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琪;王晓辉
目的:通过对我院 ICU 护士护理技能体系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来提高 ICU 的护理水平。方法通过对我院 ICU 护理资料的分析,来探讨目前我国的 ICU 护理技能体系现阶段基本情况,提出提高朱敏园 ICU 护理的水平。结果我院的 ICU 护理虽然基本上达到了先进的水平,但是还是有很多的不足,需要不断去完善。结论提高 ICU 护理水平是我院提高重症患者医疗服务的当务之急,不容忽视,需要不断完善制度管理以及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作者:邝亚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基层医院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通过对本院2014年6月-2014年12月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方法进行统计并结合本人对剖宫产手术麻醉处理的一些经验从而对剖宫产的麻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68例剖宫产手术无母婴死亡病例,术后除1例术中大出血患者转入 ICU 继续观察治疗外,其余患者均安全返回病房。结论麻醉医师应当根据孕妇的生理、病理特点以及病情的缓急来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及药物。
作者:杨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日常化妆品中微生物的污染情况以及微生物在化妆品检验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对商场上比较常见的化妆品进行抽样检验,共抽取150份样品,对样品中的菌落总数、金黄色葡萄球菌、粪大肠菌群、酵母菌以及霉菌等微生物进行检验。结果:使用前采样化妆品微生物的合格率为98%,当使用30天后以及60天后的化妆品,微生物的合格率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结论:化妆品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二次污染情况,使用的时间越长,其污染的越严重。因此,需要正视微生物检验在化妆品检验中的积极作用,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出相关解决措施,并做好检验工作。
作者:付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86例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护理干预后失语患者恢复正常或转变为轻度失语的患者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患者进行早期语言训练、康复锻炼等护理干预措施可促进患者语言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有积极意义。
作者:余红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在当今世界经济政治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在对医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培养上,医学院校应加大教育力度,从根本上提高医学生的职业素养。
作者:林金勇;谢晓萍;王艳;张俊博;刘一舟;李文浩;张桓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是内科常见的临床疾病,其中胃出血约占70%左右。40%以上是由胃、十二指肠溃疡导致工作过度劳累、日常饮食不规律、情绪异常紧张等有消化道病史的人群容易患溃疡病。引起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疾病是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癌、出血性胃炎及口服阿斯匹林、考的松等药物引起的急性溃疡、肝硬化,严重烧伤和大手术等引起的应激性溃疡等。对急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首先要明确病因。急性消化道出血时,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大便常规,大便或呕吐物的隐血试验肝功能及血肌酐、尿素氮。胃镜和腹部 B 超等检查有助于急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X 线钡餐检查及胃镜检查有助于溃疡病的诊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死亡率可达10%。大部分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可采用非手术的方法予以治疗。具体措施包括输血、输液、通过不同的途径使用各类止血药物。胃癌引起的出血和经上述治疗措施仍不能控制的胃出血可考虑手术治疗。
作者:郑庆红;孙怡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静脉输液是应用多的一项护理活动,迅速有效的补液,抢救给药,给药途径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并极易引发护患纠纷和风险的治疗环节。因此如何将各种治疗药物准确无误、安全迅速地输注到病人体内,是护理工作研究的新内容。
作者:回迎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质子泵抑制剂的药学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06月~2014年06月我院收治的酸相关性疾病患者75例(上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各25例),将均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观察药物治疗效果。结果:酸相关性疾病患者病情均得到良好控制,其中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0%,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0%,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8.0%。结论:质子泵抑制剂可有效治疗酸相关性疾病,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梁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音乐干预在麦粒肿切开引流术中的应用。方法:将80例门诊接受麦粒肿切开引流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在麦粒肿切开引流术中播放音乐,对照组未播放音乐,按常规流程手术。结果:实验组术中疼痛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音乐干预可有效缓解麦粒肿切开引流患者手术时的疼痛。
作者:邱艳梅;樊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并可导致脑血管、心脏、肾脏的病变,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节奏的加快,高血压已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高血压的防治已成为全社会的卫生健康问题。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超过1.6亿,国内外经验表明控制高血压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防治。因此,在社区人群中开展高血压的健康教育,提高社区人群及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高血压的防治水平,控制高血压患病率,减缓疾病发展,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安洋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中医治疗妇科慢性宫颈炎的疗效,证实中药治疗妇科慢性宫颈炎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选自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我院治疗的慢性宫颈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中药组应用中草药洗方每天冲洗患处1次,10天为一疗程,对照组应用洁尔阴洗液每天冲洗患处1次,10天为一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2疗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史和治疗时间统计分析后无显著差异,均衡可比(P >0.05)。