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玉琼
现代肝外科的发展出现两大热点:一、肝切除术已从传统的非解剖性肝切除向精确的肝段切除过渡[1];二、活体肝移植和劈离式肝移植广泛开展口[2-3].这些均需要精确地界定肝表面和内部划分肝段的解剖性标志.探索肝脏血管管道分支形式、数量、走行及各管道与肝脏周围韧带及表面裂隙等解剖性结构的位置关系,为肝段的应用基础研究提供相应的参考.探索肝脏血管铸型结合透明化处理的方法,可在保留器官外形的基础上显示出其内在管道,管道分支形式、数量、走行及各管道与肝脏周围韧带及表面裂隙等解剖性结构的位置关系,为肝段的应用基础研究提供一种新方法.1、材料准备甲醛固定手标本,医用纱布,塑料布一块,解剖用不锈钢方盘,弯止血钳,解剖刀,有齿镊,尖镊,直剪,红色乳胶,玻璃插管,粗棉线,50 ml注射器,502胶水.试剂①固定液:10%甲醛溶液.②漂白液:2%过氧化氢.③脱水剂:70%乙醇,95%乙醇.④透明剂:2%氢氧化钾,甘油.⑤铸型剂:JF树脂,环己酮,蓝、粉红色染料.2、制作方法2.1 取肝按以下步骤将肝取出:①平网膜孔处切断肝蒂;②将肝和肋弓上提,分别在腔静脉孔平面和尾状叶平面,从上、下方离断下腔静脉;③紧贴腹前壁和膈下面,将肝圆韧带和镰刀韧带剪断,使韧带连于肝上;④平置手术刀,示指按于到面上,与刀尖平齐,将肝下拉,于肝上面与膈之间进刀,分别将冠状韧带及左、右三角韧带剪断,然后缓慢剥离肝裸区结缔组织及右肾上腺切断冠状韧带下层,将肝完整取出.2.2肝的外形
作者:董迪烽;余平;尹丽珠;姚伟;李兵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主动性皮肤护理干预在降低鼻咽癌放射性皮肤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120例,根据就诊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主动皮肤护理干预、传统皮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放疗情况、放疗皮肤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断放疗患者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放疗不同阶段,两组患者皮肤损伤情况,差异显著(P<0.05);随着放疗的进行,两组皮肤损伤Ⅰ度、Ⅲ度及Ⅳ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性皮肤护理干预对降低鼻咽癌放射性皮肤损伤具有显著作用,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徐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护理管理者依靠建立严谨的、规范的科研管理体系,提供科研知识培训,加强激励机制,为护士提供并依靠网络平台交流经验,使从事肿瘤护理工作的护士成为具有新护理理念、善于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现亮点的科研型肿瘤护理人才,顺应专科化趋势,进一步完善肿瘤护理的科研管理体系.
作者:刘晓晨;赵欣;刘美岐;李慧娟;杨圆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MRI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的差异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50例,所有患者临床与病理资料均十分完整.回顾分析患者临床分期、MRI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的结果,判定三种分期方法的价值.结果:临床分期与MRI分期符合率为70%;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符合率为40%;MRI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符合率为72%.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分期、MRI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中,以手术病理分期判断价值高,临床分期判断价值低.
作者:王海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五行学说用于指导中医养生的理论研究,它通过指导五脏、五味、五志等方面对人起到积极的防病作用.
作者:刘海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CT与磁共振动态扫描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2008年2月到2013年8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乳腺癌患者40例,都进行CT与磁共振动态扫描.结果:CT与MRI对于乳腺癌的检出率分别为90.0%和100.0%,MRI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P <0.05).MRI对于病灶边缘、边界的显像表现优于CT(P <0.05),两种方法对于病灶形态的显像表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CT,磁共振动态扫描对乳腺癌有更高的检出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春容;胡帮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锁骨呈“S”形,是重要的骨性标志,是上肢与躯干连接的唯一骨骼,其后方为胸廓上口主要为肺尖所占据,上肺沟为锁骨下动脉越过胸膜顶,胸廓上口的其他结构从前向后为: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膈神经,迷走神经,锁骨下动脉,颈总动脉,喉返神经,第8颈神经和第1胸神经,交感干及颈胸神经节.因胸膜顶向上突入颈根部,其上缘在锁骨上约3 cm,外侧缘距胸锁关节约5 cm.分布至上肢的大血管和神经均在锁骨中段后方通过.锁骨易骨折,多见于锁骨中、外1/3交界处.
