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眼底图像融合

刘爱珍;马斌荣;徐亮;杨桦;孙秀英

关键词:眼底, 图像融合, 多幅图像, 医学图像处理, 信息量, 诊断和治疗, 位置匹配, 临床意义, 空间几何, 多种模式, 可视化, 不完整, 眼科, 缺陷, 获取
摘要:1 概述图像融合是近十年来医学图像处理的研究热点,其目的是使得多幅图像的空间几何位置匹配并且可视化.通过对多幅图像或者多种模式图像的信息综合获取,弥补信息不准确和不完整的缺陷,增加信息量,使得临床诊断和治疗更加全面和精确.图像融合在眼科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滑石粉肺1例报道

    患者女, 49岁,咳嗽、气短1个月,加重1周入院.患者滑石粉接触史12年,在滑石粉制造车间工作,粉尘浓度较高,否认石棉接触史.X线检查:双侧胸壁胸膜不规则增厚,两下肺纹理增多,紊乱,呈细网格状改变.CT检查:双侧胸膜广泛胸膜斑,双下肺分布较多,右肺中叶斑片状高密度影(见图),双膈面胸膜未见胸膜斑,双下肺轻度间质纤维化,结合病史,考虑:尘肺.

    作者:高江峰;李云霄;王新举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数字人体简单巨系统的几种数学模型

    本文主要描述了数字人体简单巨系统的几种数学模型.主要是唯象方法:宏观唯象演化模型;微观方法:分析微观作用建立模型;统计物理方法:统计静态模型;随机层次方法:随机层次演化模型.这几种数学模型为研究数字人体简单巨系统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毕思文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乳腺癌的高频声像图特征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分析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与CDF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6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高频声像图与彩色多普勒进行分析.结果本病的高频声像图多数为实质肿块,边界呈毛刺状,边界不清,不规整,后方衰减,内部回声不均或伴有砂粒样钙化,纵横比>1;肿块内血流显示较丰富,以Ⅱ+Ⅲ级为主,血流速度>20 cm/s,RI>0.7,PI>1.0.结论乳腺癌的超声诊断应以高频二维图像结合CDFI.

    作者:陈长远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应用彩色多普勒对新兵在高原训练心功能的研究

    目的研究在高原缺氧环境下进行常规和强度训练一年后心功能参数的变化规律.方法对急速进藏的60名新兵进行27项心功能参数的追踪检测.结果①进藏第一周即出现多项左心收缩功能指标下降,3个月后左室收缩功能达到平稳;出现心室形态结构改变;②右室和主肺动脉内径随进藏时间延长呈逐渐增宽趋势;③进藏第1周始肺动脉瓣及三尖瓣前向血流速度持续加快,1年后两瓣口返流出现率由进藏时的53.3%增加到98%.结论①高原缺氧环境对心肌有直接损害;②新兵训练3个月后出现心室形态结构改变;③一年后肺动脉瓣及三尖瓣峰值流速仍呈加快趋势,说明缺氧对右心系统的影响是持续性的.

    作者:李春伶;徐书真;德姬;张耀仓;江水根;李莉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MRI及DTI对脑部运动区和感觉区的初步评价

    目的探讨正常成人脑部运动区(内囊后肢皮质脊髓束)和感觉区(丘脑腹后外侧核)的MRI影像表现,评价上述区域的DTI图像特点.方法对20例正常成人运动区和感觉区的MRI及DTI图像进行观察分析,并对上述区域进行DTI定量测量比较.结果在T2加权像上,内囊后肢的皮质脊髓束呈略高信号(与皮层信号相等),丘脑腹后外侧核呈等信号.运动区及感觉区左右侧之间DTI定量测量无差异(P>0.05),但运动区测量值大于感觉区测量值(P<0.01).结论皮质脊髓束在特定部位呈T2加权像略高信号,DTI可对白质束进行直观显示及定量测量.

