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环丙沙星联合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厉建武

关键词:环丙沙星, 氨茶碱,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摘要:目的:对环丙沙星联合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并随机分两组进行对照研究,对照组患者给予氨茶碱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环丙沙星联合氨茶碱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9%,不良发应发生率为18.4%;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不良发应发生率为5.3%,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采取环丙沙星联合氨茶碱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够快速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还能大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皮纹横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皮纹横切口阑尾切除术对阑尾炎的治疗效果,从而为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以我院在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麦氏切口阑尾炎手术治疗,而实验组患者经麦氏点皮纹横切口阑尾炎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检验分析,上述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比较常规麦氏切口阑尾炎手术,经麦氏点皮纹横切口阑尾切除术对阑尾炎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以及使用。

    作者:王金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阿奇霉素与炎琥宁联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62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予炎琥宁联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0年11月-2014年5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24例支原体肺炎小儿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 A 组(阿奇霉素与炎琥宁联用组)62例和 B 组(阿奇霉素组)62例,后将两组小儿患者平均退热时间、疗效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A 组小儿患者术平均退热时间、疗效明显优于 B 组,P <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阿奇霉素与炎琥宁联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好,值得在里拿出中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叶亚利;云智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人终末期肾病血透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对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在实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00例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药物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血液透析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12%,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对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血液透析的方法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好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老年重睑术中去皮的技巧

    我院自2005年以来本人为78例中老年人实施重睑术在手术中适量去皮,获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有78例,女性68例,男性10例。年龄在45-65岁,均为上睑皮肤松垂就诊,术后随访4个月,效果满意。

    作者:董吉明;郝孟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Motic 数码互动实验室在病理学形态教学中应用效果的研究

    目的:通过 Motic 数码互动实验室进行病理学形态教学和传统教学模式比较,探讨其对病理学形态学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把12五年制护理1-4班共200名学生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绘图、病例分析和考试对学生掌握病理学知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学生绘图、病例分析和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Motic 数码互动实验室进行病理学形态教学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张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急诊手术病人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急诊手术病人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诊手术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分别为(16.98±1.52)分、(9.97±0.31)分,而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分别为(16.86±1.56)分、(13.50±1.16)分,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后的满意程度要明显地比对照组患者高(100.0% VS 91.67%,P <0.05)。结论:有效地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安抚急诊手术病人的心理,从而缓解心理压力,提高护理满意度,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颂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行心脏介入治疗临床观察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坏死。它的病死率极高。我国 AMI 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患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经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加冠状动脉内支架植人术(CS),已成为当今治疗急性 AMI 的主要方法之一,它安全有效可确保血运重建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改善 AMI 患者近远期预后的一种重要措施。

    作者:王金芯;张祖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儿童龋齿的病因及预防对策

    龋齿是牙齿硬组织逐渐被破坏的一种疾病,为小儿的常见病、多发病。龋齿如不及时治疗,除引起患牙疼痛,咀嚼不便外,进一步发展可致患牙丧失,影响儿童的消化能力,有时还可继发牙髓炎和牙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龋齿的继发感染可以形成病灶,导致或加重心肌炎、关节炎、风湿热、肾炎等全身性疾病,对儿童的身心将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我国儿童龋病的患病状况虽较以前有所下降,但仍然较为严重;调查结果也显示,两个年龄组龋齿充填比率都很低,5岁为3.3%,12岁为11.2%,提示家长对龋病的治疗重视不够。因此,防龋工作应从小抓起,重在预防,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治助防,以防促治”的指导思想。本文仅就儿童龋齿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由此探讨儿童龋齿的预防对策。

