多发缺血缺氧病灶及脑室扩大,第三脑室宽度均大于1.2 mm,另见58%脑干病灶,42%丘脑病灶;DTI均可见放射冠胼胝体纤维束FA减低,11例可见一侧或双侧下纵束FA减低,形态消融.结论常规MRI及DTI可为PVS的正确诊断提供新的依据.
作者:陈宁;刘文;李慧国;罗欣;蔡宗尧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比较脑胶质瘤和脑膜瘤代谢产物的氢质子波谱变化规律.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7例脑胶质瘤和15例脑膜瘤患者行磁共振头颅平扫、增强和二维多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检查;采用分析软件包FuncTool在代谢与解剖叠加图像上选择感兴趣区(ROI),取4个个体体素,移动像素至肿瘤实体区、肿瘤周边区及对侧正常区,在波谱图上观察波谱变化情况;经统计学处理,分别计算出肿瘤实体区、瘤周区和对侧正常区的NAA/Cho、NAA/Cr及Cho/Cr比值.结果 17例脑胶质瘤中瘤体区胆碱(Cho)明显升高者15例,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瘤体区NAA/Cho、NAA/Cr和Cho/Cr比值与正常对照区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与瘤周区对比有较显著性差异(P<0.05).15例脑膜瘤中瘤体区Cho明显升高,NAA峰消失或不明显,瘤周区Cho升高不明显,NAA峰基本正常.瘤体区NAA/Cho、NAA/Cr和Cho/Cr比值与正常对照区均具显著差异(P<0.05),而瘤周区无显著性差异(P>0.05).脑胶质瘤与脑膜瘤的瘤体区的NAA/Cho、NAA/Cr、Cho/Cr比值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体素二维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对于鉴别脑胶质瘤和脑膜瘤以及了解肿瘤浸润范围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尉传社;刘志军;张俊祥;张莉;陈守康;宋宏伟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索扩散张量磁共振成像应用于临床的合理扫描方案.方法对20名成年健康志愿者行头部扩散张量成像,比较不同扫描参数(层厚/层间距、b值及扩散敏感梯度方向数)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在三种不同的扫描参数中,以层厚/层间距对图像信噪比的影响大,层厚/层间距越大,图像信噪比越高.高b值扫描虽然ADC图灰白质对比明显,但FA图噪声较大.方向数越多,图像信噪比越高,但扫描时间相应延长.结论层厚/层间距3 mm/1 mm、b值=1000 s/mm2、扩散敏感梯度方向25个,此方案适用于研究脑白质的细微结构,是应用于临床的合理扫描方案.
作者:肖江喜;郭雪梅;王霄英;蒋学祥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低剂量双排探测器螺旋CT薄层扫描筛查早期肺癌的佳扫描参数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在不同扫描参数下对水模进行常规剂量及低剂量螺旋CT薄层扫描,评定不同扫描条件下采集图像的空间分辨力、密度分辨力、噪声水平和辐射剂量,选择佳扫描参数.对40名健康志愿者(体重小于75 kg)的三个特定层面进行常规剂量及低剂量螺旋CT薄层扫描,评定对肺细微解剖结构、纵隔结构分辨能力和图像的伪影及噪声水平.对150名无症状体检者进行胸部健康体检,评价胸部病变检出能力.结果采用低剂量螺旋CT薄层扫描水模,在30 mAs,床速6.0 mm/9.0 mm/rot条件下采集的图像可以清晰的分辨宽度为1.0 mm的线对,5.0 mm直径的圆形孔洞,单位面积辐射剂量为1.5~1.6 mGy.不同扫描条件对图像的空间分辨力、密度分辨力、图像噪声,对识别肺纹理级别、亚段支气管、次级肺小叶及纵隔结构是有显著影响的,0.7 s/rot-6.0 HS-45 mA与1.0 s/rot-9.0 HS-30 mA条件下采集的图像可满足临床需要,后者略优于前者.对150名无症状体检者进行筛查,共检出结节或肿块46个,气管及亚段支气管管壁局限性增厚2例,腔内隆起3个.结论选定1.0 s/rot-9.0 HS-30 mA,AAR2为佳扫描方案.低剂量螺旋CT薄层扫描具有辐射剂量小,敏感性及性价比高的特点,适用于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
作者:魏宝杰;张镭;翟仁友;王亚杰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患者女,53岁,腰骶部及右下肢疼痛5年.查体:右侧骶部可扪及一约7 cm×4 cm×1 cm大小的包块,质硬,边界清,不活动,压痛明显.骨盆挤压试验(+),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4字试验(+),其他相关试验(-).CT检查:从腰3椎体下缘至骶2椎体下缘段右侧竖脊肌内一圆形长条状软组织肿块影.骶1、2椎体右侧骨质不连,肿块与其椎管内组织及骶骨右翼相连.肿块边界清楚,密度均匀,CT值25 Hu,大横径为3.5 cm,呈膨胀性生长.周围组织受压移位.增强扫描肿块未见明显强化(图1).MRI平扫:骶1、2椎体平面右侧软组织内可见一7.8 cm×6 cm大小的囊状异常信号,呈长T2长T1信号显示.
