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郁
通过回顾性分析42例肋骨骨折患者的护理资料,总结科学合理的临床疼痛护理体会,探讨胸部护板对肋骨骨折骨折的疼痛护理方法与措施,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胡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护理的首要步骤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在此过程中,护士必须与患者直接建立有效的沟通.有效沟通能够使护士与患者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使护士更轻松地获取患者个体情况,可以说有效沟通是护理成功的关键性因素.
作者:王玉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于糖尿病护理干预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9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宣教方式,观察组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2hPG 、FBG与HbA1c等血糖水平的改善情况均比对照组优,且不良事件总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40.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于糖尿病护理干预中的效果显著.
作者:孙红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护理体会.方法:针对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患者进行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的护理各项护理措施.结果:38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日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结论: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护理是患者康复治疗的基础,在临床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尹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活用水微生物污染状况及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为为生活用水安全管理提供可靠依据,降低相关水源性疾病发生率.方法:选择2013年-2014年某县供水公司提供的出厂水、管网水、末梢水共96份生活用水水样进行微生物污染分析,并按《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6)进行微生物检验及评价.结果:2013年-2014年生活饮用水总合格率为78.13%,菌落总数合格率为82.29%.结论:实施微生物检验可有效降低水源性感染疾病的发生率,保证人们生活用水安全.
作者:吴梅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质量控制小组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运用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实施质量控制模式前的护士分为对照组,将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实施质量控制小组模式后阶段的护士分为试验组,对两组护理的护理质量评分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在护理操作、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方面的护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评分,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质量控制小组可以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的质量,使医院护理工作更使人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雷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疑似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特异性与敏感性.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84例患者中,阳性者66例,阴性者18例,而彩超未检出的18例患者中,经DSA检查确诊2例为下肢静脉血栓.以DSA检查结果为标准,彩超检查的敏感性为96.97%,特异性为88.89%.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与DSA相比特异性与敏感性均比较高,且无并发症与禁忌症,故可作为下肢静脉血栓诊断的首选方法.
作者:黄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与CT在诊断急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 suppurative cholangitis,ASC)的各自特点和价值.方法:从2013年4月到2014年1月,选取我院的2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做超声波检查,其中16例做过CT检查.结果:术前利用超声波检查确诊19例,CT检查确诊15例,而超声与CT同时确诊12例.结论:在临床诊断急性化脓性胆管炎中超声波检查和CT检查均具有重要价值,二者联用可以保证术前的较高确诊率.
作者:何先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本文分析了口腔修复工艺专业实习的基本情况,针对口腔修复工艺专业实习模式探索进行探究.
作者:王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多因梗阻、感染等因素诱发,典型的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伴或不伴胃肠道症状、发热等全身症状表现[1],急性阑尾炎的病情变化多端,术后护理便显得举足轻重,若护理不当,患者极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危急生命,因此全面细致的术后护理是预防临床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措施.本研究主要通过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56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现将研究所得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邵巧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近几年,我国的肺癌发病率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同时它也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种癌症,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充分的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治疗,这种疾病的生物化学性质非常的复杂,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很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在治愈率方面也十分低,所以必须要对其进行治疗,本文主要分析了益气解毒法治疗晚期肺癌的思路,以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赵怀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疏附县2014年甲肝疫情发生的原因和流行特征,探讨控制甲肝疫情措施,评价疫情控制效果,为制定甲肝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疏附县2014年甲肝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2014年大疫情网络按照现住址报告疏附县甲肝病例154例,发病率55/10万,11月、12月达到高峰,2015年1月出现明显下降趋势.在发病人群中6岁以下儿童发病构成占总发病人数的69.48%(107/154),病例分布除阿卡什乡外的其余10个乡镇均有发病.结论 当地对适龄儿童甲肝疫苗接种率低和卫生条件差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作者:薛振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急诊科是跨科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是各学科疾病的交汇集中地,病人超病急,病种复杂,病人及家属心理准备不充分,经济条件有限,经常有传染病及三无病人,常常涉及法律及暴力事件.急诊护理工作急、忙、杂、乱,而急诊护理队伍年轻化,护理人员相对不足,掌握的专科急救知识不全面,法律意识及护理规范意识淡薄.我院急诊中心成立于2006年3月,包括急诊门诊、急诊外科病区(以创伤、急腹症为主)和急诊内科病区(以急性心梗介人为主)三个部分,急诊内科、外科病区管理桶医院病区管理相同,急诊门诊作为医院的窗口,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的护理质量安全和护理队伍的形象,加强急诊护理管理尤为重要.
作者:梁玉庆;魏秀萍;梁英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究参苓白术散加减法治疗慢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所收治的132例慢性肠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6人,其中治疗组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快起效时间3h,治疗总有效率93.85%,愈后半年复发率2.31%.对照组:快起效时间8h,治疗总有效率74.62%,愈后半年复发率54.6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对比结果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西药治疗方法,参苓白术散加减法对慢性肠炎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药物起效时间快,治愈率高,副作用小,并发症少,且复发率低,可作为临床对慢性肠炎的一般治疗药物.
作者:魏仲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A组和B组,两组各25例,A组采用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B组采用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改善情况.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在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8.0%,采用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总有救率为72.0%,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总有效率,P <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对两组患者给予相应治疗后,A组患者的FPG、2hPG及HbA1c三项疗效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B组,且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采用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将血糖指标控制到正常范围内,延缓病程进展,吡格列酮治疗效果明显.该治疗药物值得推广.
作者:宋小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近年来由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带来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原因使这种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其发病是由于胰岛素的分泌不足或相对不足引起.这种疾病需要进行终身治疗,特别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抵抗力低下一旦发生意外而受伤,极易出现感染或其它并发症,导致病程延长或伤口不能愈合、经济负担加重的情况出现,成为治疗护理上的难点问题.
作者:陈义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返流性哮喘的疗效.方法 采取2012年5月份至2013年9月份期间本院接受治疗的140胃食管反流性哮喘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这140例胃食管反流性哮喘患者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7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西药的基础上结合中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 对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后,70例患者中,45例患者的反流性哮喘病症得到改善,有3例患者治疗后出现恶化,治疗的疗效为64.3%;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后,70例患者中68例患者的反流性哮喘病症痊愈,治疗的疗效为97.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返流性哮喘疾病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有效地促进了患者的健康,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振华;王文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尿常规检验与C-反应蛋白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鉴别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5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手术前均对其进行尿常规检验(对照组)和C-反应蛋白检验(观察组),比较两种检验方法的敏感度差异及对不同类型的阑尾炎检出率的比较.结果 对照组的灵敏度为89.2%,观察组的灵敏度为98.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检测方法对于急性化脓性和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的检出率优于观察组.结论 C-反应蛋白的检验方法相比尿常规检验,其检出率更优,灵敏度更高,但是检验时间相对较长,因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适当的检验方法.
作者:唐衡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疏肝连朴饮治疗湿热型慢性胃脘痛的疗效观察.方法:将78例门诊慢性胃脘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治疗组予以疏肝连朴饮服用,对照组用阿莫西林胶囊与奥美拉唑口服,服用1个月(阿莫西林服只用7天),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随访半年以上.结果:治疗组治愈20例,好转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9.7%.对照组治愈8例,好转2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1%.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肝连朴饮治疗湿热型慢性胃脘痛疗效优于西药组治疗.
作者:杨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我科2012年10月到2014年8月10例行该术的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临床护理资料.结果:8例患者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只要手术期间精心护理,保持清洁,降低感染,就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周礼碧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