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燕;张俊波;王学斌;赵荣生;杨丽;张松林;王新;张卫方;唐志刚
患者女,18岁,以月经未来潮就诊.查体:身高161cm,体重46kg,女性第二性征发育正常.B超检查:膀胱充盈后,膀胱后方未探到子宫图像及阴道结构(图1).左侧卵巢大小18mm×23mm(图2),右侧卵巢大小16mm×21mm(图3).双肾大小、回声正常.B超诊断:先天性无子宫合并先天性无阴道.
作者:建彩华;高宜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Budd-Chiari综合征(BCS)患者介入治疗(PTA)前后的压力与平均峰值速度(APV)的变化关系.方法使用血管内多普勒导丝测定27例BCS患者PTA前后的下腔静脉和/或肝静脉(IVC/HV)的血流速度,同时测定压力.结果 PTA前,在狭窄和闭塞病变,压力和APV呈负相关(狭窄:IVC:r=-0.82, P<0.001;HV:r=-0.83,P<0.001.闭塞:IVC:r=-0.45,P<0.05;HV:r=-0.44,P<0.05).PTA后,无这种相关关系.结论 PTA前,在狭窄和闭塞血管,其狭窄远心端的压力与血流速度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关系;而PTA后,这种相关关系消失.故简单的压力测量并不能完全替代血流速度的测量.
作者:徐晤;李东野;祖茂衡;夏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通过脑磁图确定脑初级体感皮质的位置.方法对16名右利手健康受试者腕部正中神经进行电刺激,引起支配手的脑初级感觉皮质兴奋,脑初级感觉皮质的兴奋产生微弱的颅外磁场,用脑磁图机对这个微弱的颅外磁场进行测量.脑磁图检查后,受试者进行MRI检查,扫描序列为SE序列,矢状T1WI.结果所有受试者均出现M20波峰及 M35波峰,只有2例出现明显的M60波峰.将同一受试者M20波峰及M35波峰的等电流偶极与MRI叠加,即可明确显示手区初级体感皮质在左、右侧半球的位置.同一受试者M20偶极位置与相应半球的M35偶极位置相近.结论将脑磁图获得的脑电生理学资料与MRI获得的解剖学资料叠加到一起所得到的磁源性影像可准确地确定脑的手区初级体感皮质的位置.
作者:孙吉林;吴杰;李素敏;吴育锦;刘连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儿童顽固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脾栓塞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超选择插管行部分脾栓塞,栓塞面积70%~80%,栓塞材料为医用明胶海绵及PVA颗粒.结果 16例一次栓塞成功,半年观察,显效7例、良效5例、进步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7.5%.结论部分脾栓塞是优于切脾而安全可靠的一种治疗方法,可作为顽固性ITP治疗的首选.
作者:孟昭明;郭新洪;张改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声学密度测定(AD)是以背向散射积分为基础的定量方法[1].笔者应用声学密度定量技术对12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了检测,并与正常人组对照.现将结果如下.
作者:柳双敏;王燕;吴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孕妇,23岁,本次妊娠38周行产前常规超声检查.超声所见,胎头位于耻骨联合上缘,胎儿头颅光环完整,脑中线清晰居中,颅内结构正常,双顶径9.2cm,脊柱排列规整,胎心搏动良好,心率143次/min、律齐胎动存在,胎位LOA,股骨长径7.3cm,胎盘位于子宫后壁,成熟度3级.脐动脉指数PI 0.58、RI 0.44、S/D 1.78,羊水指数右上4.8cm、右下3.0cm、左上2.5cm、左下2.6cm,羊水透声好,胎儿颈部未见压迹.在纵切图及横切图上均可见胎儿右肾集合系统分离,右肾盂分离宽2.5cm.右侧输尿管上段扩张7mm、下段扩张2mm,右输尿管显示长约5.2cm(如图).左肾及左输尿管未见扩张.右肾大小48mm×32mm×25mm,左肾大小46mm×30mm×24mm.肾实质回声正常、结构清晰,膀胱充盈良好、壁连续光整.胎儿心、肺、胃肠系统未见异常.嘱孕妇休息2h后再次复查超声.胎儿膀胱未见尿液充盈,左肾左输尿管未见扩张,右肾右输尿管分离程度未见改变.超声诊断:①晚孕、头位、单活胎.②右侧输尿管狭窄伴右肾积水.孕妇要求引产,终止妊娠.3天后在本院妇产科引下一女婴,重3.2 kg,外观无异常.尸体解剖结果与超声所见相同.
作者:罗德新;黄朝森;张宗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重建冠状断面在乳腺良恶性肿物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9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实性肿物,其中恶性组36例,良性组53例.先用二维超声观察肿物的形态、边缘及回声等特征,再用三维超声重建冠状断面观察肿物边缘及和周围组织的关系,分析三维超声重建冠状断面上各种征象的诊断价值.结果重建冠状断面上,完整界面回声诊断乳腺良性肿物的特异性为94.4%,敏感性为64.2%.汇聚征诊断恶性肿物的特异性为93.4%,敏感性为52.8%.结论三维重建冠状断面检查可为超声鉴别乳腺肿物的良恶性提供有价值的新指标,是二维超声的良好补充.
