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尿常规检查概述

张晓艳

关键词:尿常规, 临床检验, 临床意义, 综述
摘要:尿常规是医学检验“三大常规”项目之一,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对于某些全身性病变以及身体其他脏器影响尿液改变的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肝胆疾患、流行性出血热等的诊断,也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1]。同时,尿液的化验检查还可以反映一些疾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尿常规检验能有效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泛应用于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治与疗效评估、临床用药的安全监护和相关职业疾病的辅助诊断[2]。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性护理在儿科 ICU 患儿监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本篇文章主要讨论的是综合性护理在儿科加强重症护理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2月-2015年2月时间范围内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有效患者病例进行随机抽查,并将本次研究主要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进行观察和讨论,首先,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人数各为56例,首先在对照组中主要利用传统的护理方式针对患病儿童进行照顾,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性护理措施开展工作,进而进一步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收据,体现实际护理效果,得出结论。结果:在本篇文章中,将两组的对比结果进行分析,不难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患儿在重症护理病房的监护时间较短,较低的死亡率从以及高效率的治疗效果整体上来说更为突出,从统计学的研究角度来说,将两个组差值设为 p,差值小于数字0.05,则整组实验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结论:文章中对儿科的患儿采用综合性护理手段,能够在保证患儿生命安全的基础上,提高治疗效果,在整个儿科患儿的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和应用价值。

    作者:张琳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急诊输液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究对急诊输液患者施以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症状自评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间来我院急诊输液的患者50例,根据其来院时间的先后,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25例患者接受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观察组的25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护理模式后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症状自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论是在护理满意度还是症状自评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急诊输液的患者施以综合护理干预后,可以有效的影响患者的心情,同时大大的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并且促进患者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推荐临床应用。

    作者:余世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新医改形势下加强医院药房管理的探讨

    医院的药房在医院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医院的经济来源之一,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管是药品质量还是药学服务都与医院的医疗质量息息相关[1]。随着国家对人民用药安全的重视,医院药房的服务从传统的药品供应,已转变为促进合理用药,推行以改善患者生命质量的药学服务势在必行。但是目前医院药房管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是每个药学人员的责任所在。

    作者:李天一;纪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循证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7月-2014年12月期间诊治的11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维持体位、口腔护理、病房护理、用药护理等一般性护理管理,试验组采用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住院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住院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循证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李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理收集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67例,对这67例患者采取自拟中药配方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采取中药治疗的方式,6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5%。结论:中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效果显著,无任何不良反应,该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孙立晔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推行职称晋升公开竞聘 创新人才管理机制

    在医院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不仅具有先导性,而且具有战略性,对医院总体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实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活跃的因素,如何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首要是加强对关系职工切身利益事务的管理,以此促进其不断提升工作能力、业务水平,从而推动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贺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析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治疗近年来由于激素的使用股骨头坏死已由骨科少见病转变为多发病,常见病,股骨头坏死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有“不死的癌症之称”,属骨科的疑难病症症。它在治疗方面难度较大,如治疗治疗不及时,治疗不当会导致患者终身性的残疾或者是残废,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会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和负担。股骨头坏死的病因有;有激素药物应用史,髋部外伤史导致股骨头坏死,酗酒者因酒精刺激导致股骨头坏死,风,寒,湿病症可导致股骨头坏死,肝肾亏虚导致股骨头坏死,骨质疏松导致股骨头坏死,另外扁平髋,骨髓异常增生,骨结核,股骨颈骨折,系统性红斑狼疮,髋关节脱位,股骨头骺滑,手术等因素均可导致股骨头坏死。在上述诸多因素中,以局部外伤,滥用激素药物,过量饮酒较为多见。临床上所说的股骨头坏死是指:不同病因破坏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造成血供障碍,因缺血使骨组织营养中断,骨细胞死亡,以不定区域的骨小梁和骨髓坏死为特征的骨科常见疾病。目前国内外学者一致公认的股骨头缺血是导致坏死的主要发病机理,所以股骨头坏死我们又称之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坏死患者早发现,早治疗,以免贻误佳治疗时机,会提高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治疗效果,鉴于临床股骨头坏死发病率逐年增多,应对股骨头坏死疾病相关知识做一讲解。以降低股骨头坏死对患者的危害,提高疗效。

