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呼吸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防范

江瑛莹

关键词:护理工作, 呼吸道疾病/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的相关因素,为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本院呼吸内科发生的22件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操作隐患和物品隐患是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均占31.38%.[结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应做好护理标识的使用和安全指导、加强业务培训、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防范操作隐患、防范物品隐患、加强患者的遵医行为、广泛听取意见,有效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在新医改背景下怎样提升药剂管理水平

    随着国家新医改的实施,我院的药剂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使我院在新医改的背景下快速提升药剂管理水平是目前药剂科的首要任务.医院药剂管理的水平高低对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1],因此,我们必须尽可能的提升药剂管理水平以达到新医改的要求.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目前新医改背景下的药剂管理模式来探讨如何快速提升药剂管理水平.

    作者:李维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早期出血热患者与感冒患者的血尿常规检测结果比较分析

    目的 比较分析早起出血热患者与感冒患者的血尿常规结果差异,寻找确诊早期出血热的途径.方法 笔者通过早期出血热患者和感冒患者的血尿常规检测结果分析,发现二者的部分检测结果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结果 早期出血热患者的白细胞偏低,多在4.0×109/L以下,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不超过70%;血小板降降低,发病头两天减少不明显,多在100-150 × 109/L之间,第3天以后,血小板下降较为显著,多在50-100×109/L之间,多数患者尿蛋白质阳性(±一++)并检出红细胞(呈镜下血尿至肉眼血尿),少数查见膜状物,而感冒患者(对照组)则白细胞正常或偏高,血小板不低,少数人尿蛋白质呈弱阳性(±),个别人查见红细胞(均为女性,可能与其有泌尿系感染有关),没有人查见膜状物.结论:了解早期出血热与感冒患者的血尿常规检查的差异,对于早期出血热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高英;牟洪臻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龚光明治疗糖尿病足医案举隅

    龚光明大夫为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其从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治研究工作多年,在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并发症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特别对糖尿病足病变防治有独到之处.

    作者:薛榜稳;刘亚婷;龚光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对于急性胃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通过探讨优质护理在急性胃出血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旨在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胃出血患者170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用药护理、止血护理等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止血有效率、护理满意率及再出血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止血有效率为95.29%、护理满意率为96.47%、再出血率为4.71%,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急性胃出血患者优质护理能有效止血并提高护理满意率.

    作者:孙巍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毒蕈中毒47例救治体会

    目的:了解毒蕈中毒各种类型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6月-2014年8月收治的47例毒蕈中毒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47例患者41例治愈,无后遗症,6例死于肝脏功能衰竭.结论:毒蕈中毒来势凶猛,变化快,表现多样,应及时救治.

    作者:高海芳;虞惠群;董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针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探讨

    目的 探究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病患应采用的科学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患此疾病病患62例,依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探究组,每组均为31例.对常规组病患实行常规化的基础护理,对探究组病患实行科学优质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探究组的护理效果明显比常规组要好,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病患实行科学优质化护理,能够帮助获取到较好的效果,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荀晓娟;易良洪;刘骥;叶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优质服务和新农合为农民的健康提供保障

    目的 探讨优质服务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在村级实施效果.方法 开展送医送护下乡等优质服务,参合住院病人交费情况观察.结果 优质服务和新农合为农民的健康创造更好的服务条件,使农民在健康得到一定保障的同时减少了人力、财力支出和安全隐患.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和新农合提高了服务品质,减少了医疗费用,方便了人民群众,提高患者满意度,能有效保障广大农民的健康.

    作者:廖玉琼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护理新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难以根治的肺部疾病,它具有不可逆的解剖组织学的病理改变,使病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致使患者的肺功能受损,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生存质量下降.其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目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

    作者:罗梅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 针对老年COPD患者寻找更好的护理方法,能后较好的协同治疗,较好的改善患者的症状.方法 寻取临床老年COPD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性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法.而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程末的治疗效果及患者、家属对治疗满意情况的调查,并且以有效率及满以率的形式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及满意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是很好的综合性护理方法,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作者:刘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腹股沟疝李金斯坦(Lichtenstcin)方法临床结果观察

    目的:探索李金斯坦方法在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李金斯坦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的五年复发率和术后恢复时间均小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术后慢性疼痛和术后感染和对照组无明显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李金斯坦法在治疗腹股疝效果明显,具有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手术操作简单的特点,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田树森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糖尿病健康教育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的慢性疾病,主要的致病原因是内分泌系统的代谢功能出现了异常.目前,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第四大杀手,仅次于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艾滋病[1].因为长期糖尿病患者很容易伴随心血管、泌尿和神经系统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具有较高的病残率和病死率[2].但是从目前糖尿病防控的实际情况来看,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有限,治疗效果并不显著.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疗和防控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笔者就对当前我国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发展情况做一综述.