    作者:马林;李德军;孙玮;印弘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海马硬化的磁共振研究现状(综述)

    海马硬化(hippocampal sclerosis)早由Falconer等[1]提出,其病理特征主要是CA1、CA3和齿状回颗粒细胞层神经元丢失和胶质细胞增生,CA1敏感,而CA2不受累.海马硬化是难治性颞叶癫痫常见的病理学类型,占颞叶癫痫手术病例的60%~80%以上,其中90%的病人可以通过海马前颞叶切除达到良好的疗效[2].术前对病变的正确评定是手术达到预期目的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影像学工作者一直在致力于提高海马硬化检出率的研究,目前对于海马硬化的磁共振研究不仅仅停留在形态学水平,已能深入到分子水平及组织学水平.研究方法主要有常规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和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分别综述如下.

    作者:陶晓娟;孙波;戴建平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本组1998年1月-2002年10月期间住院患者100例,男68例,女32例,年龄24~59岁,平均34.7岁,均经临床随访证实。采用LOGIQ-400CL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

    作者:赵淑岩;李殊蕾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细针穿刺定位活检对诊断早期乳腺癌的意义

    目的探讨细针穿刺导丝定位活检(FNL)对诊断早期乳腺癌的意义.方法 28例临床触诊阴性、乳腺钼靶照相可疑病变的患者,根据轴位及侧位摄片显示的病灶位置,将穿刺细针穿入,并将导丝留置于病变内,随后外科医师沿留置的导丝将病灶切除,行病理检查.结果 5例病灶病理诊断为原位癌,1例浸润癌,阳性率为23.1%,患者行局部放射治疗,一年后未见转移及复发.1例轻度非典型增生伴导管内乳头状瘤,另6例为良性病变,14例为乳腺组织增生,1例穿刺失败.结论细针穿刺定位活检不仅可以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而且可以协助治疗.

    作者:秦乃姗;蒋学祥;杨秀芬;宛然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脑血吸虫病1例

    患者男,24岁,头痛数月,近来逐渐加重,伴恶心、呕吐,视力减退,步态不稳,语言障碍.CT检查:平扫发现前额正中隐约可见一约1.0 cm×1.5 cm大小之等密度影,边界较清,周围明显水肿,第四脑室受压,变小,右移,第三脑室及双侧室均扩大,积水,中线无移位.增强扫描见前额正中之病灶强化.CT诊断:前额正中占位病变,以胶质瘤可能性大,第四脑室受压移位,梗阻性脑积水,不能排除左小脑病变,建议做MRI进一步确诊.

    作者:叶健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常规MRI和灌注成像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HPC)的常规MRI和灌注成像(PWI)表现,评价两者对HPC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HPC患者,并以38例脑膜瘤作为对照,行常规MRI和PWI检查,观察HPC和脑膜瘤的MRI表现,计算并比较两者的相对局部脑血流容积(rrCBV)和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结果 T1WI上等信号3例,混杂信号2例;T2WI上混杂信号3例,等信号2例;增强后均明显强化.HPC的常规MRI表现与脑膜瘤难以鉴别.PWI时,HPC的rrCBV和rMTT分别为14.4、5.3,而脑膜瘤则为6.5、3.6,两者的rrCBV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而rMTT则无明显差异.结论 HPC的常规MRI表现不具特征性,难与脑膜瘤相鉴别;但PWI在HPC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钱银锋;余永强;张诚;郑斐群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头部扩散张量磁共振成像扫描方案的优选

    目的探索扩散张量磁共振成像应用于临床的合理扫描方案.方法对20名成年健康志愿者行头部扩散张量成像,比较不同扫描参数(层厚/层间距、b值及扩散敏感梯度方向数)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在三种不同的扫描参数中,以层厚/层间距对图像信噪比的影响大,层厚/层间距越大,图像信噪比越高.高b值扫描虽然ADC图灰白质对比明显,但FA图噪声较大.方向数越多,图像信噪比越高,但扫描时间相应延长.结论层厚/层间距3 mm/1 mm、b值=1000 s/mm2、扩散敏感梯度方向25个,此方案适用于研究脑白质的细微结构,是应用于临床的合理扫描方案.

