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生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并针对性的制定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骨科住院后发生不安全事件的50例作为此次调查对象,分析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发生不安全事件的原因,并为其制定针对性的防护对策。结果: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住院期间常见的不安全事件包括磕碰、跌倒及褥疮等,引起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主要原因包括患者自身因素、病房因素及护患沟通不足。结论:对于老年股骨骨折住院患者,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进行健康教育,改善病房内的基础措施,可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几率。
作者:王翠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方面 CT 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1年3月-2013年9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40名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对其 CT 影像以及病理分析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CT 检查和病理学分析的结果基本相似。结论: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方面 CT 检查的应用价值很高,应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廖建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论近视、远视,还是散光,实际操作都应该遵从成人配镜的“保守”原则:对已配戴某处方较久的成年人,如新的眼镜处方与原眼镜的度数相差较大时,新的配镜处方的原则是“保守”:即在原处方的基础上,新处方做出的变动要尽量少,患者年纪越大,越要倾向保守。比如,如果患者原来的眼镜处方可以使用,新的配镜处方就不要轻易改变;但如果患者原来的眼镜处方已不合适,就要给予新的眼镜处方。对患者配镜处方的处理要把握正确、适当、适度的原则。同单纯近视和单纯远视一样,不同年龄的散光的患者,所遵循的配镜处方原则也有所不同。
作者:李玉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技术的发展,将护理对象的心理研究与护理学相结合,发展成为护理心理学。运用护理心理学对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使手术患者达到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和护理,为手术后的健康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王蓉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炎性关节病疼痛症状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炎性关节病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治疗的同时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治疗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视觉疼痛量表(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 VA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治疗炎性关节病患者时,应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能让患者的疼痛症状有效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睫状体冷冻术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0例 NVG 患者行睫状体冷冻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手术成功43眼(86%),43眼眼压从术前平均56.25 mm Hg 降至20.16 mmHg。术后患者眼痛、头痛等症状消失,自觉症状明显好转;4眼眼压控制不理想,眼压在28.72—35.23mmHg,长期使用降眼压眼药,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3眼患者眼压控制不良,降眼压药物治疗无效,行二次手术治疗。结论:睫状体冷冻术能有效降低 NVG 患者眼压,缓解临床症状,保留部分视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成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运用中医护理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从情志、日常生活起居、饮食调护、功能锻炼等方面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辨证施护。结果:运用中医护理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辨证施护,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田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通过对兔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培养,发现了他汀类药物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他汀类药物能增加内皮细胞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减少人内皮细胞组织因子,使凝血途径阻断,发现了他汀类药物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他汀类药物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抑制增殖、诱导分化或凋亡、抑制血管增生、降低侵袭转移能力等作用,发现了他汀类药物对肿瘤疾病的作用。
作者:侯宝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烤瓷牙应用已经非常广泛,被逐渐应用在临床上,受到了广大患者的追捧。本文通过分析烤瓷牙修复后造成牙龈灰线的原因,探讨了烤瓷牙修复中牙龈灰线的处理方法,后给出了烤瓷牙修复中牙龈灰线的预防建议。
作者:徐文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医院作为医疗机构,收治各种类型的患者,因此只要在医院就难免会涉及到感染,也就是院内感染。院内感染实质上存在于医院诊疗过程当中的各个环节,一旦发生感染,必将为患者带来诸多的痛苦与经济负担。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对儿科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做初步分析,以期能够为儿科门诊进一步做好感染防范措施提供些许参考。