作者:梁开运;廖翠薇;王文献 刊期: 2003年第11期
超声显像为肝癌首选影像诊断方法.但结节型肝硬化或不典型血吸虫肝硬化与弥漫型肝癌的鉴别诊断,仍有一定困难,误诊率较高.本文利用3DCPA技术对25例弥漫型肝癌(PHC)及30例肝硬化(LC)血管显像,证实应用该技术有助于提高弥漫型肝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蒋雪梅;王淑玲;刘鸿玉;时光;王星;吕玲环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提取和显示PET脑功能图像感兴趣区.方法采用现在流行的SPM统计分析软件对PET脑功能图像进行图像预处理,提取感兴趣区域;采用三维面绘制技术显示并测量感兴趣区域.结果在6例正常人针刺足三里PET脑功能图像感兴趣区提取、显示和测量中,得出针刺足三里穴位在大脑中央前后回和中央小叶前部产生功能增强,右侧颞叶前端、颞下回前端等区域也有增强.结论实验结果与神经解剖学理论吻合.感兴趣区域的三维可视化有助于感兴趣区域的立体观察和计算.该方法有效、实用,为研究中医针刺足三里穴位与神经调节机制提供了新手段.
作者:韩小鹏;曹会志;倪皖东;尹岭;罗述谦 刊期: 2003年第11期
近年来,心肌断层显像中的非均匀性衰减校正技术成为核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常用的方法有153Gd衰减校正及X线衰减校正.本文对X线衰减校正技术对左室心肌放射性分布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欣;杜雪梅;张延军;解静慧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在高原缺氧环境下进行常规和强度训练一年后心功能参数的变化规律.方法对急速进藏的60名新兵进行27项心功能参数的追踪检测.结果①进藏第一周即出现多项左心收缩功能指标下降,3个月后左室收缩功能达到平稳;出现心室形态结构改变;②右室和主肺动脉内径随进藏时间延长呈逐渐增宽趋势;③进藏第1周始肺动脉瓣及三尖瓣前向血流速度持续加快,1年后两瓣口返流出现率由进藏时的53.3%增加到98%.结论①高原缺氧环境对心肌有直接损害;②新兵训练3个月后出现心室形态结构改变;③一年后肺动脉瓣及三尖瓣峰值流速仍呈加快趋势,说明缺氧对右心系统的影响是持续性的.
作者:李春伶;徐书真;德姬;张耀仓;江水根;李莉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与CDF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6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高频声像图与彩色多普勒进行分析.结果本病的高频声像图多数为实质肿块,边界呈毛刺状,边界不清,不规整,后方衰减,内部回声不均或伴有砂粒样钙化,纵横比>1;肿块内血流显示较丰富,以Ⅱ+Ⅲ级为主,血流速度>20 cm/s,RI>0.7,PI>1.0.结论乳腺癌的超声诊断应以高频二维图像结合CDFI.
作者:陈长远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患者男,30岁,右眼被蜂窝煤炸伤15 h来院就诊.视力:右眼指数/眼前,左眼1.2.经裂隙灯、眼底镜检查诊断为右眼穿通伤.使用法国产BVI Compact眼科专用A/B超机,探头频率10MHz.
