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一;冀景玲
患者女,31岁,于三年零九个月前因足月妊娠行剖宫产术.后自己扪及下腹手术切口处有一肿物,一年后发觉肿物有胀痛,月经来潮时加重.体检:于下腹部右腹直肌处可扪及一条形肿物,约6.5 cm×3.5 cm大小,表面光滑,质中等,无触痛,可左右活动,不能上下活动,抬头时肿物更加明显.B超检查:下腹部偏右侧腹壁内显示一个5.6 cm×3.9 cm×2.7 cm低回声团,边界欠规则,与周围界限欠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图1);彩色多普勒检测其内无彩色血流信号.
作者:王占江;寇云;王巍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正常人腰椎静脉系统在三维增强MR静脉造影(MRV)的显示率,初步确定正常人腰椎椎管内前静脉的宽度范围.方法志愿者62例.采用3D-FFE序列三维MR增强扫描,分别观察不同年龄组间各段椎管内、外静脉显示情况.选择椎管内静脉显示良好者测量各段椎管内前静脉的宽度.结果除L1、L2水平左右吻合静脉外,41岁以上组的静脉显示率均低于40岁以下组.椎管内前静脉的平均宽度L1~L5逐渐增粗.年龄、性别、左右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维增强MR静脉造影能满意地显示椎管内静脉各分支及椎管外静脉的全貌,有利于对腰椎静脉系统进行深入研究.
作者:鞠蓉晖;李松柏;孙文阁;戚喜勋;李延亮;李春魁;徐娅莎;徐克 刊期: 2003年第11期
常规磁共振(MR)检查对于颅内肿瘤的发现和定性有很大价值,但在估计肿瘤的恶性程度、区分肿瘤复发与放、化疗后坏死等方面仍存在很大限制.近年来,MR灌注成像(perfusion MR,PMR)通过测量几个血流动力学参数来观察脑的微循环灌注,用于评价急性脑梗死、脑肿瘤、脱髓鞘病变以及治疗效果等[1],较常规CT、MR有独特的优点.这些参数包括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及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等.其中,用于颅内占位性病变的研究已有多量报道,且主要集中于脑胶质瘤的术前分级诊断.在评价颅内占位性病变中,以CBV有价值[2].
作者:武洪林;季学满;陈君坤;张宗军 刊期: 2003年第11期
胆囊炎的不同病变程度在B超声像图上有不同的表现.术前根据B超声像图特点,可将胆囊炎的病变程度进行分级,这对胆囊切除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手术难易程度的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裴峰;王燕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肺动脉异常起源升主动脉的病理分型及胚胎发生机制探讨.方法 5例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作心血管造影(ACG)及磁共振(MRI)检查.结果 5例病例中3例为右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2例为左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4例属近端型,1例远端型.结论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为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病理分型有二种,一种右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占肺动脉异常起源升主动脉的绝大部分;另一种为左肺动脉异常起源升主动脉,此种类型少见,又可根据肺动脉起源离主动脉瓣及无名动脉的距离分近端型及远端型二种亚型.二种类型的胚胎发生学的解释不尽相同.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以前称为半永存动脉干,从胚胎角度讲与永存动脉干不同,故目前不提倡用半永存动脉干这个术语.
作者:钟玉敏;朱铭;孙爱敏;李玉华;王谦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评价纤维蛋白胶(FG)控制bFGF在激光心肌打孔隧道内释放对犬急性缺血心肌重构的影响.方法 18只健康杂种犬结扎左前降支中段造成急性缺血心肌模型,随机分成三组,即单纯冠脉结扎组(AMI组)、冠脉结扎加激光心肌打孔组(TMLR组)和冠脉结扎加激光心肌打孔隧道注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纤维蛋白胶组(bFGF组).术后2个月用超声和显微病理技术观察缺血心肌形态及结构的变化.结果左房室腔内径三个实验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AMI组有2只犬、TMLR组有1只犬存在心尖部室壁瘤,bFGF组无室壁瘤现象.左室前壁及前室间隔厚度(TLVAW、TAIVS)在bFGF组、TMLR组和AMI组依次减小,其中bFGF组TLVAW与AMI和TMLR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MI组缺血区存在大量的坏死心肌细胞,TMLR组部分心肌细胞变性坏死、部分结构正常,bFGF组大部分心肌细胞结构正常,小部分变性坏死.结论用FG控制bFGF在激光心肌打孔隧道内释放,能够减轻或阻止心肌缺血性损害以及缺血心肌的重构.
