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红
目的:就盐酸米诺四环素软膏辅助使用于慢性牙周炎的治疗效果展开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时间段我院接收的5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将他们划分成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单纯采取基础牙周治疗,研究组基于对照组采取盐酸米诺四环素软膏辅助治疗,就两个组别患者临床指标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牙周袋深度(2.6±0.4)mm,牙龈指数(0.8±0.1)及出血指数(1.1±0.3)相较于对照组(4.9±0.6)mm、(1.9±0.3)及(2.3±0.4)明显更低,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92.0%相较于对照组76.0%明显更优,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米诺四环素软膏辅助使用于慢性牙周炎患者临床疗效理想,可有效促进患者体征症状得到改善,操作便捷,具备推广借鉴价值.
作者:吕艳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助产士实施预防新生儿窒息的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在我院分娩发生窒息的新生儿12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对窒息新生儿进行产房常规助产护理,观察组对室息新生儿进行产房常规助产护理的同时给予相应的抢救措施.观察比较两组对于新生儿窒息抢救的成功率.并调查孕妇对其新生儿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对于新生儿窒息的抢救,观察组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助产士在处理新生儿窒息时,采用产房常规助产护理的同时给予相应的抢救措施,能有效提高医院对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成功率,获得理想的效果.
作者:蒋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69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的护理方式、护理结果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护理前患者生活质量高的21例,一般的25例,总有效率为66.7%;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高的54例,一般的11例,总有效率为94.2%,前后比较P<O.05.结论:尽早对患者疾病进行干预能够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曹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调查重症骨外科患者早期营养,协助患者配合营养治疗,密切观察营养治疗效果,及早让患者康复.方法:收集医嘱单、护理记录单,对所有重症骨外科患者进行各项记录,计算出患者每日供给量中的热能及蛋白的含量.结果: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给予椎板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术,多发骨折的患者病情平稳后,给予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术后患者营养供给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经临床观察、出院随访,1个月后基本恢复机体正常生化指标,35例患者完全康复.结论:重症骨外科患者术后早期营养护理和营养配方十分重要,尽早补充机体代谢所需的热量和蛋白质,可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在临床工作中应引起重视.
作者:魏锦秀;马宏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产科收治的妊高症产后出血产妇62例,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优质护理,分析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舒张压、收缩压、新生儿Apgar评分、先兆子痫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妊高症产后出血产妇中开展优质护理,不仅能够有效改善产妇及新生儿结局,而且还能进一步提升产妇对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邓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针对全面护理干预在胆结石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简要的分析.方法:就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胆结石患者60例展开分析,随机将这6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30例),一组为观察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进行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全面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应用效果.结果:就两组患者的对比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也要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发生出血时,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也要明显的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就分析研究的结果可以了解到,针对胆结石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需要的手术时间,使得患者的术后出血量相应的减少,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使得患者能够更快的恢复健康,增加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由此可以看出,全面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临床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王绪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双因素理论在临床肿瘤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抽选我院肿瘤科20名护士作为观察对象,给予其双因素理论下的护理管理.结果 在护理管理中落实双因素理论后,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有了明显的提升,高达98%,相较于实施前的79%,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将双因素理论引入肿瘤科护理管理实践中,可明显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左裕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讨论早期肝癌术后的中医治疗方法.方法:根据不同临床症状,将30例患者分为肝热血瘀型7例,肝郁脾虚型10例,肝胆湿热型7例,肝肾阴虚型6例.不同的类型可采用不同的用药方法.结果:经中药治疗调养,30例患者均无复发症状.生存年限均超过5年,其中长者已15年.结论:中药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抑制肝癌复发,是早期肝癌术后调理的重要方式.
作者:郑新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探讨消化道溃疡并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52例,加强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观察疗效并进行病情观察及出院指导.结果:此组患者经过我科室医务人员的积极救护,达到基本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通过对52例消化道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认识到积极正确的护理工作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王丹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并对其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将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11月收入的80例需行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40例,观察组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低通量血液透析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两组患者的生存率等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0%,对照组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0%,观察组3年生存率为80%,对照组3年生存率为62.5%;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差异显著,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可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提高其生存率,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较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谭周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食管癌是一些国家和地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食管癌.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各国差异很大.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每年平均病死约15万人.食管癌典型的症状为进行性咽下困难,先是难咽干的食物,继而是半流质食物,后水和唾液也不能咽下.食管癌的早期诊断是提高食管癌治疗效果和改善预后的关键因素.
