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整体护理措施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杜慧林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 急救观察, 整体护理
摘要:目的:浅析整体护理措施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救中的应用,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减低患者痛苦方法:选取我院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为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整体护理之后获得十分满意的效果,其中显效:45例(45.00%),有效:50例(50.00%),无效:5例(5 00%),总有效率为95.00%.结论:对于上消化道患者急救中可以实施整体护理,通过对上消化道出血的观察、对病情严密的监测,给予患者护理,能够有效止血,提高患者治愈率,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体检实施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的意义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实施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的意义.方法:对我院体检中心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2例慢性病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管理组和健康管理组各46例,观察两组患者疾病检出率的差异.结果:健康管理组相对于常规管理组中的慢性病患者的疾病检出率更低.结论:对慢性病患者实施健康管理有一定的积极临床意义.

    作者:侯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改进的探讨

    目的 探讨改进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对提高穿刺置管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879例需要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的患儿分为常规组443例和改良组436例.常规组按照常规穿刺程序进行静脉穿刺,双手配合置管.改良组按改进的穿刺程序进行静脉穿刺,单手置管.并比较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 改良组穿刺成功率及患儿家长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 <0.001).结论 改良组对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操作程序的改进,可显著提高穿刺成功率和患儿家长满意度,可应用于临床.

    作者:高惠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谈门诊护理服务

    门诊是医院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患者就诊的第一窗口,是病人接受检查、诊疗、预防保健的主要场所.门诊每天就诊量大,做好病人接诊、分诊、咨询、查询、护送患者检查、入院、健康宣教等工作,不仅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和反映了医院的综合服务水平,而且也将给患者以直观和深刻的印象.我院始终以“病人为中心”开展门诊护理服务工作.1 提高门诊护士的整体素质门诊护理工作涉及面广,面对各科室医生与不同的就诊患者,对护士的综合素质要求高.不仅要有全面的护理技术,同时还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应变能力.根据现代门诊医学模式的特点,始终用“以患者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去培养护理人员和规范门诊的护理工作,是适应现代医院发展的必由之路护理人员培养和管理逐渐系统化、规范化、全面化.要满足社会各阶层、不同年龄、不同疾病、不同性格和不同要求患者的需要,门诊护士必须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调整思想观念、工作观念.在工作实践中门诊护士整体素质的培养应加强医、护、患间的合作,改善服务态度,加强管理效能,提升诚信服务理念.在护理队伍整体素质培养中,形成比技术、重质量、求服务、思进取、勤学习的良好风尚.

    作者:兰向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一例右下肢截肢术后合并脑梗塞病人首次放尿量的护理体会

    2007年5月我科收入一例右下肢截肢术后并发脑梗塞患者,因尿潴留遵医嘱给予留置导尿管,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病历资料病人,女,76岁,右下肢静脉血栓行右下肢截肢术,术后7天再发脑栓塞需继续治疗收入神经内科.人科时病人神志恍惚,呼吸平稳,面色及口唇苍白,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为3mm,对光反射存在,左眼内斜视,右鼻唇沟浅,伸舌查体不合作,肢体肌张力低,右上肢肌力0-1级,右下肢截肢术后,左侧肢体4级.呼吸17次/分,脉搏68次/分,血压160/90 mmhg.颅脑CT未见出血.病人既往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入院后给予双腔鼻导管持续吸氧2升/分,血氧饱和度可达到95%以上,静脉滴注改善脑循环、脑代谢治疗.入院后病人饮水呛咳,给予留置胃管,鼻饲流质饮食,入院后12小时,无自主排尿,病人心率加快88次/分,呼吸稍促,稍有烦躁,体检可见耻骨上膨隆,扪及囊样包块,膀胱叩诊呈实音.遵医嘱给予病人留置导尿术.