结果:治疗2 疗程后,中药组32例患者痊愈20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32例患者痊愈15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8%。中药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本次临床验证,中医治疗妇科慢性宫颈炎效果好,标本兼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以及相当的可靠性,建议临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赵金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针刺手法对针灸疗效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恰当正确的针刺手法对提升临床疗效起着关键性作用。文章在阐述传统针刺补泻手法来源、技法、运用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研究,辨证选择正确适宜的针灸手法,探究不同针灸手法及其得气效应对针灸疗效的影响与作用。
作者:刘浪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状况、影响因素及干预效果。方法:手卫生干预前后,随机抽查2014年1月~2014年12月供应室人员洗手前后受细菌污染情况,分别监测干预前后细菌菌落数。结果:干预洗手前后的手卫生监测,无菌间护士洗手前平均细菌菌落数52cfu /cm2,洗手后菌落数为4cfu /cm2,平均除菌率92.3%;回收间护士洗手前平均细菌菌落数为96cfu /cm2,经洗手后平均细菌菌落数为10cfu /cm2,平均除菌率为89.6%;干预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强消毒供应室人员无菌观念,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熟练掌握正确洗手方法,有助于规范洗手,降低因供应室人员手卫生引起的院内感染发生率。
作者:黄善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尿常规是医学检验“三大常规”项目之一,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对于某些全身性病变以及身体其他脏器影响尿液改变的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肝胆疾患、流行性出血热等的诊断,也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1]。同时,尿液的化验检查还可以反映一些疾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尿常规检验能有效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泛应用于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治与疗效评估、临床用药的安全监护和相关职业疾病的辅助诊断[2]。
作者:张晓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来我院就诊的54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性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满意率为85.2%,对照组的满意率为62.9%,治疗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次观察组患者对冠心病的掌握情况包括:饮食控制、体育锻炼、按时复查以及进行指标检测的患者人数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结果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有效的减少不良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娄明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皮肤消毒剂碘伏原装塑料瓶开启后的有效使用期限方法对使用中的36瓶碘伏,在启用后的第1天、第4天和第7天后进行有效碘含量及染菌量测定。结果 除 6瓶在开启后第4天用完外,30瓶使用中的皮肤消毒剂碘伏未检查出细菌,使用中的皮肤消毒剂碘伏有效碘含量均高于标准的低有效碘含量。结论皮肤消毒剂碘伏原装塑料瓶开启后的第7天仍具有消毒效果。
作者:夏绮梦;邓成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鼻唇沟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鼻唇沟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器官缺损患者36例。其中上唇8例,下唇5例,口底7例,舌体8例,颊部8例。组织瓣类型有任意型皮瓣7例,岛状皮瓣9例,岛状肌皮瓣14例,全厚组织瓣 6例。结果36例患者术后组织瓣全部存活,临床效果满意。结论鼻唇沟瓣适宜口腔颌面部组织器官轻、中度缺损的修复重建,操作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万澎波;陈萍;郑美红;李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手术治疗的优化模式和增加手术效果稳定的措施。方法:对32例单侧唇裂鼻畸形的患者依畸形程度和分阶段进行相应手术治疗,术后对其鼻畸形的改善程度,是否复发及新畸形的产生进行跟踪随访。结果:32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术后治疗效果,鼻畸形明显改善,随访期间,16例患者的健患侧鼻的外形基本对称,疗效稳定。结论:鼻畸形的整复是唇腭裂外科治疗中的难点,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的整复,应该遵循序列治疗的原则,视畸形严重程度分阶段手术治疗,可以获得更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梁承亮;张翠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比两种不同改良后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使用内固定治疗方式治疗的120例髌骨骨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12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克氏针张力带,实验组使用空心螺钉张力带。两组患者均进行6-12个月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状发生情况。结果:使用空心螺钉张力带治疗的实验组患者愈合时间及愈合率均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所使用的方法对患者膝关节的刺激性低,复位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于克氏针张力带,空心螺钉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患者效果显著,治疗方法安全、可靠,并发症少。
作者:李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岩口镇村民对院前急救知识的了解程度,通过宣讲与讲座的形式使村民掌握正确、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从而提高当地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方法抽样问卷调查法,主要通过问答或自行填写调查问卷方式,对当地近154户村民进行走访。结论当地村民普遍都能意识到院前急救的重要性,对于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能够合理应对,但对一些日常少见却极为紧急的事件缺乏处理能力。
作者:陈洁珊;张乾;王宇龙;黄文倩;宋超;唐陆林;欧阳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