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系统护理干预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下肢静脉血栓

胡秋桃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下肢静脉血栓, 系统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为了提高AMI患者的护理质量,以达到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方法:通过100例AMI患者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在药物治疗方法及常规护理等相似情况下,比较两种护理方法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是否有差别。结果:经整理资料行计数资料统计学分析,认为预防计划护理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传统护理组。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对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有较好效果。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蒙医防治临床观察42例

    目的:观察蒙医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作用,方法:蒙医放血疗法3天和蒙医辩证施治10-20天,一般23天为一疗程,停药7天后可进行下一疗程。结果:病例数42例,经1-4次疗程后,轻度、中度高血压在放血后无辩证施治时降压幅度5%-12%、0-10%;在放血后进行辩证施治20天的降压幅度为9%-26%、6%-17%。结论:蒙医放血疗法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王乌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通复合剂联合腰椎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3例

    目的:探讨通复合剂联合腰椎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通复合剂热敷一天两次,腰椎推拿一天一次治疗4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结果:痊愈33例,显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3%。结论:通复合剂热敷联合腰椎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芳;芦红;张晓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电灼治疗阴道内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免疫调节剂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阴道里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两组患者均用电灼去除疣体,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隔2日肌注卡介菌多糖核酸2ml,疗程为2个月,观察6个月内的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3﹪;对照组有效率为48﹪。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电灼治疗阴道内尖锐湿疣明显优于单独运用电灼治疗的方法。

    作者:孙叶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40例乳腺癌患者病理诊断的分析探讨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临床特点与病理组织学类型,为临床病理提高正确诊断率。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2年5月接受治疗的60例乳腺癌切除标本进行临床和病理分析,并用免疫组化法研究患者肿瘤组织中ER、PR、C-erbB-2的表达。结果本组病人患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6~65岁;癌肿直径大于5cm、浸润性导管癌及浸润性小叶癌的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较差;C-erbB-2阳性率在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组中显著增高,在估计乳腺癌预后上有协同作用。结论:该结果对探讨乳腺癌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及判断预后有应用价值。

    作者:肖政权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94例疗效观察

    肺炎支原体经飞沫传播,侵入呼吸道黏膜后,通过其特殊的结构、紧密吸附于易感宿主的细胞膜的受体上,在其表现增殖并释放毒性物质,如过氧化氢、酶、膜脂类等,造成组织损伤。其基本病理改变是间质性肺炎及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显微镜下可见局部黏膜组织充血、水肿、变厚,细胞膜被损伤,上皮细胞纤毛运动消失,单核细胞及浆细胞浸润,细支气管中可见到中性粒细胞及坏死的上皮细胞。迅速、积极地控制感染是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重要环节。布地奈德混悬液是一种经喷射雾化吸入的糖皮质激素,有较高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力,能抑制呼吸道炎性细胞及介质释放,减轻呼吸道高敏反应,减少黏膜水肿及黏液分泌,修复呼吸道,迅速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常香云;李学农;乔石钰;朱晓莉;王瑞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磨牙大面积缺损的修复疗效观察

    目的:使患者患牙修复体完好不松动,牙根无肿痛,咀嚼正常。方法选择牙体缺损较大的病患,磨牙120颗,根髓治疗97颗牙,干髓治疗5颗牙,保髓治疗18颗牙,银汞合金充填40颗牙,玻璃离子62颗牙,光固化树脂18颗牙,自攻自断钉20颗牙,根管钉82颗牙,纤维桩钉8颗牙。结论作者认为保髓,牙髓病,根尖周病,牙周病治疗成功与否是牙体大面积缺损修复的基础,无髓牙体修复后应常规用金属全冠或烤瓷全冠保护,这样牙齿在大面积缺损修复后保存率将会大大地提高。

    作者:董大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38例脑出血急性期高血压的护理

    [目的]总结脑出血急性期高血压的护理体会。[方法]收集分析38例急性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8例病人基本痊愈15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8例,无变化1例,恶化2例,死亡4例。[结论]加强脑出血病人急性期的护理利于预后。

    作者:刘彦;高桂霞;陈艳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在肾小球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肾小球疾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肾活检确诊的52例肾小球疾病患者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 Fg)浓度。按肾活检病理结果进行分组,并观察Fg与病理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肾病范围蛋白尿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非肾病范围蛋白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纠正低白蛋白血症、减少蛋白尿是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预防血栓形成的重要措施。

