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肠穿孔的术后护理

阳德星

关键词:肠穿孔, 术后, 护理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肠穿孔术后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肠穿孔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并将其随机分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给予全面的优质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4.1±2.3)分和(83.4±3.1)分,护理舒适度评分分为为(96.2±2.1)分和(85.1±2.5)分,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和10.0%,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对肠穿孔的患者实施全面的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改善其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都有显著效果。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突发失语、血尿为症状的中毒性休克一例

    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16岁,学生;因突发失语2h 就诊。发病前日曾因腹痛而多次服用“诺氟沙星胶囊”,其它用药情况不详,就诊当日无特殊不适。体格检查:BP:10.67/8.0Kpa (1Kpa =7.5mmHg),HR:120次/min,R:28次/min,T:40.5℃;意识恍惚,表情淡漠,双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射灵敏;生理反射对称存在,病理反射阴性;腹软,无肌紧张。ECG 检查未见异常;血常规:WBC 19.4×109/L,中性86%;尿常规:Pro +,RBC 满视野,WBC 0-2个/HP;血糖:6.6mmol /L。患者平时健康,无疾病史。即予以抗炎、抗休克治疗,补液3500ml,12h 尿量200ml。次日晨症状缓解,可表达简单语言,追问病史,方述有腹泻史且只服用过“诺氟沙星”胶囊。便常规:RBC 20-30个/HP,WBC 7-15个/HP,脓细胞满视野;肾功能:尿素氮、肌酐轻度异常。诊断:①。细菌性痢疾并中毒性休克;②。药源性血尿并肾功能不全。治疗七天后痊愈出院。

    作者:王著军;李志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关于术前手术人员刷手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刷手是外科手术前手术人员的常规工作,可以避免感染及交叉感染,避免污染无菌物品或清洁物品。在具体教学中,发现学生独立操作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分析存在的问题之后,提出一些对策,以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外科刷手,激发对外科护理学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外科护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作者:王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了解地佐辛与丙泊酚联合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对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接诊的76例无痛胃镜检查患者进行临床比较观察。对照组38人单独接受地佐辛或丙泊酚等药物的麻醉镇痛;实验组38人接受地佐辛与丙泊酚联合镇痛。比较观察两组的镇痛时间、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对照组优11例、良18例、差9例,麻醉有效率=76.3%;实验组优15例、良20例、差3例,麻醉有效率=92.1%。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 8例、疼痛 5例、伤口出血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4%;实验组发生恶心呕吐3例、疼痛 5例、伤口出血 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6%。结论:地佐辛与丙泊酚联合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效果较为理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秦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保护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保护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为呼吸内科的护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4年5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呼吸内科工作的22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22名护理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1名,给予对照组护理人员常规护理保护措施管理,给予观察组护理人员临床护理保护措施管理,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为72.7%,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为90.9%,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护理保护能够明显提高呼吸内科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推荐。

    作者:张元锦;陈志红;张燕;代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记录治疗前与治疗护理3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下降,试验组改善更为明显(P <0.05)。结论康复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刘红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超敏 C 反应蛋白的临床应用概况

    C 反应蛋白是一种敏感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超敏 c 反应蛋白(超敏 C 反应蛋白质)是用超敏感方法检测到的 CRP,被称为超敏“CRP(high 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超敏 C 反应蛋白质)”。目前对超敏 C 反应蛋白的临床研究已相当普遍和深入,已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和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的诊断和预测。本文对超敏 c 反应蛋白在相关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加以综述。

    作者:陆莉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免疫规划工作综合评价的方法探讨与免疫规划工作评价指标体系

    目的:探讨免疫规划工作综合评价的方法与与免疫规划工作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德尔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咨询指标草案》并进行权重的评价。结果:《咨询指标草案》共包括了预防接种的开展情况、免疫规划基础工作指标、免疫规划的财政投入及保障工作、医保覆盖情况和免疫规划工作效果指标在内的五个一级指标,其权重分别为:23、18、24、25、12,权重总和为100。结论:在地区实际情况基础上合理运用德尔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可以建立起一套系统化的、实用的、具有较强代表力的综合性免疫规划体系和评价方法。