    作者:肖江喜;郭雪梅;王霄英;蒋学祥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胸主动脉斑块声学密度定量的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声学密度定量技术(AD)在胸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声学组织定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经食管超声对43例冠心病患者的胸主动脉管壁及粥样斑块进行检测,观察管壁二维超声改变,测量组织的声学密度值.结果胸主动脉正常内膜声学密度值为(38.5±7.4) dB,脂质斑块为(37.0±3.2) dB,纤维斑块为(40.7±6.9)dB,钙化斑块为(54.3±4.2) dB,主动脉夹层内的机化血栓为(29.4±7.1) dB.结论声学密度定量技术可以实时定量区分不同性质的胸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戴晓华;张梅;张运;郭媛;赵玉霞;刘运芳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的病理分型及胚胎发生机制探讨

    目的肺动脉异常起源升主动脉的病理分型及胚胎发生机制探讨.方法 5例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作心血管造影(ACG)及磁共振(MRI)检查.结果 5例病例中3例为右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2例为左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4例属近端型,1例远端型.结论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为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病理分型有二种,一种右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占肺动脉异常起源升主动脉的绝大部分;另一种为左肺动脉异常起源升主动脉,此种类型少见,又可根据肺动脉起源离主动脉瓣及无名动脉的距离分近端型及远端型二种亚型.二种类型的胚胎发生学的解释不尽相同.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以前称为半永存动脉干,从胚胎角度讲与永存动脉干不同,故目前不提倡用半永存动脉干这个术语.

    作者:钟玉敏;朱铭;孙爱敏;李玉华;王谦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PET脑功能图像感兴趣区提取和可视化研究

    目的提取和显示PET脑功能图像感兴趣区.方法采用现在流行的SPM统计分析软件对PET脑功能图像进行图像预处理,提取感兴趣区域;采用三维面绘制技术显示并测量感兴趣区域.结果在6例正常人针刺足三里PET脑功能图像感兴趣区提取、显示和测量中,得出针刺足三里穴位在大脑中央前后回和中央小叶前部产生功能增强,右侧颞叶前端、颞下回前端等区域也有增强.结论实验结果与神经解剖学理论吻合.感兴趣区域的三维可视化有助于感兴趣区域的立体观察和计算.该方法有效、实用,为研究中医针刺足三里穴位与神经调节机制提供了新手段.

    作者:韩小鹏;曹会志;倪皖东;尹岭;罗述谦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X线非均匀性衰减校正技术对99Tcm-MIBI心肌断层显像的影响

    近年来,心肌断层显像中的非均匀性衰减校正技术成为核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常用的方法有153Gd衰减校正及X线衰减校正.本文对X线衰减校正技术对左室心肌放射性分布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欣;杜雪梅;张延军;解静慧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终丝黏液乳头状室管膜瘤1例

    患者女,37岁,进行性双下肢无力3年.查体:双足背屈无力,胸8~腰1,骶1,骶4,5感觉平面的痛温觉消失,双下肢腱反射消失,病理征(-).MRI平扫见腰段椎管扩大,脊髓圆锥左前方至盲囊,有髓外硬膜下占位病灶,邻近的马尾神经向周围推移,T1WI上病灶为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经静脉注入Gd-DTPA后,病灶有显著不均匀强化.印象:胸12~骶1髓外硬膜下肿瘤,考虑胆脂瘤可能性大.与3年前腰椎MRI片比较,上述MRI所见无显著变化.行肿瘤切除术后病理诊断:胸12~骶1黏液型乳头状室管膜瘤(WHO分级Ⅱ级)(图1~4).

