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严重危害小儿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病程较长且反复发作,许多患儿由于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措施不当终发展为成年性哮喘而迁延不愈。
作者:陈艳芳;何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卒中重症监护对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45例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间在我院进行急性脑卒中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20例患者在普通病房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25例患者在卒中单元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和护理前NIHSS、GCS评分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和护理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例患者出现压疮,4例患者肺部感染,1例患者尿路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30%,死亡率为20%,观察组没有患者出现压疮和尿路感染,2例患者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8%,死亡率为4%,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卒中重症监护能够使其神经功能和预后获得有效改善,有效保护患者的神经系统,具有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魏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资料整理,分析高密市不同时期管理办法对乙肝发病率和接种率效果的影响,采用佳策略使我市乙肝接种率保持在较高水平。方法整理防疫站站志有关乙型肝炎的资料和疾控中心档案,筛选乙型肝炎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高密市新生儿乙肝疫苗估算接种率从1992年推广乙肝疫苗初期的10.36%提升至2011年的123.72%;,15岁以下人群在经过数次乙肝疫苗查漏补种之后,接种率超过95%;2004年至今,仅发生7例15岁以下乙肝病例。发病率从2006年的35.93/10万降至2010年的7.02/10万,2011-2013年连续保持在10/10万以下;5岁以下儿童HBsAg阳性率为0.00%,提前达到并超过了目标。结论随着不同时期乙肝管理办法的调整,乙肝接种率逐年提高,发病率逐年降低。1977年发病率高468.7/10万,占全年发病数的40.1%,其次是1982年、1962、1988和1972年。2004-2012年间乙肝报告发病率呈较大幅度下降,一直在10-20/10万之间(除2006年发病率35.93/10万)。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大幅度上升,5岁以下儿童HBsAg阳性率急剧下降,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查漏补种率大幅度升高,不同时期的不同管理方法直接影响到高密市的乙肝发病率和接种率。
作者:李霞;张宜东;张作杰;徐伟嘉;谭成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柏硝祛毒洗剂熏洗配合护理干预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法将入选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采用柏硝祛毒洗剂熏洗配合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高锰酸钾稀释液熏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柏硝祛毒洗剂熏洗配合护理干预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痊愈速度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柏硝祛毒洗剂熏洗配合护理干预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疗效肯定,有推广前景。
作者:丛坤;王彩虹;韩小静;施慧;佟会利;李春耕;张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5月~2012年6月收治的4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另选取同期4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及远期疗效。结果近期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78%,对照组为87.7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远期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2.22%,对照组为61.1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中西药治疗口腔溃疡,用药价廉,配药简单,使用方便,无刺激性,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范晓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导致留置导尿患者出现尿路感染的原因,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留置导尿患者,分析尿路感染主要原因,总结护理对策。结果:经护理,60例患者有1例发生尿路感染,发生率为1.7%,导尿操作及无菌意识不够强烈等均是导致尿路感染的重要因素。结论:护理干预措施是预防留置导尿并发症的有效手段,可有效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
作者:张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肾小球疾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肾活检确诊的52例肾小球疾病患者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 Fg)浓度。按肾活检病理结果进行分组,并观察Fg与病理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肾病范围蛋白尿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非肾病范围蛋白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纠正低白蛋白血症、减少蛋白尿是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预防血栓形成的重要措施。
作者:魏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急救护理措施在新生儿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52例消化道出血新生儿,给予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并观察其急救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临床急救护理后,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其中35例治愈,15例好转,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2%。结论:给予新生儿消化道出血患者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能够提供临床急救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儿病情康复。
作者:王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新斯的明联合开塞露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于2012年8月~2013年8月将收治的产后尿潴留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诱导排尿的方法,研究组给予新斯的明联合开塞露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中显效28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达100.00%;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2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68.75%;经统计分析发现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85,P<0.05)。研究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有2例产妇出现腹部疼痛,对照组出现1例出现腹部疼痛;产妇均能忍受,未进行处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新斯的明联合开塞露治疗产后尿潴留疗效确切,不良反应低,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马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讨论研究应用正颌手术联合手术后正畸矫治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的疗效与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病患者60例。包括男性36例,女性24例。单侧唇腭裂患者31例,双侧唇腭裂患者29例。随机分为普通组与联合组。普通组患者单独进行正颌手术;联合组进行正颌联合术后正畸矫治对唇腭裂术后导致的牙颌面畸形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不同手术后对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的疗效与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相关检查指标比较显示手术后相关指标变化联合组明显优于普通组(P<0.05);手术后1年患者语言功能及咀嚼能力改善人数比较显示各项功能恢复人数于复发人数均优于普通组(P<0.05)。结论使用正颌联合术后正畸矫治对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联合手术可有效调整前牙前后位置以及上下牙弓宽度,同时平整牙列,使牙列恢复较好的牙颌关系。手术后复发率较低且面部形态结构与咬颌关系良好。对患者来说能够在改善其外形的前提下更好的解决语言发音及咀嚼等各方面问题。