    作者:付蕾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护理体会

    运用中医护理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从情志、日常生活起居、饮食调护、功能锻炼等方面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辨证施护。结果:运用中医护理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辨证施护,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田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观察消化内科胃溃疡的临床护理效果

    目的:针对消化内科胃溃疡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92例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护理做以回顾性分析。除常规护理外进行药物、心理护理以及相关健康教育。结果:经过护理治疗后检查,92例消化内科胃溃疡患者中,痊愈75例,显效12例,无效 5例,总有效率为94.56%。结论:对消化内科胃溃疡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刘晓兰;陆国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光固化复合树脂临床口腔美容修复研究

    目的:本研究主要是对光固化复合树脂临床口腔美容修复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为了保证研究效果的高效性,主要选择某院2012年1月-12月之间的62例口腔美容修复患者进行研究,根据牙齿损伤的特点以及产生的原因将所有的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的患者的主要症状是氟斑牙,对照组患者的主要症状则是牙体的缺损和畸形。每一患者的数量相同,都为31例。对这两个小组的患者进行治疗主要采用的是光固化复合树脂来进行分层塑性固化修复,进而观察两组的效果。结果:经过修复和定期的回访,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3.87%,经过长达一年的随访,后的得出,观察组的修复体脱落3例,没有出现牙髓炎的现象。对照组的脱落数为6例,其中患有牙髓炎的患者为 2例。结论:在进行临床口腔美容修复的过程中,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的方式起到了显著的效果。尤其是对于氟斑牙患者来说,效果更佳,因此,这种方式可以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孙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血液透析的护理概述

    血液透析(简称血透)又称人工肾,也有人叫肾透析或洗肾。它是血液净化技术的一种。在全世界依赖透析维持生命的50万患者中多数是血透。血透对减轻患者症状,延长生存期均有一定意义。血液透析是根据膜平衡原理,将患者血液通过一种有许多小孔的薄膜(或管道,医学上称半透膜),这些小孔可以允许比它小的分子通过,而直径大于膜孔的分子则被阻止留下,而半透膜又与含有一定化学成分的透析液接触。透析时,患者血液流过半渗透膜组成的小间隙内,透析液在其外面流动,红细胞、白细胞和蛋白质等大的颗粒不能通过半渗透膜小孔;而水、电解质以及血液中代谢产物,如尿素、肌酐、胍类等中小物质可通过半透膜弥散到透析液中;而透析液中的物质如碳酸氢根和醋酸盐等也可以弥散到血液中,达到清除体内有害物质,补充体内所需物质的目的。

    作者:徐艳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产科失血性休克治疗中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产科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科在2012年9月到2014年9月收治的106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液体复苏法治疗,实验组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①实验组患者的 PT 和血压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BE 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②实验组患者的死亡率(1.8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1.32%)(P <0.05)。结论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法治疗产科失血性休克,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艾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不同材质行大面积牙体缺损修复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在大面积牙体缺损修复中使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大面积牙体缺损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观察组(n =30,纤维桩修复)、对照组(n =30,铸造金属冠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的咀嚼功能、牙龈情况以及修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咬合力(132.11±7.17)lbs、咀嚼效率(93.25±7.2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7.19±9.46)lbs、(79.26±7.25)%,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发生桩核松动、脱落、折断以及牙龈变色共3例数少于对照组10例(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纤维桩修复相比铸造金属桩修复更有助于改善咀嚼功能、减少牙周组织受到的刺激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是大面积牙体缺损较为理想的修复方法。

    作者:王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医治疗脑卒中后肢体麻木的护理体会

    脑卒中后肢体麻木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目前临床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不仅影响临床治疗效果,而且护理不易。本文将介绍本科室对于肢体麻木的护理方法,特别是本科室自制中药封包治疗,可资同道参考。