    作者:杨小平;李坤成;林珊;张海琴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脉压、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诊所或动态脉压、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变化与左心室肥厚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555名初诊或停药2周以上的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诊室血压、24 h动态血压监测及超声心动图检查.555名患者根据诊室脉压(CPP)及24 h动态脉压(APP)水平分别分为四组,A组:PP≤40 mmHg;B组:40 mmHg60 mmHg.以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男性>134 g/m2,女性>110 g/m2作为左室肥厚的标准,分为年龄匹配的左室肥厚组和非肥厚组,其中肥厚组237例,非肥厚组318例.结果左室肥厚组较非肥厚组收缩压及脉压明显增高,舒张压无明显差异,脉压增高的主要因素是收缩压增高.以左室心肌质量指数为因变量,以诊所或24 h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平均动脉压为自变量,只有诊所或24h收缩压进入回归方程.结论脉压与收缩压增高均可导致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而收缩压增高是导致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的主要决定因素.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增高对左心室肥厚无明显影响.

    作者:华琦;李梅;刘力松;刘荣坤;杨峥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MRI动态增强在肾癌诊断中的价值及其检查技术探讨

    目的探讨肾癌MRI动态增强特征及其诊断价值,对肾癌的MRI检查技术作初步探讨.方法 51例肾实质内占位,包括肾细胞癌38例,少或无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4例,复杂囊肿8例,肾嗜酸性细胞瘤1例,均经1.5 T 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检查.动态增强包括4个回合的扫描,其中皮质期根据注射对比剂开始后的时间分别界定为皮质早期(20~30 s)和皮质晚期(40~50 s).结果肾癌以皮质早期相对强化百分比(CNR)>1和≤1分为富血供肾癌和少血供肾癌两组,两者动态增强特征不同,MRI动态增强有助于正确分析肿瘤的强化特征,结合MRI平扫,对肾癌的检出和定性有较大价值(敏感性为97.4%,准确性为90.2%),尤其皮质早期能较好反映大多数肾癌(84.2%)的异常血供特点.结论高场强MRI动态增强扫描有利于肾癌的检出、定性.大多数肾癌增强皮质早期与实质期结合即能显示肿瘤的异常强化特点.

    作者:赵炳辉;陈祖望;周康荣;丁建国;张永康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颈动脉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颈动脉结构的形态学改变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寻找早期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超声指标. 方法对137例受检者包括:脑梗死组3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59例及对照组40例,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其颈总动脉及分叉处的内-中膜厚度(IMT)和斑块情况进行测定,同时测定两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血流变化指标: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PSV/EDV、血管阻力指数(RI)、血管搏动指数(PI)、血流量,并进行对照分析研究. 结果①脑梗死组的IMT明显高于TIA组与对照组,TIA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脑梗死、TIA组与对照组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73.7%、28.8%和25%,脑梗死组斑块检出率高.②与其他两组相比较,TIA组的PSV、EDV和PSV/EDV均减低,PI和RI均增高,脑梗死组的血流量下降明显.③通过判别分析表明,可以通过对超声指标的测量预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结论颈动脉多普勒超声可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提供早期诊断和检测的指标.

    作者:穆玉明;韩伟;吴伟春;汪师贞;吐尔逊娜依;唐琪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阿霉素-明胶微球经犬胃左动脉栓塞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研究阿霉素明胶微球(ADM-GMS)犬胃左动脉栓塞灌注在血浆及局部组织中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15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A组:单纯ADM经外周静脉给药;B组:单纯ADM经胃左动脉给药;C组:ADM-GMS经胃左动脉栓塞灌注.给药后定时从胃冠状静脉和外周静脉抽血,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ADM的时间血中药浓度.48 h后,将犬处死,测定胃组织含药浓度,并对C组犬加行胃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B组仅形成一过性血浆高浓度.C组ADM释放缓慢,峰浓度低,半衰期长,1h内血浆中药物浓度曲线下面积(AUC)是B组的77.5%.48h后C组胃组织含药浓度分别是B组和A组的2.4倍和4.4倍.结论 ADM-GMS用于栓塞化疗,可以提高局部组织的药物浓度,延长其在靶器官的滞留时间,并可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毒副作用.

    作者:于世平;苏秀琴;孟祥文;张进;丁红;郝润喜 刊期: 2003年第11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