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纪周;皇甫幼田;侯国欣;赵华;单国用;薛鹏
左室心肌不紧合是一种罕见的发育不良性心肌病,心衰、严重的心律失常或血栓栓塞,可以出现在任何年龄[1].我们通过对1994年至2001年间9例患者的超声图像的分析,探讨左室心肌不紧合的超声图像特点.
作者:汪洁;陈树宝;孙锟;倪金红;高玲玲;陈笋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彩超(CDI)、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颈内动脉(ICA)狭窄(≥70%)或闭塞诊断及颅内外血流动力学与DSA比较.方法经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证实的ICA狭窄或闭塞患者86例行CDI和TCD常规检测, 确定ICA狭窄或闭塞的形态学和颅内血流动力学及侧支循环的开放情况,与DSA对比分析.结果①与DSA比较颅外ICA检测结果的敏感性为98.4%,特异性96.0%,准确率97.6%;②与DSA比较TCD对前交通动脉(ACOA)判断的敏感性98.4%,特异性95.0%;后交通动脉(PCOA)敏感性97.5%,特异性100%;眼动脉(OA)开放的敏感性86.9%,特异性71.4%;③患侧Vmca(62.7±24.3)cm/s较对侧 (120.3±45.4)cm/s明显减低(P<0.01);患侧大脑中动脉(MCA)的PI值(0.76±0.21)较对侧(1.07±0.21) 明显减低(P<0.01).结论 CDI和TCD的联合应用为重度ICA狭窄或闭塞的诊断及颅内侧支循环开放情况提供一种可靠的无创性综合检测分析方法.
作者:凌晨;李坤成;华扬;王萍;李慎茂 刊期: 2002年第07期
例1女,54岁,因右上腹疼痛6个月入院.患者1989年因Caroli病行肝左叶切除、左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查体:体温39.0°C,右上腹触及拳头大小的肿物.化验:WBC 13.3×109/L,AFP 500ng/ml.腹部CT平扫:肝右叶见6cm×5cm×7cm大小低密度区,边缘较清楚,其内可见气体,肝尾叶增大,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肝右叶及尾叶病灶不规则环状增强(图1).肝穿病理:纤维坏死组织中可见少量腺癌细胞,考虑来自胆管.肝穿细菌培养:艾希氏大肠杆菌(+).
作者:刘涛;廖玉珍;李京雨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提高对正常小肠螺旋CT三期扫描影像特征的认识.方法 80例健康患者,扫描前口服水.静脉注射造影剂后,分别于增强后30s(动脉期)、60s(静脉期)、180s(延迟期)行螺旋CT扫描.分别测取三期中小肠各段肠壁及系膜的CT值.结果在同一期相中,小肠肠壁各段CT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动脉期、静脉期和平衡期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系膜强化在各期相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一期相中,小肠各段的强化一致;不同期相间,小肠各段的强化有显著差别,系膜的强化在各期相间均无变化.
作者:黄小华;张小明;唐显映;杨汉丰;董国礼;杜勇;翟昭华;敬宗林;李春平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术中组织块包埋和超声引导下穿刺组织块接种制作兔肾VX2瘤模型的方法,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剪切法制备兔VX2瘤组织块悬液,应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组织块推注法建立58只兔肾VX2肿瘤模型,应用术中组织块包埋法建立8只兔肾VX2肿瘤模型,应用自然组织谐波技术观察肿瘤生长,并观察浅表淋巴结转移及动物的一般情况;3周内自然死亡者立即行尸体解剖,未死者种植后3周处死行尸体解剖,获得兔肾VX2肿瘤标本,进行HE切片染色.结果两种方法建立的兔肾VX2瘤模型组织学表现与传代种兔相同;术中包埋组种植成功率50%,超声引导下穿刺组种植成功率96.55%;术中包埋组腹壁种植率25%,超声引导下穿刺组腹壁种植率5.17%.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法建立兔肾VX2肿瘤模型方法简便,成功率高,更适用于各种研究的需要.