作者:白志勇;张武;苗立英;贾建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弥散加权成像 (DWI)技术参数选择在急性脑梗塞诊断中应用探讨.方法搜集80例脑梗塞患者,其中超急性11例,急性27例,亚急性42例,全部进行DWI扫描.结果三期的DWI检出率均为100%,超急性期T2检出率为0%,急性期T2检出率为55%,亚急性期T2检出率为100%;DWI的弥散全方向比单方向对于显示梗塞灶较清楚;b值越高,弥散效果越好,显示梗塞灶越清楚;128×128的采集矩阵比128×64的DWI像效果好;视野为24×18与36×18(CM)时,DWI的图像的几何变形程度一样.结论 DWI是诊断急性脑梗塞的好方法,其弥散方向、b值及采集矩阵的选择是成像的主要因素.
作者:林志超;陈汉芳;刘斯润;王秀河;黄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强化术的方法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在椎体内的影像学分布.方法 15个新鲜腰椎椎体随机分成三组,经椎弓根分别注入三种不同浓度的PMMA.结果 2∶3浓度的PMMA强化效果好.结论 CT引导下的经皮椎体强化术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于成福;樊仕才;朱青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钆对比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安全性.方法 1993年4月至2001年8月10831例作增强磁共振成像检查,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注射液0.1~0.2mmol/kg后,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10831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13例,其中非过敏性反应5例,轻度过敏性反应7例,中度过敏性反应1例,无重度过敏性反应和死亡病例.结论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注射液作为磁共振成像检查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临床应用安全.
作者:周高峰;王小宜;彭仁罗;王润文;廖伟华;于冀江;李季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以往的研究工作证明人乳头状病毒(HPV)与中国妇女宫颈乳头状瘤的生长有密切关系.为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我们对外阴痒、白带多就诊体检发现阴道下1/3及宫颈有异常突起者病理及核酸分子杂交技术证实为HPV感染的16例标本进行了PCR检测及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如下:1 材料与方法16例来自门诊新鲜标本,以2.5%戊二醛和1%锇酸双固定,Epon-812包埋,超薄切片,铀-铅双重染色,PHILPS-CM10透射电镜观察.2 结果与讨论2.1 PCR检测用PCA技术检测标本16例,14例标本HPV阳性,占87.5%.2.2 超微结构观察在14例HPV阳性标本中发现了基底细胞核分裂相、基底细胞内存在成对中心粒,基底细胞和棘细胞层增厚,伴核增大,核仁增多,可见凹空细胞,核有明显改变,早期核增大,核仁增多.此后72.3%的核仁消失,常染色质丰富.82.18%染色质疏松,72.3%的阴道尖锐湿疣病例中发现了染色质之间颗粒及染色质周围颗粒、染色质之间颗粒呈棱角状,直径约15~35nm.PCA检测阳性者还可见核小体,阴性者未发现.随着核染色质的浓集并周边化,核固缩,在此类细胞中可见大量密集的染色质之间颗粒和染色质周围颗粒,胞质空化明显,形成典型的凹突细胞,凹突细胞中可见线粒体及内质网肿胀,脊消失,后融合成一些外围有包膜的大泡,充斥于胞质内,使胞质明显空化,成为典型的凹突细胞,典型的胞质空化在中表层细胞中常见.14例阴道尖锐湿疣标本中46%可见棘细胞质空化,另外在5例宫颈尖锐湿疣基底细胞和1例阴道尖锐湿疣副基底细胞中发现了大量直径在45~55nm边缘锐利但大小不规则的病毒样颗粒.
作者:脱朝伟;吴泽全;常大鑫;张宁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例1,女,60岁.反复右侧腰腹胀痛10年,伴右下腹包块2年,无尿频,尿痛,尿急及血尿.膀胱镜及逆行尿路造影显示:膀胱正常,导管顺利插入.右肾盂,肾盏扩张呈囊袋状.右输尿管全程扩张,纡曲,管径达2.5~4.0cm,造影剂排空明显延迟,行直立位排泄,扩张输尿管充盈如初.远端充盈终止呈鸟喙状(图1).CT所见:右肾盂,肾盏及输尿管扩张.正常肾实质形态消失,呈囊袋样.囊内可见液平及一椭圆形高密度影,约0.8cm×1.2cm.CT值118Hu.手术病理:右肾组织体积8cm×5cm×3cm之大,呈囊状改变,仅残余少许肾皮质.下肾盏内见褐色结石一枚,直径0.8cm.右输尿管扩张直径达3.0~4.0cm,管壁变薄.其在膀胱入口处狭窄段约0.3cm.
