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双敏;王燕;吴滇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肺硬化性血管瘤 X线胸片及其中3例CT扫描检查的表现,并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5例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为肺周围型孤立性圆形、类圆形肿块或结节影,密度均匀,边缘清楚,无深分叶征、血管切迹征,大小约3.0cm,CT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均匀强化.结论影像检查可提示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 CT增强对本病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徐招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本文分析183例糖尿病患者周围动脉硬化斑块的超声影像特征.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2D-CDUS)检查糖尿病患者周围动脉,研究动脉硬化斑块声像特征、病理变化和与临床症状间的关系.结果 88%患者周围动脉被检出斑块, 按形态可分成四种类型, 形态特征与患者年龄、动脉损伤程度及生长部位有关.结论超声检查对客观评估糖尿病患者周围血管硬化损伤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冰;王海清;顾成瑶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例1,女,60岁.反复右侧腰腹胀痛10年,伴右下腹包块2年,无尿频,尿痛,尿急及血尿.膀胱镜及逆行尿路造影显示:膀胱正常,导管顺利插入.右肾盂,肾盏扩张呈囊袋状.右输尿管全程扩张,纡曲,管径达2.5~4.0cm,造影剂排空明显延迟,行直立位排泄,扩张输尿管充盈如初.远端充盈终止呈鸟喙状(图1).CT所见:右肾盂,肾盏及输尿管扩张.正常肾实质形态消失,呈囊袋样.囊内可见液平及一椭圆形高密度影,约0.8cm×1.2cm.CT值118Hu.手术病理:右肾组织体积8cm×5cm×3cm之大,呈囊状改变,仅残余少许肾皮质.下肾盏内见褐色结石一枚,直径0.8cm.右输尿管扩张直径达3.0~4.0cm,管壁变薄.其在膀胱入口处狭窄段约0.3cm.
作者:耿丽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静息状态及快速起搏时犬心外膜和心肌内冠脉的血流灌注模式.方法运用冠脉血流多普勒显像技术,测量实验犬基础状态及快速心房起搏时左前降支冠脉及左室前壁心肌内冠脉峰值血流速度(V)和速度时间积分(VTI),并计算其增加率(ΔV%、ΔVTI%).结果快速起搏时,心外膜和心肌内冠脉仍保持各自的时相性血流灌注模式,V和VTI比基础值明显增高,且舒张期ΔVd%高于ΔVTId%;心外膜冠脉血流舒张期VTI在全心动周期灌注中所占比例减小,而收缩期所占比例增大.结论冠脉血流多普勒显像技术能实时而准确地反映静息状态和快速起搏时心外膜与心肌内冠脉的血流动力学特征.
作者:吴棘;李治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者女,38岁,因进行性肥胖6年余入院.查体:血压23/12kPa,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多血质面容、皮下紫纹、无明显男性化表现.实验室检查:血皮质醇:240.9ng/L,血钾3.31mmol/L.超声检查(如图):双侧肾周围脂肪层回声和肾上腺周围脂肪回声均明显增厚,左侧肾上腺部位见3.1cm×3.0cm圆形低回声区,包膜完整,内部回声均匀.彩色多普勒及能量多普勒未见明显血流信号.拟诊为:左肾上腺实质性包块(左肾上腺皮质腺瘤可能性大).MRI:左肾上腺皮质肿瘤.手术及病理示:左肾上腺灰红色肿物约3cm×4cm ,切面暗红,瘤组织大小一致,排列成团块状,团块间由纤细的毛细血管分隔,病理诊断:左肾上腺皮质腺瘤.
作者:金鹏;余永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Budd-Chiari综合征(BCS)患者介入治疗(PTA)前后的压力与平均峰值速度(APV)的变化关系.方法使用血管内多普勒导丝测定27例BCS患者PTA前后的下腔静脉和/或肝静脉(IVC/HV)的血流速度,同时测定压力.结果 PTA前,在狭窄和闭塞病变,压力和APV呈负相关(狭窄:IVC:r=-0.82, P<0.001;HV:r=-0.83,P<0.001.闭塞:IVC:r=-0.45,P<0.05;HV:r=-0.44,P<0.05).PTA后,无这种相关关系.结论 PTA前,在狭窄和闭塞血管,其狭窄远心端的压力与血流速度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关系;而PTA后,这种相关关系消失.故简单的压力测量并不能完全替代血流速度的测量.
