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内科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李道斌

关键词:急诊内科, 抗生素, 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急诊内科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情况,对当前的应用状况和进展进行分析。方法:在2009年至2011年内科诊治的150例抗生素处方进行急诊内科处方的研究。结果:在150例急诊内科抗生素临床应用中,有6例使用不当的处方,具体情况为:2例急性支气管炎、2例发热原因不明、2例病毒性疾病。结论:在临床应用上,必须要针对患者病情进行详细检查,防止出现抗生素滥用现象。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肝脓肿超声引导介入治疗疗效观察

    肝脓肿为消化系统的常见病,是肝脏继发感染性疾病,多由于细菌或阿米巴原虫感染所致,形成多发性小脓肿,进而融合成较大脓肿。而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引流治疗是当前发展较快的一种内镜微创治疗方法。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能够使患者免受手术开刀之苦,避免敞开伤口,防止病房交叉感染,减少出血、腹膜炎、器官损伤等并发症;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操作简便,定位准确,留置导管时可动态观察脓腔的变化从而确定拔管时间;达到手术的效果。

    作者:乔继伟;刘彦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38例脑出血急性期高血压的护理

    [目的]总结脑出血急性期高血压的护理体会。[方法]收集分析38例急性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8例病人基本痊愈15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8例,无变化1例,恶化2例,死亡4例。[结论]加强脑出血病人急性期的护理利于预后。

    作者:刘彦;高桂霞;陈艳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对中草药免疫功能的探讨

    从不同角度研究中草药对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并将有关研究中草药免疫功能的资料作以综述。

    作者:张小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鼻中隔软骨在鼻整形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鼻整形中鼻中隔软骨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诊的鼻尖整形患者27例作为研究对象,皆采用“开放式”切口,根据患者的鼻尖情况,切取自体鼻中隔软骨,用于整形中,重塑鼻尖形态。结果:27例患者皆进行>6个月随访,除2例患者(单纯行鼻尖圆钝整形)感觉鼻尖较低外,其余患者皆满意,效果也十分稳定。结论:鼻中隔软骨在鼻尖整形中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对于鼻整形患者值得借鉴。

    作者:秦丹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试论医学信息资源网络的共建与共享

    随着当前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医疗单位对于信息资源的管理正在发生着变革,逐渐从以前的繁杂管理之中解放出来。那么构建起网络的共享机制,形成医学信息的资源共享作为目前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就构建起医学信息资源共建和共享进行研究,对其可行性措施进行概括性介绍,并且对其历史性趋势进行分析总结。结合当前的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医学信息资源网络的共建和共享进行深入研究,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当前的网络资源趋势。

    作者:郜璐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玻璃体切割联合惰性气体填充术后影响患者舒适的原因及护理

    随着眼科显微镜手术技术的迅速发展,通过视网膜显微手术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或惰性气体注入是治疗复杂视网膜脱离的较先进的方法,是利用气体或比水轻的液体在眼内向上浮的压力及气泡或者液体的表面张力,关闭裂孔,使视网膜复位。由于手术的复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因此,围手术期的护理尤重要。现将护理内容报告如下。

    作者:罗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系统护理干预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下肢静脉血栓

    目的:为了提高AMI患者的护理质量,以达到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方法:通过100例AMI患者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在药物治疗方法及常规护理等相似情况下,比较两种护理方法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是否有差别。结果:经整理资料行计数资料统计学分析,认为预防计划护理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传统护理组。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对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有较好效果。

    作者:胡秋桃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股静脉置管潜在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股静脉置管潜在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40例股静脉置管的患者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股静脉穿刺置管常见并发症为导管堵塞、导管脱落、感染等。结论:严格操作规执行常规,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好预防护理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有力措施。

    作者:郑桂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冶疗急性中毒所致急性肾功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中毒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3年7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56例急性中毒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 HP+HD)观察组和对照组。 HP+HD观察组32例在常规治疗(催吐、洗胃、活性炭吸附、导泻、利尿、解毒药、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生素及对症处理)的基础上,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法治疗并观察疗效,HP+HD治疗间隔12小时一次,治疗2~7次;对照组24例是同期收治的因非医疗原因未能行HP+HD治疗的各种急性中毒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观察2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昏迷至清醒时间、治愈率、死亡率及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谷丙转氨酶(SGPT)、DB、肌酸肌酶(CK)、乳酸脱氢酶(LDH)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平均住院天数、昏迷至清醒时间、治愈率、死亡率等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UN、CR、SGPT、DB、CK、LDH等指标治疗前后2组组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治疗急性中毒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疗效显著,可较好的改善肾功能。

    作者:罗显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宫颈TCT检查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宫颈TCT 检查(即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在我院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2011年8月~2012年12月妇科门诊平均30岁以上育龄妇女2354人常规进行宫颈TCT筛查。结果:发现CINⅠ12例,CINⅡ21例,宫颈CINⅢ51例,宫颈癌10例,其中漏诊3例。结论:宫颈TCT检查在宫颈病变诊断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有它的局限性,一定要警惕,以防漏诊。

