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Dupuytren骨折患者术后活动、骨折恢复的作用

茹长英;王照平;张远成;赵金芝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模式, Dupuytren骨折, 术后活动, 骨折恢复, 作用
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Dupuytren骨折患者术后活动和骨折恢复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Dupuytren骨折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活动和骨折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Dupuytren骨折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能让患者的骨折愈合率有效提高,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让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促进患者更快康复.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肾结石手术治疗60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肾结石手术的临床方法,探讨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5月收治的60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经皮肾镜碎石取石联合EAWL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单纯体外冲击波碎石(EAWL)治疗,比较两者患者结石一次清除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结石清除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术后结石清除率为76.67%,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1例复发,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4例复发,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治疗肾结石疗效显著,同时辅以ESWL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产生.

    作者:李荣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结直肠癌的规范化病理诊断要点

    目的:本文对结直肠癌的规范化病理诊断要点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提高医院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水平.方法:通过分析我院收治的300例结直肠癌患者,对结直肠癌病理诊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介绍.结果:在结直肠癌不同的分期,有着不同的诊断标准,医生需要掌握不同的分期的诊断要点,还要了解病理学诊断的方法,这样才能保证诊断的有效性.结论:在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诊断时,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影响着治疗的效果,所以,医生一定要加强学习,要了解病理诊断的要点,在结直肠癌不同的分期,要保证诊断的规范性,还要参考不同阶段的诊断标准,这样才能提高病理诊断的可靠性.

    作者:张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复发的诱因,提出预防的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在本院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的复发病例进行相关诱因分析,总结预防复发的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在复发患者中,饮食因素、心理因素、过度劳累、药物应用不当是复发的主要诱因,另外肠道感染和某些不明原因也可诱发.结论通过对复发相关因素的分析,制定护理措施,积极地配合治疗.

    作者:谢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谈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的安全措施分析

    老年患者为消化内科常见群体,也属于特殊群体.临床护理中存在大量护理安全隐患,及时解除隐患是提高治疗及护理效果的关键.导致护理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有护理人员、用药及健康宣教等,通过提升护理人员素质、加强用药管理、重视陪护及加强宣教等针对性的对策,可以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因此,临床护理时应对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进行有效预防,以显著降低护理风险,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护理安全性,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张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 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神经内科患者11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55例,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疗效、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丽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奥曲肽2种皮下注射方法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奥曲肽2种皮下注射方法的效果方法:50例皮下注射奥曲肽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观察组采用Z型注射法结合留置气泡技术,对照组采用常规皮下注射法;比较两种不同注射方法药物外溢、疼痛、瘙痒、红肿等局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优于对照组(x2 =33.42,P<0.05).结论:奥曲肽皮下注射宜采用Z型注射法结合留置气泡技术.

    作者:李海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支撑钢板与锁定钢板治疗Schatzker Ⅴ 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支撑钢板与锁定钢板治疗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手术治疗的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0例,其中支撑钢板固定组19例,锁定钢板固定组21例,参照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标准(HSS)评估术后膝关节功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结果: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定比较,其优良率支撑钢板组为68.42%,锁定钢板组为85.7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钢板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支撑钢板组.结论:治疗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使用锁定钢板优于支撑钢板.

    作者:周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复杂性骨盆骨折合并腹部脏器伤的急诊诊治

    本文目的是探讨复杂性骨盆骨折合并腹部脏器伤的急诊处理.处理分为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与初期评估及处理.院前急救是抢救病人的第一黄金时间,须由多学科医师组成的抢救小组方可及时有效地抢救生命,对于院内急救与初期评估及处理,是由经验丰富的专业医师凭临床经验进行初期评估,因多数病人是没有时间进行全面检查的,所以边评估边抢救,才能大限度地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孙多振;梁玉庆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畸形中央尖致急性根尖周脓肿40例治疗研究

    目的 研究对于畸形中央尖致急性根尖周脓肿的治疗方式.方法 使用我院患有该病的患者40例,全部使用一般方法,将其牙髓组织去除后,进行冲洗根管部位,之后将其脓肿部位进行手术引流,服用抗生素,将其炎症消除,后对此进行根管充填术,对于患者进行一年的随访调查,使用观察临床表现和X线片检查的手段,评价其疗效.结果 40例患者治愈33例,好转5例,无效2例,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畸形中央尖因年龄有关方面的影响,多数为牙根未发育完全的患者,在对于这类患者进行根尖诱导成形术时,需要是保护牙乳头,该病还需要早发现、治疗,使用多次调磨法以及一次磨除方法后,在使用常规盖髓诊治的方式,在预防急胜根尖周脓肿等症状时,需要保存牙列的完整性.

