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波变换医学DICOM图像压缩的研究

王华;赖声礼;江悦华

关键词:医学数字图像通讯标准, 小波变换, 医学图像压缩
摘要:目的利用小波变换实现对医学DICOM图像压缩.方法分析小波变换技术特点及医学DICOM标准的数据结构,确定DICOM图像压缩的小波变换算法及编码方法.结果用VC++实现基于小波技术的DICOM图像压缩.结论该方法具备无损压缩、低比特速率有损压缩及渐进传输的优点,对我国远程医学和图像建档及通信系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α-氰丙烯酸正丁酯栓塞肝癌动静脉瘘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α-氰丙烯酸正丁酯(NBCA)对肝癌动静脉瘘的栓塞效果.方法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和肝动脉-肝静脉瘘51例,以不同浓度的NBCA进行栓塞.结果所有瘘口均成功闭塞,无并发症.结论对于肝癌动静脉瘘,NBCA是一种有效、方便和安全的栓塞剂.

    作者:李向东;王伟中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肾细胞癌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肾细胞癌(RCC)占成人全部恶性肿瘤的2%~3%,占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85%~90%,是肾脏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RCC 术前影像学检查能够提供直接的诊断依据[1],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作出正确的肿瘤分期,尤其是后者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判断至关重要.

    作者:陈宏伟;王德杭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乳腺病变动态增强MRI研究

    目的探讨乳腺动态增强MRI的综合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82例疑有乳腺肿瘤的患者进行前瞻性动态增强MRI研究.女81例,男1例.分别从病灶形态学、强化模式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等方面进行诊断,评估动态增强MRI的综合价值.结果 82例中恶性肿瘤56例,良性病变26例.根据上述三个方面及三者综合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9%和76.9%、70.7%和65.4%、87.8%和80.8%及92.7%和92.3%.结论动态增强MRI对诊断乳腺病变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汪登斌;谭令;展颖;潘自来;倪根雄;沈军;刘建军;丁蓓;江浩;陈克敏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邻关节性骨囊肿1例

    患者男,31岁.右小腿下端反复疼痛不适5年,加重伴跛行20天入院.查体:右小腿下端外踝内侧深压痛,右下肢明显跛行.

    作者:林鹏飞;毛启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学龄儿童中文认知任务的磁共振脑功能成像研究

    目的使用磁共振脑功能成像技术在学龄儿童中进行脑认知科学研究.方法使用单次激励平面回波梯度扫描序列和组块设计,对8名小学在读学生(年龄10~12岁)进行了中文同音字和真假字判断任务的血氧水平依赖对比成像.结果 8名小学生均能配合完成扫描.其中1名在扫描过程中有显著头动,所获图像因运动伪影不能使用.其余7名能保持头部位置稳定,图像资料经后处理获清晰脑激活图.结论该年龄组儿童已形成语言优势半球,在完成中文认知任务时显示出与成人相似的激活脑区.多数儿童可很好配合完成实验.鉴于儿童好动的特点,在设计实验时应考虑增加被试者人数并注意避免扫描时间过长.

    作者:金真;徐世勇;张磊;薛贵;曾亚伟;费军;王宗烨;谭力海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眼眶神经鞘瘤的MRI诊断

    目的研究眼眶神经鞘瘤的MRI表现特征,提出对眼眶神经鞘瘤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依据.方法对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眼眶神经鞘瘤患者分别行MRI矢状位、横轴位、冠状位的TSE序列T1加权、T2加权扫描,平扫不压脂,增强扫描均压脂.结果 14例位于肌锥内;5例位于肌锥外,均呈边缘清楚锐利的椭圆形或长条状;4例位于眼眶与海绵窦,呈哑铃形,跨眶尖,为颅眶沟通性神经鞘瘤.结论 MRI的三维立体扫描能准确地显示肿瘤的位置、形态、大小、内部结构、与邻近组织关系以及增强表现,并能作出定位、定性诊断.

    作者:吕剑;王春柳;王宏;马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阴茎海绵体造影诊断静脉性阳痿

    阳痿(阴茎勃起功能障碍)是男子常见的性功能障碍性疾病,是阴茎不能勃起进行性交或者是阴茎虽然能勃起,但不能维持足够的硬度和时间完成性交.阴茎海绵体造影术是诊断静脉性阳痿的可靠方法,对鉴别神经性、内分泌性阳痿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国内已有报道[1-4],现将我院自1993年来开展的阴茎海绵体造影并诊断为静脉性阳痿的24例X线所见报告如下.

    作者:龙行安;申国光;覃峰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进展

    先天性心脏病指胎儿时期心血管发育异常或发育障碍以及出生后应该退化的组织未能退化所造成的心血管畸形.早期作出准确诊断、及时把握手术时机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关键.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技术一直是近20年来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常用诊断方法,但它常因患者有肥胖、胸廓畸形、肋间隙狭窄及肺气肿等原因而引起图像不清.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技术(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是心血管领域无创伤性诊断的重大进展,由于TEE探头位于食管内,紧贴左房,可避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的不足之处,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脉冲多普勒(pulsed Doppler,PD)、连续多普勒(continuous Doppler,CD)等技术相结合,对心脏解剖结构、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心脏功能的评价更为详细,为先天性心脏病(特别是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1].