作者:王文;段云友;吕发勤;赵柏山;张龙方;贾化平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螺旋CT(SCT)门静脉造影(SCTP)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30例疑肝脏疾病者进行了SCTP检查,其中表现正常者20例作为对照,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80例(32例并肝癌),肝细胞性肝癌42例,其他20例,快速团注对比剂的同时行SCT容积扫描,利用计算机后处理功能得到门静脉立体图像.结果①SCTP图像好坏与扫描延迟时间合理选择和扫描参数设计密切相关;②能清楚地显示1~5级门静脉血管结构;③精确定位肝内病灶;④可检测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的范围和估计严重程度,以及显示多种疾病.结论 SCTP是门静脉无创性检查的可靠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纪周;皇甫幼田;侯国欣;赵华;单国用;薛鹏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及能量多普勒技术测定乳腺肿瘤的彩色象素密度与病理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超声造影和能量多普勒技术观察51例乳腺肿块血流信号(28例良性,23例恶性),计算机辅助测量肿瘤血流的彩色象素密度,对手术标本进行抗CD34因子免疫组化染色测量肿瘤微血管密度.结果彩色象素密度及微血管密度值均表现为同样梯度,即恶性组>良性组>对照组(10例远离肿块的周围乳腺组织).恶性组中腋下淋巴结转移组的彩色象素密度及微血管面密度均高于无腋下淋巴结转移组(P<0.05).能量多普勒测定的彩色象素密度与病理微血管面密度有较好的相关性(r=0.84,P<0.001).结论能量多普勒血流定量测值与肿瘤微血管密度测值相关性较好,能量多普勒超声造影对乳腺肿瘤的鉴别诊断及乳癌预后的评估有帮助.
作者:荣雪余;杨堤;姜玉新 刊期: 2002年第07期
患者女,38岁.反复咳嗽、咯痰伴发热15年余, 1年前因咯血就诊于当地结核病防治所.住院期间行痰结核菌检查五次,均阴性.予以抗结核治疗9个月,症状无明显好转故来我院.查体:慢性病容,双肺可闻及少量湿啰音.肝、肾功能正常,血常规正常.胸片示两下肺纹理增粗紊乱,右中下肺及左下肺可见多发大小不等结节,内有钙化.胸部多层螺旋CT(MSCT)纵隔窗示两肺多发结节,内有大量钙化.结节大小不一 ,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楚.肺窗示部分结节周围环绕一圈小囊状极低密度区(图1,2).纵隔及肺门淋巴结无肿大.气管及支气管壁无增厚.MSCT诊断:肺淀粉样变性可能,不能完全除外良性肿瘤.手术所见:右肺内扪及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质硬.标本肉眼观示右下肺支气管扩张,右上肺前段结节突入支气管内,管腔狭窄.肿块标本经结晶紫、HE、刚果红染色示肺组织大部被无定形、均匀片状伊红色物质取代,并见散在钙化和骨化结构.经HE、刚果红染色,所见伊红色物质为淀粉样变性物质.确诊为肺实质型淀粉样变性.
作者:杨斌;杨光钊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运用经阴道超声对妊娠早期胎儿心脏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测,了解胎心血流的时相变化.方法采用经阴道多普勒超声技术对120例胎龄为7~12周正常孕妇的胎儿心脏进行研究.结果妊娠早期胎心血流存在时相变化:①妊娠第9周起,胎心流入道波形由单峰转变为双峰,e峰出现.②e/a值随胎龄增大而增大,提示心脏顺应性的改善.e峰的逐渐增大是e/a值增大的原因,a峰在妊娠8周后增加不显著.③胎心率早期随胎龄增加而增快,第10周时快,之后则有所减慢.④等容收缩期(ICT)和等容舒张期(IRT)随胎龄增大而减小,ICT的减小较显著.⑤流出道血流速度随胎龄增加而增大.结论妊娠早期胎儿心脏可用经阴道超声进行无创和连续的观测,其血流动力学变化存在时相性特征.本研究为连续监测正常孕期胎心的发育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作者:黄晶晶;桂永浩;常才;孙莉;刘豫阳;宁寿葆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应用多普勒超声测出胎儿时期肝内门脉系统的血流参数.方法应用EUB 565A型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检测50 例胎儿门脉主干、门脉右支、门脉左支囊部及静脉导管和50 例胎儿脐静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及流量.结果各血管血流速度的顺序是静脉导管>脐静脉>门脉主干及其左、右支(P<0.05),血流量的顺序是脐静脉>门脉左支>门脉主干>静脉导管(P<0.05). 结论多普勒超声是评价胎儿门静脉系统血流的佳方法.