    作者:王楠;潘怡萍;朱婷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脑干出血的护理体会

    脑干是重要的生命中枢,对维持意识状态和呼吸循环、各种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我科自2013年3月~2014年7月收治50例脑干出血患者,其中治愈25例,好转11例,自动出院9例,死亡5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在40岁~80岁之间,出血量为2.5-10ml,平均5ml;5例病人无明显诱因突发肢体麻木无力,15例出现头昏、恶心、呕吐.25例患者神志昏迷、17例患者神志模糊、8例患者神志清楚,14例患者行保留导尿,1例行膀胱造瘘、10例行气管切开、15例行呼吸机辅助呼吸;9例均具有不同程度肺部感染.

    作者:韩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急诊骨科创伤的急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急诊骨科创伤的急诊护理干预效果与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诊骨科创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早期护理干预,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试验组的VAS评分比对照组低,但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术后一周的疼痛评分都下降,与术后第一天差异明显(P<0.05).试验组护理干预后的焦虑,抑郁,治疗依从性,精神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骨科创伤的急诊护理干预效果好,缓解患者焦虑和疼痛,精神状态比较好,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海燕;莫春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33例急性脑血管病并酒精戒断综合征临床特点与护理心得

    长期酗酒者会因酒精蓄积而致慢性酒精中毒,当其发生急性脑卒中住院期间会因被动戒酒而出现急性酒精戒断症状,表现欣快、幻视、恐惧、紧张、极端兴奋、躁动,并伤人毁物,还会发生癫痫大发作,震颤谵妄.当其精神行为异常在急性脑血管病发生后出现时,容易被忽视而漏诊,影响治疗及预后.故有必要将此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其临床特点,提出相应的护理策略.本研究回顾分析33例急性脑卒中合并酒精戒断综合征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刘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弱视治疗仪为主治疗儿童弱视及护理体会

    目的 依据中医经络学说理论,运用现代高科技电子脉冲产生的复合电磁热效应,通过点穴和热磁头作用于晴明穴、上明穴等穴位,用于治疗儿童弱视.我们从1993年开始用弱视治疗仪治疗儿童弱视2608例,结果:痊愈80%,2086例;基本痊愈13%,339例;进步6%、156例;无效1%.26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 弱视治疗仪治疗机能安全、具有起效时间明显缩短,疗效确切,提高视力、缩短疗程的作用,同时,配合传统疗法及完善治疗前后护理,能提高治疗、护理效果,促进患儿早日恢复视功能.

    作者:杨艳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听诊三角与胸腔内结构关系的解剖观测

    对左、右听诊三角以及听诊三角的与胸腔内主要结构的位置关系进行解剖学观测,为临床上行该型手术提供参考数值.方法:选择10具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解剖、观测左、右听诊三角的解剖学特征、以及听诊三角与胸腔内主要结构的位置关系.结果:该型手术选择第五、六肋间隙较好;应具手术的部位来选择合适长度的器械以及进入的三角.

    作者:黄玮轩;赖育鹏;贺伦;何鋆;彭东;孙健永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手术室护理工作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观察

    目的:对手术室护理工作风险进行分析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开展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中的观察组,并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开展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中的对照组,对对照组在手术室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对于观察组患者,在对对照组患者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应用具有针对性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开展患者的护理工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差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其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为患者开展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对手术室护理工作风险予以分析总结,并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对于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施美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早期出血热患者与感冒患者的血尿常规检测结果比较分析