作者:耿丽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乳腺叶状肿瘤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CDFI)特点.方法回顾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叶状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所见.结果①叶状肿瘤的二维表现为:乳腺较大类圆形或分叶状肿物,形态规则(3例)、哑铃型(2例),边界清晰,均可见包膜回声及侧方声影(5例),内部多为欠均匀的中低回声(4例),2例伴有不规则无回声;后壁回声增强.②多普勒超声表现:多数肿物内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较丰富(4/5).动脉大血流速度和RI变化范围较大.似与肿物大小有关.结论叶状肿瘤的二维声像图具有一定特点,但无特异性.难于提示正确诊断.叶状肿瘤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较丰富,声像图结合CDFI有利于本病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周跃兴;肖健存;崔立刚;张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比较胸部螺旋CT增强扫描及微探头超声内镜(MPS)检查在评价进展期食管癌的价值.方法 32例进展期食管癌术前行CT扫描和MPS检查并与术后病理学比较.结果 CT扫描能发现82.9%的食管癌病灶,但不能准确诊断癌肿浸润深度.诊断纵隔结构受侵准确率75%,发现区域淋巴结转移敏感性91.7%, 特异性80.5%,对纵隔内远处淋巴结转移诊断准确率80%. MPS检查能检出所有病例的进展期食管癌病灶,癌肿浸润深度诊断准确率81.5%,诊断纵隔结构受侵准确率50%,诊断区域淋巴结转移敏感性88.9%,特异性77.8%,而对纵隔内远处转移的淋巴结均未能探及.结论 CT扫描在评价纵隔内结构受侵及远处淋巴结转移的意义较大,而MPS检查在判断癌肿管腔浸润深度的准确率较高.
作者:林顺发;黄旭璇;陈俊辉;王少彬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评价MRI、MRA等对肺部血管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了6例手术或血管造影证实的AVF病例的多种表现,其中男5例,女1例,采用 1.0T超导MRI仪,体线圈技术.分别行SE、2D-TOF、3D-TOF及cine-MRI多种序列成像,共行35次MRI和MRA等检查.结果 6例AVF中共发现9个病灶.2例共3个病灶在SE序列中可见大小不等流空信号,其余为等信号之软组织块影、边缘不规则;在梯度回波序列(2D、3D-TOF及cine-MRI)中病灶均呈高信号或极高信号影,在2D-TOF中可见到5例病灶的供血动脉及3例引流静脉;在3D-TOF中可见到4例病灶的供血动脉及2例引流静脉;在cine-MRI序列中可见到3例病灶供血动脉及2例引流静脉,且cine-MRI可见到5例病灶内信号强弱变化同心动周期一致.结论目前,MRI多种序列的结合应用,可以较准确地诊断AVF,作为一种无创性诊断方法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刚;王小宜;曾纪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在我国逐渐上升,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一位.在乳腺癌的诸多检查方法中,钼靶X线检查被公认为主要、有效的检查手段[1-4].现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39例钼靶X线表现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0.77±11.62)岁.应用美国BENNETT公司生产的Contour Plus高频钼靶X线机,每例均行双侧乳腺轴位(正位)及斜位摄片,必要时加拍病灶局部加压放大和/或切线位摄片.斜位投照角度垂直于胸大肌外缘走行方向.
作者:陆虹;王艳萍;方捷;李凤雏;郭双灿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的介入性超声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 64例不孕、闭经及周期性腹痛的患者,行介入性超声检查并在超声监导下行经宫颈宫腔粘连松解术.结果经介入性超声诊断宫腔粘连63例(98.43%).64例手术中,62例手术顺利,2例穿孔.随访42例,21例症状消失或减轻,其中4例妊娠,2例分娩;13例分解粘连组织后取出宫内避孕器、残留胎骨及妊娠囊;3例复发.结论介入性超声是诊断和治疗宫腔粘连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丹;夏恩兰;孟焱;翟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本文自1998年3月至2000年7月应用经直肠超声诊断射精管囊肿20例,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20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年龄22~45岁,平均35.3岁.患者临床表现尿频、间断性血尿、血精者12例,射精痛8例,均伴有会阴部不适及下腹部钝性疼痛.使用仪器为德国Performa超声仪,探头频率6.5MHz,检查前患者排空大便,用开塞露40ml低位灌肠,检查时患者取左侧卧位,将探头涂少量藕合剂,套消毒套,探头上再涂少量藕合剂,嘱患者大口呼吸,将探头缓慢插入直肠,行前列腺纵、横扫描,发现射精管囊肿后观察形态、位置,测量大小并拍片记录.
作者:张卫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膜假黏液瘤超声图像的特点.方法对9例手术证实为腹膜假黏液瘤的病例的超声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超声特点主要是:移动性很小的腹水,形态不规则、大小不等的多房性蜂窝状、网格状强回声及腹膜明显增厚.结论腹部B超是术前诊断腹膜假黏液瘤的一种有价值的检查.
作者:马棣;杨成奎;张长淮;马俊;黄受方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与MRI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与MRI表现. 15例均行CT平扫,其中7例配合MRI扫描.结果 CT显示15例中伴有视网膜下积液5例;钙化14例;视神经增粗2例.MRI显示7例肿块均伴有视网膜下积液,其中4例显示瘤内的致密钙化灶,1例显示视神经在 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呈斑点状强化.结论 CT对肿瘤定性诊断具有重要意义,MRI显示肿瘤的大小、有无视网膜下积液及肿瘤的分期较CT优越.
作者:高雪梅;周志刚;程敬亮;高剑波;陈学军;王振豫;任翠萍;江波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