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金梅
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人类三大致死疾病之一。高血压性脑出血是脑血管疾病中病死率高的疾病。其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治疗方法多样,预后差异大。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能迅速有效地清除血肿,挽救生命,促进脑功能早日康复,减少致残率。该技术操作简单,创伤小,不受年龄和重要脏器功能的限制[。配合术前、术中、术后的精心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骥;代铁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耐多药结核病(MDR-TB)是指结核分枝杆菌至少同时对异烟肼、利福平耐药的结核病。其中原发性MDR-TB是指未结受过抗结核治疗者首次感染MDR-TB菌株而发生的MDR-TB。近年来, MDR-TB流行与传播使本已严峻的全球结核病防治形势变得更加紧迫。之所以,世界各国结核病专家正在积极寻找 MDR-TB产生原因及预防和治疗,并探讨控制其发生与发展对策。现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手持式视力筛查仪是一种可以通过快速完成双眼自动测试;无需病人做出反应,需要很小的合作性,对婴幼儿、儿童及语言障碍的病人尤其合适,完全、准确的屈光信息自动检测屈光度问题,包括近视、远视、散光和不等视,手持式视力筛查仪可持续进行6小时测试,使用便携式打印机能够随时随地将结果打印出来;但是当操作人员连续对多名被检测者进行检测时,操作人员需要经常性的用手把持视力筛查仪,持续对被检测者保持几秒钟,长时间工作对操作人员的手臂产生酸痛的感觉,而且每检测完成一次操作人员需要经常重复的将手持式视力筛查仪放到工作台上,此时浪费操作人员的工作时间,使工作效率低。基于上述原因我科根据临床实践自行研制出一种带有固定支架的手持式视力筛查仪。
作者:卜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在治疗急性阑尾炎方面的临床疗效,以及与传统阑尾切除术的差异。方法汇总分析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间收治的56例急性阑尾炎病例,其中治疗组28例,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传统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并对两组病例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感染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在上述指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采取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创口较小、康复较快的优势,疗效明显优于传统阑尾切除术,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曹志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随着社会、环境、医疗技术等因素的变化,心血管疾病的疾病谱、发病率、预后及转归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本文主要从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发病危险因素、治疗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综述,对当前心血管疾病防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前景进行简单一一阐明。
作者:南永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本文总结两年来我科71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经验,分析探讨利用人工股骨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主要的护理要点包括:术前良好的心理护理以及指导性的康复训练,术后强化基础护理,前期进行功能锻炼,对并发症积极预防,促进术后老年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吴巧红;张立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颌后静脉为标志的面神经解剖方法在腮腺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以及保护面神经的方法。方法:选取手术治疗的腮腺肿瘤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用传统方法寻找面神经,一组用新方法进行面神经解剖并切除腮腺肿瘤。对手术方式,手术时间,面神经保护等进行比较。结果:以下颌后静脉为标志的面神经解剖法,定位明确,术中寻找面神经速度快,创伤小。结论:下颌后静脉标志面神经解剖法,比常规暴露方法时间短,损伤小。值得供腮腺手术时参考。
作者:张大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研究的新方法的应用。方法:采用中药复方黑箱分析以及单纯药物成分分析法对当归补血汤成分进行联合峰识别,并进行复杂样品智能优化的紫外光谱和 a、c指数测定,对其获得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检测结果为当归78个化学组成成分、黄芪66个化学组成成分以及当归补血汤中的71个化学组成成分,并且确定了黄芪的分离梯度条件。且黄芪和当归中存在部分相同的化学组分,经过当归补血汤配伍后,不存在化学成分的增加或消失,但原有化学组分在含量上发生变化。结论:中药复方全成分黑箱分析法有助于中药复方成分的测定,具有准确、高效等特点,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李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过敏性休克是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体后,通过免疫机制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种强烈的多脏器累及症群。过敏性休克的表现与程度,依机体反应性、抗原进入量及途径等而有很大差别,通常都突然发生且很剧烈,若不及时处理,常可危及生命。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分析口腔门诊拔牙的护理心得。方法:选取我口腔门诊在2010年12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97例拔牙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7.96%,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1.2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的,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0%,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不仅可以降低患者手术的风险,还有利于增强患者对健康牙齿的意识,改善医患之间的关系,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周亚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白血病是原因未明的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好发于青少年,是30岁以下人群发病率、死亡率高的恶性肿瘤化疗是目治疗白血病的主要手段,但化疗毒副作用,常并发感染、出血、骨髓抑制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加强化疗期间观察与护理,减少并发症,尤重要。