作者:朱向明;王新房;谢明星;杨娅;吕清;陈立新;卢晓芳;杨亚利;聂绍平;曾秋棠;曹林生 刊期: 2003年第11期
1 概述图像融合是近十年来医学图像处理的研究热点,其目的是使得多幅图像的空间几何位置匹配并且可视化.通过对多幅图像或者多种模式图像的信息综合获取,弥补信息不准确和不完整的缺陷,增加信息量,使得临床诊断和治疗更加全面和精确.图像融合在眼科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爱珍;马斌荣;徐亮;杨桦;孙秀英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估价在CT、MR时代胸片对胸部疾病诊断价值.方法 496例无选择胸外科手术病理证实胸部疾病,分别统计胸片与胸部CT术前诊断正确率和误诊率.结果肺癌339例、肺结核33例、肺炎63例、错构瘤17例、肺囊肿10例、肺隔离症5例、其他29例.肺结核与肺炎诊断正确率分别为75.6%与62%,CT分别为78.8%及60%,二者诊断正确率差别较小.中央型肺癌与周围型肺癌胸片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0.2%及85%,CT分别为88.7%及93.1%,肺腺癌与细支气管肺泡癌CT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胸片,分别为89.6%及91.3%,胸片为79.4%及69.6%.结论本组材料表现81%的疾病胸片诊断有价值,在实际工作中胸片应为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李铁一;冀景玲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采用全方向M型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局部室壁的收缩功能指标,观察局部室壁的收缩功能与整体收缩功能的量变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正常组及不同心功能状态的心梗组.采用福州大学无线电系研制的LEJ-1全方向M型心动图系统,对胸骨旁左心室短轴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的二维图像进行采集和定标,用手动分析法对左心室前、侧、后、下、前间隔和后间隔16个室壁节段的运动曲线测量收缩幅度(R),收缩末厚度(Ts),舒张末厚度(Td),每个测值取连续三次测量的平均值,并计算室壁增厚率(ΔT%).结果心梗各组受累节段的局部收缩幅度R和室壁增厚率ΔT%的平均测值均较正常组小;而且各组所有节段R和ΔT%的平均测值与整体收缩功能指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以ΔT%的结果来看Ⅰ组受累面积平均约10.63%(1.7段),Ⅱ组约14.38%(2.3段),Ⅲ组约26.25%(4.2段),Ⅳ组约53.75%(8.6段),说明随着局部收缩功能受累范围的扩大,整体收缩功能下降; 当明显受累室壁节段达2个(面积约12.5%)以上时,整体收缩功能指标EF才会低于正常.结论左室局部收缩功能受累范围和程度与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减退程度存在明显正比例量变关系.
作者:王青;李越;温朝阳;王廉一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HPC)的常规MRI和灌注成像(PWI)表现,评价两者对HPC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HPC患者,并以38例脑膜瘤作为对照,行常规MRI和PWI检查,观察HPC和脑膜瘤的MRI表现,计算并比较两者的相对局部脑血流容积(rrCBV)和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结果 T1WI上等信号3例,混杂信号2例;T2WI上混杂信号3例,等信号2例;增强后均明显强化.HPC的常规MRI表现与脑膜瘤难以鉴别.PWI时,HPC的rrCBV和rMTT分别为14.4、5.3,而脑膜瘤则为6.5、3.6,两者的rrCBV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而rMTT则无明显差异.结论 HPC的常规MRI表现不具特征性,难与脑膜瘤相鉴别;但PWI在HPC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钱银锋;余永强;张诚;郑斐群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患者女,76岁,2年前曾在外院行体外碎石术.我院B超检查,左肾中上极未见正常结构显示,被一7.2 cm×6.2 cm混合回声区取代,无明显包膜,以无回声为主,内间以低回声,低回声后方靠肾门处可见2.5 cm×1.0 cm强光环,后方声影不明显(见图),中下极肾盂肾盏轻度扩张.
作者:刘倩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患者男,63岁,因嗳气、上腹闷痛伴乏力1个月前来就诊.查体:左上腹触及一包块,质韧,活动性差.超声检查:患者剑突下至左上腹、脾肾间隙内探及11 cm×11 cm×7 cm囊实混合性包块,边界尚清,形态不规则,未见明显包膜回声,包块内部回声不均质,中央部以囊性为主,周边为低回声实性部分,形状极不规则(见图),CDFI观察实性部分内可见星点样血流信号.此包块将腹腔动脉向上抬起、肠系膜上动脉向下挤压变形.胰腺未显像.肝胆脾肾未见异常.超声诊断:左上腹混合性包块,胰腺囊腺癌可能性大.血管造影及CT均提示胰尾囊腺癌.手术见胰腺体尾部约10 cm×8 cm×5 cm包块.病理结果:胰腺神经纤维瘤并囊性变.
作者:王惠;冷俊红 刊期: 2003年第11期
实体性肿瘤的某些生物学特性依赖于肿瘤内的血管生成,许多实验模型及临床病理研究均证实,实体瘤在无自身血供的情况下可以自行生长到1~2 mm3,继续生长则需要新生血管[1].