    作者:郭燕丽;张绍祥;刘正津;李锐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脊髓血管畸形的MRI与DSA对照研究

    目的对照分析脊髓血管畸形的MRI和DSA表现,评价其分类价值.方法 65例有不同程度的脊髓神经功能障碍患者,均行MRI及DSA检查,其中13例行手术治疗.结果 MRI显示髓内病变18例、累及髓内外病变19例、髓外病变28例;DSA检出髓内球型AVM 5例、幼稚型AVM 12例;髓外硬膜内AVF 24例,其中Ⅰ型5例、Ⅱ型12例、Ⅲ型7例;硬膜AVF 8例;颅内硬脑膜AVF向颈段椎管内静脉引流2例;14例无阳性发现,其中13例手术后病理结果显示毛细血管扩张症3例、微小动静脉畸形6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混合型2例.结论 MRI对隐匿型AVM的诊断优于DSA,可明确病变的部位,有无合并出血;可初步鉴别诊断髓内、髓外AVM;DSA是确定AVM的供血动脉、数目、瘘口部位、引流静脉的佳方法,是AVM分型的黄金标准. MRI和DSA结合,可以明确脊髓AVM的类型.

    作者:邓钢;滕皋军;何仕诚;郭金和;方文;黄祥龙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早期帕金森病 99Tcm-TRODAT-1多巴胺转运蛋白SPECT脑显像

    目的应用 99Tcm-TRODAT-1进行多巴胺转运蛋白( DAT)SPECT脑显像,探讨其在早期诊断帕金森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Hoehn-Yahr分级为Ⅰ级的7例偏侧帕金森病患者和7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进行 99Tcm-TRODAT-1 SPECT脑显像.应用计算机感兴趣区( ROI)技术半定量计算纹状体/小脑、尾核/小脑和壳核/小脑放射性计数比值,分别代表纹状体、尾核和壳核的DAT功能水平,对帕金森病患者纹状体及其组成部分的DAT功能与健康志愿者的相应区域DAT功能进行比较,并对帕金森病患者患侧肢体对侧和同侧纹状体、尾核和壳核的DAT功能分别进行比较.结果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双侧纹状体DAT功能均低于健康志愿者(1.55±0.16,1.46±0.14,1.80±0.04,P<0.05,P< 0.01),并以患侧肢体对侧纹状体功能降低明显(P<0.01);与健康志愿者相比,双侧尾核DAT功能降低(2.20±0.05,1.88± 0.38,1.62±0.22,P<0.05,P<0.001);与健康志愿者相比,双侧壳核DAT功能降低(1.92±0.10, 1.61±0.15,1.43±0.20,P<0.01,P<0.001),且以患侧肢体对侧壳核DAT功能降低明显( P<0.05).所有受检者在显像过程中及显像后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99 Tcm-TRODAT-1 SPECT脑显像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帕金森病.

    作者:边艳珠;冯珏;刘怀军;田瑞振;哈志远;李金福;田国章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超声诊断先天性巨大胆总管囊性扩张症1例

    患者女,4岁.腹胀10天入院,恶心,无呕吐、黄疸、发热、寒战.少量排便,小便正常.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腹膨隆可触及一20cm×20cm表面光滑,界限清晰包块,包块张力高,轻触痛,腹膜刺激征(-).化验检查,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增高,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减低.

    作者:李飞;张益民;何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超声造影谐频成像与螺旋CT对肝癌非手术治疗后疗效的评价

    目的评价比较超声造影双向脉冲谐频成像和螺旋CT在判断肝肿瘤治疗效果方面的价值.方法对经多种非手术治疗后的肝癌患者72例共82个肿瘤分别进行超声造影和螺旋CT检查,比较两种影像技术的结果.结果超声造影谐频成像的连续成像和间歇成像可分别显示肝肿瘤的血管影像和血流灌注情况.超声造影显示造影增强者54.9%(45/82),负性增强者45.1%(37/82);螺旋CT显示不完全治愈者53.7%(44/82),完全治愈者40.2%(33/82),其余6.1%(5/82)因碘油沉积而不能明确判断.结论与螺旋CT相比,超声造影揭示治疗后的肿瘤内血流信号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较高;由于超声声像图较少受碘油沉积的影响以及其影像可直接引导进一步的穿刺局部治疗,超声造影更适宜于TAE术后肿瘤的疗效判断.

    作者:丁红;工藤正俊;远田弘一;王文平;徐智章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皮下软组织血管瘤的价值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皮下软组织血管瘤的价值.方法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47例皮下软组织血管瘤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47例皮下软组织血管瘤与病理结果相符的43例,正确率为92%.结论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皮下软组织血管瘤方面有较大的价值.