作者:罗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前,许多医院针对一些常见病、多发病,集思广益,总结经验,制定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处方,为医院或药房医务人员共同遵照使用,称之为协议处方。在医院每天就诊的人较多,如果针对每个患者都写一个处方,耗费医生的大量时间,使候诊的时间大大延长,同时也延长了患者取药的时间,工作效率低下。一般来说协议处方都以所治病种命名,内容包括事先规定好的各种药品,医生只需写出协议处方的名称即可,然后根据患者病情对处方进行“加”或“减”,简化书写处方。但是协议处方的药片数量经常采用20粒和30粒,也有采用50粒的,药房的工作人员在提前准备协议处方时,一般采用手工计数分装,用角匙分入药袋中,这种方法计数慢、易出错、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特别是在大量分装协议处方时,其缺点尤为突出。针对此现象,我科在多年的药房实践工作中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研制出药片筛分装置,在近一年的实际使用中,计数准确、不宜出错、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患者的等待时间,受到医院领导和患者的一致好评。
作者:孙伟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讨论小儿肝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及螺旋CT特点,提高该病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母细胞瘤18例,研究其在增强螺旋CT下的影像学表现。结果肿瘤位于肝右叶12例,肝左叶1例,跨越肝左右叶生长5例。其中15例表现为肝内单个实性包块,3例为多发性结节。11例包块呈向肝外膨胀性生长,包块大多包膜清晰。 CT平扫时包块密度略低于肝脏密度,增强后包块不均匀强化,强化程度略低于肝脏,其内部坏死区无强化。结论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对肝母细胞瘤的定位准确,定性诊断率高,有助于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诊疗信息。
作者:郑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确诊为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且无其他妇科病变及乳腺疾病的患者128例。其中66例在诊刮后口服妈富隆治疗,连服21天为1周期,3周期为1疗程,将其作为治疗组。62例仅行诊刮术,作为对照组。诊刮前及治疗后均行B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均检测血、尿常规,肝功能及血糖、血脂,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泌乳素和睾酮。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5.2%,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1个疗程后E2、P平均水平较用药前有明显下降,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而FSH、LH、PRL、T平均水平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的厚度比较及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诊断性刮宫术后口服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安全、有效,可使子宫内膜厚度显著缩小,降低E2、P水平,不良反应少,价格便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婷婷;陈秀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较高,是患者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对骨科大手术患者施以有效的预防方法,不仅可以降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减轻患者痛苦,大量的医药经济学研究证实还可降低医疗费用。
作者:王立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是指心脏或肾脏中的一个器官对另一器官的功能损害不能代偿时,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终加速心脏和肾脏功能的共同损害和衰竭。 CRS发病率较高且危害大,病理机制复杂,特异性检查少,临床处理困难,预后亦差。近年对CRS的研究获得一定进展,现对其定义分型、发病机制、生物学指标及治疗方面作综述,以利于提高CRS认识。
作者:李秀芬(综述);张兴平(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本资料简要介绍了氯吡格雷的药理学局限性,主要讨论了几种新开发的P2Y12抑制剂普拉格雷、替卡格雷和坎格雷诺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展情况。
作者:王成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肝硬化护理中应用心理干预的效果及干预的具体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循证资料。方法: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共收治86例肝硬化患者,在自愿的基础上,以这些患者为对象开展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人。其中对照组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进行心理干预,护理2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评价各组疗效。结果:2个月后,对照组SAS评分为48.5±7.1,SDS评分为47.9±5.8,观察组两项评分分别为40.5±4.7和39.9±7.4,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硬化护理中应用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对于提升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玉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近些年来,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期望能够早期接受手术治疗,但部分患者因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对外科手术及麻醉的耐受力差,在手术及麻醉过程中容易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心脏停搏而死亡,丧失了手术机会。人工心脏起搏可以产生电脉冲刺激心脏,常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现将我科室为不同程度心律失常的30例肿瘤患者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后顺利完成手术,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季华;成翠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当人体的四肢由于病变或损伤要进行手术时,经常要将患者的臂或腿抬起,以便于消毒或包扎。目前,进行这项工作都是靠护士人力抬动,有时需要多人轮换,体力消耗大,容易造成二次损伤。我科根据临床实践,自行研制了一种外科手术固定支架,它包括底座,立杆和面板,其中立杆是外管和内管套装而成,外管的底部与底座固定连接,内管的顶部与面板固定连接,在外管的上部装有定位手柄,在面板的下面装有若干个固定挂钩,底座的底部装有万向轮。面板的高度可根据手术要求进行调节,面板下面的挂钩便于用绷带固定患者的手术部位。本设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移动,减轻工作量,避免二次损伤。在我院应用一年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作者:王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