    作者:魏辰鸿;杨晓华;党静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输血疗法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究输血治疗中出现的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的模式。方法:选择从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8月3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111例,通过观察这些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出现的常见并发症并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观察这些相关并发症出现的患者所占的比例并对所采取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在本次研究的111例患者中,分别有6、3、1例患者出现发热反应、变态反应、溶血反应;通过护理人员的严密观察、及早发现,所有病例都得到了及时的治疗和处理。结论:护理人员在输血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是观察并发症的出现是非常关键的一环,症状的及时发现和及时处理对患者以后原发病的治疗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学英;李俊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儿童肾病综合征诊疗新进展

    儿童肾病综合征一直以来都是困扰肾病医学研究人员的一个儿童常见病,这种病一般为慢性疾病,且发病原因较为复杂,易反复发作,不易根治。目前对儿童肾病综合征的诊疗方法有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儿童肾病综合征的诊治方法也在不断完善。现本文就以本院近2年间收录的30例儿童肾病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来探讨其诊疗新进展,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作者:裴艾荔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3月到2014年12月间的32例接受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和总结术后患者症状、体征等变化情况,并进行 Lysholm 评分。结果术后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所有患者未出现前驱疼痛,3例仍为阳性体征,治疗前后的 Lysholm 评分得到提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且关节功能得到良好恢复。结论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临床疗效良好,可有效减少自体移植带来的并发症发生,且操作简单,恢复良好。

    作者:周利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镜鼻窦术后上颌窦口黏膜恢复过程分析

    目的:观察探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镜鼻窦术后上颌窦口粘膜的恢复过程,以便于在以后的术后恢复中做出佳临床指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接收的患有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并接受内镜鼻窦手术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他们在术后2-3周、术后8-10周、术后13-15周内的上颌窦口粘膜进行观察。结果:手术前,上颌窦口粘膜剥蚀,纤毛细胞量减少,粘膜固有层加厚。细胞表皮纤毛断裂、脱落,其覆盖面积减小。术后2-3周,术腔内可见小息肉、痂皮等,与术前相比,形态学观察没有明显改变。术后8-10周,术腔内变光滑、洁净,纤毛细胞增多,仍可见上皮剥蚀。术后13-15周,术腔光滑洁净,上皮恢复较好,纤毛发育均匀。糖精清除实验可知,术后13-15周和术后2-3周恢复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1),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情况无显著性差异。讨论:对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症,可以通过内镜鼻窦术逐步治愈,并基本恢复上颌窦口粘膜形态,推荐临床使用。

    作者:张洪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临床观察不孕不育妇女200例血清生殖免疫抗体临床观察不孕不育妇女200例血清生殖免疫抗体检测

    目的:探究不孕不育妇女临床诊断中血清生殖免疫抗体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200例不孕不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针对血清生殖免疫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即抗心磷脂抗体(ACA)、抗卵巢抗体(AO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以及抗精子抗体(AsAb)4项抗体检测。结果:200例不孕不育患者经血清生殖免疫抗体检测,128例抗体阳性者,阳性率为64%;继发不孕组 ACA、AOAb、EMAb、AsAb 的阳性率与原发不孕组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22-30岁组 ACA、AOAb、EMAb、AsAb 的阳性率与31-46岁组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ACA、AOAb、EMAb、AsAb 是造成不孕不育的主要免疫因素,ACA、AOAb、EMAb、AsAb 对不同年龄、不同类型的不孕不育妇女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血清生殖免疫抗体检测对于不孕不育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秀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妊娠合并宫颈病变分娩处理模式初探

    妊娠合并宫颈病变主要指妊娠合并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侵润癌,妊娠合并CIN 比合并宫颈侵润癌多见,而孕期宫颈癌是除乳腺癌、淋巴瘤等以外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妊娠合并宫颈病变尤其是宫颈癌,以何种方式分娩、何时终止妊娠一直是有争议的问题。

    作者:刘军辉;胡艳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