    作者:李一奇;田永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关于晚期胎膜早破与难产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晚期胎膜早破对孕妇难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从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所接收的108例晚期胎膜早破孕妇作为观察组,再抽取同期于我院生产的足月待产108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难产率、产前胎位以及母儿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难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产前胎位研究表示观察组头盆不称以及胎位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母儿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头盆不称以及胎位异常是造成胎膜破裂的主要因素,胎膜早破显著增高患者的难产率,并且母儿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增高。对孕妇进行适当的护理以及做好生产时的准备,能降低难产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充分保证孕妇和婴儿的安全。

    作者:耿秀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警惕雾霾抗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目前世界上第四大致死性疾病,预计2020年将成为全球致死原因第3位、经济负担第5位。雾霾天气是近年来多发的一种气象灾害,是引起 COPD 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雾霾天气元凶-PM2.5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病机理的分析探讨,提出应对雾霾天气、防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的自我防护措施,对人们树立科学健康生活方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者:黎婉玲;许燕君;朱展鹰;李益;宋秀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探讨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并存其他心脏病治疗的效果

    目的:通过探讨老年人群中退行性心瓣膜病并存其他心脏病的治疗结果,观察其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对82例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并存心脏病患者分别针对不同的心脏病展开针对性治疗,评价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高心病组患者显效17例,有效8例,无效3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组患者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3例。心律失常组患者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3例。三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并存其他心脏病患者进行确诊检查,分别针对不同的心脏病展开针对性的正确的治疗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对于降低患者死亡率和提升治疗效果有明显作用,大大的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深远意义。

    作者:王溯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术中对侧输卵管逆行通液的临床价值

    输卵管妊娠是一种常见而又十分危险的妊娠相关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趋向年青化。现有资料表明,首次输卵管妊娠后约有1/3左右的患者可获得正常宫内妊娠,包括各种流产、早产或足月妊娠,约1/3的患者日后继发不孕不育,剩余1/3患者可再次发生异位妊娠[1]。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是佳的手术治疗方法,输卵管妊娠患者多数为无生育史或有生育要求的人群,她们在治疗输卵管妊娠的同时迫切希望知道对以后生育状况的影响。对于手术治疗的病人,术中进行输卵管常规通液违背输卵管通液原则,以免发生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或造成新的堵塞,多数术者只能根据患侧输卵管的手术方式、对侧输卵管的外观形态如有无粘连、伞端有无闭锁等来判断将来的生殖功能,其通畅性难以判断,准确性较差;完全治愈后下次月经干净3~7天行输卵管通液或造影术又无法满足患者的迫切心情,故术中治疗输卵管妊娠的同时进行对侧输卵管将来生殖状态的评估已成为研究的需要。

    作者:刘伟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两面针药材提取物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目的:探索两面针药材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观察两面针药材提取物对临床常见感染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两面针提取物对9种临床常见感染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伤寒沙门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抑制作用。结论:两面针药材提取物在体外对9种临床常见感染细菌有抑制作用。

    作者:马建凤;刘华钢;朱丹;冯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基于中医辩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采用中医辨证方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中心所收治的48例患者原发性高血压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加以分析和回顾。将患者分为对比组和治疗组各24例,对比组用常规的西药治疗,治疗组则通过中医辨证治疗,观察两组的血压下降与治疗效果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皆有所下降,治疗组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比组(P <0.05);对比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75%,而治疗组则为91.67%,两组差异明显(P <0.05)。结论:对于原发性高血压采取中医辨证方法治疗的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普及。