作者:徐晤;李东野;祖茂衡;夏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钆对比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安全性.方法 1993年4月至2001年8月10831例作增强磁共振成像检查,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注射液0.1~0.2mmol/kg后,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10831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13例,其中非过敏性反应5例,轻度过敏性反应7例,中度过敏性反应1例,无重度过敏性反应和死亡病例.结论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注射液作为磁共振成像检查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临床应用安全.
作者:周高峰;王小宜;彭仁罗;王润文;廖伟华;于冀江;李季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经盆腔动脉内灌注化疗及栓塞术对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疗效观察.方法对21例妇科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实施了选择性盆腔动脉造影和动脉内化学药物灌注及栓塞术.参照WHO标准评价肿瘤的变化.结果 7例肿瘤完全消失,8例肿瘤缩小50%以上,3例肿瘤缩小25%~50%,3例肿瘤缩小25%以下.结论动脉内化学药物灌注及栓塞治疗妇科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有明显疗效,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小.
作者:王藏海;汪国石;郑历明;刘增品;屈长强;贾香丽;尹兰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评价MRI、MRA等对肺部血管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了6例手术或血管造影证实的AVF病例的多种表现,其中男5例,女1例,采用 1.0T超导MRI仪,体线圈技术.分别行SE、2D-TOF、3D-TOF及cine-MRI多种序列成像,共行35次MRI和MRA等检查.结果 6例AVF中共发现9个病灶.2例共3个病灶在SE序列中可见大小不等流空信号,其余为等信号之软组织块影、边缘不规则;在梯度回波序列(2D、3D-TOF及cine-MRI)中病灶均呈高信号或极高信号影,在2D-TOF中可见到5例病灶的供血动脉及3例引流静脉;在3D-TOF中可见到4例病灶的供血动脉及2例引流静脉;在cine-MRI序列中可见到3例病灶供血动脉及2例引流静脉,且cine-MRI可见到5例病灶内信号强弱变化同心动周期一致.结论目前,MRI多种序列的结合应用,可以较准确地诊断AVF,作为一种无创性诊断方法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刚;王小宜;曾纪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者女,28岁,因发热、腹痛、伴尿痛、尿频、尿急20天入院.查体:体温39℃,右肾区叩痛.B超所见:双肾大小形态正常,实质回声增强,集合系统分离30mm(右)、25mm(左),双侧输尿管均扩张,内径8~10mm,内未见异常回声.膀胱充盈适量,壁厚5~7mm,内未见结石.膀胱颈部见一实性低回声结节18mm×15mm×16mm,轮廓清,内回声均匀(如图,BL为膀胱).排尿后剩余尿量约200ml.超声诊断:①膀胱颈部实性结节,提示:膀胱颈肥厚;②双肾积水、梗阻性肾病;③尿潴留.手术病理所见:膀胱颈部纤维组织增生慢性炎细胞浸润.
作者:王玉凤;刘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与MRI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与MRI表现. 15例均行CT平扫,其中7例配合MRI扫描.结果 CT显示15例中伴有视网膜下积液5例;钙化14例;视神经增粗2例.MRI显示7例肿块均伴有视网膜下积液,其中4例显示瘤内的致密钙化灶,1例显示视神经在 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呈斑点状强化.结论 CT对肿瘤定性诊断具有重要意义,MRI显示肿瘤的大小、有无视网膜下积液及肿瘤的分期较CT优越.
作者:高雪梅;周志刚;程敬亮;高剑波;陈学军;王振豫;任翠萍;江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乳腺叶状肿瘤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CDFI)特点.方法回顾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叶状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所见.结果①叶状肿瘤的二维表现为:乳腺较大类圆形或分叶状肿物,形态规则(3例)、哑铃型(2例),边界清晰,均可见包膜回声及侧方声影(5例),内部多为欠均匀的中低回声(4例),2例伴有不规则无回声;后壁回声增强.②多普勒超声表现:多数肿物内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较丰富(4/5).动脉大血流速度和RI变化范围较大.似与肿物大小有关.结论叶状肿瘤的二维声像图具有一定特点,但无特异性.难于提示正确诊断.叶状肿瘤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较丰富,声像图结合CDFI有利于本病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周跃兴;肖健存;崔立刚;张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索超声CDFI诊断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价值.方法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分析了4例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患者的超声CDFI的特征.结果①右冠状动脉明显增宽.②室间隔及其他部位侧支血流丰富.③左冠状窦内无左冠状动脉起源.④肺动脉增宽.结论超声CDFI可以诊断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它为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丰富的信息.
