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彩华;高宜兰
目的探讨腹膜假黏液瘤超声图像的特点.方法对9例手术证实为腹膜假黏液瘤的病例的超声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超声特点主要是:移动性很小的腹水,形态不规则、大小不等的多房性蜂窝状、网格状强回声及腹膜明显增厚.结论腹部B超是术前诊断腹膜假黏液瘤的一种有价值的检查.
作者:马棣;杨成奎;张长淮;马俊;黄受方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强化术的方法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在椎体内的影像学分布.方法 15个新鲜腰椎椎体随机分成三组,经椎弓根分别注入三种不同浓度的PMMA.结果 2∶3浓度的PMMA强化效果好.结论 CT引导下的经皮椎体强化术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于成福;樊仕才;朱青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本文分析183例糖尿病患者周围动脉硬化斑块的超声影像特征.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2D-CDUS)检查糖尿病患者周围动脉,研究动脉硬化斑块声像特征、病理变化和与临床症状间的关系.结果 88%患者周围动脉被检出斑块, 按形态可分成四种类型, 形态特征与患者年龄、动脉损伤程度及生长部位有关.结论超声检查对客观评估糖尿病患者周围血管硬化损伤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冰;王海清;顾成瑶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乳腺叶状肿瘤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CDFI)特点.方法回顾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叶状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所见.结果①叶状肿瘤的二维表现为:乳腺较大类圆形或分叶状肿物,形态规则(3例)、哑铃型(2例),边界清晰,均可见包膜回声及侧方声影(5例),内部多为欠均匀的中低回声(4例),2例伴有不规则无回声;后壁回声增强.②多普勒超声表现:多数肿物内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较丰富(4/5).动脉大血流速度和RI变化范围较大.似与肿物大小有关.结论叶状肿瘤的二维声像图具有一定特点,但无特异性.难于提示正确诊断.叶状肿瘤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较丰富,声像图结合CDFI有利于本病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周跃兴;肖健存;崔立刚;张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的介入性超声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 64例不孕、闭经及周期性腹痛的患者,行介入性超声检查并在超声监导下行经宫颈宫腔粘连松解术.结果经介入性超声诊断宫腔粘连63例(98.43%).64例手术中,62例手术顺利,2例穿孔.随访42例,21例症状消失或减轻,其中4例妊娠,2例分娩;13例分解粘连组织后取出宫内避孕器、残留胎骨及妊娠囊;3例复发.结论介入性超声是诊断和治疗宫腔粘连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丹;夏恩兰;孟焱;翟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比较胸部螺旋CT增强扫描及微探头超声内镜(MPS)检查在评价进展期食管癌的价值.方法 32例进展期食管癌术前行CT扫描和MPS检查并与术后病理学比较.结果 CT扫描能发现82.9%的食管癌病灶,但不能准确诊断癌肿浸润深度.诊断纵隔结构受侵准确率75%,发现区域淋巴结转移敏感性91.7%, 特异性80.5%,对纵隔内远处淋巴结转移诊断准确率80%. MPS检查能检出所有病例的进展期食管癌病灶,癌肿浸润深度诊断准确率81.5%,诊断纵隔结构受侵准确率50%,诊断区域淋巴结转移敏感性88.9%,特异性77.8%,而对纵隔内远处转移的淋巴结均未能探及.结论 CT扫描在评价纵隔内结构受侵及远处淋巴结转移的意义较大,而MPS检查在判断癌肿管腔浸润深度的准确率较高.
作者:林顺发;黄旭璇;陈俊辉;王少彬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者女,38岁,因进行性肥胖6年余入院.查体:血压23/12kPa,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多血质面容、皮下紫纹、无明显男性化表现.实验室检查:血皮质醇:240.9ng/L,血钾3.31mmol/L.超声检查(如图):双侧肾周围脂肪层回声和肾上腺周围脂肪回声均明显增厚,左侧肾上腺部位见3.1cm×3.0cm圆形低回声区,包膜完整,内部回声均匀.彩色多普勒及能量多普勒未见明显血流信号.拟诊为:左肾上腺实质性包块(左肾上腺皮质腺瘤可能性大).MRI:左肾上腺皮质肿瘤.手术及病理示:左肾上腺灰红色肿物约3cm×4cm ,切面暗红,瘤组织大小一致,排列成团块状,团块间由纤细的毛细血管分隔,病理诊断:左肾上腺皮质腺瘤.
