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锋;陈蓉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6例小儿病毒性腹泻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喜炎平治疗组80例,利巴韦林对照组76例,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8.06 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是一种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安全可靠且有明显疗效的纯中药制剂。
作者:吕明利;卞兴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总结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物配置过程质量管理工作经验,在管理中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药师、护士业务水平以及相互协调、配合能力,及时纠正医师不合理用药,在药物配置过程前后,对过程全部监控,保证了静脉药物配置质量,降低临床静脉用药风险,保证临床静脉用药安全。
作者:罗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职业倦怠的概念,即指人们在从事连续、紧张、大量的工作而又无法获得预期目标时产生的一种对工作的厌恶和冷淡,对服务对象的退缩和不负责任及由此所导致的身心耗竭状态。
作者:陈小容;迭盼;朱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产后康复治疗对于产妇心理和生理的恢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传统的药物治疗(如使用抗菌素、促宫缩药和催乳药等)不仅效果不佳,而且会对产妇和新生儿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本文笔者推荐使用“产后常规护理+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的治疗方式,来提高乳汁分泌少、乳腺管不通、产后排尿困难、子宫复旧、催乳效果不佳和产后恢复不良等现象的治愈率。
作者:樊柳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支原体感染进行药敏分析。方法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泌尿外科门诊及妇科门诊就诊的患者615例,男性患者取尿道分泌物或前列腺液;女性患者取宫颈分泌物,置于无菌试管中送检,进行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615例患者标本中,解脲支原体阳性237例,阳性率为38.5%;人型支原体阳性52例,其中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均阳性的43例,阳性率为8.5%。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四环素的敏感率较高,超过90%以上,而环丙沙星、司巴沙星、红霉素对解脲支原体耐药率则大于50%以上,Uu+Mh混合感染的除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四环素四种药物敏感外,其余耐药率几乎在70%以上。因此作为检验人员应定期向临床医生通报信息,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以减少耐药株的快速出现。
作者:丁美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和要点,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80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以及护理干预配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干预)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全面的系统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治愈出院,并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但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视力恢复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加强术前、术后各环节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手术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陈海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认识其危险因素,并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可以控制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上医治未病、预防为主等观念自古有之,但在基层医院往往被忽视或宣传不够。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充分认识其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危害,认识其危险因素,加强自我保健与预防,尤为重要。控制危险因素可使全球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降低75%,卒中风险降低85%。预防是控制慢性疾病的佳手,危险因素是指与某一疾病发病率增高有关的因素,分为可干预性和不可干预性两类。不可干预性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等。可干预危险因素是预防主要针对的目标,包括吸烟、酗酒、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或血脂异常、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高胰岛素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体力活动减少、情绪应激等。预防分为一级预防:防发病,综合控制多重危险因素,预防或减少疾病的发生。二级预防是防事件,有病防变,预防和减少致残或致死率。下面就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概述如下。
作者:王卫甫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恶性胸腔积液(MPE)是由肺癌或其他恶性肿瘤累及胸膜或原发性胸膜肿瘤引起的胸腔积液,MPE 占整个胸腔积液的25%,是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目前临床上对于MPE治疗主要是为了有效控制恶性胸腔积液,缓解呼吸困难,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我院自2008年1月~2013年9月采用胸腔内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并腔内灌注顺铂+白介素-2等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同时配合应用中医中药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何士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昌吉州疾控机构开展业务现况及其效率进行分析,为本地区内更加深入开展疾控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历史文献回顾法、现场实地调查等方法,对2011年与2012年昌吉州疾控机构开展业务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2年全州报告法定传染病为19种8447例,法定报告发病率590.16/10万,比2011年下降29%,呈现稳步下降趋势。2012年昌吉州基础免疫总接种率达98%以上,全程接种率达91%,接种监测报告覆盖率达100%,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任务完成率100%,十二月龄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达97.10%,基础免疫和扩大免疫持续保持高接种率、高质量水平。结论:在昌吉州疾控机构调查中发现开展慢性病监测的机构两年没有变化,在慢性病及死因监测上,疾控机构还要有不少的工作要进行。
作者:温靖玄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腹膜透析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10月我院门诊收治的6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腹膜透析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腹痛、腹膜炎、感染及营养失调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腹膜透析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路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从60年代起,固定化酶的研究迅速发展,综述和专著大量涌现,人们不断地探索新的固定化材料和方法。酶的固定化(Immobi-lization of enzymes)是用固体材料将酶束缚或限制于一定区域内,仍能进行其特有的催化反应,并可回收及重复利用的一类技术[1]。固定化之后酶的构象改变,可以提高酶的活性,也可以对其选择性进行调控。