作者:吴伊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急救护理路径在抢救心肌梗死中的运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4月-2014年7月期间诊治的1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护理路径组(73例)与常规急救组(73例),常规急救组患者按照常规急救流程抢救,护理路径组应用急救护理路径,观察患者的急救成功率、死亡率。结果:护理路径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急救组(P <0.05),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急救护理路径在抢救心肌梗死中具有良好的运用效果,可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叶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应用在心内科护理中对降低护理风险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心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由于各种因素引发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应用在心内科护理中可以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蒋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16岁,学生;因突发失语2h 就诊。发病前日曾因腹痛而多次服用“诺氟沙星胶囊”,其它用药情况不详,就诊当日无特殊不适。体格检查:BP:10.67/8.0Kpa (1Kpa =7.5mmHg),HR:120次/min,R:28次/min,T:40.5℃;意识恍惚,表情淡漠,双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射灵敏;生理反射对称存在,病理反射阴性;腹软,无肌紧张。ECG 检查未见异常;血常规:WBC 19.4×109/L,中性86%;尿常规:Pro +,RBC 满视野,WBC 0-2个/HP;血糖:6.6mmol /L。患者平时健康,无疾病史。即予以抗炎、抗休克治疗,补液3500ml,12h 尿量200ml。次日晨症状缓解,可表达简单语言,追问病史,方述有腹泻史且只服用过“诺氟沙星”胶囊。便常规:RBC 20-30个/HP,WBC 7-15个/HP,脓细胞满视野;肾功能:尿素氮、肌酐轻度异常。诊断:①。细菌性痢疾并中毒性休克;②。药源性血尿并肾功能不全。治疗七天后痊愈出院。
作者:王著军;李志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现代人们会不同程度地提高自身生活水平,并且增强自身的健康意识,所以健康体检越发地受到医疗保健机构及社会大众的高度重视。随着甲状腺疾病认识的不断提高、超声医师的增多和高频彩超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医院的常规检查项目就包括甲状腺彩超检查,因为,及时发现甲状腺疾病,会有利于此病症的及时治疗,这其中还需超声医师不断的经验总结和分析,同时密切地将经验结合到临床上,为临床上甲状腺疾病提供较为可靠的理论和实践诊断依据。
作者:王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重度牙周炎患者牙周牙髓联合治疗与单纯牙周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间收治的72例重度牙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6例病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牙周治疗,观察组给予牙周牙髓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袋探诊深度(PPD)。结果①两组患者在 SBI、PPD、PLI 指标对比上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②治疗后,观察组的 SBI、PPD、PLI 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牙周牙髓联合治疗能够使重度牙周炎患者的症状得以改善,对牙周骨组织再生有促进作用,可改善患者的 PPD、SBI 与 PLI 指标。
作者:李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血府逐瘀汤联合高位硬膜外阻滞对急性心肌梗死气滞血瘀证患者疼痛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气滞血瘀证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吸氧,抗凝,扩管,发病12小时以内溶栓或者介入治疗。同时,给予高位硬膜外阻滞;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汤,观察治疗前后 VAS 评分,MAP、HR 、SPO2及血浆粘度、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纤维蛋白原变化情况。结果:两组间比较,治疗组心率减慢明显,血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血氧饱和度增幅更明显,VAS 评分无统计学差异;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高位硬膜外阻滞能有效缓解疼痛,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氧供,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功能,防止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有利于心梗患者恢复。
作者:陈美;刘雅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研究发现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明显增多,是普遍的临床常见疾病之一。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临床表现为腰痛、伴下肢放射痛或(和)麻木,严重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终必须选择进行手术治疗。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疏通经络、止痛,可以有效的缓解症状,缓解患者因腰椎间盘突出带来的疼痛,避免患者长期服用止痛药而产生的不良后果以及,避免进行手术。中医学者运用针灸治疗该病具有肯定性及有效性,本文对近5年来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综述。
作者:方玉雅;胡晓娟;温珍慧;谢凯玲;李应昆 刊期: 2015年第02期
1.概述早产在产科颇为常见。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有1490万新生儿为早产,约占全世界儿童的11%[1]。大部分新生儿死亡源于早产及其并发症。同时,早产还可诱发一些终生的疾病,如脑瘫、视力障碍和成年后慢性疾病[2]。
作者:李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对股骨头坏死患者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过程中使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5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所有患者均需要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对股骨头坏死需要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使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方式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秋芳;王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乙酰吉他霉素制备中,不同工艺条件对产品的性状、产品在丙酮中的溶解性及产品重量得率的影响。方法:在乙酰吉他霉素粗品的制备过程中,保持醋化反应的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液的滴加速度、结晶时间不变,选择不同的结晶温度,进行了9个批次的对比实验;在乙酰吉他霉素湿品的制备过程中,选择不同结晶温度条件下制备的乙酰吉他霉素粗品,进行了6个批次对比实验。结果:乙酰吉他霉素粗品的较好结晶温度为(18±2)℃。结论:粗品的结晶温度对粗品的性状及其在丙酮中的溶解时间影响较大,尤其是产品的重量得率影响较大。
作者:赵禾粼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