作者:金鹏;余永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重建冠状断面在乳腺良恶性肿物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9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实性肿物,其中恶性组36例,良性组53例.先用二维超声观察肿物的形态、边缘及回声等特征,再用三维超声重建冠状断面观察肿物边缘及和周围组织的关系,分析三维超声重建冠状断面上各种征象的诊断价值.结果重建冠状断面上,完整界面回声诊断乳腺良性肿物的特异性为94.4%,敏感性为64.2%.汇聚征诊断恶性肿物的特异性为93.4%,敏感性为52.8%.结论三维重建冠状断面检查可为超声鉴别乳腺肿物的良恶性提供有价值的新指标,是二维超声的良好补充.
作者:白志勇;张武;苗立英;贾建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索超声CDFI诊断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价值.方法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分析了4例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患者的超声CDFI的特征.结果①右冠状动脉明显增宽.②室间隔及其他部位侧支血流丰富.③左冠状窦内无左冠状动脉起源.④肺动脉增宽.结论超声CDFI可以诊断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它为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丰富的信息.
作者:倪金洪;郁怡;高玲玲;孙锟;陈树宝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单纯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例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MRI图像.MRI平扫和增强检查在1.0T超导磁场中完成,采用快速自旋回波序列.结果肿块均位于胸段脊髓背侧,呈卵圆形,MRI表现为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Gd-DTPA增强后明显强化,肿块与脊髓间有条状低信号硬脊膜间隔,提示病灶位于硬脊膜外腔.结论 MRI能清晰显示肿块的部位、范围和信号改变,一般能在术前作出诊断,目前属佳检查方法.
作者:徐骁;顾海燕;华佳;李磊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在欧美许多国家,前列腺癌(PCA)是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在美国,每年约28500人死于PCA.据美国2731例尸解病理组织学仔细研究,50岁以上男性,30%有PCA,而60岁以上,PCA高达40%以上.其中多数是临床上未发现的隐匿癌,做出临床诊断者仅1.8%.我国PCA发生率较低,但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大多数小的(<1.5cm)PCA分化程度良好,生长缓慢,但体积大而且分化差者(anaplasia)预后不良.因此,PCA的早期发现,明确其组织学诊断和分级、分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受到学者们的普遍关注[1-5].
作者:张武;王金锐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中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胰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5例患者进行检查,获得单纯MRCP(sMRCP)及联合MRCP(cMRCP)诊断结果,并与B超对比分析.结果 cMRCP、sMRCP及B超对胆胰管梗阻诊断敏感性及梗阻部位诊断符合率均很高,且相互间无显著性差别(P>0.05);对病灶数诊断符合率依次为88.8%、58.9%及57.0%,与cMRCP相比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别(P<0.01);对恶性肿瘤性梗阻诊断准确性分别为97.6%、89.6%及89.6%,与cMRCP相比均有高度显著差别(P<0.01).结论中场cMRCP对胆胰管梗阻病因学诊断明显优于sMRCP及B超.
作者:张金平;罗宗甫;吴伟;章安庆;章崇志;汤永祥;高萍;宋波;方堃;王成道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钆对比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安全性.方法 1993年4月至2001年8月10831例作增强磁共振成像检查,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注射液0.1~0.2mmol/kg后,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10831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13例,其中非过敏性反应5例,轻度过敏性反应7例,中度过敏性反应1例,无重度过敏性反应和死亡病例.结论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注射液作为磁共振成像检查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临床应用安全.