作者:吕玉波;李传亭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演变过程中MRI征象变化规律.方法同时低位结扎兔心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及左旋支的方法制备心肌梗死动物模型,术前及结扎后30 min、1 h、2 h、4 h、8 h、1天、3天、1周、2周、4周分别行常规T1、PD、T2、增强、电影及标记MRI扫描,测量各区信号强度及室壁厚度.结果缺血30 min缺血区即有心室壁变薄,以收缩期明显,心室壁增厚率降低,并逐渐加重;缺血1 h,梗死区开始出现PD及T2高信号,逐渐升高,1周后开始降低,4周呈低信号,T1在4周时出现低信号;急性梗死期增强可见,注射Gd-DTPA后5 min内正常心肌有强化,15~20 min梗死边缘区环形强化,30 min梗死中央区均匀强化.结论 MRI可以发现大面积早期心肌缺血,也可对各期心肌梗死进行鉴别.
作者:赵江民;王乐民;杨振燕;于德华;徐文俊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检查及后处理技术在大肠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8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大肠癌患者行大肠充气MSCT容积扫描和图像重建(包括MPR、MIP、SSD、Raysum和CTVE),并与钡灌肠(80例)、结肠镜(60例)及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所有病人的诊断符合率为100%,其三维重建与钡灌肠、CTVE与结肠镜的发现完全符合.结论大肠充气MSCT检查及后处理技术能更好地反映大肠癌的病变和范围,明显优于单独应用X线钡灌肠或结肠镜检查.
作者:吴国庚;王妍焱;王玉林;叶晓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评价神经节细胞瘤的MR征象及其组织病理学基础.方法 10名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神经节细胞瘤患者,行常规及动态增强MR检查,分别分析了形态学特征,信号强度以及肿瘤的动态增强形式,并与组织病理学特征相对照.结果神经节细胞瘤的MR征象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所有肿瘤的组织学检查均有被膜存在,其中5例肿瘤被膜在MR增强后的T1WI上也可被显示.这5例肿瘤T1和T2WI上涡漩状征象与组织学标本上成束的雪旺细胞及胶原蛋白相互交织的现象相对应.在T2WI上呈高信号的肿瘤在组织学上含有大量黏液样基质而细胞和纤维成分相对较少.中到高信号的瘤体含有大量的细胞和纤维成分而黏液样基质较少.在动态增强MR上除一例肿瘤呈早期增强外,其余均呈现逐渐增强影像.结论神经节细胞瘤的MR特征与组织学特点密切相关.
作者:黄东;张岩;韩鸿宾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肝静脉暂时阻断对肝动脉栓塞效果的影响.方法 20只SD大白鼠按照四种不同剂量的碘油-优维显混合物随机分为四组.暂时阻断(10 min)鼠肝静脉汇合处右侧部分行肝动脉碘油-优维显混合物栓塞,并于栓塞后取鼠肝标本.肝静脉阻断和非阻断区肝组织内碘油-优维显混合物的组织学检查采用苏丹Ⅲ染色.比较肝静脉阻断区和肝静脉非阻断区肝组织内碘油分布情况.结果暂时阻断肝静脉与未阻断肝静脉区肝组织内的碘油分布有所不同,前者较后者肝区肝小叶内碘油沉积多,且门静脉属支末梢内亦有碘油沉积.结论暂时阻断部分肝静脉行肝动脉栓塞,可增加碘油的栓塞作用,同时达到对肝动脉和门静脉的双重栓塞,此法有可能提高肝癌的化疗栓塞效果.
作者:张皓;郭顺林;赵鹏普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与CDF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6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高频声像图与彩色多普勒进行分析.结果本病的高频声像图多数为实质肿块,边界呈毛刺状,边界不清,不规整,后方衰减,内部回声不均或伴有砂粒样钙化,纵横比>1;肿块内血流显示较丰富,以Ⅱ+Ⅲ级为主,血流速度>20 cm/s,RI>0.7,PI>1.0.结论乳腺癌的超声诊断应以高频二维图像结合CDFI.
作者:陈长远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患者女,44岁,因间歇性右上腹痛5年,再发伴加重1周入院.查体:皮肤巩膜黄染,右上腹压痛,莫菲氏征阳性,肝区叩痛明显.实验室检查:TBIL:95.8 μmol/L,DBIL:79.1 μmol/L,ALT:175 U/L,AST:242 U/L.临床初步诊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超声显示:肝脏切面形态大小正常,回声不均,可见多个沿胆管分布的无回声区,边界清晰,并互相连通,以肝左叶为明显,其中的一个6.5 cm×5.6 cm(图1).胆囊切面内径8.9 cm×3.8 cm,壁厚0.4 cm,毛糙,囊腔内可见一0.6 cm×0.4 cm强光团回声,后方伴声影.胆总管中上段明显扩张,呈囊柱状,大径3.6 cm,内可见一1.6 cm×0.8 cm的强光团回声,后方伴声影(图2).下段未见明显扩张.胰腺形态大小正常,未见局限性异常回声,主胰管未见扩张.
作者:张俊;董军 刊期: 2003年第11期
视网膜脱离是导致视力下降及失明的原因之一,我院自1998年开始至今采用高频探头超声检查出43例视网膜脱离病人,其中完全脱离35例,部分脱离8例.
作者:陈玫;王晓燕 刊期: 200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