作者:彭阳阳;李楠;陈夏夏;石家林;吴洁;伏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众所周知,任何一种职业都有它相对应的职业压力.而护士这个职业的风险性和紧张性,也给护士这个群体带来了职业压力.这种压力,无论是生理上的,还是心理上的,都在影响着护士的整个职业生涯.于是,认真地看待护士职业压力这个问题,合理应对,就显得很有必要了.护士职业压力的来源:①生理压力与心理压力:护士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护士作息时间的不规律性,导致生物钟紊乱,影响了护士的身体健康.头痛,头晕,胃病,失眠等等这些病症对护士的身体负荷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医疗系统中,护士的工作是辛苦的,但是报酬又是极低在这种付出与收获极度失衡的状态下,护士很容易产生消极倦怠的职业状态;临床一线的护士,直接面对病患群体,也给自己增加了感染各种传染性疾病的机会,增加了护士的恐慌感;护士的各项操作是在病患,家属甚至媒体的眼光下完成的,这对于护士的心理状态和专业能力都是一次次的考验.②社会压力:护士绝大多数是女性.而女性在社会角色中,需要承担起女儿,妻子,母亲的责任和义务.所以,很多护士在事业和家庭上需要两头兼顾,增加了护士的压力.
作者:万小云;朱丽娟;叶益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肾内科老年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科室2014年10月-2015年2月100例肾内科老年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进行针对性干预护理,对两组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长,并发症发生率低干对照组,且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肾内科老年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王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手术室麻醉上机患者术前的负性情绪以及心率、血压等情况的变化及对治疗的影响进行相关的分析与探讨.方法:本文选取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在医院手术室麻醉上机的150例患者,根据患者的抑郁现象以及焦虑情况分别在其办理入院后和准备麻醉上机时进行评估测定,在麻醉上机前的半小时内对患者的血压和心率的变化进行阶段性的检测,后根据测定结果对以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对患者的办理入院后及麻醉上机前的抑郁、焦虑情况分别进行分析后,按分数评断可表示为抑郁状况(60.14±3.27)分、焦虑状况(58.72±4.29)分,麻醉上机前与入院后患者的抑郁、焦虑状况对比后可明显发现较严重(P<0.05),具有明显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在麻醉上机前半个小时,对患者的心率、血压情况进行实时检测,结果分别为舒张压(94.32±6.37)mm Hg、收缩压(163.21±7.54)mm Hg以及心率为(94.15±8.24)次/分,与半小时钱对比可发现有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在进行麻醉上机前,具有明显的负性情绪以及心率、血压均有明显的变化,因此在临床工作中,要对患者进行及时的心理护理,改善患者的焦躁、抑郁等负性情绪以及稳定心率、血压等方面情况.
作者:曾爱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留置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78例急、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采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作为血液透析治疗的血管通路,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提出护理对策.结果:本组感染25例(8.99%),导管流量不足及堵塞19例(6.83%),局部血肿或出血15例(5.40%),导管意外脱出9例(3.24%),误穿动脉7例(2.52%),留置时间10h-4个月.不同穿刺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不同,颈内静脉并发症发生率为13.01%.锁骨下静脉为34.04%,股静脉为63.16%,三者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双腔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是血液透析患者方便快捷、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置管期间,要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平敏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结节性甲状腺肿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一般做甲状腺大部切除即可,是临床一般大夫都会掌握的一种手术,但是在甲状腺特别巨大时,这种手术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有时会特别困难,在此将近20年来,巨大甲状腺切除术的一些体会和大家共同分享.