    作者:张永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

    静脉留置针是头皮钢针换代产品,近几年在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所以留置针对于保护患儿血管、减少反复穿刺给小儿带来的恐惧和痛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彭荣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西药处方用药的合理性研究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西药处方用药情况,以提高临床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3567张门诊处方,并统计分析西药应用的合理性;结果:3567张处方中,合理用药的处方有3139%,用药的合理性为80.0%,不合理用药处方有428例,占全部抽调处方中的12.0%,抗菌类处方1248张,占全部处方的35%。结论:应充分了解西药的不良反应症状,医生要能第一时间做好对患者不良反应的监测和处理,并做到合理安全的使用西药治疗,从而降低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西药处方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李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预见性护理在孕妇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发病急,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护士如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精心护理,产后出血是可以避免和预防的。

    作者:张霞;田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上海市中医医院医务人员患者安全文化安全认知情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及建设的现状,为患者安全管理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1月随机抽取上海市中医医院257名医务人员,应用患者安全文化现状评价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用以了解临床医务人员的患者安全文化态度及其机构相关的患者安全文化。结果不同专业医务工作者在团队精神、安全措施、医院管理及交接班程序之间存在差异,提示它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其中药剂人员(4.5±0.6)以及护理部工作人员(4.5±0.6)的总分认知度高,医技人员总分认知度低(4.4±0.5)。不同职务的医务人员认同的病人安全文化:副/高级(4.8±0.4)>中级(4.6±0.6)>初级(4.4±0.5)。患者安全文化待改进领域:“人员配置”、“工作量”、“如果发生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医院更加重视帮助与教育”反应率﹤50%,是医务人员共同认为的有待改进的地方前几位。结论我院有积极的患者安全文化,但仍需完善现有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及加强高风险科室的安全管理与人员教育培训。

    作者:徐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对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临床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探讨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瘘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预防内瘘失功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内瘘失功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对行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的护理干预,对降低内瘘失功发生率作用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尚永霞;刘正玲;王桂云;张琴;汪丽;赵焕林;周红云;史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DOHAD理论干预在孕妇孕期营养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讨论研究DOHAD理论干预应用于孕妇怀孕期营养指导中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产科孕妇100例。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干预组、常规组两组。常规组50例孕妇进行常规营养指导教育;干预组孕妇在常规教育基础上联合DOHAD理论共同进行指导。对两组孕妇生产后胎儿健康状况及孕妇一周体重增加指标进行评估比较。结果两组孕妇不同指导后新生儿健康情况比较显示干预组新生儿出现极低体重或巨大儿人数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每周体重增加情况比较显示干预组体重增长人数显著多于常规组,营养摄取情况较好(P<0.05)。结论应用DOHAD理论干预对孕妇怀孕期进行营养指导疗效确切。可有效避免胎儿出生后体重过低或过重儿等情况发生,降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该理论不仅对新生儿健康情况产生深远影响,更影响着几代人的身体健康,因此临床应广泛推广并进一步加强对孕妇怀孕期间的营养干预。

    作者:杨红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癌性骨转移患者放射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癌性骨转移患者采用放射治疗的临床止痛效果。方法:对80例骨转移患者进行放射治疗,选用3种剂量分割方式,观察并记录患者放疗后的止痛效果,统计分析临床数据。结果:全组患者经过放疗后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有效率为90%,其中原发癌为乳腺癌的效果为显著;比较3种不同剂量分割方法,每次400cGy,共5次的有效率为95.56%,效果佳。结论:放射治疗运用于骨转移癌的止痛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副作用少,是骨转移癌的一种理想治疗手段。

    作者:李雪生;杨俊辉;王根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时如何合理选择分娩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24例剖宫产再次妊娠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按产妇分娩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n=39)及对照组(n=85)。对照组再次行剖宫产;观察组行阴道分娩。回顾性分析产妇临床资料、分娩方式的选择及术后母婴并发症情况。结果124例产妇中,59例阴道试产,39例(66.10%)试产成功;85例(68.55%)再次剖宫产。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住院天数更短,产后感染率更低,产后出血量更少(P<0.05或P<0.01);此外,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及感染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全面系统的产前评估;根据孕妇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不盲目选择再次剖宫产;符合阴道分娩指征的产妇,应进行阴道试产。

    作者:徐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砂轮击伤致角巩膜穿孔伤的治疗和护理体会

    报告60例60眼砂轮击伤致眼部穿孔伤病人的治疗和护理体会。

    作者:董南行;方艳;董永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医腹诊溯源初探

    腹诊是中医四诊特色的诊法之一,在《内经》中即有腹诊相关的描述。随后《难经》在五脏病证的判断以及五积的诊断方面均运用腹诊的方法。《伤寒杂病论》充分展示了腹诊的精髓,多处运用腹诊进行外感和内伤杂病的辨证。宋元后因各种原因导致腹诊衰退,脉诊兴起,形成后世重脉诊轻腹诊的局面。

    作者:武学润;于志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