作者:倪金洪;郁怡;高玲玲;孙锟;陈树宝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本文自1998年3月至2000年7月应用经直肠超声诊断射精管囊肿20例,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20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年龄22~45岁,平均35.3岁.患者临床表现尿频、间断性血尿、血精者12例,射精痛8例,均伴有会阴部不适及下腹部钝性疼痛.使用仪器为德国Performa超声仪,探头频率6.5MHz,检查前患者排空大便,用开塞露40ml低位灌肠,检查时患者取左侧卧位,将探头涂少量藕合剂,套消毒套,探头上再涂少量藕合剂,嘱患者大口呼吸,将探头缓慢插入直肠,行前列腺纵、横扫描,发现射精管囊肿后观察形态、位置,测量大小并拍片记录.
作者:张卫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本组胃肠道肿瘤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进行前瞻性研究,旨在提高螺旋CT在胃肠道疾病诊治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对36例胃肠道肿瘤病人的MSCT轴位图像和重建的4-D、MIP及仿真内镜图像进行观察分析,分别对各病例进行诊断及术前评估并与其相应的胃肠钡餐及胃镜、纤维结肠镜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所有病人的诊断符合率为100%,其仿真内镜结果与胃镜及纤维结肠镜结果基本吻合.结论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疾病的诊治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作者:武乐斌;王锡明;柳澄;徐卓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小胰腺癌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胰腺癌的CT征象.结果 41例中肿瘤位于胰头颈部29例,钩突部10例,体部2例.肿瘤大径在2.0~3.0cm者8例,1.0~2.0cm者30例,<1.0cm者3例.平扫肿瘤呈等密度或略低密度,增强后呈相对低密度.多数病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肝内外胆管扩张和胰管扩张及胰腺形态改变.结论小胰腺癌在增强CT上表现为低密度,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较动态增强CT 扫描更有价值.
作者:李晓兵;田建明;王培军;左长京;吕桃珍;张善华;王敏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者女,18岁,以月经未来潮就诊.查体:身高161cm,体重46kg,女性第二性征发育正常.B超检查:膀胱充盈后,膀胱后方未探到子宫图像及阴道结构(图1).左侧卵巢大小18mm×23mm(图2),右侧卵巢大小16mm×21mm(图3).双肾大小、回声正常.B超诊断:先天性无子宫合并先天性无阴道.
作者:建彩华;高宜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myocardial 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MCE)是指注射声学造影剂后应用的二维或多普勒超声技术观察心肌灌注的新型诊断技术.随着声学造影剂和显像技术两方面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无创性经静脉右心途径心肌造影剂的广泛研究和初步临床应用,为MCE的广泛临床应用提供了可能性和可行性.本文就其临床应用和近的研究进展情况做综述如下:
作者:韩治宇;简文豪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重建冠状断面在乳腺良恶性肿物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9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实性肿物,其中恶性组36例,良性组53例.先用二维超声观察肿物的形态、边缘及回声等特征,再用三维超声重建冠状断面观察肿物边缘及和周围组织的关系,分析三维超声重建冠状断面上各种征象的诊断价值.结果重建冠状断面上,完整界面回声诊断乳腺良性肿物的特异性为94.4%,敏感性为64.2%.汇聚征诊断恶性肿物的特异性为93.4%,敏感性为52.8%.结论三维重建冠状断面检查可为超声鉴别乳腺肿物的良恶性提供有价值的新指标,是二维超声的良好补充.
作者:白志勇;张武;苗立英;贾建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弥散加权成像 (DWI)技术参数选择在急性脑梗塞诊断中应用探讨.方法搜集80例脑梗塞患者,其中超急性11例,急性27例,亚急性42例,全部进行DWI扫描.结果三期的DWI检出率均为100%,超急性期T2检出率为0%,急性期T2检出率为55%,亚急性期T2检出率为100%;DWI的弥散全方向比单方向对于显示梗塞灶较清楚;b值越高,弥散效果越好,显示梗塞灶越清楚;128×128的采集矩阵比128×64的DWI像效果好;视野为24×18与36×18(CM)时,DWI的图像的几何变形程度一样.结论 DWI是诊断急性脑梗塞的好方法,其弥散方向、b值及采集矩阵的选择是成像的主要因素.
作者:林志超;陈汉芳;刘斯润;王秀河;黄力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