作者:郭朝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患者李X,女,24岁,无业,未婚,因“反复咳嗽、咯痰半年,咯血3+月,再发加重6天”人院于2012-12-07.2012-06月咳少量黄色粘痰,无异味,无潮热、盗汗、无胸痛、气紧,曾行胸片提示:肺部感染,予抗感染治疗后好转.2012-09月再发咳嗽,伴咯血,为暗红色,混合较均匀,伴轻微气紧,胸部CT示:右肺下叶背段、基底段巨大空腔,壁不规则增厚,可见多发结节向腔内突起,性质?支气管囊肿?其他?邻近右肺下叶基底段斑片影,考虑慢性感染.PPD试验阴性.纤支镜未见新生物,灌洗液片未见肿瘤细胞,TB-DNA阴性,予抗感染治疗后咳嗽、咯痰好转出院,未再咯血,院外自行中药治疗,间断咳嗽,咳少许黄色粘痰,未进一步诊治.2012-12-01咯血、气紧加重,伴轻微头晕、乏力,胸部MRI:1、右肺下叶背段、后基底段空洞性病变(空洞内积气、积液及少许积血),考虑:肺结核可能,脓肿或其他待排;2、双侧胸腔少量积液.予抗感染治疗后无好转,2012-012-07转入我科.既往无支扩、百日咳,无经期咯血,无肺结核接触史,无长期激素、抗生素使用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无家族史.月经史:月经初潮14岁,经期5天,周期28-30天,经量适中,色暗红,痛经症状明显,需服用止痛药物治疗,末次月经2012.09.18,停经2月余,自行查尿HCG阳性,未行B超检查.婚育史:未婚,有性生活,2010年人流一次,此次系第2次妊娠.体格检查:体温37.0℃,脉搏9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00/70mmHg,体重51kg.发育正常,营养稍差,全身皮肤无黄染,未见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眼脸结膜稍苍白,右下肺呼吸音减低,可闻及少许湿罗音,左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罗音,心腹阴性.初步诊断:1、肺结核伴咯血?;2、早孕.治疗:2012-12-07血常规WBC 8.89×10^9/L、N% 92.11%、HGB 96 g/L;血沉33mm/h:AFP 12.266 uIU/mL;HCG 276396 mIU/mL;乙肝、丙肝、艾滋、梅毒阴性;肝肾功、电解质、CEA、结核抗体正常.彩超检查:中期妊娠、单活胎.经沟通后,患者及家属决定放弃妊娠,予止血、抗感染、调节免疫等治疗.2012-12-10请胸外科会诊后考虑肺脓肿可能性大,不排除肿瘤及其他,建议人工流产后手术.请妇产科会诊后考虑目前孕周引产效果差,若病情允许,建议4周后再行引产.病情复杂,于2012-12-12转华西治疗.行血管造影,考虑:1、肺结核?;2、右侧支气管动脉畸形、右侧T6-T10肋间动脉畸形,予支气管动脉栓塞、肋间动脉栓塞,术后咯血症状基本消失,并长期予以“异烟肼300mgqd、乙胺丁醇750mgqd、利福喷丁胶囊0.45 biw”,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每月复查胸部CT,病灶稳定.期间于2013-01-21我院妇产科行引产术.2013-10-08再次出现咯血,量较前明显增多,再次人我科.查血常规:G%83.21%;结核抗体、血沉、AFP、CEA正常.结合抗结核治疗10月,复查胸部CT,空洞较前无任何改变(见图1),空洞周围团片影(见图2)不排除真菌感染,予血凝酶、垂体后叶素、氨甲环酸等止血同时,予氟康唑及伊曲康唑抗感染,胸腺法新调剂免疫,营养支持等治疗,咯血仍重,建议外科治,治疗.故于2013-10-14日转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住院.2013-10-15胸部CT:右肺下叶可见空腔及液平形成,空腔大小为8.9cm* 7cm,增强后无强化,其周围见团片、絮状及条索影,增强后团片影中度强化,右肺下叶可见多发大泡状强透光区.诊断意见:1、右下肺考虑感染可能,并右肺下野液气平形成;2、右下肺囊肿.多次痰涂片、TB-DNA、痰培养阴性.2013-10-21在全麻下行胸腔镜辅助右肺下叶切除、胸膜粘连烙断术,术中见右下肺背段可见一大小约5*6cm囊性病变,囊壁与胸壁形成致密粘连,血运丰富.术后病理:右下肺囊性病变,囊内见曲霉菌菌落,周围肺组织呈慢性炎症,间质大量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泡沫细胞沉积,伴多灶淋巴小结形成,病变符合肺曲霉菌病.术后予伏立康唑200mg q12h静滴抗真菌治疗,咯血停止,咳嗽、咳痰逐渐消失.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多次复查胸部CT右侧胸腔少量积液,于2013-11-27日出院.之后我院因无伏立康唑,调整为伊曲康唑20mg qd,于2014-02-11复查胸部CT提示积液减少,未见感染征象(见图3),结束治疗,随访1年无异常.二、讨论
作者:杨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护理专业的学生在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之后,在进入临床实习之前应当在进行护理专业技术综合实训项目进行护理实训教学.采用综合实训项目进行教学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对于学生在临床实习是可能碰到的问题进行独立解决能够起到很积极的作用.综合实训项目进行教学是一个十分值得推广的方法.