    作者:韩风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体会

    心绞痛是指由于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是由于心肌急剧的、暂时的供氧和需氧不平衡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以心前区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冠心病心绞痛目前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现在普遍认为引起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有血脂代谢紊乱、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遗传因素等。以男性、老年、不爱运动者发病率较高。临床上将心绞痛分为稳定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和变异性心绞痛三种临床类型。稳定型心绞痛是心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是,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的心绞痛。其稳定性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病情稳定;其二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无溃疡、破裂、夹层及血栓形成等不稳定因素。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的冠状动脉均有固定性阻塞病变,是由于体力劳累、急性循环衰竭,情绪激动、受寒、阴雨天气,情绪激动或其他足以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况所诱发,表现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窒息样感觉,主要位于胸骨后,可放射至左肩或上臂等部位,持续时间为1至5分钟。心绞痛可经休息、情绪平复,或含化硝酸甘油后迅速缓解。是指心绞痛反复发作的临床表现,持续在2个月以上,而且心绞痛发作性质较为稳定。劳累性心绞痛发作的性质在1至3个月内无改变。即每日和每周变并且疼痛发作的频率、性质、部位、程度和持续时间大都相似。诱发疼痛的劳累和情绪激动程度相同,每次发作疼痛的性质和疼痛部位无改变,疼痛时间相似,用硝酸甘油后发生疗效的时间大致相同。临床上常见到饱餐后或大便后诱发的心绞痛。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饮酒、糖尿病、肥胖是冠心病、心绞痛的高危因素。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预后较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预后为好。稳定劳力型心绞痛的预后主要决定于心肌缺血的程度和心功能状况。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有些合并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

    作者:关玉宝;徐先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消旋卡多曲治疗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急性腹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急性腹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2年10月-2014年4月收治的120例因呼吸道感染引起的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给予妈咪爱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3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大便性状恢复时间(3.1±1.4)d 较对照组(4.8±1.3)d 缩短(t =5.41,p <0.01),治疗组大便次数恢复恢复时间(2.5±1.5)d 较对照组(3.8±1.7)d 缩短(t =3.65,p <0.01)大便常规检查恢复时间(2.2±1.5)d 较对照组(4.2±1.4)d 缩短(t =6.24,p <0.01);对照组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总有效率51.7%,差异(x2=26.12,P <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旋卡多曲治疗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急性腹泻病疗效显著,安全性好,无不良反应。

    作者:庞明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振幅整合脑电图在新生儿脑损伤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进展

    目的: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在新生儿脑损伤的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了解 aEEG 的发展、工作原理、临床意义及未来发展方向。结论研究表明 aEEG 可用于新生儿脑损伤早期诊断及预后的评价,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程巧林(综述);薄涛(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如何做一名临床带教老师

    临床带教老师是帮助刚刚下临床的护生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场所,也就是变知识为技能的场地。通过实习,护生可以更加热爱护理工作,熟练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操作技能,为以后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更好服用于当今时代老龄化病人。通过临床带教,现将带教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洪梅;蔡怡;陈莲花;谢双;余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国产注射用氨苄西林钠杂质谱及生产工艺的探究

    目的:在研究的过程中对注射用氨苄西林钠杂质谱和不同的生产工艺进行研究和对比。方法:采用不同的检测氨苄西林钠相关的方法进行有效的检测,同时还要严格的进行破坏性试验,同时还要对各种杂质进行有效的检测和辨别。按照190批次注射用氨苄西林钠的各种检验结果为主要的依据,对不同的生产工艺所生产出来的药品进行检验,从而能够更好的了解产品当中杂质的具体成分和含量。结果:溶媒结晶样品中的杂质含量是少的,同时在杂质的数量上也要明显少于其他样品,在所有的样品中,杂质含量多的就是喷雾干燥样品。结论:样品当中的杂质含量和原料具体的生产方法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在所有的影响因素当中,产品的生产工艺是影响其杂质数量和种类的为重要的因素。

    作者:邵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心理护理对提高初产妇顺产率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提高初产妇顺产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在我院妇产科进行分娩护理的产妇共68例相关资料。结果:观察组产妇顺产者33例,顺产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顺产率(82.4%)(P <0.05),而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剖宫产率(29.4%VS17.6%)(P <0.05),另外,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平均时间为(8.18±1.70)小时,第二产程平均时间为(0.75±0.24)小时,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相应产程数据(P <0.05),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理护理对提高初产妇顺产率,提高产妇分娩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代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输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输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0月到2012年5月的住院儿科患儿220例,随机分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12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儿父母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护理缺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护理缺陷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儿科输液管理中有效应用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