    作者:顾鹏;张敏惠;曹礼庭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直接注射法制作大鼠肝癌模型

    目的报告一种新的大鼠肝癌模型制作方法.方法将经过离心浓缩的癌性腹水直接注入大鼠肝脏.结果 7天后行CT检查,所有实验鼠肝脏上均可见单发的肿瘤灶影.结论直接注射法制作大鼠肝癌模型简便、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邵成伟;王培军;田建明;张火俊;王敏杰;曾浩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s技术行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2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结果 UAE治疗12个月后子宫体积平均缩小33.6%(P<0.01);患者月经量减少46.3%(P<0.01);痛经缓解率达88.5%,疼痛强度降低、活动能力明显好转(P<0.01).结论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是有效的.

    作者:顾振鹏;李吉昌;李路丽;袁秀玲;崔寓黔;许建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超声心动图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意义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的特征性改变及诊断意义.方法 17例IE患者进行了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探测赘生物的位置,大小,活动度及瓣膜功能.结果男11例,女6例.平均年龄3 4岁(年龄范围2~76岁).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16例自身瓣膜和1例人工瓣膜有赘生物形成,其中7个二尖瓣,9个主动脉瓣和1个三尖瓣上有赘生物.平均赘生物大小0.8cm(范围0.3~1.6cm).血培养葡萄球菌4例,链球菌4例,类酵母菌1例,血培养阳性率53%.住院期间4例死亡(23%),11例充血性心衰(64%),6例体循环栓塞(35%),4例接受了瓣膜置换术(23%).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测IE声像图观察比较直观,尤其在血培养阴性的IE患者尤为有用.超声心动图能探测到瓣膜的赘生物,提示严重心衰,对于需要早期外科手术的IE患者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贾冬林;王瑛;郑敏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巨大脾单纯性囊肿1例

    患者男,8岁,左上腹钝性胀痛 2个月,查体:左肋缘下可触及增大的脾脏.B超检查见脾区巨大囊状液性回声,边界清晰,包膜完整,腔内透声好,无分隔. CT:平扫见脾区直径约11cm的圆形低密度区,CT值为 5Hu,轮廓清,密度均匀.右内侧缘可见挤压变薄的正常脾实质(如图 1),增强后病灶无强化.结论:脾单纯性囊肿.

    作者:王连波;丛培霞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后上纵隔异位甲状腺1例报告

    患者女,58岁.咳嗽、胸闷1个月.在当地医院行X线胸片、胸部C T及MRI检查均提示右后上纵隔肿瘤.故来我院检查.体检:一般情况尚可,精神、食欲较好.颈软,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无肿大、压痛.B超检查:右侧甲状腺1cm× 1.3cm×4.9cm,左侧甲状腺 1.5cm× 1.7cm×5.0cm,颊部0.3cm.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气管右侧壁及后壁外压性改变,黏膜无充血、水肿.CT检查:平扫肺窗示右后上纵隔气管旁见突向肺野之肿块影,边缘光滑,邻近肺野清晰(图1).纵隔窗该肿块约3.5cm× 4.7cm×6.6cm左右,密度均匀,CT值65Hu,周围组织呈外压性改变,与之分界清楚(图2).未做增强扫描.诊断:右后上纵隔良性肿瘤,神经源性可能性大.

    作者:李红;何宝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纵隔结核球侵及食管肌层1例

    患者女,23岁,吞咽梗阻2月余,以吞干硬、粗糙食物时明显.体检无特殊,血沉:29mm/h,二便及肝功能均正常.食管钡餐:食管中段气管分叉平面下方见一长约4.0cm的充盈缺损,边缘光整,无分叶,黏膜皱襞向右侧偏移,无皱襞破坏,对侧食管壁柔软,X线示:食管中段占位性改变,多系平滑肌瘤,不排除纵隔占位性病变所致(图1,2).胃镜检查:距门齿约 30cm处食管左壁黏膜轻度隆起,表面光滑,色泽与周围黏膜一致.CT检查:纵隔内气管分叉平面以下后纵隔食管左旁见一软组织块影,约4.0cm× 2.5cm×3.0cm大小,纵隔内气管前腔静脉后、气管隆突前、主动脉结左旁见多枚肿大淋巴结影,双肺未见异常.CT示:食管中段旁软组织块影,纵隔淋巴结肿大(图3).手术病理诊断:纵隔淋巴结结核.

    作者:袁军;徐彬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主动脉夹层磁共振诊断与超声等诊断方法的比较

    目的评价和比较MRI、综合超声、CT、 X线血管造影在主动脉夹层中的价值,探讨主动脉夹层的影像学综合诊断及其优选应用.方法 62例主动脉夹层均进行MRI的自旋回波(SE)序列、电影(Cine-MRI)和经胸超声(TTE)检查,其中32例行二维磁共振造影( 2D-MRA)检查,20 例行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造影(3D-DCE MRA)检查,23例行速度编码电影血流速度测定(VEC)检查,15例行经食道超声(TEE)检查.33例行螺旋CT检查,29例行DSA检查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MRI和TTE对主动脉夹层诊断的灵敏度分别是97%、85%,特异度分别为100%、90%.TEE诊断主动脉夹层的灵敏度为100%,CT灵敏度为90.1%,DSA灵敏度为 89.6%.结论 MRI和综合超声及CT、DSA均为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优良方法,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加以选择,而MRI应为首选.

    作者:贾文霄;汪师贞;戴建平;张兆琪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