    作者:翁群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城镇医院临床医学的未来发展

    临床医学是直接面对疾病、病人,对病人直接实施治疗的科学,在医院的实际治疗中,对医生的从医经验,医院的医疗设施和医疗条件都要求极为严格,而面对我国目前广泛存在的城镇地区看病难的问题,当地医院临床医学的发展现状至为关键,本文以我国城镇实际医疗分布为前提,阐述了临场医学在当地医院面临的未来发展。

    作者:吴兴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健康体检者体检项目漏检的原因与对策

    目的:对健康体检者体检项目漏检的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体检中心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健康体检者中发生漏检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自2013年1月起,对我体检中心加强管理,且在管理中加入人性化管理。分别记录2012年1月至12月我体检中心体检者发生漏检的比例及体检者对我中心服务的满意度与2013年1月至12月我体检中心体检者发生漏检的比例及体检者对我中心服务的满意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自2013年1月加强人性化管理起,我体检中心2013年1月至12月发生漏检的体检者明显少于2012年1月至12月,体检者对我体检中心的服务也更加满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健康体检者进行健康检查时总是有些项目发生漏检,其原因较多且复杂,只有在体检的过程中加强人性化管理与细节管理,才能有效降低漏检率。

    作者:董小芸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儿童消化性溃疡38例的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儿童消化性溃疡患儿采用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将儿童消化性溃疡患儿38例按照双盲法分为治疗组(采用甲硝唑、奥美拉唑以及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和对照组(采用甲硝唑、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等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7%,其中治疗显效15例,有效3例,无效1 例,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8.9%,其中治疗显效10例,有效 5例,无效4例。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儿童消化性溃疡患儿采用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见效较快,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陈柳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析小儿热惊厥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浅析小儿热惊厥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热惊厥小儿患者38例,按照是否进行急救护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显效 8例,有效5例,6例患者病情情况危及转为观察组进行护理,护理的总有效率为68.42%,观察组患者显效10例,有效9例,没有出现病情危急的情况,护理的总有效率为100%,P <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热惊厥的小儿患者进行急救护理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不仅能够提高护理的总有效率,还能够降低死亡情况发生的几率,具有极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宫腔镜下电切子宫内膜息肉143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电切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28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43例,观察组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吸刮术治疗,随访6个月,分析比较两种手术疗效。结果观察组一次成功率100%,对照组为94.4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 EPs 效果明显,并发症少,不易复发,是一种安全不可替代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析老年髂动脉多发炎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

    目的:分析老年髂动脉多发炎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20例老年髂动脉多发炎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表现及体征,探讨其诊治方法。结果髂动脉多发炎性动脉瘤患者可表现为红细胞沉降率、C 反应蛋白、血尿酸、血肌酐、类风湿因子的增加,体重下降,可伴有输尿管梗阻,影像学检查可见动脉瘤血管壁增厚及血管周围组织炎症,早期可采用糖皮质激素、山莨菪碱及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患者各项实验室指标可恢复正常,且动脉壁及周围炎症可减轻或消失,输尿管梗阻可缓解或消失。结论以突发的剧烈腹痛主要表现且伴有 C 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等下降,而无瘤体破裂征象者,应高度怀疑多发性炎性动脉瘤的发生,应尽早行影像学检查,以达到尽早诊治的目的。

    作者:王友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妊娠期糖尿病诱发妊娠期高血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妊娠期糖尿病诱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45例妊娠期糖尿病(GDM)诱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患者设为治疗组,使用胰岛素进行基础治疗,同时服用硫酸镁与降压药物治疗;再随机选取同期45例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妇女设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同时结合硫酸镁与降压药物治疗。检测2组血糖、血压及血脂水平,对临床症状与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组患者的平均空腹、餐后2h 血糖、血压及血脂水平有所差异,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比正常妊娠者更易患高血压,且妊娠期糖尿病诱发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比单一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更为严重,在临床治疗上应高度重视。

    作者:季建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