    目的 比较分析早起出血热患者与感冒患者的血尿常规结果差异,寻找确诊早期出血热的途径.方法 笔者通过早期出血热患者和感冒患者的血尿常规检测结果分析,发现二者的部分检测结果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结果 早期出血热患者的白细胞偏低,多在4.0×109/L以下,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不超过70%;血小板降降低,发病头两天减少不明显,多在100-150 × 109/L之间,第3天以后,血小板下降较为显著,多在50-100×109/L之间,多数患者尿蛋白质阳性(±一++)并检出红细胞(呈镜下血尿至肉眼血尿),少数查见膜状物,而感冒患者(对照组)则白细胞正常或偏高,血小板不低,少数人尿蛋白质呈弱阳性(±),个别人查见红细胞(均为女性,可能与其有泌尿系感染有关),没有人查见膜状物.结论:了解早期出血热与感冒患者的血尿常规检查的差异,对于早期出血热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高英;牟洪臻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无缝隙急救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在危重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自2014年1月开始,在临床中开展无缝隙连接急救护理,选取80例危重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急救护理过程、抢救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在应用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进行抢救护理后,伤情均得到有效控制,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在转入相关科室做进一步的治疗.随访显示本组患者的治愈率为82.50% (66/80),死亡率为3.75% (3/80).结论:在危重创伤患者的临床抢救中,应用无缝隙急救护理模武,能够有效提高急救护理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任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抗生素联合妇科千金片治疗子宫内膜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抗生素联合妇科千金片治疗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9例子宫内膜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患者行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妇科千金片治疗.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2.5%,对照组为79.48%,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3个月的随访观察期间,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7.5%(3/40),对照组为17.95%(7/39),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抗生素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通过妇科千金片的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学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胸腔镜肺大泡手术麻醉中双腔支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胸腔镜肺大泡手术麻醉中双腔支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效果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 2015年3月收治的102例需要采取胸腔镜肺大泡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探讨,分析胸腔镜肺大泡手术中采用双腔支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102例患者通过双腔支气管插管,患者的麻醉效果良好,插管成功几率为100%,没有出现重复插管现象及出现气道损伤等症状,其中有4例患者在实施麻醉过程中出现单肺通气时有低氧血症,经过相关措施处理后有效解决.结论:在胸腔镜肺大泡手术麻醉中双腔支气管插管麻醉效果明显,有效降低低氧血症及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的几率,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黄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活用水微生物污染状况及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为为生活用水安全管理提供可靠依据,降低相关水源性疾病发生率.方法:选择2013年-2014年某县供水公司提供的出厂水、管网水、末梢水共96份生活用水水样进行微生物污染分析,并按《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6)进行微生物检验及评价.结果:2013年-2014年生活饮用水总合格率为78.13%,菌落总数合格率为82.29%.结论:实施微生物检验可有效降低水源性感染疾病的发生率,保证人们生活用水安全.

    作者:吴梅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舒适护理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应用于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实施路径及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 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34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舒适护理,总结临床护理体会.结果:34例患者中仅有1例再次出现颅内出血,经及时治疗得到有效控制,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病情、环境、生理、心理等全方位的舒适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不适感,保持其病情稳定,有利于促进其病体康复.

    作者:廖姗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无痛护理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的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无痛护理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的具体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手术治疗的老年腰椎间盘突出患者50例,常规组25例行常规围术期护理,无痛组25例进行系统的围术期无痛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切口及腰腿痛疼痛状况.结果:2组术后均康复出院,术后疼痛评分表明,无痛组术后6h、24h、48h切口镇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48h腰腿痛镇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 05).结论:老年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行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中配合以系统的无痛护理干预,能够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兰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治疗常见色素增加性皮肤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对常见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20例色素增加性皮肤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实施维A酸软膏外用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5.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对照组为10.00%,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常见色素增加性皮肤病患者采取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治疗,可显著提高疗效,促进病情改善,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慧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病房的应用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病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诊治的患者204例,把这些患者依次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100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照组104例,实施常规护理服务模式.病人出院时由护理人员向病人发放自制的护理满意情况问卷调查表与心理舒适度问卷调查表,对病人的护理满意情况及基础护理质量进行全面评价.结果 研究组病人在服务态度、健康宣教、关爱病人、技能水平以及心理支持等方面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基础护理合格率也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在神经内科病房不但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的护理满意情况与心理舒适度,还可以提升基础护理合格率,临床效益明显,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徐如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普外科住院治疗的病例120例,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参考了2001年《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来对手术切口感染的情况.结果:共有病例为120例,其中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病例共有10例,感染发生率为8.33%.年龄、基础疾病、手术时间、切口类型、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切口引流与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密切相关(P<0.05).结论: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直接影响到手术的质量和患者的生活水平,护理人员应明确引起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同时针对引起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策,从而有利于降低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作者:庞晓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