作者:鄂占森;陈金华;于淑敏 刊期: 2002年第07期
1什么是分子成像及如何成像分子成像广义上是指体内的生物过程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特征的显示和测定.这是一门成长中的学科,目的是发展和测试体内特异性分子(疾病过程中的关键性靶目标)成像的新工具、试剂和方法.
作者:张洁;马大庆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小肾癌对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组织块推注法建立56只兔肾VX2肿瘤模型,检测种植前及种植后不同时期的肾动脉,观察癌周和癌灶内部血流分布,检测肾动脉、癌周和癌灶内部的大血流速度(Vmax)、血流速度积分(VTI)和阻力指数(RI),分别对种植前及种植后不同时期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肿瘤的增大,肾动脉的内径逐渐增宽,血流量逐渐增多.肾动脉Vmax、RI无明显变化.癌灶内血流分布以短线状和树枝状居多(87.5%),癌灶周边以环状居多(85.7%).癌灶内血流收缩期峰值速度明显低于周边,而阻力指数明显高于周边.兔肾VX2瘤血流动力学特点为癌灶内部呈低速高阻型,周边呈高速低阻型.结论随着小肾癌癌灶的增大肾脏血供增加;癌灶内部和癌灶周边血流动力学有明显差异.此点有助于小肾癌的诊断.
作者:王文;段云友;吕发勤;曹铁生;赵柏山;杨一林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病例1,男,39岁.入院前2周突发头晕、胸闷、气短,超声和核素显像检查均提示右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肺灌注/通气显像检查示双肺多发肺栓塞(累及10个肺段),经溶栓治疗后,1个月后再次行肺灌注/通气显像检查示双肺血流灌注明显改善.为防止再次发生肺栓塞,于3周后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手术过程中造影证实下腔静脉及右髂总、髂外静脉通畅,于第2腰椎水平撑开滤器.此患者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前后D-二聚体数值未见明显进行性升高,血小板记数在正常范围内.
作者:勇强;谭威;孙慧;崔复霞;李治安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规范化屏气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扫描方案.方法 81个病例接受SS-FSE序列MRCP扫描,结果进行盲法比较.结果厚层投射MRCP对胆胰管的显示优于MIP法;MIP法2D原始图像对小结石的显示率高于厚层投射MRCP及MIP重建MRCP;无脂肪抑制2D原始图像对腔外肿块的显示优于脂肪抑制2D图像;斜冠状面MRCP能更好显示肝门区胆管及壶腹部.结论 MRCP应采用斜冠状面扫描;2D原始图像对腔内小病变及腔外肿块的显示非常重要;完整的MRCP应结合多种技术.
作者:陈再智;吴玉林;徐忠飞;杨正汉;陈敏;周诚;谢敬霞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不典型甲状腺癌的超声征象.方法回顾分析14例超声误诊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的超声图像,与37例甲状腺腺瘤和73 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超声图像进行比较.结果①14例甲状腺癌分为两型,即酷似腺瘤型和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癌结节型.②甲状腺癌表现为低回声结节,边界似毛玻璃状,彩色血流丰富,结节内可探及高速动脉血流.结论应用多项指标综合分析法,能够提高彩色超声诊断不典型甲状腺癌的准确率.
作者:孔金金;邢淑玲;秦卫;周一萍;谢?;伟;张晓蓉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测临床下肢静脉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下肢静脉病变90例107条下肢静脉进行CDFI检查.结果 CDFI可迅速清晰地显示下肢静脉的解剖图像,其中检出61例64条下肢静脉有血栓形成(急性血栓31例,慢性血栓30例),8例9条深静脉瓣功能不全,31例34条为下肢静脉曲张.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一定的声像特征,CDFI检出敏感性高,可对血栓作出位置、范围和管腔阻塞程度的判断,是帮助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和客观评价药物疗效的重要方法.判断有无深静脉瓣功能不全,可为临床手术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张云山;贺?;声;朱世华;程琳;贾文凯;沈燕华;魏丽京 刊期: 2002年第07期
滑车上孔小骨3例,均为男性,21~35岁,均在右侧(单侧),1例小骨略大者肘关节疼痛不适伴活动不便3年,另2例无临床症状.查体:患侧肘后鹰嘴窝处触及骨性肿物,黄豆或花生米样大,表面光滑,位置固定,无触痛,肘关节活动正常. X线检查:正位:滑车上孔位于肱骨下端鹰嘴窝处,呈密度减低区,1例圆形,直径5.6mm,2例椭圆形,较大者10.3mm×6.7mm,骨结构菲薄稀少或缺如,边缘清晰、锐利,略呈硬化,内有一圆形或椭圆形骨块,略小于滑车上孔,骨块周边为高密度的骨皮质,中心为较低密度的松质骨,与滑车上孔间隔以环状透亮带,提示骨块与肱骨之间无骨性连接,侧位见骨块嵌在鹰嘴窝内,邻近骨质和肘关节无异常(见图),3例术后活检均为正常骨结构.