    作者:魏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三腔胃管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三腔胃管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两组病例、年龄及其它条件相似,甲组术后留置三腔胃管减压,乙组用传统单腔胃管,观察两组胃管前60h胃液残留量、前60h胃液引流量、堵管发生率、耐受性例数和并发症例数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论三腔胃管引流效果优于传统单腔胃管,胃液残留量少,有助于胃肠减压;三腔胃管的耐受性优于传统单腔胃管,患者并发症少,护理更方便。

    作者:刘卫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四种植物药参与干预老年人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四种植物药物参与干预高血压病、高脂血症、高粘血症对老年人心脑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的影响,以及药物的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病人102名,同时患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和高粘血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植物药治疗者(治疗组)52例,未用者(对照组)50例,观察两组5年间心脑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的差别。结果:治疗组发生缺血性心脑血管终点事件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脑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观察到的副作用主要有过敏性休克、皮疹、发热、消化道症状等。结论:导致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主要有: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病、糖尿病以及高脂血症。应用植物药参与干预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缺血性心脑血管终点事件发病率明显减少;而且药物不同,副作用的发生率也不同。

    作者:柯景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26例留置导尿患者溢尿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分析留置尿管期间溢尿的原因,对症采取护理措施,减少因此而产生的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丁乐;陈香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微生物制药中膜分离技术应用探析

    在当代的生物制药分离工程技术中,膜分离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并且具有显著应用意义。本文就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展开讨论,主要包括在抗生素、氨基酸、酶类分离纯化等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并且根据应用效果,对膜分离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针对问题的改进方法进行了阐述。

    作者:孟庆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我国社区护理的现状与思索

    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面向社区人群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我国现在的社区护理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根据分析结论为社区护理服务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作者:王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社区门诊治疗支气管炎效果观察研究

    目的:对社区门诊治疗支气管炎的效果进行观察和研究。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本社区医院门诊治疗的支气管炎患者56例,给予所有患者有针对性的对症治疗,观察和研究社区医院门诊治疗的方法和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本社区医院门诊给予患者对症治疗之后,有17例(30.36%)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显效,有39例(69.64%)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有效,没有出现无效的病例。结论:于社区门诊治疗支气管炎患者,能够使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以有效的改善,提升治疗的整体疗效,使患者的病程得以延缓,具有十分显著的意义。

    作者:王宇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36例妇科开腹手术后尿潴留患者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妇科开腹手术后尿潴留的护理措施,提高自行排尿率。方法发生尿潴留的原因分析及从心理护理、术前术后护理、尿潴留后的护理三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防治妇科开腹手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结果由于采取了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在妇科开腹手术后发生尿潴留的患者中自行排尿率为83.33%,避免了再次导尿。结论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自行排尿率。

    作者:周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医腹诊溯源初探

    腹诊是中医四诊特色的诊法之一,在《内经》中即有腹诊相关的描述。随后《难经》在五脏病证的判断以及五积的诊断方面均运用腹诊的方法。《伤寒杂病论》充分展示了腹诊的精髓,多处运用腹诊进行外感和内伤杂病的辨证。宋元后因各种原因导致腹诊衰退,脉诊兴起,形成后世重脉诊轻腹诊的局面。

    作者:武学润;于志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微创置管负压引流结合乳管疏通治疗乳腺脓肿的护理体会

    乳腺脓肿是哺乳期常见疾病,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该病的发生率逐渐上升。我科自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共收治乳腺脓肿患者38例,对所有患者均采用微创切开置管冲洗负压引流术,同时进行乳管疏通治疗,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孙艳红;王小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患者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进行住院治疗的170例神经疾病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给予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比分析在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方案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状况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进行评价。结果: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方案过程中,实验组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为9.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82%,患者满意度为94.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89%,P<0.05,实验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精细化护理管理措施可明显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孟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在面部美容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在面部美容中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面部美容的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患者进行自体脂肪注射作为观察组,另一组患者进行玻尿酸注射作为对照组,研究两组患者注射后、注射4个月的面部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自身脂肪注射后面部恢复状况较好,有效率为95.65%,经4个月回访注射部位效果较好,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面部美容的患者进行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无明显的创伤,能维持较长的时间,拥有较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戈尔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超声弹性成像鉴别乳腺良恶性病灶价值初探

    目的:初步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灶鉴别中的价值。方法随机应用常规彩超与超声弹性成像的5分评分法对乳腺87例患者共计99个乳腺病灶进行检查,弹性成像的1-3分提示良性,4-5分提示为恶性。结果常规彩超检查53个病灶,病灶良恶性的超声提示与病理诊断符合率75.5%,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病灶46个,超声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1.3%,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病灶良恶性的提示准确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仲全;莫韦宽;唐益君;韩江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