作者:周高峰;王小宜;彭仁罗;王润文;廖伟华;于冀江;李季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者女,18岁,以月经未来潮就诊.查体:身高161cm,体重46kg,女性第二性征发育正常.B超检查:膀胱充盈后,膀胱后方未探到子宫图像及阴道结构(图1).左侧卵巢大小18mm×23mm(图2),右侧卵巢大小16mm×21mm(图3).双肾大小、回声正常.B超诊断:先天性无子宫合并先天性无阴道.
作者:建彩华;高宜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30例病人应用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行血管造影检查的前瞻性研究,旨在提高MSCT(multi-slice spiral CT)成像技术在血管造影检查中的价值.方法先对30例病人应用MSCT行轴位螺旋扫描,应用MSCT成像技术(MIP、SSD、4-D及CTVE)将获得的轴位图像利用SGI工作站进行后处理.结果所有病人中主动脉夹层3例、主动脉瘤2例,所有重建的大血管均能清晰的显示其主干及其2,3甚至4级分支.结论 MSCT成像技术在全身血管造影检查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作者:王锡明;武乐斌;邵广瑞;李振家;柳橙;周延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儿童顽固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脾栓塞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超选择插管行部分脾栓塞,栓塞面积70%~80%,栓塞材料为医用明胶海绵及PVA颗粒.结果 16例一次栓塞成功,半年观察,显效7例、良效5例、进步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7.5%.结论部分脾栓塞是优于切脾而安全可靠的一种治疗方法,可作为顽固性ITP治疗的首选.
作者:孟昭明;郭新洪;张改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myocardial 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MCE)是指注射声学造影剂后应用的二维或多普勒超声技术观察心肌灌注的新型诊断技术.随着声学造影剂和显像技术两方面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无创性经静脉右心途径心肌造影剂的广泛研究和初步临床应用,为MCE的广泛临床应用提供了可能性和可行性.本文就其临床应用和近的研究进展情况做综述如下:
作者:韩治宇;简文豪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者男,15岁,劳力性心悸气促加重1年.患儿3岁以后经常感冒咳嗽,体重增加缓慢,7岁后出现活动后心悸气促、疲倦,但休息能缓解.体查:发育欠佳,胸廓呈桶形,左前胸隆起,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减弱,双肺底可闻少许湿性啰音.心界向左扩大,心率90次/min,律整,心尖区收缩期杂音3级,抬高腿时增强,可闻第三心音,P2亢进.肝肋下2cm,双下肢无浮肿,未见杵状指,无紫绀.彩超提示:右心明显扩大;三尖瓣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胸部后前位片:桶状胸,主动脉结小,肺动脉段显著膨隆,主肺动脉明显增粗,右心室增大,右肺动脉显示不清,右肺门有一椭圆形约5cm×6cm肿块.两肺纹理稀疏、细小,肺透亮度高(图1).
作者:吴运具;赵玉芬;梁汉欢;陈巨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比较正常成人胸部侧位片上胸骨后间隙和心脏后间隙的透光度,结合CT研究影响胸骨后间隙透光度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200例正常胸部侧位片,测定胸骨后间隙的透光度,并对其中138例结合CT扫描对照研究胸骨后间隙透光度与胸壁厚度和前纵隔脂肪体积等的关系.结果 53.58%的正常胸部侧位片上胸骨后间隙透光度小于心脏后间隙.65.21%的女性和45.19%的男性胸骨后间隙透光度小于心脏后间隙,性别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常成人胸骨后间隙透光度可以低于心脏后间隙,女性胸骨后间隙透光度较低,胸骨后间隙透光度与胸壁厚度和前纵隔脂肪体积等有关.
作者:安丰新;孙屹岩;刘增胜;贾伯俊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总结间脑区大范围梗塞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5例均行MRI平扫,2例行MRI增强扫描,2例行MRA,3例行CT平扫与增强检查.诊断经临床过程证实.结果 5例均为急性起病.CT平扫未显示病变.MRI平扫病变为略长T1与长T2信号.CT与MRI增强扫描均在丘脑与底丘脑核团区域出现结节状强化.1例复查病变长T2信号与T1增强结节均明显缩小.结论间脑大范围梗塞少见,可能与其血供丰富有关,其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
作者:全冠民;张云亭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