作者:郝秉香;黄东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患者女,44岁,因间歇性右上腹痛5年,再发伴加重1周入院.查体:皮肤巩膜黄染,右上腹压痛,莫菲氏征阳性,肝区叩痛明显.实验室检查:TBIL:95.8 μmol/L,DBIL:79.1 μmol/L,ALT:175 U/L,AST:242 U/L.临床初步诊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超声显示:肝脏切面形态大小正常,回声不均,可见多个沿胆管分布的无回声区,边界清晰,并互相连通,以肝左叶为明显,其中的一个6.5 cm×5.6 cm(图1).胆囊切面内径8.9 cm×3.8 cm,壁厚0.4 cm,毛糙,囊腔内可见一0.6 cm×0.4 cm强光团回声,后方伴声影.胆总管中上段明显扩张,呈囊柱状,大径3.6 cm,内可见一1.6 cm×0.8 cm的强光团回声,后方伴声影(图2).下段未见明显扩张.胰腺形态大小正常,未见局限性异常回声,主胰管未见扩张.
作者:张俊;董军 刊期: 2003年第11期
1 概述图像融合是近十年来医学图像处理的研究热点,其目的是使得多幅图像的空间几何位置匹配并且可视化.通过对多幅图像或者多种模式图像的信息综合获取,弥补信息不准确和不完整的缺陷,增加信息量,使得临床诊断和治疗更加全面和精确.图像融合在眼科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爱珍;马斌荣;徐亮;杨桦;孙秀英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MRI对骨样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7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骨样骨瘤MRI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 MRI对骨样骨瘤诊断准确率为86%,T2加权STIR像可较准确地显示瘤巢(准确率94%).结论 MRI可精确地显示瘤巢并敏感地显示髓腔和周围软组织的炎性水肿.对骨样骨瘤有较高的定性诊断价值.
作者:赵天平;张伟;杜红;杨雷振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者的甲状腺超声和甲状腺功能相关性.方法对53例海洛因依赖者甲状腺进行超声观测,并对甲状腺功能的五项指标检测.结果左、右甲状腺平均大小分别为4.47 cm×1.26 cm、4.71 cm×1.29 cm;甲状腺狭部平均厚度为0.33 cm.甲状腺回声减低均匀者44人;不均匀者9人,其中甲状腺腺瘤6人.彩色血流丰富,以蓝色为主,呈条状;多普勒频谱与正常人相同,甲状腺上、下动脉平均大流速、平均流速、RI分别为28 cm/s、21.5 cm/s、11.25 cm/s、9.9 cm/s、0.6、0.54.五项功能指标平均分别是,T3 0.68 μg/L,T4 11.31 μg/dL,TSH 0.73 mIU/L,FT3 3.73 pmol/L,FT4 11.10 pmol/L.结论海洛因依赖者甲状腺各径线较正常甲状腺缩小,回声减低,甲状腺功能减低.
作者:孙厚坦;王睿;王静;刘淑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酒精硬化技术在头颈部静脉畸形治疗中的安全性和价值.方法 9例头颈部静脉畸形患者,均采用经皮穿刺酒精硬化治疗.结果 9例患者共接受治疗16次,初次治疗的技术成功率为100%.7例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随访2~12个月,未见病变复发.结论经皮穿刺酒精硬化技术是治疗头颈部静脉畸形的有效方法.
作者:金龙;邹英华;佟小强;高健;杜湘柯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尘肺的HRCT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尘肺病人行HRCT扫描,并对其HR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32例尘肺病人中,28例(87.5%)表现为淋巴管周围分布结节,结节直径2~5 mm者24例(75%);29例(90.6%)显示散在、局灶小叶间隔增厚;23例(71.9%)可见间隔旁或瘢痕旁肺气肿改变;28例(87.5%)出现淋巴结增大,8例(25%)出现蛋壳状钙化;15例(46.9%)出现融合片影、块影,12例(37.5%)出现空洞,两者均以两肺上野偏后分布为主.结论 HRCT可以显示尘肺的细微病变,在尘肺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宏伟;黎庶;徐克 刊期: 2003年第11期
1超声电机简介超声电机是一种全新概念的新型电机,它利用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使定子表面产生一定轨迹的微米量级的振动,进而通过摩擦耦合将振动动能转换成转子或滑块的宏观运动(转动或平动)动能.简单地讲,超声电机工作原理是借助摩擦实现能量的转换与传递,例如,通过电激振使某一媒体振动而获得能量,这些能量可由两媒体间的摩擦传递给另一媒体使其产生运动.
作者:刘辛国;周铁英;陈宇 刊期: 200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