作者:佘晓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主观幸福感盒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主观幸福感以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主观幸福感以及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给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主观幸福感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向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抗病毒治疗对慢乙肝相关原发性肝癌危险因素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100例经过确诊为乙型肝炎相关性原性肝癌且没有手术适应症的患者.将这10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介入治疗组、抗病毒联合介入治疗组、常规治疗组、抗病毒治疗组.对于临床上常用的用以对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进行量化评估的分级标准根据5、13、25、49周的肝功能HBeAg阴转化率及转换率、HBV、DNA水平、AFP、CA199水平和凝血常规来判断.结果:评估分级标准评分显著下降的(P<0.07)组别有:介入治疗组、抗病毒治疗组、抗病毒介入联合治疗组.随着治疗时间的推进,不同的治疗方法,患者的乙肝相关原发性肝癌的评估分级标准评分也逐渐的升高.肝功能在治疗25周之后,常规治疗组的相关评分明显高于介入治疗组、抗病毒治疗组、抗病毒联合介入治疗组的患者(P<0.07).结论:要想显著的改善乙肝相关原发性肝癌ALT的水平、降低AFP、CA199、HBV、DNA的水平以及乙肝相关原发性肝癌评估的分级标准评分、提升HBeAg在第四十八周的阴转率和转换率以及HBV、DNA的不可测率,需要在介入治疗和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搭配联合抗病毒治疗的方案.
作者:杨小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肝硬化并发血细胞减少是临床上治疗肝硬化产生的常见的并发症.肝硬化并发血细胞减少主要临床机制为脾功能亢进、失血过多、骨髓抑制、吸收代谢慢等.临床上治疗肝硬化并发血细胞减少的手段主要有手术和非手术两个方法,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采用科学的治疗方法,根据病人的基本情况进行治疗法案的选择.本文阐述了肝硬化并发血细胞减少的机制和治疗进展.
作者:房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1 病例报告患者,女,28岁,2014年10月无明显诱因腹部出现一蚕豆大小孤立性淡红斑,其上见鳞屑,轻度瘙痒,患者未予重视,十几天后,躯干及四肢近端相继出现多数大小不等椭圆形红斑,性质同前,患者感皮损区瘙痒明显,遂来我院就诊.既往史:身体健康,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发病前1个月内无用药史.体检: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胸部、颈部、腰部、腹部、大腿部见大小不一的淡红色斑片,呈椭圆形,边缘覆圈状游离缘向内的细薄鳞屑,长轴与皮纹平行.诊断:玫瑰糠疹.治疗:经口服抗西替利嗪片、中药,外用肤痔清软膏等治疗10天后皮损逐渐消退.
作者:张水英;余登敏;刘桂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手术中麻醉处理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的98例采取手术治疗的高龄患者进行麻醉处理,根据患者的检查指标进行相应的麻醉处理,观察麻醉后的效果.结果:98例患者均得到满意的麻醉处理,而且手术后的生命体征正常,麻醉成功.结论:对高龄患者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麻醉处理可以更好的达到麻醉效果,而且麻醉效果好,更利于手术.
作者:章赛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骨脆性增加而易导致骨折的代谢性疾病,以绝经后妇女尤为多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对症治疗不能恢复骨小梁的结构,针对妇女骨质流失的特点,应加强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作者:唐晴孜;程文燕;曾丽敏;陈艳芳;谢秋如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