作者:王超;李杰;王燕;宋亮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自从B超诊断技术诞生以来,由于B超诊断技术的非侵人性特征,以及 B超诊断技术对患者的病情的诊断的成功率非常高的原因,B超诊断技术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截至目前为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改革,随着B超诊断技术的相关仪器的不断改进和价格的逐步降低,B超诊断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即经济又实用的诊断技术,并且在各个医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在医院的多年工作经验,谈一谈目前我国的B超诊断技术的发展状况。
作者:张鲁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输卵管是女性生殖器官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组织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类型的肿瘤,而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即是输卵管肿瘤。近年来,输卵管肿瘤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对患者的生活和生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对妇科疾病输卵管肿瘤的病症以及防治进行研究和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存率奠定基础。
作者:赵莹;陈莉;张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60例腮腺肿瘤患者进行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的总结性分析,得出提高疾病治愈率的经验。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7月到我院进行腮腺炎肿瘤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搜集所有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手术方式、术后疗效、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的情况,总结提高疾病治愈率的经验。结果术后发生复发的多形性腺瘤患者1例,粘液表皮样癌患者1例,高分化上皮-肌上皮癌患者1例,恶性混合瘤1例。复发时间6~30个月不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涎瘘3例,经局部加压包扎后,给予口服抑制唾液分泌药物治疗;皮下积液1例,给予穿刺将积液抽出,加压包扎2周后痊愈;暂时性面瘫3例,口服 B族维生素,营养神经,术后3~6月痊愈;永久性面瘫2例,因恶性肿瘤累及神经,术中切除肿瘤所致;味觉出汗综合症5例,未给予特殊治疗。结论手术治疗腮腺肿瘤的疗效佳,治愈率高,是治疗腮腺肿瘤安全可靠的方式,但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取适宜的术式。
作者:单国章;孙轲;蒲兆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相应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口腔黏膜炎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初次行放化疗且出现Ⅲ度口腔溃疡的60例鼻咽癌患者,平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肿瘤科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物理方法、药物治疗及心理护理等干预。观察及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采用物理方法、药物治疗及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治疗化疗后口腔黏膜炎,可起到抗感染、杀菌、镇痛以及加快黏膜修复的作用,从而有效地促进口腔溃疡愈合,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刘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AECOPD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6例AE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行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 PaO2、PH均明显升高,PaCO2、呼吸频率和心率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机械通气治疗后呼吸困难等症状明显改善,2例患者机械通气后不能耐受改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15例出现不同程度腹胀、8例出现口鼻咽部干燥,经护理干预后均自行消失。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AECOPDⅡ型呼吸衰竭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和呼吸衰竭情况,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周成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持续氧气驱动湿化对减少呼吸道分泌物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2例脑干出血昏迷且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验组(56例)气管切开后采用氧气驱动持续24小时湿化,每天雾化吸入4次。对照组(46例)气管切开后每2小时注入气道3-5ml湿化液进行湿化,每天雾化吸入4次。两组均于气管切开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评价效果。结果:实验组排痰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氧气驱动持续湿化较常规湿化更能更有效帮助排痰。
作者:郭雪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痔疮是肛肠科临床常见的疾病,痔疮出血是其主要症状,为了探究纯中药痔根清丹治疗内外痔的临床效果,笔者结合120例痔疮患者的中医临床治疗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姜世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治疗牙周炎的方法以及疗效,以便对其临床治疗技巧有更全面的掌握。方法:对我院在2010年5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28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4例。对观察组的患者给予派丽奥软膏治疗,对对照组的患者给予2%碘甘油治疗,用药5周后对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通过对比患者的AL、PLI以及PD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观察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都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牙周袋内局部采取派丽奥软膏治疗牙周炎有着众多优点,如药效持续时间长以及作用浓度高,所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身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讨论研究胺碘酮用于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与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心内科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50例。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A、B两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强心、利尿扩血管等针对性治疗。 A组患者在常规治疗上进行抗心衰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使用胺碘酮。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以及血压、心率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总有效率比较显示治疗后 B组治疗总有效率98%显著高于常规患者88%(P<0.05);治疗后B组各项指标变化均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临床使用胺碘酮用于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疗效显著。能够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发展,发挥扩血管及抵抗心肌缺血作用。在服药同时联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疾病治疗效率,减轻用药后不良反应,加快疾病治疗速度,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周勇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