    作者:章朝晖;李春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带状疱疹后人工皮炎1例

    患者侯某,女,9岁,因“右侧臀部、右下肢皮肤损伤伴瘙痒20天”于2013年9月13日来我院就诊。20天前患者家属发现其右侧臀部、右下肢出现大量抓痕、糜烂及血痂,患者诉瘙痒剧烈,无麻木、疼痛等不适。在当地多家医院就诊,分别诊断为“皮肤瘙痒症”、“湿疹”、“线状苔藓”、“神经性皮炎”等,服用过多种抗组胺药,外用多种糖皮质激素类制剂,病情时好时坏,迁延不愈,故来我院就诊。入院时专科查体:右侧臀部、右下肢外侧可见大量线状抓痕,上覆少量血痂,还可见数片因搔抓而形成的条状糜烂面及浅在溃疡,其上可见少量渗液,渗液清,部分呈血性。经仔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基本特点如下:1.发病前半月右侧臀部、右下肢曾因患“带状疱疹”在当地医院治疗,病情好转。2.患者为离异家庭子女,母亲已改嫁,父亲两月前外出务工,跟随婆婆生活,婆婆有很浓的重男轻女观念,对患者日常关心不够。3.患者有希望父母在身边的强烈意愿。4.其母亲带其入院当天,患者未诉瘙痒,也未见其搔抓,但当夜晚母亲提出回家的时候患者开始躁动不安,诉患处瘙痒剧烈,不自主搔抓,几分钟时间后皮损部位开始出现大量渗血,临时给予口服扑尔敏2mg,肌注维丁胶性钙1ml,症状无改善,夜间查房时患者沉默不语,拒绝回答医生所有问题,不配合医生查体,右手仍不自主搔抓皮损部位。根据上诉特点诊断:人工皮炎。通过积极与家属沟通,建议患者父亲回家照顾小孩、请身心疾病科医生给予小孩心理疏导、科室医生及护士给予其心理关怀和呵护让其感受到温暖和关爱,并给予口服简单抗组胺药物及局部外用炉甘石洗剂后,患者未再诉瘙痒不适,也未再搔抓患处,像其他小孩一样活泼好动。经住院治疗6天,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唐俐;曾波;张志洋;夏恂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恶性胸积液及胸腔内化疗的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恶性胸积液及胸腔内化疗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恶性胸积液及胸腔内化疗患者,根据护理方法进行分组,实行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实行全面护理设为实验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导管引流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实验组患者置管引流时间和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恶性胸积液及胸腔内化疗的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作用效果,缩短了置管时间,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爱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体位管理对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产程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胎头已入盆衔接孕妇取自由体位和臀高位在产程中的应用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足月妊娠、头先露、胎头入盆衔接的胎膜早破住院孕妇352例。自愿分组 A 组198例。临产后取自由体位,鼓励下床活动直至宫口开全。B 组154例。临产后予臀高位至宫口开全5cm 后,取平卧位到宫口开全。观察两组产程变化及分娩结局情况。结果 A 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 B 组,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时间较 B 组短,排尿困难发生率明显降低,产妇满意率高。结论足月头位已入盆衔接胎膜早破孕妇采取自由体位安全可行,有效缩短产程,促进自然分娩,提高满意率。

    作者:赖玉娥;陈小佳;刘军叶;覃梅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人原发性肝癌螺旋 CT 肝双期扫描的表现特点

    目的:探讨老年人原发性肝癌螺旋 CT 肝双期扫描的表现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原发性肝癌老年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我院收治的50例原发性肝癌老青年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螺旋 CT 肝双期扫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 CT 肝双期扫描各项观察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老年人原发性肝癌多见于右叶(36/50,72.0%),类型多为巨块型(41/50,82.0%),CT 成像病灶区边边界清楚(35/50,70.0%),肝动脉期少血供型多见(33/50,66.0%),门静脉期多见无强化型(42/50,84.0%), CT 更低密度区类型多见多发斑点状(12/50,24.0%),门静脉癌栓及肝总管内癌栓较为多见,所占比例分别为18.0%及24.0%,肝内转移、侵犯周围器官结构及及腹水症状较为常见。与对照组比较,CT 成像边界清晰度、肝动脉期病症类型、门静脉癌栓、肝内转移、肝总管内癌栓、侵犯周围器官结构等指标两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发病部位、类型、门静脉期、CT 更低密度区类型、动静脉瘘、肿瘤内出血及腹水等两者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人原发性肝癌临床应用螺旋 CT 行肝双期扫描,可较好了解患者肝癌生物学特征及血供情况,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和鉴别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文宏;刘礼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效果观察

    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影响。对我科2011年3至12月住院治疗高血压患者614名进行调查,并给予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可以促进高血压患者的行为与治疗和健康指导保持一致,是控制血压水平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巧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