作者:戴长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食品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的质量问题以及安全也越来越重视,若食品出现质量问题,则势必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以及发展,所以必须加强食品的监督管理力度,本文就从我国食品安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加强监督管理的一些建议,以其为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作者:王建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胸腔冲洗及引流治疗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疗效.方法 6例肺切除术后发生支气管胸膜瘘的患者,根据瘘口直径大小,3例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经瘘口注入造影剂,CT下定位残腔并置管引流;3例于锁骨中线第2肋间置管作为冲洗管,于同一腔内低位置管引流.结果 治愈4例,死亡2例.结论 胸腔冲洗及充分引流治疗支气管胸膜瘘疗效良好.
作者:朱娜;张斌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氯普鲁卡因硬膜外麻醉在剖宫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L1~2间隙硬膜外麻醉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3%氯普鲁卡因,对照组采取2%利多卡因.观察两组麻醉前后SBP、DBP、HR的变化及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痛觉恢复时间、运动恢复时间均快于对照组(P<0.05);两组SBP、DBP、HR在各时间点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氯普鲁卡因具有起效迅速、恢复快、毒性小等优点,适用于产科手术麻醉.
作者:黄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并探究其对策,为提高临床血液标本的质量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我院送检的1200份血液标本,其中不合格的血液标本共有146份,统计分析造成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并探究处理对策.结果:我院送检的1200份血液标本,其中不合格的血液标本共有146份,比例的12.2%,其中凝血标本共76份,为血液标本检验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占52.1%,其次为溶血标本共42份,占28.8%,未及时送检共10份,占6.8%,错误标本共9份,占6.2%,标本量不足共5份,占3.4%,其他共4份,占2.7%.结论:不合格的血液标本对检验结果影响较大,造成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包括凝血标本、溶血标本、未及时送检、错误标本以及标本量不足等,正确的采集血液标本可以提高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娄冬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古人对颜面,五官,及毛发的美容驻颜,很早即有一些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内的脏腑经络与外在的容貌形态密切相关.人的体态迥异,衰老早晚,均是脏器有所偏之故.本文从《黄帝内经》角度,阐述衰老的机理及相应的养颜之法.正确认识衰老的原因,对改善内环境,达到阴平阳秘、养颜驻颜的效果有很大帮助.
作者:陈豫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对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结复发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间在我院外科手术治疗的76例病人临床资料.结果 行淋巴结再清扫的76例病理检查证实均有乳头状癌转移.其中68例位于原右侧中央区清扫区域,发生率为89.47%,8例(10.53%)位于原左侧中央区清扫区域.右侧复发者淋巴结位于右颈总动脉深面的气管右侧、右喉返神经内侧和右肺尖上方所构成的三角内,左侧复发者淋巴结位于锁骨深面的气管左侧和左颈总动脉之间.术后14例(18.4%)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2例(2.6%)出现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12例(6/38,15.8%)出现暂时性低钙血症.结论 再次清扫中央区淋巴结风险大,所以,首次清扫务必规范和彻底.特别不要遗漏斜行的右颈总动脉深面,位于气管右侧、右喉返神经内侧和右肺尖上方的这一区域.
作者:陈国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本文主要分析心血管急症患者在卧床期间内的心理特点,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及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2013年至2014年期间内的90例心血管急症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出他们在卧床期间内的心理特征,并根据其心理特点采用了相应的心理护理,从中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结果 心血管急症患者在卧床期间内有80%以上的患者会出现恐惧、焦虑以及烦躁等心理特点,但通过给予患者相应的心理护理后,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的负面心理特征.讨论 针对心血管急症患者卧床期间的心理特点,给予其相应的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康复有很大帮助.
作者:张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析射频联合强动脉冲光治疗面部皮肤老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面部皮肤老化患者92例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射频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射频联合强动脉冲光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射频和强动脉冲光联合治疗面部皮肤老化,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毛德芬;代璐;叶梦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瘤围手术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分析 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86例甲状腺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43例实施围术期临床护理路径方案,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临床效果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总满意率为93.02%,明显较对照组7442%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咽痛、切口感染及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为9.30%,低干对照组23.26%,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甲状腺瘤围手术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方案的效果显著,可控制术后并发症发生,和谐护患关系,对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护患纠纷均有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曾琦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