    作者:梁彩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64层螺旋CT诊断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及与超声心动图和手术对比分析

    目的 探究64层螺旋CT诊断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50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给予这50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64层螺旋CT和超声心电图诊断,经诊断后的结果与手术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手术确诊患者存在的畸形总计85处,主要包括为患者的心脏部位存在畸形、患者的心脏与大血管的连接部位存在畸形、患者的大血管部位存在畸形.64层螺旋CT对患者的畸形确诊为82处,确诊率为96.47%,误诊为3处,误诊率为3.53%.经超声心电图对患者的畸形确诊为57处,确诊率为67.06%,误诊为28处,误诊率为32.94%,两种检查方法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64层螺旋CT诊断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人性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月进行手术的胆结石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在入院时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入院时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比较术前两组患者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地缓解胆结石手术患者的焦虑情况,使患者能够以平缓的情绪面对手术,对手术的顺利实施具有良好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承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膀胱癌术后全身化疗与局部化疗的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膀胱癌术后全身化疗和局部化疗不同化疗方式的化疗效果.方法:选取36例膀胱癌手术患者,在患者手术后一周开始进行辅助化疗,其中14例膀胱癌手术患者通过髂内动脉灌注的方式进行全身化疗,另外22例膀胱癌手术患者采用膀胱灌注方式实施局部化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化疗期间反应并进行随访复查.结果:36例膀胱癌手术患者在采取不同的化疗方式进行辅助治疗后,其中,以髂内灌注为主的全身化疗患者化疗期间主要以恶心呕吐的胃肠道反应为主,并出现部分患者白细胞下降变化,而进行膀胱灌注的局部化疗患者不仅出现膀胱刺激反应症状,并且化疗期间患者病症的复发率也比较高,约为56%.结论:膀胱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采用髂内灌注的全身化疗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病症的复发率,并且化疗期间患者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作者:白显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溃疡性结肠炎灌肠治疗的护理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住院期间的合理应用及效果,体会进行因人而异,行之有效的心理护理产生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指导,配合有效的临床治疗.结果:使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身心痛苦减轻、治疗效果得到提高.

    作者:唐晓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Ⅱ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Ⅱ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 月收治SchatzkerⅡ型胫骨平台骨析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钢板加镙钉内固定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完全负重时间为(101.23±23.16)d,庄院时间为(8.47±3.14)d,骨折愈合时间为(96.13±21.77)d,优良率为84.44% 对照组完全负重对间为(117.12±22.14)d,住院时间为(13.78±4.11)d,骨折愈合时间为(108.14±22.12)d.优良率66.67% 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比较,治疗组中完全负重时间司、住院时间、优良率以及骨折愈合时间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Ⅱ型胫骨平台骨折,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快,值得推广.

    作者:陈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降钙素原(PCT)测定对泌尿系感染并脓毒性休克早期诊断的价值

    目的 观察PCT在泌尿系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14年6月~2015年3月在顺义区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存在泌尿系感染患者共计40例,分为脓毒血症组与非脓毒血症组.观察两组之间PCT的差别及脓毒血症组治疗过程中PCT的变化.结果 脓毒血症组与非脓毒血症组对比,PCT水平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抗生素治疗后PCT明显下降.结论 血清PCT检测有利于监测感染控制情况.

    作者:刘婷;程立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在缓解口腔科恐惧患者不良情绪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缓解口腔科恐惧患者不良情绪的临床效果,为提高患者临床护理质量及满意度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照组口腔科恐惧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观察组口腔科恐惧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优质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焦虑、心理抑郁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进行记录,将结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观察组口腔科恐惧患者经护理后大多数患者未出现焦虑或仅出现轻度焦虑,而对照组患者经护理后大多数患者均存在轻中度焦虑情况,少数患者甚至出现重度焦虑;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口腔科恐惧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显著改善其心理焦虑情况,提高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度,使患者以佳心态接受治疗,达到更为有效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小苗;靳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早期显微手术49例治疗分析

    目的 总结颅内破裂动脉瘤早期显微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49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均早期(3d内)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其中48例行瘤颈夹闭,1例行动脉瘤包裹加固定术.结果 术中动脉瘤破裂10例,9例得到完全夹闭,1例行包裹加固定术.术后随访1-6个月,恢复良好40例,留有残疾8例,死亡1例.结论 颅内破裂动脉瘤一旦再次破裂预后差,早期显微手术治疗能有效防止再出血危险,并有利于防治脑血管痉挛.

    作者:郑建辉;张国栋;黄春刚;刘维田;周晋;常久魁;徐雅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目的 对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将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分娩的新生儿94例分为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的对照组47例和接受早期护理干预的观察组47例,对两组新生儿的黄疸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首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以及新生儿出生5天内黄疸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在对新生儿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缩短了新生儿首次排便和胎便转黄的时间,改善了新生儿的黄疸指数,具有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是一种优质、全面的护理方法.

    作者:尹斯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