    作者:唐华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体会

    目的:探讨临床在应用中西结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体会.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共46例CVA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予以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CVA总有效率为71.74%.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VA,可以充分中医与西医各自的优势,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有效、可靠,有利于基层医院提高治疗CVA的水平.

    作者:王娜;孙朝文;王浩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疝气手术前后的观察和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疝气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为疝气治疗提供护理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疝气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前后给予综合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生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离床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手术前后对疝气患者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缪志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和优质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生存质量状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良好30例(75.0%),高于对照组的21例(52.5%);患者在总体感觉、思考能力、情绪控制上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鲜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颅脑损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亓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肺动脉栓塞的鉴别与防治

    肺动脉栓塞(PE)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其中主要、常见的种类为肺动脉血栓栓塞(PTE),还包括其他以肺血栓性栓子栓塞为病因的类型,如脂肪栓塞、羊水栓塞、空气栓塞、异物栓塞和肿瘤栓塞.肺动脉栓塞后发生肺出血或坏死者称肺梗死.起源于肺动脉原位者称肺动脉血栓形成.主要鉴别与防治如下:

    作者:高丽青;赵建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和分析在CT增强扫描患者中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CT增强扫描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n =40例)和对照组(n=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一次检查成功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7.5%)明显高于对照组(67.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CT增强扫描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一次检查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孔祥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68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常见的临床急症,在老年人、伴有生命器官严重疾患的病人病死率相当高.我科室通过对68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急救护理,总结出一套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护理常规,为以后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急救护理提供了一个优质的急救护理方案.

    作者:徐燕;崔金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彩超在诊断小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彩超在小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患儿3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彩超检查,对患儿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肠旋转不良患儿中有26例在术前彩超检查中观测到SMV和SMA的位置关系异常,诊断敏感性可达86.7%,其中有18例表现有“漩涡征”.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安全可靠、简便易行、快捷准确、无放射性、价格廉价,且不需要特殊造影剂,诊断准确率高,为筛查本病的一种好方法.

    作者:王静;鞠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普外科手术引起手术部位感染的易感因素及预防策略

    目的:分析普外科手术引起手术部位感染的易感因素,并寻求预防策略.方法:选自2010年11月到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普外科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1000例,回顾性分析其相关资料,记录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例数,并对其易感因素进行分析,寻求预防策略.结果:有100例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现象,其中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高于低于60岁的患者;急诊手术的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高于择期手术的患者;手术时间超过60分钟的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高于手术时间在60分钟以内的患者;未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高于有使用抗生素的患者;住院时间超过7天的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高于住院时间在7天内的患者;手术切口三类型的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高于其他手术切口类型的患者(P<0.05).结论:通过分析普外科手术当中,引起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易感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策略,能够有效预防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情况,从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昕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深化护生护理美学教育与沟通能力培养的效果评价

    目的 提高对护生临床实习阶段的教育效果.方法 对2013 ~2014年肿瘤科实习的98名护生在临床教育中贯穿护理美学教育与沟通能力培养.结果 对98名护生出科时采取问卷试调查,92.9% ~ 93.9%的护生认同该教育方法能提高护士职业满意度、沟通能力,89.8%~ 96.9%的护生认同该教育方法能增强毕业就业信心、服务意识、法律意识及学习兴趣.结论 将护理美学教育与沟通能力培养贯穿于临床实习过程中有利于提高工作实践能力,提高毕业实习的质量,建立良好的护患者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更是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体现.

    作者:刘思妤;陈晶立;赵邈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护理

    目的:通过加强血液透析病人的饮食护理提高血液透析疗效.方法:改变血液透析病人的不良饮食结构,达到4个体化.结果:长期血液透析病人坚持合理的饮食,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结论:采取科学、合理的饮食护理,能够使长期透析病人减少痛苦,降低并发症,有效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目的 对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将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分娩的新生儿94例分为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的对照组47例和接受早期护理干预的观察组47例,对两组新生儿的黄疸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首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以及新生儿出生5天内黄疸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在对新生儿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缩短了新生儿首次排便和胎便转黄的时间,改善了新生儿的黄疸指数,具有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是一种优质、全面的护理方法.

    作者:尹斯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