作者:张亘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疏肝散结汤加针灸治疗胆道结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胆石症病例407例,治疗组215例给予口服疏肝散结汤加针灸治疗,对照组192例给予口服胆石利通片,疗程均为2个月,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67例,痊愈率31.2%,显效132例,显效率61.4%,总有效率92.7%;对照组痊愈39例,痊愈率20.3%,显效67例,显效率34.9%,总有效率55.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疏肝散结汤加针灸治疗胆石症疗效显著。
作者:李学明;王玲玲(通讯作者);罗力赛;李斌;李渝萍;王鸿章;刘娜;姬延平;郭红艳;江帅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流程化急救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6月~2013年10月治疗的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23例,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流程化急救护理措施,分为院前急救护理、运送途中急救护理与院内急救护理,并观察实际应用效果。结果23例患者中显效14例,显效率60.9%;有效8例,有效率34.8%;无效死亡1例,占4.3%;总有效率95.7%。结论急救流程化护理通过对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氧疗、监测、改善通气功能、合理用药、心理护理等一系列的护理过程及时缓解患者哮喘症状,阻止病情的发展,缩短了抢救时间,及时有效地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红英;刘小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一对一”模式和“单人+巡回”模式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效率的影响。方法总共30个工作日,两种调配模式各15天,统计调配时间,计算其平均值,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一对一”模式平均每人每小时加药64袋,“单人+巡回”模式平均每人每小时34袋。结论“一对一”模式大大缩短了静脉用药配置时间,应作为首选调配模式。
作者:马丽;申凌娜;张中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78例胃溃疡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胃溃疡患者78例,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的三联疗法治疗,研究组予以埃索美拉唑的三联疗法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的效果情况、HP的根除率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与HP 根除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溃疡的临床治疗中埃索美拉唑的三联疗法较奥美拉唑的三联疗法具有更佳的效果,可将临床治疗的效果显著提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使用。
作者:邱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电针治疗蛇串疮患者的心理和情志护理对蛇串疮患者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将80名电针治疗的患者进行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的测定,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并将统计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蛇串疮患者在针刺治疗中焦虑自评得分(52.16±11.40),抑郁自评得分(51.33±11.39),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电针治疗蛇串疮的患者具有焦虑、抑郁的心理问题。结论:电针治疗蛇串疮的患者具有焦虑、抑郁的心理问题,护士应做好患者的情志护理,以帮助患者本人解决心理问题,尽量适应患者的角色,配合治疗,尽早康复。
作者:黄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感染、黄疸、缺血缺氧性脑病、心肌梗死等不同疾病心肌酶的差异。方法:通过对296例大于0-5岁的心肌损伤小儿和27例急性心肌梗死成人五种心肌酶的统计,计算各种疾病心肌酶的百分比,用百分比大小作定性分析。结果:CK-MB在所有研究疾病中都超过正常值范围;AST、LDH、@-HBDH 三种酶在正常高线1-3倍包含了多数病例;各种酶的较高倍数值的高百分比均是急性心肌梗死。结论:CK-MB是早期诊断心肌损伤或梗死的敏感指标;CK、CK-MB在心肌损伤中增高的正常高线培数更为明显,且CK与骨髂肌损伤关系密切;心肌梗死是造成心肌损害严重的疾病。
作者:王志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4期内痔手术方法的选择及治疗体会。方法:自2011年2月以来对诊断明确的46例患者采用细化的外剥内扎切除手术,观察术后疗效。结果:所有病例切口均正常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8天,无术后继发感染,无术后大出血,无术后肛门狭窄发生,术后至今无复发病例。结论:对4期内痔该手术方法效果确切,能避免术后常见各种较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孙蔚;高炳豪;张懿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工作中,不在计划中、未预计到或不希望发生的事件,通常为护理差错或护理事故。造成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在护理工作中护士责任心不强、不遵守规章制度、违反操作规程或技术水平低而发生的。对病人直接或间接造成不良影响,医护人员因此惹上医患纠纷。
作者:刘桂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丹东市初中生健康素养水平,为深入开展学生健康素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丹东市337名初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丹东市初中生具备总体健康素养的比例是18.1%,城市优于农村(P<0.05)。具备知识与技能、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技能的素养比例分别为17.8%、22.0%24.0%。具备科学健康观、安全与急救、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基本医疗5类健康问题的素养水平依次为49.0%、32.9%、30.6%、3.6%、3.0%。结论丹东市初中生健康素养水平有待提高,应该将健康素养培养纳入到学校教育中,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对各类健康知识的储备。
作者:崔士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中药熏蒸加皮肤保湿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病患者的临床观察。方法:利用病例回顾性分析方法,将在我中心门诊部于2011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这段时间诊治的总计64例老年性皮肤瘙痒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研究和比较分析。将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方法分成2个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为32例均采用传统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为32例用中药熏蒸加皮肤保湿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然后将2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分析探讨两组患者的临床观察结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治疗30例(93.75%)对照组总有效治疗25例(78.13%)。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治疗率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的差异( P<0.05)。结论:中药熏蒸加皮肤保湿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病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显著降低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我国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病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王德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