作者:温生贵 刊期: 2002年第07期
患者男,20岁.患者十余年来常突然出现全腹阵发性闷痛,无明显诱因,多在饱餐后出现,疼痛发作时脐右侧可见一包块隆起,腹痛消失后包块随之消失,近一个月来腹痛加重,以不全性肠梗阻收入院.查体:脐右侧触及一大小约6cm×6cm的包块,质地软,边界清楚,轻压痛,不向周围放射,无明显反跳痛.X线钡餐未见异常,CT示腹腔中部占位性病变,考虑血管性病变.彩色超声检查:肝、胆、脾、胰、双肾未见异常.于中腹部脐周围腹腔内可探及一个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楚的异常回声包块,大部分位于脐右侧,大小约90mm×39mm×117mm,加压探头可变形缩小,该异常区前贴前腹壁,后贴腹膜后大血管.包块内部回声强弱不均,其中上部可见蠕动的肠管回声,肠管未见扩张;中下部分可见多条纡曲的管状无回声,较粗的管径约9mm,CDFI示管腔内为暗淡的彩色血流充填,多普勒频谱示为低速的静脉血流,流速约0.08m/s(图1),下腔静脉局部受压变细,内径约5mm(图2),追踪扫查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由肝后段至髂分支未见明显血管分支与之相通.超声提示:腹腔包块,考虑腹茧症并肠系膜血管畸形.手术所见:全小肠被一层灰白色、质韧的纤维膜所包裹,形似蚕茧,其上端与大网膜相连,与壁层腹膜无粘连,小肠呈暗紫色,缩短,长约3m,肠系膜亦轻度缩短、明显增厚,可见多个肿大的淋巴结,小肠系膜布满明显扩张成团状、壁薄的血管,粗的管径约10mm,系膜间轻度粘连.盲肠位于右上腹,近段空肠自盲肠左侧肠系膜根部穿出,回盲部有纤维束带压迫.切除包膜及淋巴结病理检查:包膜系纤维结缔组织构成,肠系膜慢性淋巴结炎.术后诊断:①腹茧症.②先天性肠扭转不良.③肠系膜血管畸形.④肠系膜慢性淋巴结炎.
作者:张蓉;刘倚河;郑玉凤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评价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彩超的诊断价值.方法彩超检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内径、中-内膜层(IMT)、粥样斑块及血流频谱,与同龄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①患者组IMT、粥样斑块较对照组明显增厚(P<0.01);②患者组下肢动脉明显狭窄段、闭塞段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4.89%和3.10%、1.06%和0.27%,P<0.01),89.29%闭塞段位于膝关节以下动脉;③有下肢症状组动脉狭窄和闭塞检出率较无症状组高;④病程与明显狭窄和闭塞检出率无明确关系.结论彩超可清楚地显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IMT和斑块,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及频谱检测可以判断狭窄程度或闭塞.
作者:郭瑜林;储继志;邹旭彤;徐东丽;姚庆姑;蔡红;胡海平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增强肺动脉造影诊断肺动脉疾病的方法并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 32 例肺动脉疾病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应用SIEMENS公司生产的SONATA 1.5T MR成像系统(梯度场40mT/M 切换率200ms),采用3D小角度激发快速梯度回波序列(TR 2.2ms,TE 0.76ms,翻转角25°),扫描时间13~18s.结果磁共振增强肺动脉造影检出肺动脉栓塞29例,肺动静脉瘘2例,先天性肺动脉发育异常1例.均经临床或病理及手术证实.结论磁共振增强肺动脉造影无创、安全、有效,可以作为肺动脉疾病的主要诊断方法.
作者:吕飙;张兆琪;董莉;黄晓勇;晏子旭 刊期: 200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